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中關於侵權的的規定

知識產權中關於侵權的的規定

發布時間:2021-08-11 16:35:34

Ⅰ 哪些屬於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1、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客觀上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的財產權或人版身權,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權行為。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一般包括商標侵權、專利侵權、著作權(即版權)侵權三種。
2、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1)違法性這個要件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必不可少的;(2)在知識產權侵權構成中,損害事實(結果)已經不再是必需的構成要件,這也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與一般民事侵權行為的不同點之一;(3)由於有些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並不要求有損害後果,因果關系的認定對確定侵權人所應承擔的責任大小有意義;(4)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構成並不是以主觀過錯為必備要件。

Ⅱ 知識產權法關於侵權的是哪幾條

知識產權復法是個統稱,不是特定製的一部法律。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以及配套的實施條例、實施細則、司法解釋。多了去了,你自己按照法條去找吧。《反不正當競爭法》里也有部分規制商標侵權、計算機軟體保護、商業秘密的條款。
這個沒法一一舉出來,太多了。

Ⅲ 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管轄法院有哪些規定

根據新民訴法司法解釋的規定,知識產權法下的侵權管轄包括:

1、專利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五條,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地包括:被訴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

2、商標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五十二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商品所在地。

3、版權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因侵犯著作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營性儲存、隱匿侵權復製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製品所在地。

(3)知識產權中關於侵權的的規定擴展閱讀

近日,最高法院發布了《知識產權侵權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該《報告》選取了2015—2016年民事一審審結案件進行了統計分析。《報告》中指出,兩年來審結的知產侵權案件總數為1.2萬余件,且2016年案件數同比增長41%之多;此外,案件多集中在廣東、北京、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著作權侵權案件中,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侵害作品改編權、表演權、發行權以及侵害表演者權的案件平均審限均超過知產案件平均審限,其中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件審限僅短於假冒專利糾紛和侵犯發明專利糾紛。

究其緣由,系因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所保護的客體涉及諸多技術問題,具有類似發明專利的復雜程度,客觀地延長了法院審理該類案件的周期。

從《報告》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知產案件判決支持或部分支持了原告的訴求,僅有不到8%的案件未予支持,充分體現了我國司法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這一方面鼓勵權利人積極維權,另一方面也是為侵權人敲響了一記警鍾。

Ⅳ 知識產權的侵權有哪些種類

知識產權的侵權主要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商標侵權,這種侵權行為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因為這是最明目張膽的一類侵權行為,在1998年以前這種侵權事件發生得比較多,最近幾年隨著大多數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已經逐漸減少了。

第二種是侵權行為是抄襲別人的外型、結構、原理等。這種侵權行為是近年來發生最多的,佔到整個侵權案件的80%。

第三類侵權是商品的顏色、包裝及卡具涉嫌侵權。說到商品的顏色,可能有人會有疑惑,難道顏色也能構成侵權,但事實上確實存在這樣的事情。有些外商很狡猾,他可能會在某一地區注冊商品的顏色,其他廠商的商品進入該地區就不能使用這種顏色。

第四類是樣本侵權。在歷次的展覽中,樣本侵權發生得還是比較多的,佔到20%。在今年義大利米蘭衛浴展時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中國展團中有一家公司,其參展商品並沒有涉嫌侵權,但他們在展位上張貼的圖片中有一個污水處理泵被義大利的一家廠商指控侵權,結果該公司的所有參展商品及樣本圖片都被抄走。

(4)知識產權中關於侵權的的規定擴展閱讀

主要范圍:

著作權和鄰接權。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相關主體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鄰接權在著作權法中被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專利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實施權。

商標權,即商標注冊人或權利繼受人在法定期限內對注冊商標依法享有的各種權利。

商業秘密權,即民事主體對屬於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植物新品種權,即完成育種的單位或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權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享有的專有權。

商號權,即商事主體對商號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依法享有的獨占使用權。

Ⅳ 關於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

1 不侵權,著作權只保護表達,不保護思想。
2 如果引用別人的文章,從學術道德的角度,應該註明出處,但不涉及版權問題。

Ⅵ 侵犯知識產權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民事責復任:1、停止侵害;2、消除制影響;3、賠禮道歉;4、賠償損失等。(發起方式:被侵權方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責任:1、責令停止侵權;2、沒收沒法所得;3、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4、罰款;5、情節嚴重的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發起方式:發現違法線索後進入行政程序)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Ⅶ 知識產權侵權有哪些處罰

(一)假冒注冊商標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三)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四)假冒專利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五)侵犯著作權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六)銷售侵權復製品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七)侵犯商業秘密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2、批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3、違法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批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批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八)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另外,在實踐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還可能會以下列罪名處理:
1、《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第140-150條)規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包括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假葯、劣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等九個罪名。
2、《刑法》第133、135條規定的走私罪。(我國《海關法》第19條規定,進出口侵犯我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的貨物的,由海關依法沒收侵權貨物,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刑法》第225條規定的非法經營罪。
4、與此相關的犯罪還涉及到有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洗錢罪等。
實踐中,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嚴重的,就有可能上升到刑法領域,會構成犯罪。在不同的侵權行為下,涉嫌構成的刑事犯罪還有可能不同,那麼具體的處罰也就不一樣。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刑事犯罪方面的問題時,向律師365網站的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不失為一種選擇,相信專業的律師會為您帶來專業的解讀。

Ⅷ 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有哪些歸責原則

目前,法學界爭論較大。在採用過錯責任原則的基礎上補充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較為適宜。
歸責原則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核心問題。關於侵害知識產權的賠償責任,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我國民法據此確立了以過錯責任原則為主導、無過錯責任原則為補充的侵權歸責任原則。同時,據第118條規定,確立了知識產權法是民法的特別法地位。在我國,對於侵犯知識產權的普遍採用的歸責原則,是二元歸責原則,在採用過錯責任原則的基礎上,補充適用其他歸責原則。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兩種:一是以無過錯責任為補充原則;二是以過錯推定責任為補充原則。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中關於侵權的的規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