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需一有關版權的英語ppt和演講稿,哪位好心幫忙下 謝謝啦
Having finished her homework, Ma Li wants some music for relaxation①。 As usual, she starts her computer and goes to Bai.com to download music files. But this time she is surprised when an announcement about protecting songs' right bursts onto the screen. The age of free music and movie downloads may have come to an end as Web companies like Bai are accused of pirating right. Lawsuits② have been filed against four websites offering free downloads. In September 2005, a Beijing court ordered Bai to pay recording company Shanghai Push compensation for their losses. Bai was also told to block the links to the pirated music on the website. This caused a heated discussion on Interact file sharing. "Bai's defeat in the lawsuit shows it is not right to get righted songs without paying. Downloaders may face lawsuits or fines," said an official. Like many teens, Huang Ruoru, an 18-year-old girl from Pun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esn't think that getting music from websites is wrong. She always shares her favourite songs downloaded from Bai with her friends. When told about the lawsuit, she began to feel a little guilty about obtaining others' work without paying. However, other teenagers have different ideas. Wang Yafei, a Senior 2 girl from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pointed out that file sharing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pop singers. "If I download a song and really like it, I will buy the CD," she said. "So what the recording companies really should concentrate on is improving their music, rather than pursuing③ file-sharers."
Ⅱ 為什麼演講稿的著作權都屬於演講者
根據著作權法規定
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第十二條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十三條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第十四條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Ⅲ 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演講稿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
3 月15號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後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所謂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及該權利受到保護時給消費者帶來的應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費者的權利。主要包括: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中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自主選擇的權利,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准確的公平交易條件,以及人格、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的權利等。
每年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都有一個主題。 1997年的主題:講誠信,反欺詐。1998年的主題:為了農村消費者。1999年的主題:安全健康消費。2000年的主題:明明白白消費。2001年的主題:綠色消費。2002年的主題:科學消費。2003年的主題:營造放心消費環境。2004年的主題:誠信維權。2005年的主題:健康維權。2006 年的主題:消費與環境。2007年的主題:消費和諧。既然歷屆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都有主題,那今年也一樣會有,是消費與責任。這個主題的涵義是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各有關方面應共同努力,做好消費維權工作,改善消費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我們的責任是,不要去學校門口的小攤小販上買一些不衛生的食品,還有,就是去正規的超市買食品時,要看好生產日期。如果生產日期靠後的話,就不要買。一旦發現其中有質量問題,我們就可以去投訴,從而保護我們的利益。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Ⅳ 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講稿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是一種法律直接確認的無形財產權,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等特點。知識產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知識產權法是調整在創造、使用和轉讓智力成果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已日益成為各國保護智力成果權益,促進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進行國際競爭的有力的法律措施,因此,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著作權法
(一)著作權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著作權人對其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權法是有關著作權以及相關權益的取得、行使和保護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是作者、作品傳播者和公眾之間因著作權而產生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即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作品指在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內以一定客觀形式表現出來的反映人們思想和情感的智力創作成果。我國著作權法保護下列形式的作品:(1)文學作品;(2)口述作品;(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4)美術、攝影作品;(5)電影、電視、錄像作品;(6)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7)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8)計算機軟體;(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但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二)著作權的主體和內容
