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集體土地使用權提前收回有沒有補償
土地管理法》第65條第2款規定:「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回,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答適當補償。」根據這一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而依法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時,對所收回土地的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但對於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土地時,不應給予補償。
㈡ 政府可以強制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是可以強制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一般情況下,小區花園內的使用權並不一容定是業主的,要看紅線辦到誰的名下。
而且,只要不影響房屋的採光通風通行等基本權利,政府是不會有賠償的。
商品房的價格,你的購房合同上也不會有關於外部景觀改變的賠償規定,開發商也不會對你補償。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你們很難有什麼辦法去阻止或得到補償。
唯一能有效點的辦法,就是對項目要求聽證,然後質疑規劃局的工作是否存在失誤,因為在你的小區開始建設時,這條公路和公園就應該一並規劃,而不是小區建好後再退讓。
㈢ 政府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起訴
某政府決定收回某一處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是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該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包括行政賠償。當然能否勝訴,還要看具體情況。
㈣ 我有集體土地建設使用權但已二十年未建設政府是否有權無償收回
是否發證,有沒有辦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土地登記,你需要證明你有這宗土地的權利。
不過話說,怎麼會20年都不搞建設,你怎麼得來的這宗地,這不可想像啊。
㈤ 什麼情況下可以收回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版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權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㈥ 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須具備什麼條件
有下列情形復之一的,制憑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
(1)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包括鄉村級道路,鄉村級行政辦公、農技推廣、供水排水、電力、電訊、公安、郵電、防洪等,及公用事業設施建設,也包括學校、幼兒園、托兒所、醫院、衛生所、防疫站、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設施建設,經過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2)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3)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即原用地單位撤銷、遷移的原因,造成土地無人使用管理,使土地閑置和荒蕪,為了合理利用土地,可以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土地使用權,重新安排使用。
按第一項情形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應當根據土地使用權人的實際損失予以補償。第二項屬於處罰性質,第三項屬於閑置、荒蕪土地,這兩種情況,收回土地使用權時,都不應當予以補償。
㈦ 集體土地國土局能收回嗎
不能。集體土地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申請縣人民政府收回。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㈧ 政府是否有權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有償收回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二、無償收回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後的收回。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第2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未按法定期限申請續期,以及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未批准其續期申請,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1)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國家是國有土地的所有者,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相對獨立的財產權,它只是以通過出讓的方式,在一定年期內由國家讓渡於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在支付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取得在該年期內使用土地的權利,即取得了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當出讓年期屆滿,土地使用者就不在擁有該土地使用權。因此,國家收回其土地使用權應當是無償的,不應附加任何條件。
㈨ 政府徵收農民土地十多年不用,有年限規定嗎
有年限規定的。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
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土地徵收的補償費
1、土地徵收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2、土地徵收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3、土地徵收的地青苗補償標准: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於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
對於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對於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於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
㈩ 什麼情況下可以收回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
當出現某種法律事實或原因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即可以收回農村集體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包括農用地使用權和農村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