1. 土地使用權人與房屋所有權人不一致時房屋所有權證是否應撤銷
兩者沒有必然聯系吧,有可能是租賃給別人的
2. 房產證和土地證產權人不一致 登記機關怎樣處理
農村住房和土地前提,農村住房和土地屬於集體性質,房子隨地走。可以雙方協議變更土地證或是房產證名字。需要雙方都是這個村子戶籍,到村委會提出變更申請,受理後,村委會會公示,全村三分之二通過,就可以辦理。
城市住房和土地,和農村相反,是地隨著房子走,住房產權已經變更,土地也需要跟著變更,需要房主憑辦理的房產證和土地證登記人一起到土地局,辦理注銷老土地證,重辦新土地證手續。
根據《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新建的房屋,申請人應當在房屋竣工後的三個月內向登記機關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並應當提交用地證明文件或者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房屋竣工驗收資料以及有關的證明文件。
土地證和房產證產權人不一致,雙方可以協商處理,或通過向法院起訴解決,否則,不動產登記中心將不予辦理登記。
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二十二條 登記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不予登記,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2)房屋登記與土地使用權人不一致擴展閱讀:
根據《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第五條房屋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並對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唯一合法憑證。依法登記的房屋權利受國家法律保護。
第六條房屋權屬登記應當遵循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權利主體一致的原則。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一個部門統一負責房產管理和土地管理工作的,可以製作、頒發統一的房地產權證書,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
將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的確認和變更,分別載入房地產權證書。房地產權證書的式樣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房屋權屬登記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權屬登記管理工作。
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權屬登記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權利人(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申請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三條權利人(申請人)申請登記時,應當向登記機關交驗單位或者相關人的有效證件。
代理人申請登記時,除向登記機關交驗代理人的有效證件外,還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權利人(申請人)的書面委託書。
第十四條總登記是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一定期限內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進行統一的權屬登記。
登記機關認為需要時,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權屬證書進行驗證或者換證。
凡列入總登記、驗證或者換證范圍,無論權利人以往是否領取房屋權屬證書,權屬狀況有無變化,均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登記。
總登記、驗證、換證的期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
3. 辦理房產證可以和土地使用證的產權人不一致嗎
如果是直系一家子人不管寫誰的名字本質上還是一個家庭,但是法律制度決定了政府各部門工作應該保持一致,因此其他部門的登記只能按照戶籍登記建立檔案,具體建立程序也得參照戶籍登記,當然調查違法行為也包括戶籍方面的。現在你覺得土管部門批准土地使用權能夠獨立開展工作嗎?其他部門沒有管理土地的職責,涉及土地使用權的政府工作與他們無關,辦理房產證不是土管部門的工作,你不覺得你說的房產證是違法的嗎?或許房產證真的存在,但是黨中央國務院早晚會廢除違法的房產證
4. 房屋和土地使用權人不同,如何處理
在物權立法中如何處理土地與建築物的關系,有兩個方案:其一,僅規定土地為物(不動產),建築物被視為土地的構成部分,不是獨立的物(不動產)。採取這一方案的物權法,不動產只是土地,不動產登記只是土地登記。其二,土地與建築物,分別為獨立的物(不動產),即土地是一個物(不動產),建築物是另一個物(不動產)。採取這一方案的物權法,不動產包括土地和建築物,不動產登記分為土地登記和建築物登記。
我國實行土地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基本經濟制度,私人可以享有建築物所有權,但宅基地所有權仍屬於國家或者集體。因此,我國物權法採取以上第二種方案,規定土地是一個物(不動產),建築物是另一個物(不動產)。在規定土地和建築物是兩個物(不動產)的前提下,為避免建築物和宅基地分別歸屬於不同主體造成法律關系的復雜化,創設建築物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必須同歸一人,並且建築物與宅基地必須一並抵押的強制性規則,即所謂「房隨地、地隨房」原則,規定在物權法第146條、第147條、第182條。