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著作權主體在理論上可分為原始主體和繼受主體。自然人是著作權人中最重要的主體,中國公民、其作品在我國境內首先發表的任何外國人、或者其作品雖然未在我國境內首先發表但是其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與我國簽訂了知識產權雙邊協定或者共同參加知識產權國際公約的國民,都可成為我國著作權主體。此外,我國著作權法還規定了特殊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人身權主要包括以下4項權利:一是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二是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是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是保護作品完整權,即禁止他人違背作者意志對作品進行歪曲、篡改的權利。
著作財產權是指作者自己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其作品而獲取報酬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稱之為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財產權包括:以復制、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等。
二、專利法
(一)專利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專利一詞通常有三種涵義:一是專利權的簡稱;二是指專利法的保護對象,即創造發明;三是指專利文獻。一般情況下,專利與專利權通用。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機關依照專利法的規定,授予發明人、設計人或其所屬單位,在一定期限內對某項發明創造所享有的專有權。專利法是調整因專利權的確認和使用而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專利法的保護對象是依照專利法可以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這三種發明創造依法獲得專利權後,就分別稱之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發明,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二)專利權的主體和內容
專利權的主體,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利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它包括原始權利人和繼受權利人。專利權的主體具體包括:(1)發明人或者設計人;(2)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單位 ;(3)合法受讓人;(4)外國人。
專利權的內容包括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專利權人的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個方面。主要包括:(1)專有實施權。指專利權人依法對其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享有獨占製造、使用、銷售的權利;(2)轉讓權。指專利權人有權以出售或贈與的方式轉讓專利的所有權;(3)許可權。指專利權人有權根據許可合同將專利的使用權轉讓給他人,允許其實施該專利;(4)放棄權。專利權人在其專利權有效期限屆滿前,有權以書面形式聲明放棄其權利;(5)標記權。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其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
專利權人主要有以下義務:(1)繳納專利年費。專利年費是專利人自專利權被授予的當年起,在專利保護期內依規定逐年向專利局繳納的費用。(2)依法行使專利權。首先表現為專利權人應實施或者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3)專利權的所有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設計人給予獎勵。
(三)專利權的授予條件
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和不相近似,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授予專利的程序包括申請、審查和批准。
三、商標法
(一)商標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商標是商品和服務等的標記,是用以區別自己與他人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等的特定標記。商標權是指商標權人依法對其注冊商標享有的專用權。我國商標權的取得採取注冊原則,只有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才享有商標專用權,並受到法律的保護,非注冊商標不能享有專用權。商標法是調整商標在注冊、使用、管理和保護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我國商標法的保護對象是注冊商標。所謂注冊商標是指經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核准注冊的商標。國務院商標主管機關主管全國的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都是商標法的保護對象。注冊商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具備法定的構成要素,即文字、圖形等或其組合;(2)必須具備顯著特徵,便於識別;(3)必須不與他人注冊的商標混同;(4)必須不是禁用的標志。
(二)商標權的主體和內容
商標權人即商標權的主體,是指依法申請商標注冊,享有商標專用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商標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就是商標權的內容。
商標權人的權利包括:(1)專用權,即商標權人有排他的、獨占的使用該項商標的權利,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使用其注冊商標;(2)轉讓權,即商標權人有轉讓或出售該項商標的權利;(3)繼承權,即商標權人的商標可由他的繼承人繼承;(4)使用許可權,即商標權人可以在保留商標所有權的同時,通過許可合同允許合同另一方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其商標;(5)續展權,即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商標權人可申請續展商標;(6)請求保護權。
商標權人的義務主要有:(1)商標權人有依法繳納各項商標費用的義務;(2)商標權人有保證注冊商標商品的質量,不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義務;(3)商標權人應依法使用注冊商標,不得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文字、圖形或組合;(4)不得自行改變注冊人的名稱、地址或其他注冊事項;(5)不得自行轉讓注冊商標;(6)不得連續3年停止使用注冊商標。
(三)取得商標權的原則
1.自願注冊與強制注冊相結合原則。對於絕大多數產品是否申請注冊商標,採取自願注冊的原則,由商標使用人自行決定,法律不作強制性規定。但對人用葯品和煙草製品的商標採用強制注冊原則。即這兩類商品必須使用注冊商標,否則,其商品不得在市場銷售。
