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

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

發布時間:2021-08-10 02:11:35

『壹』 怎樣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

樓主的補充不都有了嗎? 版權、商標、專利三方面。。

『貳』 如何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的措施

一、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

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

三、實施品牌戰略,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同時,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請參考: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resume/n/201608/20160801369627.shtml

『叄』 如何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高度去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

完善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制定知識產權法律、完善我國的知識專產權法律體系必須符合國情屬,符合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以切實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美國和韓國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美、韓通過適時制定和修訂法律,促進本國知識產權發展。如美國制定了《技術創新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法》《綜合貿易競爭法》以及修訂《關稅法》的337條等相關法律條款等,韓國制定了《技術開發促進法》《產業發展法》等,促進本國的發明創造、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提高本國產業技術競爭力,保護其國際市場。我們要從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高度來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適時修訂和制定知識產權法律,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同時還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侵權行為,為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肆』 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措施有:
1)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工作。
2)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
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合作。
4)加強對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行為的懲處,依法嚴判、高罰。

『伍』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是什麼

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和目標出發,當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仍然存在著諸多不可忽視的問題:

民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為淡漠

知識產權文化強調知識是有價和有償的,對於知識創造者注重個性發揮,鼓勵獨立思考和自主創新。但當前我國公眾和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普遍缺乏。

我國重視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教育始於改革開放以後,更多的是倉促地應付外部和內部對盜版、假冒等侵權指責的形式性宣傳,缺乏理論上的支持。因此我國的立法進程與國民意識的提高存在脫節。在相當多的地區,公民對知識產權保護還普遍缺乏一種較為清晰的認識,「竊書不算偷」這樣的意識在民眾心目中還占據著「主流」的位置。另外,由於知識產品的特殊性,公民對這種無形財產歸屬與佔有的判斷,很難做到像對待有形財產那樣有一個直觀的感覺,所以許多人將日常生活中諸多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皆視為「合法」,甚至對政府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的執法行為和法院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判決持懷疑態度。這也是為何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不斷地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而相當多的地區和領域侵權活動仍然有增無減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仍缺乏足夠的重視

多數國內企業還沒有建立專業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對國際規則的了解還比較貧乏,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的准備和經驗不足。

在國際領域,跨國公司基於研發優勢,在我國申請大量專利,積極「跑馬圈地」,然後利用手中的專利大棒壓制、排斥和打擊我國企業。同時其利用對「標准化」的壟斷,實施不正當競爭,獲取超額利潤,中國許多企業因此頻頻陷入外國企業的知識產權「陷阱」。還有的企業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要麼沒有及時地將自己的創新性成果產業化,使自己的先進技術被他人低價收購並申請專利,要麼本身商標在國外企業被搶注,辛苦創造和積累的無形資產付諸流水。據統計,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國企業已經將13萬項發明「奉獻」給了外國企業。而在國內,企業長期受「寧可仿製求生存,也不冒風險創新」觀念的影響,不強調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不重視積累自主知識產權,僅僅靠「出大力,流大汗」,把力量和精力集中在打價格戰上,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到最後在價格上無利可圖時,就很難擺脫被市場淘汰的厄運。

造成我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也存在歷史原因。我國自清末以來所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基本上都是「強迫性學習」的產物。建國以後,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也使知識產權制度缺乏存在的環境。此外,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依靠國家權力機關的立法行為強制推行的結果,並沒有使我國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產生切身的體會和積極的要求。

知識產權保護立法與執法水平有待改進

首先,知識產權執法效果還不甚理想。知識產權執法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瓶頸和軟肋。我國現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處在一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之下,在中央政府層面主管知識產權事務的機構有七八家,這直接導致了執法過程中效率和相互協調性的缺乏。另外,知識產權保護信息的公開、披露也無法實現及時和到位。為此,我國應該建立一個統一高效的知識產權行政機關。

其次,我國知識產權立法上存在較為嚴重的分散、沖突、缺乏統一性的問題。已有的《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也有著共性的內容。但是,由於各部法律實施的時間不同,因此它們在制定目標、司法和行政保護范圍和力度上存在著差異。同時,對於專利、商標、著作權之間的交叉問題應適用何種法律也沒有較為完善的具體規定。另外,由於高新技術不斷涌現,許多無形財產已經超出了原有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所涵蓋的范圍。在這方面,我國立法尚顯滯後。

再次,我們對知識產權保護缺乏一個清晰的定位。目前關於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認識,存在著三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保護水平過高論、保護水平過低論和保護水平適中論。各方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共識。這種對定位存在的分歧,直接影響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與執法,既不利於改善引進外資環境、提高引進外資質量,也不利於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配套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

面臨國際競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亟須完善

在知識經濟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知識產權的競爭,提前意識到這一點的發達國家不遺餘力地通過保護知識產權來維護其利益。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熱點所在。

美國在2005年4月底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特別301評估報告」中,將中國放入了「重點觀察國家」,知識產權糾紛已經成為中美之間貿易發展的瓶頸。日本在華企業也已經成立了一個名為IPG的知識產權聯盟,其目的就是聯合起來,以知識產權戰略抑制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歐盟商會也在其2004年建議書中特別指出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印度、越南等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在積極發展和完善它們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在人力資本上的優勢正在逐漸減少。倘若其他發展中國家擁有比中國更為廉價的勞動力,加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高,其投資與外貿環境可能吸引外商將目光從中國轉向他們。因此,中國在面臨發達國家壓力的同時,更要注意到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力。

所以,我國要建立起完善的現代化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與制度,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為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知識產權保護還任重道遠。

