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塊紅布的改編版為何飽受爭議,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塊紅布的改編版飽受爭議,我覺得這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這首歌在被改編之後變得有些膚淺了,一塊紅布可以說是一首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歌曲,它影響了很多人,也被稱為是搖滾中的經典,但是在被改編之後,之前的感覺完全沒有了,第二個原因就是舞蹈設計的問題,我覺得舞蹈動作過於曖昧了一些,而且還是兩個男生一起跳,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再加上現場比較夢幻的燈光,感覺更加強烈了,我覺得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飽受爭議。
一塊紅布曾經被孫楠翻唱過,但卻飽受大家的喜愛,因為孫楠不僅保留了它的深意,還唱出了自己的風格,我覺得這才稱得上是好的翻唱。
2. 一塊紅布在哪買
張老師在買布之前應收集:
①全班少先隊員的人數,
②製作一條紅領巾需要的紅布面積,
③一條紅領巾需要的紅布面積×全班少先隊員的人數=需要紅布的面積.
這樣做,才能保證所買的紅布既足夠又不浪費太多呢.
3. 為什麼香爐下面別人給我壓一塊紅布
紅色是火的顏色,它代表著辟邪,吉祥。所以香爐下面壓一塊紅布這是信佛的人常做的事,代表著辟邪與對佛的尊重。
4. 崔健 《一塊紅布》有什麼寓意啊想表達什麼
一塊紅布指五星紅旗.寓意對當時的政局的強烈不滿與失望.
5. 麻煩你在龍源期刊網上幫我下載下這篇文章可以不謝謝了http://www.qikan.com.cn/Article/dywx/dywx200706
摘要]英語是世界上詞彙最豐富的語言之一。英語習語是語言發展的結晶,滲透著濃郁的西方文化,交織著其他民族的影響。本文通過英文影片及其英語習語的發展和特性來探討英美文化。
[關鍵詞]英語;英語習語;英文影片
[作者簡介]楊柳,南京工程學院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學、英語教學、英語語言學。
作為全球性的語言,英語已經被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使用著。英語原是日爾曼語族的一個小語種,「出身」並不那麼顯得高貴,在它的歷史過程中,曾經有兩次差點兒被消滅,但是今天它卻成了一種人們不得不對它刮目相看的全球性的語言。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與人的交際工具,也是使人與文化融於一體的媒介。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而變化。語言是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文化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語言的豐富和完善。人類用語言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反過來影響了人類,並促使人類走向更大的進步[3]。語言與文化是相輔相成、攜手共進的。人類的語言是人類社會文化中的語言,它與人類社會、人類的文化有著許多密切的關系。
語言具有明顯的文化特徵:語言是有規律的;語言是人類特有的;語言是後天習得而來的,而不是靠基因遺傳的。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多種族國家,世界各地的人由於不同的原因移民到這個國家,組成了美利堅民族。在這個民族「大熔爐」里只通用一種語言,那就是美國英語。新移民雖然帶著自己民族的語言來到美國,最終都得自覺或不自覺地學會講英語,否則就無法融入美國社會。移民的後裔只會講英語,不會講自己祖先的語言。他們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生理特徵遺傳給他們的子女,卻無法把自己祖先的語言遺傳給子女。這說明了語言不是依靠基因遺傳給後代的,而是靠後天習得的。
語言是人類用來表達思想、傳遞感情的交通工具。語言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集團的社會成員共同認可為前提,以約定俗成的方式,形成各種語音符號和書寫符號,加上各種組合規則和表現形式,反映出使用該語言的民族的地域特徵、經濟發展、風土人情以及社會習俗。因此語言在反映社會文化的同時,又受到社會文化的制約。
語言中的詞彙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而詞彙中的習語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和變化起著積極的作用。在人類生活中,語言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與人的活動形影不離。因此社會文化中的每一個側面都會反映到習語中來,這種語言詞彙中習語的發展和變化反映了使用這種語言的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人們用語言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傳授知識的過程,也就是人們從語言中學習文化,又從文化中習得語言的過程。
二、語言與習語的關系
語言是人在勞動中創造的,習語是語言特徵的集中反映,它來自於普通百姓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經歷,是語言的精華、語言的縮影;語言是一個任意的符號系統,習語是人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約定俗成的;語言是以交際為目的的,習語的起源就是在口頭交際中使用最頻繁的俚語和俗語;語言是人類文化中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習語則反映出文化對語言的巨大影響;語言是人的智慧的表現,習語較集中地反映出語言的修辭手段和表現手法(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文學巨匠的精彩詞句);語言是為人類各種活動服務的,而習語正生動地反映出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看英文影片學習英語語言