2.申請在先與禁止惡意搶先注冊相結合原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但禁止惡意搶先注冊他人的商標和其他的在先權利,如外觀設計權、著作權、企業名稱等。
四、知識產權的保護
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國已建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通過立法、司法、行政等途徑實現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此外,我國知識產權的社會保護和自我保護,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立法保護
立法保護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確認民事主體享有知識產權,並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種保護。沒有知識產權立法,就沒有知識財產的法權形態。因此,建立和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立法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首要任務。我國關於知識產權的國家立法主要有:憲法和基本法律的有關規定;關於知識產權的專門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以及我國締結或加入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版權公約》等國際條約。
(二)司法保護
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是指由享有知識產權的權利人或國家公訴人向法院提起刑事、民事訴訟,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民事法律責任,以及通過行政訴訟,對行政執法進行司法審查,使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護。經過近30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各級人民法院在依法審理知識產權糾紛的同時,依法嚴厲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維護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知識產權訴訟制度也不斷完善。200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並適當降低了知識產權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統一了技術合同法律適用規則。
(三)行政保護
行政保護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以及其他有關行政行為。2004年國務院成立了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負責領導並統籌協調全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督辦重大案件。在工作組的統一部署下,建立了跨部門的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加強了工作的銜接和協調。工作組還就全國范圍內知識產權的宣傳、培訓工作做了具體部署,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相關工作。
(四)社會保護
社會保護是指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對知識產權實施的保護。知識產權行業協會等組織,可以協助政府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自行處理有關事務,以及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媒體的輿論監督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有著特殊作用。
(五)自我保護
知識產權人與知識產權保護有直接利害關系,他們本身的知識產權及其法律意識狀況,對知識產權保護意義重大。但我國知識產權人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強,其自我保護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Ⅳ 知識產權演講稿460字
各位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筍崗小學的陳思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由「景泰藍」之痛所想到的》。
眾所周知,景泰藍是我國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它以工藝精細、色澤晶瑩、外表華麗而馳名中外。然而,就是這一中華文化之瑰寶,由於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竟被前來參觀的外國客商偷取了其獨有的生產工藝,令我國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請問:這個沉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什麼?那就是——保護知識產權勢在必行!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知識產權呢?簡單地說,知識產權就是用法律手段來佔有知識資源。
知識產權的范圍很廣泛,並且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現在還在不斷地擴大。至今為止,知識產權已包括專利權、商標權、版權、名稱標記權、技術秘密、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等。
隨著科學技術知識和知識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支配力量,人類社會逐步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了知識資源,誰就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知識產權制度其實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域內對發明創造者的智力勞動給予專有權,使發明創造者獲得利益回報,從而激勵發明創造者的積極性。通俗地說,就是「給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試想,如果你費盡心血取得的發明創造卻得不到法律保護,別人可以無償的仿製或使用,那麼你還會有積極性再去進行下一個發明創造嗎?所以,知識產權制度可以保護發明創造者的合法權益,激勵創新活動。
知識產權保護在我國雖行之未久,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過去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歌曲收入只是十幾元,到現在知名作家二月河版權收入超過一千萬元;從景泰藍的生產工藝外泄,成為國人心中之痛,到如今國內價值最高的「紅塔山」品牌價值達439億元人民幣……這一切都說明,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已漸入軌道。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小學生也加入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行列中來。有一個叫徐翔的同學,在讀小學四年級時,發明了「吹吸式掃路機」,及時申報並獲得了國家專利,還引來了某公司100萬元的資金投入。產品問世後,徐翔作為專利的擁有者,將以百分之十五的比例與投資者分享利潤。以此估計,每賣出一台「吹吸式掃路機」,小徐翔便有5000多元的進賬呢!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也行動起來吧!雖然,保護知識產權,前路崎嶇,任重道遠,但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全面保護知識產權,「景泰藍」之痛的歷史就不會重演,我們的科技創新的戰略任務就一定會實現!