『陸』 如何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學法、用法、積極維權。加強自身管理。

『柒』 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參考材料
給你
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捌』 26.如何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

一要推進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充分發揮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研究制定和督促檢查年度工作任務、目標和各項措施的實施;積極開展行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作,推動建立重大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制定和完善與專利和標准有關的政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知識產權創造體系,支持企業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打造知名品牌;深入開展各類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全面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水平和應對知識產權競爭能力。同時,進一步完善專利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二要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宏觀管理。深化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在經濟、文化和社會政策中的導向作用,加強產業政策、區域政策、科技政策、貿易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加強文化、教育、科研、衛生等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運用財政、金融、投資、政府采購政策和產業、能源、環境保護政策,引導和支持市場主體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強化科技創新活動中的知識產權政策導向作用,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產業化。 三要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專利運用與產業化體制機制建設、平台建設和示範項目建設。加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工作。繼續開展對國家重點行業、領域的專利技術分析和預警機制研究。提高知識產權中介服務能力,建立誠信信息管理、信用評價和失信懲戒等誠信管理制度。提高面向社會和公眾的專利文獻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學術研究的信息化管理,優化整合學術研究資源。 四要切實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建立政府主導、新聞媒體支撐、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宣傳工作體系,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國家普法教育中增加有關知識產權的內容,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加強國際和區域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及基礎設施建設與利用的交流合作,聯合外國政府、協會或民間機構共同在境外舉辦大型知識產權交流宣傳活動。

『玖』 提升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對企業有什麼好處

您可以借鑒一下,
注冊商標的好處:
1、便於消費者認牌購物,為創名牌打下基礎;
2、商標注冊證是商品獲准進入商場銷售的憑證;
3、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
4、商標注冊人擁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別人不敢仿冒,否則就可以告其侵權獲得經濟賠償。相反,若被他人搶先注冊,則必然失去自己精心策劃苦心經營的市場。
5、為申請馳名商標做准備;
6、有助於打開國際市場;
7、商標是一種無形資產,可對其價格進行評估,可以通過轉讓,許可或質押來實現其價值。
8、增強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信息;
9、商標是辦理質檢,衛檢,條形碼等的必要條件;
10、一經注冊,10年有效,且可無限期續展。

申請專利的好處
1) 通過法定程序確定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關系,從而有效保護發明創造成果,獨占市場,以此換取最大的利益;
2) 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確保自身生產與銷售的安全性,防止對手拿專利狀告咱們侵權(遭受高額經濟賠償、迫使自己停止生產與銷售);
3) 國家對專利申請有一定的扶持政策(如政府頒布的專利獎勵政策、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政策等),會給予部分政策、經濟方面的幫助。
4) 專利權受到國家專利法保護,未經專利權人同意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能使用(狀告他人侵犯專利權,索取賠償)。
5) 自己的發明創造及時申請專利,使自己的發明創造得到國家法律保護,防止他人模仿本企業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構成技術壁壘,別人要想研發類似技術或產品就必須得經專利權人同意)。
6) 自己的發明創造如果不及時申請專利,別人把你的勞動成果提出專利申請,反過來向法院或專利管理機構告你侵犯專利權。
7) 可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亦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及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使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8) 一個企業若擁有多個專利是企業強大實力的體現,是一種無形資產和無形宣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既是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強力企業,同時也是政府各項政策扶持的主要目標群體),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9) 專利技術可以作為商品出售(轉讓),比單純的技術轉讓更有法律和經濟效益,從而達到其經濟價值的實現。
10) 專利宣傳效果好。
11) 避免會展上撤下展品的尷尬。
12) 專利除具有以上功能外,擁有一定數量的專利還作為企業上市和其他評審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比如: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評審、科技項目的驗收和評審等,專利還具有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橋梁作用。總之,專利既可用作盾,保護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也可用作矛,打擊對手的侵權行為。充分利用專利的各項功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版權登記好處:
1.作為稅收減免的重要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規定:「對經過國家版權局注冊登記,在銷售時一並轉讓著作權、所有權的計算機軟體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值稅。」
2.作為法律重點保護的依據《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第三十二條規定:「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要規范和加強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鼓勵軟體著作權登記,並依據國家法律對已經登記的軟體予以重點保護。」比如:軟體版權受到侵權時,對於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司法機關可不必經過審查,直接作為有力證據使用;此外也是國家著作權管理機關懲處侵犯軟體版權行為的執法依據。
3.作為技術出資入股《關於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計算機軟體可以作為高新技術出資入股,而且作價的比例可以突破公司法20%的限制達到35%」。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規定:「可以100%的軟體技術作為出資入股」,但是都要求首先必須取得軟體著作權登記。
4.作為申請科技成果的依據科學技術部關於印發《科技成果登記辦法》的通知第八條規定:「辦理科技成果登記應當提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下列材料:(一)應用技術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鑒定證書或者鑒定報告、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報告、行業准入證明、新產品證書等)和研製報告;或者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證書、植物品種權證書、軟體登記證書等)和用戶證明」。這里的軟體登記證書指的是軟體著作權的登記證書和軟體產品登記證書,其他部委也有類似規定。
5.企業破產後的有形收益在法律上著作權視為「無形資產」,在企業破產時,該無形資產(著作權)可以在轉讓和拍賣中獲得有形資金。
6.軟體著作權目前可以作為銀行的質押,在銀行申請質押貸款。
7、為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8、有利於作品、軟體的許可、轉讓,有利於作品、軟體的傳播和經濟價值的實現;
9、個人自我價值的體現,企業創新實力的表現;

閱讀全文

與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