英文電影是一種充滿魅力的藝術形式,它融入了諸如文學、音樂、戲劇等藝術精華,又涉及文化、宗教、愛情等人類永恆的主題。英文電影中有語言交際的自然環境,加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勢、體態,最大限度地體現了語言的感染力,使語言形象化、生動化。看英文影片我們能學到許多的知識,有些句子都是地道的表達法。影片《我最好朋友的婚禮》(My Best Friend』s Wedding)里,牧師問:「Do-you-take-this-man part?」只有了解了英語國家的customs,才能知道這句話指的是婚禮上牧師或法官問新娘是否同意這門婚事,即全句應該是「Do you take this man as your lawful husband?」了解英語國家的一些飲食習慣和風俗是必須的,學語言也要學習文化,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有的影片不僅能學到英語知識,還能從中悟出些人生哲理。電影《情歸巴黎》(Sabrina)里有一句「The girl (Sabrina) grew up, and went beyond the walls of the grounds and found the world.」就表達了一種樸素的人生真理,也就是孔子所說的「行萬里路」對人生的作用。的確,當今世界,「眼光和眼界決定人的命運」。影片中該句話就表達了應先「see the world」,再 「find the world」,進而才能「find yourself」。
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王佐良先生曾說過:「不了解語言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觀英文電影不能只局限於語音、詞彙、句型的歸納和總結,還要上升到用英語來思維的層面。影片《阿甘正傳》(Forest Gump)里,無論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還是人物關系的變遷都有著與中式思維不太相同的地方。如:阿甘在影片的最後說:「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think that maybe it』s both. Maybe both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這是阿甘對命運的思索。人的命運是按照一定的軌跡運行,還是像羽毛那樣漂浮不但不定,或許兩者兼有,或許兩者同時發生。其實命運本身就包含著必然和偶然,必然之中又蘊涵著偶然,反過來偶然的因素又促成了命運的必然。這些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文化差異以英文影片的形式讓我們了解了西方文化及其特點。
英文影片里大量的習語更有助於我們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將影片中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語言用在口語交際中,通俗易懂,口語質量自然就提高了。
四、英語習語的特點
習語是語言長期使用的結果,是從語言中提煉出來的短語或短句,是語言的核心和精華。沒有習語,語言就會變得枯燥乏味、死氣沉沉。交際中,恰當、純熟、流利的習語能夠增強語言的表現能力,好比錦上添花。
由於習語是人民大眾口頭上廣為慣用、相沿已久、約定俗成的定型片語或短句,所以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也就有著與一般語言形式不同的特點:
(一)習語的民族性——習語與一個民族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經濟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心理狀態、價值觀念等方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能清楚地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同在一個地球上的人們雖居住在世界各地,有些經驗和意識卻是相似的。
習語的民族性的典型表現之一就是「比喻意義相同或相似,比喻的物體不同」。
習語的民族性的典型表現之二是「比喻形象相同,比喻意義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
(二)習語的民間性——世界上各種語言的習語大都來自民間。英語中多數習語是海上的水手、森林中的獵人、田間的農民、軍隊里的士兵、家庭里的主婦以及作坊里的伙計創作的。英國是個四周環海的島國,因此習語大多與航海、捕魚有關。內地山區的人靠狩獵為生,有許多習語包括習語的延伸都與他們有關。
主婦們說:「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針及時省九針。)
(三)習語的比喻性——習語是語言中的重要修辭手段,而比喻則是主要的修辭手段。在修辭學上,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換喻、提喻。
明喻(Simile)是本體、喻體、比喻詞都出現的比喻。在結構中,喻體和比喻意義全部表現出來,意思清楚、一目瞭然。如我們常用的:
as timid as a rabbit(膽小如鼠);as cool as cucumber (泰然自若);as silent as the grave (守口如瓶)
明喻的另一種結構是用like引出喻體,比喻意義由讀者自己去聯想。如: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 (像一塊紅布對牛那樣)。[ 此習語來自西班牙之鬥牛比賽:鬥牛士用一塊紅布挑恤牛以引起牛的憤怒,比喻「令某人很生氣或大發雷霆」]。
暗喻(Metaphor)是一種含蓄的比喻,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前者與後者是相和的關系,沒有比喻詞like 或as,但比明喻更簡潔、幽默。如:
irons in the fire (火中的鐵)[ 說的是鐵匠打鐵時,火爐上有好幾塊鐵都燒紅了等著要打,比喻「手頭要做的事很多或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
換喻(Metonymy)是用與本體事物有密切聯系的另一類事物來指代本體事物。
提喻(Synecdoche)是用與本體事物同類的一件事物來代替本體事物。