Ⅵ 用別人的的演講稿演講著作權屬於誰
去看看著作權法,因該是被用人(原創者),第二節 著作權歸屬
第十一條 著作權屬於專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屬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第十二條 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Ⅶ 幫幫忙 很急 要一份關於盜版的演講稿 有重謝
中國盜版軟體之我見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代信息產業革命開始席捲全球,伴隨而來的軟體業也得到長足發展。在軟體業的發展歷程中,對盜版問題的看法一直是是非非,眾說紛紜。甚至出現了「盜版有理」與「盜版可恥」之爭。在這里,筆者談一下對盜版問題的粗淺看法: 一、軟體盜版的現狀 軟體產業做為當前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朝陽產業,成為21世紀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軟體生產國,1997年的軟體產值為1705.9億美元,占其當年GDP的2.1%,出口額為155.5億美元。日本其次,1998年軟體產值為570億美元。正版和盜版就像孿生兄弟,無法分割。盜版已成為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據《國際電子報》報道,僅1993年度,全世界計算機軟體盜版造成的損失高達118億美元。其中,盜版現象最嚴重的是歐洲,佔38%;其次亞洲佔31%。在歐洲國家中,西班牙盜版率高達88%。即使美國盜版軟體現象也時有發生,每年至少有30%的軟體是盜版軟體。 從我國軟體業的情況看,近幾年發展迅速。僅2002年,軟體產業銷售額突破1100億元,比上年增長40%。預計今後幾年,我國軟體業仍將保持30%到35%的增長速度。但盜版問題也普遍存在。按照BSA發布的數據,我國2002年的軟體盜版率為94%,2001年為92%。在2001年開展的嚴打盜版行動中,全國銷售盜版盤11億張,僅2001年12月就銷毀盜版盤18萬多張。北京方正集團總公司每年投入200多萬元,200多名博士和碩士開發軟體,而被盜版的軟體損失累計達億元。為此,方正集團成立了專門的打假辦公室,但收效甚微。這表明,盜版問題在我國了極為嚴重。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無論國外、國內,先進地區、落後地區,只要有正版市場就有盜版問題。 二、盜版在我國存在的原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盜版之所以產生、發展,且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說明它具有生存的條件,具備發展的合適溫度。探究其根源,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價格差異孕育盜版的誘惑力。我們知道,正版和盜版在價格上存在巨大差距。廉價是盜版製品最具誘惑的地方,同時也是正版無法逾越的鴻溝。以CD唱片為例,正版價格一般在40—70元,而一張盜版唱片不過區區幾元;再看電腦軟體,OFFICE辦公軟體正盜版價格相差千元之上。又如,正常設計製作一個新的電腦游戲的成本一般為50萬美元,而盜版的收價只有10美元,這種價格的差距,對尚不富裕的廣大消費者來說,誘惑是不言而喻的。低廉的價格,為盜版提供了廣大的市場和生存空間。 2、在銷售網路上盜版得天獨厚,在全國各地,地論是繁華都市還是中小城鎮,盜版的唱片、軟體,VCD等隨處可見,甚至在比較正規的音像店、超市也有盜版軟體。可以說,盜版製品已有了相當龐大,非常完善的銷售網路。反之,正版製品出售的地方恐怕要尋找查詢。購買盜版比正版方便快捷,即反應出銷售網路的差距,也為盜版的存在提供了空間。 3、盜版種類齊全,引進速度快捷。在盜版製品的攤位上,其品種可稱得上琳琅滿目。以CD為例,從最新的唱片到盜版商自己炮製的精品應有盡有。從速度看,盜版者不必考慮版權諸多問題,他們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最好的產品,搶占最大份額的市場,而正版則略遜一籌。以正版電影為例,如果要引進,必須首先取得版權,其引進速度與盜版不可相提並論,其種類也單調得多。這正是盜版的優勢所在,也是其存在的原因之一。 4、對盜版製品打擊不力。應該說,各級政府部門在打擊盜版,支持正版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實施手段上,卻存有一定缺漏。甚至許多政府機關內部者在使用盜版軟體,同時在打擊製造和販賣盜版者時,也沒有擊到痛處。對一個盜版者來說,被抓後大多是罰款了事,其損失一天就可挽回。隔靴搔癢,不傷筋動骨,誰還懼怕呢?對盜版者不能進行有效打擊,從一定意義上說,助長了盜版製品的蔓延。 三、關於知識產權的合理保護 隨著科技和信息產業的發展,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在盜版盛行的今天,如何合理和保護正版,怎樣在保護權利人利益與維護公眾現時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是值得探討的現實問題。 這就是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到底該有怎樣的度? 