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戶口不在農村的人,還有土地使用權嗎
可以肯定地說,戶口外遷,是不會失去土地使用權的,也就是說:在土地確權後的承包期內,如果承包方全家戶口遷往城鎮或外地,其土地的承包使用權和經營權是保留的,是允許承包方依法進行土地經營和流轉的,這在《中華人民國土地承包法》中有明確的規定。
承包
其實這段表述是戶口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既有聯系,也可兩者分離。最起碼在承包期內總是可以放心承包經營的,如果自己不想種地,其實到了城市打工那有時間種地,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權,把土地經營權流轉出去。自己在外安心打工好了。隨著現在我國城鎮化程度的越來越高,在未來,農民勢必將會享有更多的國家政策傾斜。所以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對於把戶口遷移出去的農民來說,也許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貳』 79年因接班戶口不在農村的是否享有宅基地使用權
土地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宅基地是按照戶批准發放的,以個人名義說是否擁有宅基地使用權沒意義,另外現實中存在允許使用但是不批准使用權的情形,因此群眾有時候沒有必要追求使用權,否則可能是提醒政府依法收回宅基地,那樣得不償失
『叄』 戶口不在農村的有宅基地怎麼辦
1、戶籍不在本村有兩種可能:
一是原籍在本村,依法申請宅基地並獲批後,戶籍遷出的,只要沒有其他居所,原有宅基地是可以繼續使用的;
二是依法繼承,但繼承的只是宅基地的地上物(即房屋的建築物、構築物,以及綠植等),法律意義上沒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即宅基地使用權)。但按照《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可以依法享有房屋等地上物的使用權,也就是說你也可以居住使用,但是不得重建、新建,只能對原有地上物進行修繕。
2、拆遷補償的相關情況:
若符合上述第一項,可以享有完全補償,即包含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
符合上述第二項,只享有地上物補償。
3、關於未來發展趨勢的估計:
我國自2009年開始試點」農村集體土地全登記「,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今年年初,根據國務院的要求我國在國土部下成了了」不動產登記局「,將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原屬於住建部下設的房管辦)、林業所有權、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海權等合並,有不動產登記部門統一管理報批。該兩項工作的開展就是為了下一步放開集體土地交易限制、成立專門的交易市場做准備。現在,在我國部分地區一開始試點該項工作。(有意的話可以搜索相關內容)
『肆』 我戶口從農村遷到城市後,在農村的宅基地是否還有使用權
戶口從農村遷到城市後,在農村已不居住的宅基地集體可以收回,如果任然居住,集體無權收回。參考如下
《山東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村集體依法收回宅基地使用權:
(一)一戶超過一處以上的宅基地;
(二)經批准新劃宅基地後原有的宅基地;
(三)戶口已遷出本村且已不居住的宅基地;
(四)集體供養的五保戶騰出的宅基地;
(五)其他應當收回的情形。
第十九條 應收回的宅基地有地面附著物的,村集體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對拒不交回的,經區人民政府批准,實行有償使用制度,有償使用費標准為每平方米每年1—5元,但是,影響村莊規劃實施的,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應當依法拆除,騰出宅基地。
由於歷史或規劃原因超過法定宅基地面積標準的舊宅基地及佔用的村內空閑地暫不能收回的,也可實行宅田掛鉤的辦法扣減相應的承包田。
『伍』 假如戶口不在農村,還有沒有土地使用權呢
有權使用農村的土地。比如你的戶口在農村,你就可以拿到農村的土地使用權。比如一個人的戶口不在農村,那麼土地使用權就已經為自己作廢了,比如之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但是現在,他們認為沒有了,是真的嗎?還是另有說法?其實以前很多人一直以為是這樣的,但近幾年隨著這部法律的修訂完善,在土地使用權方面逐漸一點點改變。首先要看這里的承包地。眾所周知,在農村,如果說承包地,可以說已經取得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相關證書。
雖然不再行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但對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仍可行使相關權益。說白了,農村自建房屋是居民的個人資產,房屋所有權是存在的,可以依法享有繼承權和使用權。只要農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還存在,他們就享有居住和生活的權利。但戶籍遷出後,個人不再屬於村集體經濟組織,因此不再享有改建、改建、擴建農村自建房的權利。說白了,農村宅基地上自建的房屋可以合理修繕,但不能重建,因為個人遷出戶籍後不再擁有宅基地使用權,宅基地要在房屋倒塌後向村集體收回。
『陸』 戶口不在農村的,是否還有土地使用權
集體土地,如果村民戶口遷走,對於該村的宅基地、農用地以及涉及以後拆遷征地的補內償款,均容無該村民的分配額度。
但是已經佔用的宅基地,無法收回,可以繼續使用,但是如果該土地被徵收,不補償土地使用權人。
如果在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如果在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柒』 非農村戶口還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嗎
雖然不是農村戶口了,但是你是本村的人仍然可以有宅基地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