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音樂版權怎麼注冊及有何流程
加入曲投投共享歌曲版權收益
郵件方式
將歌曲mp3格式文件和歌詞(歌詞中需要寫清回楚詞曲作者姓答名)還有自己的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刻錄在一張空白光碟中,這個光碟不可存放其他的內容。刻錄完成之後封裝好到郵局(切記到郵政局,而不是快遞公司哈),郵寄回給自己或者親戚朋友保存(確切的說是封存起來),因為信封的封口處有郵局的時間戳,這個時間戳在法庭上來講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只有在法庭上才拆開信封,否則千萬不要打開,一旦打開之後,那就失效了。
網站方式
現在有一些音樂協會創辦的網站也是可以申請歌曲版權保護的,我在這里就不列舉了哪家了,避免廣告嫌疑。可以在這些網站上上傳歌曲,然後他們會給你製作一個原創歌曲版權證書郵寄給你,當然你要交個幾十塊錢的郵寄費用,這個方式也可行。
文化版權局方式
在當地的版權局直接申請歌曲版權,這個呢費用大概在200元左右,需要等一個月左右才能下來證書,這個是最正規的,每個地區可能需要提供的要求不一樣,所以要打電話詢問一下當地版權局。
『貳』 原創歌曲在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注冊有效嗎
做好到國家版權登記中心進行著作權登記。
『叄』 申請音樂作品版權保護要怎麼做
申請音樂作品版權保護,音樂著作權是指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依法享專有的權利。那麼申請音樂作屬品版權保護要怎麼做?申請音樂作品版權保護申請音樂作品版權保護:MORP數字音樂在線注冊系統,該系統可對音樂的詞、曲、編曲、翻唱等音樂作品進行在線的版權注冊。作品注冊成功後,MORP系統將自動生成國際標準的ISWC臨時碼,該代碼是全球性音樂著作權代碼。通過版權注冊號碼,各個國家的音樂著作權協會將提供相應的版權代理保護,該作品在這些國家內被使用,當地音樂著作權協會將代理收取著作權費,並通過中國音著協將費用轉給著作權人。著作權法規定的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指的是音樂作品的詞曲作者、改編、翻譯等創作者對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享有專有權的保護期限。保護期限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過了保護期的音樂作品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保護作品的完整權、修改權等人身權永遠受保護。
『肆』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申請入會,要幾天收到通知。
正常為3天左右,如沒有按時到達,建議上網查詢或是打電話催促一下。順便跟蹤一下貨物情況.
『伍』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音著協)不是中國音樂版權的唯一保護機構。它成立回於1992年12月17日,是答由國家版權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大陸唯一的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專門維護作曲者、作詞者和其他音樂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非營利性機構。
我國與保護音樂著作權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等。保護機構主要有:行政機關,即各級版權局,主要管理損害公共利益又納入行政保護的有關行為);司法機關,即各級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三者的聯合主要管理的是侵犯著作權的刑事犯罪行為;各級法院,主要管理著作權民事糾紛的審判工作;還有就是上述談到的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陸』 為什麼我在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注冊入會申請的時候,網頁提示行動電話格式不正確,我寫的自己的手機號碼
這個可能只支持移動公司的手機號碼,不支持其他公司的手機號碼。你的手機號碼是電信的號碼。
『柒』 音樂作品版權怎麼申請
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音樂作品是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而音樂作品可以分為詞內和曲兩類,音容樂作品的著作權由創作者擁有,創作者可以申請著作權登記,那麼音樂作品版權怎麼申請?音樂作品版權怎麼申請音樂作品版權怎麼申請依據作品自願登記試行辦法的規定,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可以自行向版權局申請版權登記,但要提供相應的材料。相關法律規定《作品自願登記試行辦法》第二條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第三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國家版權局負責外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第八條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申請作品登記應出示身份證明和提供表明作品權利歸屬的證明(如:封面及版權頁的復印件、部分手稿的復印件及照片、樣本等),填寫作品登記表,並交納登記費。其他著作權人申請作品登記還應出示表明著作權人身份的證明(如繼承人應出示繼承人身份證明;委託作品的委託人應出示委託合同)。專有權所有人應出示證明其享有專有權的合同。
『捌』 怎麼向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取得音樂的生產授權
沒必要,浪費人力物力,就是你成功了,他們還要和你分享利益,好黑的
『玖』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這個機構注冊的音樂人多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作用么這個機構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成立於1992年12月17日,是由國家版權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大陸的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自成立至今的十幾年間,協會一直以維護作曲者、作詞者和其他音樂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己任,致力於推動中國音樂創作和使用事業,積極促進中國音樂產業的繁榮。
協會實行會員制,凡具有中國國籍的音樂著作權人,包括作曲者、作詞者、音樂改編者、音樂作者的繼承人以及獲得音樂著作權的出版者和錄制者,均可成為協會會員。截至目前,協會已有會員4000餘名,授權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已逾1400萬首。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簡稱音著協(英文:Music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成立於1992年12月17日,是由國家版權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大陸唯一的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專門維護作曲者、作詞者和其他音樂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非營利性機構。總部設在北京,下設會員部、作品資料部、許可證部、法律部、分配與技術部、財務與總務部,共6個職能部門,效力工作人員已逾50人,他們擁有法律、音樂、市場營銷、IT等多種不同專業背景,從而支撐起協會專業化、多層面、高水準、高效率、系統化的服務機制。
業務范圍
1.為集體管理的目的進行音樂作品的登記和有關信息的收集;
2.就本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的使用與使用者簽訂合同;
3.就本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的使用向使用者發放許可證;
4.就本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的使用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
5.向音樂著作權人分配報酬;
6.為集體管理的目的與音樂作品的使用者協商使用費的標准; 7.對侵犯本協會管理的音樂著作權的行為向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行政處罰或提起法律訴訟及仲裁等;
8.促進中國大陸地區音樂作品在中國大陸地區以外受到保護以及外國(地區)音樂作品在中國大陸地區受到保護,並為此目的與外國(地區)同類機構簽訂相互代理協議;
9.發展與音樂作品使用者合作關系,促進音樂著作權保護水平的不斷提高,並積極向國家立法機關和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建議;
10.增進音樂著作權人對著作權保護的了解,為音樂著作權人提供有關的咨詢和法律服務;
11.促進音樂創作條件的改善並為此目的開展與音樂著作權人有關的獎勵和福利項目;
12.開展其他與協會宗旨一致的活動。上述活動,均以協會的名義進行。
協會對音樂著作權的管理,適用於下列情況:
1.使用音樂作品進行公開表演;
2.使用音樂作品進行公開廣播;
3.使用音樂作品製作、復制、發行錄音錄像製品;
4.使用音樂作品製作廣播電視節目;
5.以攝制電影或者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音樂作品固定在載體上;
6.以信息網路傳播的方式向公眾提供音樂作品;
7.其他適合集體管理的對音樂作品的使用。
第十條 協會可視工作需要設立派出機構。
會員
第十一條 協會實行會員制。凡中國音樂著作權人,包括作曲者、作詞者、音樂出版者和其他權利人,通過與協會簽訂《音樂著作權合同》,都可以成為協會會員。
第十二條 凡中國音樂著作權人,有一首音樂作品公開發表,申請加入本協會的,可以成為協會會員。
第十三條 會員享有的權利
1.會員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參加本協會的活動;
3.對本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4.參加協會的著作權使用費的分配;
5.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6.參加協會舉辦的獎勵活動和享受協會提供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