按照第146條的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附著於該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一並處分。按照第147條的規定,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該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處分。這兩個條文規定,建築物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一並處分原則,即權利轉讓情形的「房隨地、地隨房」原則。
按照物權法第182條規定,以建築物抵押的,該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該土地上的建築物一並抵押。抵押人未依照此規定一並抵押的,未抵押的財產視為一並抵押。本條規定建築物與宅基地一並抵押的原則,即設立抵押情形的「房隨地、地隨房」原則。
物權法上述條文,對「房隨地、地隨房」原則的規定,十分准確,並無產生理解歧義之餘地。關鍵在登記機構必須嚴格執行。可能是因為不動產登記機構未統一,房產登記機構專管房屋所有權過戶登記和房屋抵押登記,土地登記機構專管土地使用權過戶登記和土地抵押登記,相互之間難於協調配合,造成現實中存在「房地分離」,即房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屬不同主體,房屋抵押權與土地抵押權分屬不同主體,的不正常現象。要徹底解決房地分離問題,有待於登記機構統一。但現實中存在的房地分離問題,並不難處理。
房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屬不同主體,各權利人均受限制,房屋所有人不能出賣房屋,土地使用權人既不能使用土地也不能出讓土地。解決辦法是:或者房屋所有權人受讓土地使用權,或者土地使用權人受讓房屋所有權。
現在回答問題:房屋與土地分別抵押情形,往往其中一個抵押權擔保債權先到期,所擔保債權先到期的抵押權人,先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抵押權,而此時另一個抵押權擔保債權尚未到期。解決辦法是:法庭一經受理其中一個抵押權的執行申請,即應視為另一個抵押權擔保債權同時到期,法庭應一並執行兩個抵押權,就該房產(對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不加區分)委託拍賣。拍賣所得價款金額,如果超過兩個抵押權分別擔保的兩個債權的總額,則執行比較簡單,只須分別足額清償兩個債權(本金和利息),然後將剩餘金額返還抵押人即可。
如果拍賣所得價款金額,不足清償兩個抵押權擔保的債權總額,其執行要稍復雜一點,建議法庭類推適用物權法第199條第(1)項條文後段:「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額比例清償」。假設房屋抵押權擔保200萬債權,土地抵押權擔保100萬債權,兩債權額比例為2比1,拍賣所得價款金額為150萬,則清償房屋抵押權人100萬,清償土地抵押權人50萬。按照民法原理,二抵押權人未清償部分債權並不消滅,還可以作為無擔保債權,向債務人求償,自不待言。
5. 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的主體不一致,法院會如何處置各自產權,即各自的產權是否具備法律保護效力
這個要看什麼原因復導制致的 兩證權益人不一致
土地使用權 房屋所有權 一個使用權 一個所有權
如:
你在購買商品房時的購房合同 註定了你是房產證所有人
而你房產證(建築面積) 又決定了你的土地使用權的分攤面積和使用權人
你是不是看錯稅率了
5.8% 你看成58%了
有些地方 房產過戶 然後土地證沒有過戶的情況下
賣方 將土地證又賣一家 或者抵押
你可以網路以下 光有土地證的房屋能不能買 之類的
另外 你的稅率肯定是看錯了
能說下你說的稅的名目么
一般只有:
營業稅
個人所得稅
土地增值稅
契稅
印花稅
沒有聽過有58%這么誇張的稅率的啊
6. 土地使用權人與房屋所有權人不一致時怎麼辦理抵押登記
兩個權利人共同辦理
7. 房屋和土地所有權不一致時如何租賃
應該和房產所有權人簽訂租賃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十七條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房屋登記辦法
第八條辦理房屋登記,應當遵循房屋所有權和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權利主體一致的原則。
8. 房產和土地權屬不一致的問題
根據物權法、房地產法規定,地上建築物轉讓時該建築物所佔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專一並轉讓。不屬動產贈與行為屬於轉讓行為,因此,該建築物所佔土地已經一並轉讓給你。另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城中村居民因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全部轉為城鎮居民,該集體所有土地全部轉為國有,因此城中村土地其所有權性質實質為國有。
應該和房產所有權人簽訂租賃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十七條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房屋登記辦法
第八條辦理房屋登記,應當遵循房屋所有權和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權利主體一致的原則。
9. 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可以不是一個人嗎
這種事情是客觀存在的。一般是辦理了房產證,沒有辦理土地證過戶。
如果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可以在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時候,根據房屋所有權證,申請把土地過戶到自己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