原本的知識產權是為了鼓勵發明創造的人有更大和積極性去進行創造,而如今卻成了為保護而保護,成為大公司壟斷市場,維護自身利益的鋒予尖盾,在我們接軌國際、尊重知識產權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忘記,知識產權,揭開神聖的外衣裡面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經濟利益,因此,我們未必把它供在神壇上頂禮膜拜。也因此,對於對方漫天要價的利益,我們理所當然可以就地還錢,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沒什麼不對的;而對於我們自己的利益,也當然要慎重維護,我們也可以對別人漫天要價,市場經濟本來就是如此。 同時,對於知識產權的合理保護也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美國的軟體保護也並不是很嚴格,彌漫著自由主義的軟體界,軟體到處被自由復制,自由傳播,只是到了後來才慢慢嚴格起來。同樣,日本也是如此,現在的保護極其嚴格,可是當初起步的時候,也是非常鬆散。這給我們一個提示:在這一方面,即使先進如美國、日本,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由盜版泛濫到嚴格保護也是要一步步走來的,與之配套的法律程序自然也不能,也不應該一蹴而就,否則便是過度保護,不適合現狀的,有拔苗助長之勢。 因此,我們要把知識產權當成經濟利益來認識,對中國的盜版問題有一個正確的看法。知識產權要保護,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制定正確的政策,從我們自己的國情出發,合理保護知識產權。 四、對盜版問題的思考 盜版問題是當前社會存在的現實問題,如何看待怎樣處理值得大家深思,我認為: 1、要正視盜版存在的現實。盜版問題既然存在,就有合理性,我們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盜版問題予以正視。應該立足中國的基本國情,在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在保護權利人利益與維護公眾現時利益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認盜版、允許盜版。 2、要從發展我國軟體業的角度看盜版問題。無論是「盜版有理」還是「盜版可恥」都要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應該一心一意抓發展,只要有利於我國軟體業的發展,我們就應大膽使用。在這方面,我們要借鑒印度的經驗。上世紀80年代,印度的軟體產業還非常落後,時任總理的拉·甘地決定改變這種落後狀況,他提出「要用電子革命把印度帶入21世紀」的口號,大力扶持軟體產業,雖然造成當時的印度盜版盛行,但也使印度的軟體業得到迅猛發展,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50%以上,1990—1991年度印度軟體業產值只有1.5億美元;2000—2001年度達82.6億美元,軟體出口值為62億美元,比1999—2000年度增長55%,佔世界軟體出口總值的1.5%,居世界第二位。印度軟體已出口到95個國家和地區。美國《財富》雜志所引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85家採用印度軟體的服務。據世界銀行的一項調查,80%的美國公司把印度作為國外軟體來源的首選市場。印度的軟體產品和服務,以較強的實力走向了國際市場。我們要加快發展,就必須反對經濟技術霸權,用最短的時間同國際接軌,出於這一目的,盜版理應為我所用。我的觀點是,快發展、往外打,像印度人一樣,賺發達國家的錢。
Ⅷ 維護尊嚴和個人隱私的演講稿
記住:自己的行為,正是別人應該怎樣對待你的樣板。 交際中,人們需要有自己的尊嚴和獨立的人格。這兒有一些你用得著的策略,它能教人如何對待你。 ——要用盡可能多的行動而不是僅僅用語言來表現你的反抗。如果你的家人願承擔家庭義務,而你通常的反應只是發發牢騷,然後仍由自己把活幹了,那麼下次的結果仍將如此,與事無補。若你的兒子應該把垃圾倒掉,可他總忘,那麼你只應提醒他一次。假如他在你限定的時間內還不幹,你就心平氣和地把垃圾倒在他的床上。用叫他立即把床上垃圾倒掉的做法來教訓他,這要比你說很多話來教訓他更為有效。 ——不要干你非常不願干、或者不必由你承擔的工作。兩星期內不要割草坪的草也不要去洗衣店,看看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你經濟條件好,就試著雇個人來干這些活;或者向家人宣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般來說,你之所以干著僕人的活,就因為你讓人們覺得你將會干這些活,而且毫無怨言。 ——說些果斷的話,哪怕在毫無意義的場合下也要這樣做。對飯店服務員、售貸員、陌生人、辦事員和計程車司機要高聲講話。對專橫的人要予以反唇相譏。你必須邁出這第一步,要克服恐懼的習慣。 ——不要說會招來人們損害你的話。比如,別在人前對自己下這樣的評語:我沒什麼了不起;我並不精明;我從不明白法律上的問題。這些說法,實際上是在准許別人看不起你,甚至利用你。如果在一個飯店服務員算帳時,你告訴他你不善計算,那無異告訴他你不能夠找出他計算中的差錯。 ——當你碰到訴苦者、阻礙者、爭論者、吹牛者或其他令人討厭者時,你就平靜地用這樣的話來提醒他:你打擾了我;你在抱怨永遠改變不了的事情。你在對方面前表現得越鎮靜,越直率,你處於犧牲者地位的可能就越少。 ——讓別人知道,你有權擁有自己的時間。工休時,大膽地從繁忙的公務或高溫爐邊離開,休息一會,這種態度要堅決。不許別人侵佔你的這些時間是最關鍵的。 ——要大膽地說「不!」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否定詞。忘記「嗯嗯呃呃」吧,這種聲音會給別人造成誤解。人們更尊敬的是「不」,而不是吱吱唔唔的搪塞。搪塞只能隱藏真情,但真情首先需得到自己的尊敬。 ——不要為自己的果敢行為而內疚。當有人對你表現出一副被刺痛的樣子,或者送你一件禮物,或者回敬一名憤怒的答復時,你不要擔心自己做錯了,要抵制住這種想法的誘惑。在一般情況下,當你教訓那些損害你的人時,他們對你此舉會不知所措。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動搖。 記住:你自己的行為正是別人應該怎樣對待你的樣板。如果你把它作為生活原則,那麼你也就能維護自己的尊嚴和獨立的人格,掌握自己的命運。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禮貌。當你不小心踩到了別人的腳,一聲誠懇的對不起好似你的尊嚴。你也會讓他人領略到你的尊嚴。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意志。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他的舉動名留千古,他的事跡廣為流傳,他也有他的尊嚴。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毅力。當你在800米終點不連聲抱怨路程長,那你的尊嚴立即展現。全場對你肅然起敬。 石油大王哈墨有尊嚴,他不白白接受他人的施捨,他靠勞動換來了他的食物,他也換來了他的尊嚴。 你有尊嚴嗎?記住,帶給別人的尊嚴就在一點一滴。 尊嚴是凌雲壯志。雄鷹翱翔,振翅而飛,沖破烏雲,經歷風雨,搏擊長空。風的雕刻,沙的砥礪,雨的錘煉,成就一個不朽的靈魂,鍥而不舍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奮斗—————尊嚴就蘊藏其中。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是為人處世的底線,古往今來,圍繞尊嚴發生了許許多多動人故事,我們應該究竟怎樣對待尊嚴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許多先烈志士,視尊嚴如生命,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千古美談。西漢時蘇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幾十年,但始終心系皇上,忠於漢朝,在威逼利誘之下,不為所動。文天祥面對勸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昂首挺胸,大義凜然,被喻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他們看來,國家、民族,信仰就是尊嚴,是置於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千萬不能違反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夠脫穎而出,突顯骨氣,體現了人格尊嚴,繪出了動人的篇章。孫天帥,這個神州大地眾所周知的青年,在韓國老闆大發淫威,責令全廠職工下跪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高高昂起尊貴的頭,寧失工作,不失尊嚴。在他眼裡,一個沒有尊嚴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但也有一些人在名利面前放棄了尊嚴,胡長清,成克傑,程維高之流為了一已私利,出賣人格,出賣尊嚴,全然忘卻了自已做人基本准則,基本底線。李真之流,放棄尊嚴,阿諛奉承,跑官要官,無所不用其極。還有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出現幾十萬仰人鼻息的偽軍,這些都是沒有人格的猥瑣小人,在他們眼裡,名利高於一切。 但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也要靈活處曲求全,將以有為也。
Ⅸ 關於知識產權為主題的演講稿
概念、現狀和未來,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Ⅹ 一份關於版權、知識產權的演講稿, 需要些那些要點
演講的內容看演講的對象,可以將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版權,也叫著作回權,可以講他的內答涵外延、影響、未來發展趨勢;可以講現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可以將國際最新觀點和你對觀點的看法等等。
網路上的知識產權和實物的知識產權沒有本質的不通,網路上的知識產權與現實中的知識產權相比更容易被侵權,這是因為法律不發達,技術不先進,這只是暫時的現象。
椅子不屬於版權調整范圍,在專利裡面他屬於在先技術,不屬於保護之列;網上的歌凝結了很多的勞動力,包括作詞家的作詞、作曲家的作曲、歌星的歌唱、廣告營銷等等,這些給予了這首歌相應的價值,因此可以演化出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