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
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 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受讓人申請辦理的土地使用權登記。
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 國有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轉讓雙方申請辦理的過戶登記。
2. 集體土地使用權確認登記公示表怎麼弄
標明土地使用者的姓名、土地坐落位置、土地使用面積,四至(東南西北)界線,最後要寫明公示時間,落款發證機關蓋公章。
3. 農村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權從何時起要公示
1、自2011年《關於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國土資發〔2011〕178號)文件發布後,就內需要辦理農村宅基容地使用權確權登記並公示;
2、意義: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權登記發證;
3、范圍: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要覆蓋到全部農村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遺漏。
4. 土地登記證書號和國有土地使用證編號分別是哪個,有什麼區別
土地證書號都是印製在土地證上的,是國家對土地證的編號。土地證號查詢和土地證編號查詢都需要到土地所在地的土地局查詢,最低到縣級的土地局,無法在網路上進行查詢。
土地證書的全稱為土地權利證書,是指依法確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法律憑證。《國有土地使用證》是證明土地使用者(單位或個人)使用國有土地的法律憑證,受法律保護。沒有《國有土地使用證》,業主不擁有法律意義上的「土地使用權」。可以到當地國土部門查詢
(4)土地使用權的登記公示擴展閱讀
第三條 土地登記實行屬地登記原則。
申請人應當依照本辦法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依法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土地權利證書。但土地抵押權、地役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登記,核發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第十七條 土地權利證書包括:
(一)國有土地使用證;
(二)集體土地所有證;
(三)集體土地使用證;
(四)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國有農用地使用權在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農用地使用權在集體土地使用證上載明;土地抵押權和地役權可以在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上載明。
參考資料
自然資源部-土地登記辦法
5. 怎麼在網上查土地使用權
現在土地使用權證一般是由縣級國土資源局頒發的,由於許多原回因還不能做到上網答查詢,因為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才能建成土地使用權證登記查詢系統,現在一般的縣級財政沒有這個財力。
拓展資料:
在農業委員會或者是國土資源局上可以查詢,但是一般情況下沒有申請或者一些證明,普通人不能查詢土地性質。
現在土地使用權證是由縣級國土資源局頒發的,由於許多原因還不能做到上網查詢,因為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才能建成土地使用權證登記查詢系統。
如果你有了查詢資格,可以按下面三個方法查詢:
到當地國土部門土地登記機關查詢,自然人可憑自己的身份證查詢土地宗地的登記情況。
系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權人,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辦理證件中心,申請調閱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上相關內容即可。
律師、三法機關可以憑借資格證及單位介紹信查找咨詢相關案件當事人的土地證情土地性質又稱用地性質: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需要,對某種具體用地所規定的用途。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A、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B、工業用地M、物流倉儲用地W、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S、公用設施用地U、綠地與廣場用地G。
6. 辦理土地證需要公示嗎
個人按交易辦理土地證,不需要公示,但第一次取得土地使用權、涉及有爭議或掛失補辦土地證都需要公示的;其它社會團體、經濟組織、單位等從政府手裡取得土地使用權,都是需要公示的。
依據《土地管理辦法》的規定:
第三條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土地登記資料可以公開查詢。
第十一條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依法批准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本行政區域內予以公告。
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規劃目標;
(二)規劃期限;
(三)規劃范圍;
(四)地塊用途;
(五)批准機關和批准日期。
第二十五條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7. 如何辦理土地使用權出租登記
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當在簽訂租賃合同後15日內,持土地登記申請書、原版土地使用證、地權上物產權證書、租賃合同、出租地塊的開發建設投資證明、申請人身份證明及其他有關證明文件共同向登記機關申請出租登記。登記機關接到出租登記申請後,要與原宗地登記檔案並案進行審核,經審核符合規定的,在原《土地登記卡》上進行土地使用權出租注冊登記,在出租人土地證書上作變更登記後發還出租人,給承租人頒發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8. 土地使用權的繼承需要公示嗎
您好,土地使用權繼承指公民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遺囑取得死者生前享有的土地使用權的行為。繼承人除繼承土地的使用權外,其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也隨之得到繼承。
你最好去辦理公正及登記,登記就相當於完成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