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財產佔有權和財產使用權有什麼區別
佔有權和使用權都是所有權的權能之一,二者的區別在於佔有權是靜態的,是對財產的佔有控制權;而使用權則是動態的,體現對財產的使用價值。
『貳』 對財產的處分權和使用權有什麼區別
好比我有一處房子,我把它租給你使用,你就有了使用權,但是你不能把他賣了,因為房本上不是你的名字,房本上是誰的名字,誰就有權處分房子,誰就有處分權
『叄』 哪些屬於財產使用權
我認為是ABCD
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用益物權及法條的理解,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動產或者不動產,依法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物權法118條規定,國家所有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以及法律法規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自然資源,單位個人依法可以佔有使用和收益。
AB就不用說了
C承包經營權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內容是以使用和收益為主,是以土地為基礎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並獲取收益的權利
D采礦權是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法人、公民或其他組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享有的佔有、開采和收益的一種特別法上的物權
『肆』 產權和使用權有什麼區別
有產權會有使用權,有使用權不一定有產權。
產權和使用權區別:
1、產權:所謂的「產權」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是「所有權」,包含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產權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
產權包括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的屬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產權具有經濟實體性、產權具有可分離性、產權流動具有獨立性。
產權的功能包括:激勵功能、約束功能、資源配置功能、協調功能。以法權形式體現所有制關系的科學合理的產權制度,是用來鞏固和規范商品經濟中財產關系,約束人的經濟行為,維護商品經濟秩序,保證商品經濟順利運行的法權工具。
2、使用權:不改變財產的本質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權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但也可依法律、政策或所有人之意願而轉移給他人。
房屋的使用權,是指房主按照住房性能對房屋進行事實上的利用。同樣通過一定法律契約,非房屋所有權人也可獲得房屋的使用權。房主將房屋租給他人使用,並不失去對房屋的所有權。
土地使用權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集體土地使用權 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權。
產權是財產所有權的簡稱,表明財產的法律歸屬,有了產權,就可以依法使用支配處置這些財產,並取得相應的利益。
就房地產而言,大產權也叫完全產權,即該房產在法律上歸誰所有,房產證就是憑證。
小產權也叫不完全產權,即只有使用權(長期),但沒有所有權憑證(房產證 ),所以法律上產權歸屬不明確,在買賣時存在潛在的風險,價格自然也便宜一些。
『伍』 著作財產權中的許可使用權與轉讓權有什麼區別
許可使用權是指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許可他人使用作品並獲得報酬的權利。使用他人專作品,應當同著作權屬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但屬於法定使用許可情形的除外。許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如復制權、翻譯權等;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許可使用的地 域范圍、期間;付酬標准和方法;違約責任;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使用許可合同未明確許可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另一當事人不得行使。
轉讓權是指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轉讓使用權中一項或多項權利並獲得報酬的權利。轉讓的標的不能是著作人身權,只能是著作財產權中的使用權,可以轉讓使用權中的一項或多項或全部權利。轉讓權是新修訂著作權法增加的著作財產權內容,符合國際通行做法。轉讓作品使用權的,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合同的主要內容有:作品的名稱;轉讓的權利種類、地域范圍;轉讓價金;交付轉讓價金的日期和方式;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等。轉讓合同中未明確約定轉讓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
『陸』 公民個人財產,使用權和處分權的區別
使用權與處分權的區別如下:
一、內容不同。使用權的內涵重在使用,獲得使用價值;而處分權是對財產的最終處置,包括財產的轉讓、消費、出售、封存處理等方面的權利。
二、權屬不筒。使用權能也可以轉移給非所有人行使;而處分權通常只能由所有人自己行使。
三、法律效果不同。使用權不改變權利歸屬;而處分權得行使會導致物權易主或消滅。
使用權和處分權是所有權的權能的兩個方面。
使用權能:在不損毀所有物或改變其性質的前提下,依照物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權利。
處分權能:對所有物依法予以處置的權利。處分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處分權能是所有權內容的核心和擁有所有權的根本標志。
(6)財產權的使用權擴展閱讀:
《物權法》
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基本內容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四十條 所有權人設定他物權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四十一條 國家專有
法律規定專屬於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第四十二條 徵收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等費用。
第四十三條 保護耕地、禁止違法征地
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 徵用
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後,應當返還被徵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或者徵用後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柒』 財產權的使用權和處分權有什麼區別
樓上已經給你作了名詞解釋 我來分別說4個例子加以補充.
1佔有權:簡單的說就是所有專權,東西是你的,就是由屬你佔有,是排斥他人所有的權利.比如你的衣服,是你的財產,你對它實行佔有,別人不得佔有.
2收益權.比如你有一輛卡車,或者轎車,你每天運營所獲得的收益,即利潤歸你所有.財產所有者佔有財產並獲得其作為投入所獲得的收益.
3處分權.比如你的舊傢具 你有權自行處分,你可以送人,也可劈成柴火,這體現處分權.
4使用權.就是你對你的財產可以使用,不受他人影響.
『捌』 什麼是著作財產權中的使用權
什麼是著作財產權中的使用權?
編
輯:ZYL
答:使用權是指以復制、發行、出租、展覽、放映、廣播、網路傳播、攝制、改編、翻譯、匯編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這是著作財產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2.
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3.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4.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5.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公開表演作品被稱為現場表演或直接表演;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被稱為機械表演或間接表演,如酒店、咖啡館等經營性單位未經許可播放背景音樂就可能侵犯音樂作品的機械表演權。
6.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7.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8.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9.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10.改編權,即改編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11.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12.匯編權,即將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13.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使用作品的其他權利。
『玖』 緊急求助!!!怎樣區分財產權的使用權和處分權
一
使用權
使用,是指民事主體按照財產的性能對其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或生活的某種需要。在任何社會經濟形態中,人們佔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都不是目的,佔有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物的使用價值或增值價值。所以,不論是所有人還是非所有人,他們佔有財產,最終是為了對財產有效地利用或從中獲得經濟上的利益。這種利用財產的權利,就是使用權。法律上有所有權的人有當然的使用權,但享有使用權的人,並不一定有所有權。
二
處分權
所謂處分權,就是所有人對財產(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利。對財產的消費
(包括生產和生活的消費)屬於事實上的處分,對財產的轉讓屬於法律上的處分,兩者都會導
致所有權的絕對或相對消滅。所以,處分權決定了財產的歸屬,它是所有權區別於他物權的一個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