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圖書版權問題
版權也叫著作權。在中國,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著作人身權回是不能轉讓的,包括發表權,答即決定作品是否公布於眾的權利;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可以轉讓的,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追續權以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要斷買一本書籍的版權,實際上就是獲得作品的著作財產權,著作財產權是可以部分轉讓的,所以在簽署著作權轉讓協議的時候要注意明確所有的權利,同時也要尊重作者的人身權。
版權費由轉讓方和受讓方達成一致,沒有統一的規定。
著作權人身權是歸屬於原創者或者公司本身,著作財產權是轉讓給誰,誰才有。
『貳』 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俗話就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糧食,閱讀書籍對一個人的知識增長是非常有幫助的,而書籍是有著作權的,著作權的保護對創作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障創作出更好的作品,那麼圖書的著作權歸誰所有?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依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歸屬的規定是比較復雜的,有很多不同的情況,例如公民個人創作的,一般由創作人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第十二條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第十三條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以上知識就是我們對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歸屬的規定是比較復雜的,有很多不同的情況,例如公民個人創作的,一般由創作人所有。關於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叄』 圖書出版人與著作權人的權利、義務
圖書出版,出版人應當與著作權人簽訂書面合同,合同中應明確出版人出版圖書的期限、數量、質量和應支付的報酬。《著作權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並支付報酬。圖書出版人與著作權人的權利、義務出版人不按合同約定的期限出版圖書,應承擔違約責任,賠償著作權人因此而遭受的損失。《著作權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圖書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出版,應當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條承擔民事責任。由於出版人的原因導致作品不能出版,除在出版合同中另有約定以外,出版人應按合同約定的付酬標準的60%支付違約金。出版人在合同約定中取得專有出版權,使在作品的傳播中取得了人身權和財產權兩種權利。人身權,即出版人取得了在出版物上署名的權利。財產權包括以下兩種:一、出版者對版式享有使用權。出版同一部作品的出版不得抄襲,採用他人的圖書版式,否則構成侵犯他人對版式享有的專有使用權;二、出版者對裝幀設計享有專有使用權。圖書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報紙、雜志的版式、裝幀設計,享有專有使用權。其他圖書、報紙、雜志的出版者不得抄襲、採用他人的裝幀設計,否則構成侵犯他人對裝幀設計的專有使用權。《著作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出版者有權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該版式設計的保護期為十年,截止於首次出版後至第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圖書出版人收到著作權人投遞的書稿,六個月內必須向著作權人發出使用或不使用的通知,超過六個月不採用也不通知的,著作權人有權索回作品,並要求出版人賠償損失。出版人出版著作權人的作品後,應向著作權人支付酬金版稅。支付版稅,體現了使用者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所得的利潤中,著作權人應有一定比例的享有,一般版稅率為6%至15%,個別也有20%,計算的公式是:出版物的定價×版稅率×銷售冊數。以版稅的方式向著作權人支付酬金,是國際上一種通用的付酬方式。圖書出版人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進行修改、刪節。圖書出版人出版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圖書出版人重印、再版作品,應通知著作權人,並支付報酬,圖書脫銷後,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肆』 圖書申請著作權和不申請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嗎
您好!
在我國著作權是自動保護的,作品一經產生,無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專作權,而進行著作權登記有以屬下作用:
1、為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2、有利於作品、軟體的許可、轉讓,有利於作品、軟體的傳播和經濟價值的實現;
3、個人自我價值的體現,企業創新實力的表現;
4、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著作權法》第二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若是對回答滿意,希望能夠給予採納,多謝!
