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5年全國兩會內容有哪些
2015年全國兩會政協提案:
九三學社:盡快更新人民幣版本,有效震懾腐敗官員『巨額藏現』的提案。十八大以來,中國紀檢和檢察部門查處了眾多大小「老虎」,其中就包括一些「巨額藏現」的官員。[26]
民革中央:子女未滿10歲父母不得協議離婚。「有10周歲以下子女的當事人,不適用協議離婚;有10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協議離婚前須讓子女表達其真實的意願。」提案建議修改完善婚姻登記程序,審慎辦理離婚登記,設置離婚熟慮期。[27]
孫建方:男男聚眾淫亂應明確為犯罪。男男同性艾滋病傳播比例從2006年的2.5%升到25.1%。男男同性傳播上升幅度最快,在許多大中城市已成為艾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孫建方說,法律對於賣淫、聚眾淫亂的懲處僅限於異性間,應補充同性淫亂行為的規定。[28]
張禮慧:女性延遲退休的相關政策,可與延長產假相結合。借鑒國外經驗,將產假逐步延長,甚至可延至3年,直至孩子上幼兒園。延長產假,對孩子教育、心理等都有好處,產假結束婦女出來工作也會更加投入。[29]
李彥宏:聚焦民生與科技興國。李彥宏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動人工智慧跨越發展,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在人工智慧技術成果的轉化與共享方面,充分引入市場機制,促進研究成果轉化,帶動傳統工業、服務業、軍事等領域的融合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和社會服務向智能化方向發展。[30]
施傑:建議取消職稱公共科目考試制度,由於行業特性,對外語或計算機水平另有要求的,可由各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相關職稱考試,而不是作為所有行業職稱評定的硬性標准。由行業主管部門明確該行業職稱考試的具體考試科目類別、考試標准、參考人員的資格等規則。
劉革新:中國對罕見病的認定還沒有明確的官方標准,更沒有關於罕見病的法規,他提案建議,希望加快罕見病立法,推動「孤兒葯」(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罕見病的葯品)的研發。
宗慶後:關於繼續修改完善《商標法》的議案。他建議,加大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希望成為世界品牌的馳名商標擴大保護,對於商標侵權行為,要修改相關條款加大對制假企業和銷假者的打擊力度。
陳思思:建議延長春節假期
趙韓:主要關注公共交通領域的民生問題,其中一個提案就是讓公交司機提前退休。
侯露:關心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她建議,採取一些新的管理手段," 比如用政府購買的方式,讓民間資本參與。
李修松:准備了十個提案,涉及到經濟、文化、生態保護等多個方面。李修松最希望引起關注的是《關於走自主創新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之路》的提案。可建《西遊記》主題公園。
宋豐強:將提案在豫修建南水北調博物館
『貳』 知識產權包含有哪些內容
知識產權包括的內容:
(一)專利權1、專利權的定義:專利權是依法授予發明創造者或單位對發明創造成果獨占、使用、處分的權利。2、專利權的主體:有權提出專利申請和專利權,並承擔相應的義務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3、專利權的客體: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4、專利權人的權利:獨占實施權、許可實施權、轉讓權、放棄權、標記權。5、專利權人的義務:實施專利的義務、繳納年費的義務。
(二)商標權1、商標權的定義:商標,是為了幫助人們區別不同的商品而專門有人設計、有意識地置於商品表面或其包裝物上的一種標記。商標權是指商標使用人依法對所使用的商標享有的專用權利。2、商標權的主體:申請並取得商標權的法人或自然人。3、商標權的客體:經過國家商標局核准注冊受商標法保護的商標,即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4、商標權人的權利:使用權、禁止權、轉讓權、許可使用權。5、商標權人的義務:保證使用商標的商品質量、負有繳納規定的各項費用的義務。
(三)著作權1、著作權的定義:著作權,也稱版權,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按照法律享有的對自己文學、藝術、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的專有權。2、著作權的主體:指著作權所有者,即著作權人。包括作者、繼承著作權的人、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國家。3、著作權的客體:指受著作權保護的各種作品。可以享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涉及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它是由作者創作並以某種形式固定下來能夠復制的智力成果。4、著作權的權利:人身權和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使用權、獲得報酬權。現在還出現了新的知識產權形式:域名是網際網路主機的字元地址,由它可以轉換成特定主機在網際網路中的物理地址。Internet中的地址方案分為兩套:IP地址系統和域名地址系統,兩套地址系統實際上是一一對應的。域名具有作為知識產權的法律特徵:標識性,惟一性,排他性;但作為一種新的知識產權形式,其有效保護手段需要不斷研究完善。
『叄』 關於知識產權,兩會將有哪些提議
知識產權強抄國戰略實施狀況襲
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工作
「互聯網+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
知識產權國際合作
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知識產權電商
知識產權大數據
專利轉化政策體系
強化專利行政執法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機制改革
『肆』 知識產權包括哪些內容
知識產權,又稱智力成果權,是指公民、法人對自己的創造性的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從權利的內容上看,知識產權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是與智力活動成果創造人的人身不可分離的專屬權,比如: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則是指享有知識產權的人基於這種智力活動成果而享有的獲得報酬或其他物質利益的權利。
按照智力活動成果的不同,知識產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發明權、發現權等。對於上述知識產權,我國《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作了明確規定。此外,我國還制訂了《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科技進步法》、《農業技術推廣法》、《發明獎勵條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及一系列部門規章。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主要形式是通過訂立多邊條約、雙邊條約、國際公約、地區性條約等來實現締約國之間的知識產權保護。目前,影響比較大的條約或公約主要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版權公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的伯爾尼公約》、《保護表演者、唱片製作和廣播組織公約》、《保護錄音製品製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製品公約》、《關於播送由人造衛星傳播的節目信號公約》、《錄像製品國際注冊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制止產品來源虛假或欺騙性標記馬德里協定》、《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保護海牙協定》、《商標注冊用商品與勞動國際分類尼斯協定》、《建立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分類洛迦諾協定》、《專利合作條約》、《商標注冊條約》等。我國已經加入了部分條約或公約,這些我國已經加入的條約和公約,也同樣是我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理論研究中,有些學者把知識產權分為兩大類:工業產權和著作權。在《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中,工業產權的保護對象是專利、實用新型、工業外觀設計、商標、服務商標、商號、產地標記或原產地名稱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
該公約還規定:工業產權應作最廣義的理解,不僅適用於工商業本身,而且也應同樣適用於農業和採掘工業以及一切製成品或天然產品。
我國的工業產權主要是指專利權和商標權,而著作權就是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