(四)習語的整體性——習語是語言中獨立、固定的部分,以短語或短句出現在句中,但又只當作一個成分使用,有時甚至就等於一個詞,即使有的習語可以從詞義上或語法上加以分析,也仍然應該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因為習語在意義上往往是獨立的,具有整體性。(五)習語的和諧性——習語常利用聲音的和諧(Euphony)來達到易懂易記、順口入耳、生動有力的目的。一般是利用頭韻(Alliteration)和尾韻(Rhyme)來增加語音美感和修辭效果。有的習語則體現在對仗工整(Antithesis)。
五、英語習語與歷史發展
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對語言的影響是巨大的。隨著時代的變遷,舊的語言逐漸衰亡,新的語言則不斷產生。英語習語的發展也曾經受到過多種影響,歷史上,羅馬人的征服、條頓人的征服、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入侵、諾曼底人的征服、北美殖民地的獨立、以及兩次世界大戰都對英語習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率領軍隊和艦隊渡海,入侵英國,大敗英軍開始了歷史上的諾曼底王朝時代(House of Normandy)。諾曼底人的征服對英語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使法語成為英語的三大來源之一。同時向英國社會施加法國文化的影響。如今英語里take the French leave或French Farewell(法國式告別),就是因為法國18世紀有參加宴會的客人不向主人告辭而自行離去的習俗,是英國人蔑視法國人的習語,指「不告而別」。
從1607年英國在北美洲建立第一個殖民地弗吉尼亞起到1763年一個半世紀里,英國控制了北美洲的大片土地,建立了發達的工商、漁、造船、農、畜牧業,經濟上形成統一的大市場,各殖民地都以英語為共同語言,逐步形成了統一的文化和思想,一個新的民族——美利堅民族出現了,並於1776年宣告獨立,成立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雖說美國英語是在英國英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由於其獨立的民族、經濟和文化等因素,使得其與英國英語必然不同。如今不可否認的是,美國英語已經成為世界英語大家族的一大成員。英語習語來自美國英語的例子也有很多。以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OK為例,OK就是一個典型的美國英語習語。起源有幾個說法:一說來自美國第26任總統威爾遜,他在批示公文喜歡用印第安語Okeh的縮寫,意思是「行,就這么辦!」;另一說法是OK來自無線電通信,電報員接到電文後,必須用一種信號表示收到。這個信號最先用all correct ,後來all逐漸演變成O,correct 則變成了K。不管起源怎樣,OK最初是美國俚語,而現在已風行全球,即使英國人也常常掛在嘴邊。
世界進入20世紀以後的戰爭發生頻率也很高,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對英美這兩個主要的英語國家的經濟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戰爭科學的飛速發展導致大量新武器、新設施、新產品詞彙的增長,尤以軍事新詞彙為多。最點型的例子是jeep(吉普車)一詞,現在稱作四輪軍用小車的jeep原來的正式名稱叫「通用車」(Genral Purpose, G. P.)。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兵大部分都熱衷於看漫畫家西格的連環漫畫《凸眼獸》(Popeye)。這個故事中有一個怪誕、調皮的野獸叫做尤金· 吉普(Eugene the Jeep)。成千上萬的美國大兵覺得這個叫jeep的怪獸很有趣,加上這個詞又與G.P.的發音相近,於是就用jeep來稱呼這種四輪通用軍車了。如今這個家喻戶曉的詞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很普及,已進入了世界其他民族的語言了。
亞洲最受歡迎動作片巨星成龍在《尖峰時刻》(his made-in-America blockbuster Rush Hour)里所扮演的角色就征服了整個好來塢。
六、結束語
文化是一種社會行為,是社會成員長期從事某些活動而形成的有規律的處世方式,其形成需要時間和人群。習語是俗語、俚語包括行話經過長期、廣泛的使用形成的,同樣需要時間的檢驗和大眾的認可。習語是有生命的,它像人一樣有出生、長大、成熟、衰老、死亡的過程。只有對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有所了解,才能學好語言,用好語言,使語言真正成為能傳神達意的交際工具。
〔參考文獻〕
[1] 費爾南德·莫塞《英語簡史》[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0.
[2] 平洪,張國揚.《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 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4] 陳治剛等.《英美概況》[ 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5] 楊柳.《文化差異與翻譯的求同存異》[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第5卷
一切來源於網路,本人只是幫助人,不負責版權問題
6. 《一塊紅布》時代少年團劉耀文、宋亞軒唱的在什麼軟體聽
目前公司還沒有上傳《一塊紅布》的音頻,可以先在b站搜索tf家族觀看視頻,也繼續期待宋亞軒和劉耀文的sv吧!
7. 請問開過光需要蓋一塊紅布嗎
不用了吧,不知道你說的開過光是指什麼開過光了,是佛像還是碧血劍之內的,能說具體點嗎?如果是佛像開過光的話就不用再蓋紅布的。
8. 一塊紅布暗示什麼
紅布代表喜氣,紅布也代表去除霉運,紅布可以消災免難,有的,小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把手上捆一根紅繩子,有了這根紅繩子就會給孩子帶來吉利。結婚的時候有的地方也是用紅布做成大紅花。
9. 家裡買一塊紅布沒用怎麼處理
建議你可以把這塊紅布先收藏起來,以後是會有用處的,像我們這個地方的風俗一般打春那天家家都要掛紅布的,所以紅布一般都不會浪費的
10. 《一塊紅布》的掃弦方法
彈片碰弦,拇指出力,大關節微彎曲,手做抓蘋果狀,肩膀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