『伍』 圖書版式也受《著作權法》保護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三十一條(第三款)圖書出版者重印內、再版作品的,應當通知容著作權人,並支付報酬。國家脫銷後,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第三十五條 出版者有權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
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十年,截止於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後第十年的12月31日。
『陸』 書刊著作權與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書刊著作權與論文的區別有以下3點
1、出版權:是指出版者對其依法出版的圖書和報刊所享有的權利,權利主體包括圖書出版者和報刊出版者。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出版權包括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約定期間內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和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報紙、雜志的版式、裝幀設計享有的專有使用權。而且專有出版權不得轉讓。出版權是著作權的內容之一。
2、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作者因創作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而在法律規定的有效期內依法享有的一種專有權利。著作權主體是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或法人,作者以外的人通過法定途徑也可以取得著作權。著作權客體是具有獨創性和某種客觀物質表現形式的作品,但著作權法只保護作品的形式而不保護其思想內容。著作權的內容通常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著作權是指作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廣義的著作權還包括鄰接權,主要指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和廣播電視組織的權利。它具有無形性和相對的獨占性和排它性。非經著作權人許可或無法律上的依據,他人不得行使該權利,否則構成侵權。
3、著作權與出版權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是主從關系,它們主要聯系是:同為著作權是聯系作品的創作、使用而產生的權利,通常指公民個人、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佔有、使用和處分自己創作的作品的專有權利。而出版權僅僅是著作中諸多權利的一種。它們的主要區別是:出版權與著作權不是同一概念,出版權並不等於著作權。著作權是作者的權利,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作者將其作品的出版權轉讓或許可出版者行使罷了。出版者(如出版社、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本身並不具有出版權,只享有出版經營權或出版業務權,即專門經營他人作品的出版業務。但是,出版者可因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授權或轉讓而享有作者某一作品的一定期限的出版權。這就是說,因作者轉讓而使出版者享有了出版權。出版者出版了作者的作品,作品的著作權(包括出版權)仍是作者的權利(作者賣掉著作權除外)。
『柒』 圖書有申請著作權的必要嗎
您好,其實按照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作品一旦產生,著作權就自動產生,無需像內商標權、專利權容一樣必須經過申請和審批才能獲得。因此,著作權一經產生,就受到法律保護,但卻沒有像《商標注冊證》一樣的權利證書。
但在著作權受到侵犯時,權利人必須提供自己是著作權人,享有著作權的證據。此時著作權人若很難舉證自己是作品的創作者或權利繼受人,尤其是當一件作品設計的時間較長,或是委託他人設計,或是職務作品的時候,更難以收集原始證據,難以確定著作權人,給權利人主張權利造成極大的困難。
著作權自願登記制度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設置的,如果權利人在作品創作完成後,先進行著作權登記,則在舉證的時候,只需要出示登記中心頒發的證書,就會得到法院或有關機關的認可。著作權證書大大減輕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
因此,進行登記對於防範風險較有好處。
『捌』 圖書著作權的年限具體怎麼規定
公民的作品抄,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為作襲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玖』 圖書申請著作權和不申請著作權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會想知道,圖書申請著作權和不申請著作權有什麼區別?下面就來詳細分析圖書申請著作權和不申請著作權的區別。圖書申請著作權和不申請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在我國著作權是自動保護的,作品一經產生,無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而進行著作權登記有以下作用:1、為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2、有利於作品、軟體的許可、轉讓,有利於作品、軟體的傳播和經濟價值的實現;3、個人自我價值的體現,企業創新實力的表現;4、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著作權法》第二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按照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作品一旦產生,著作權就自動產生,無需像商標權、專利權一樣必須經過申請和審批才能獲得。因此,著作權一經產生,就受到法律保護,但卻沒有像《商標注冊證》一樣的權利證書。但在著作權受到侵犯時,權利人必須提供自己是著作權人,享有著作權的證據。此時著作權人若很難舉證自己是作品的創作者或權利繼受人,尤其是當一件作品設計的時間較長,或是委託他人設計,或是職務作品的時候,更難以收集原始證據,難以確定著作權人,給權利人主張權利造成極大的困難。著作權自願登記制度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設置的,如果權利人在作品創作完成後,先進行著作權登記,則在舉證的時候,只需要出示登記中心頒發的證書,就會得到法院或有關機關的認可。著作權證書大大減輕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因此,進行圖書著作權登記對於防範風險較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