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有土地、集體土地使用權、劃撥土地的區別
國有土地是由企業立項以後需要用地通過縣政府徵收土地經過省上批准以後的土地為國有土地,可以搞建設;或者縣級以上政府給你劃撥的國有建設用地。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根據土地承包法中只允許你搞種養殖業,不能在未批准情況下搞非農建設用,劃撥土地一般分兩種:一種是縣級以上政府徵收完你們的土地使你們沒有地耕種,給你們另外分的地,這個一般為國有土地。再一種就是村委會劃撥給你們的土地,自然是集體土地。
⑵ 集體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權類型是批准撥用是什麼意思如果拆遷按劃撥土地上的房屋還是按集體土地上的房
按集體土地上抄房屋進行補償。
出讓:通過出讓方式簽訂出讓合同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行為,屬於民事行為。
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劃撥,由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職權依法決定,屬於行政行為。但是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屬於民事權利。
出讓:出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需要受讓方向國家交付出讓金。
劃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使用人無需支付出讓金。雖然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也需要繳納安置、補償等費用,但是這些費用不是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對價,而是對被徵收人即國有土地的使用權人或原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的損失和重新安置的補償。
⑶ 國有劃撥土地與集體劃撥土地區別在哪
根據法律規定,國有劃撥土地,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據上述法律規定精神,集體土地,集體本身是不能劃撥的,要想劃撥集體的土地必須通過法律程序,變為國家徵收地後才能進行劃撥。集體組織只限於對集體土地使用權的租賃、分配和調整。
⑷ 辦房產證,土地使用權上寫的是集體,劃撥。不知道對以後有沒有什麼影響
1、如果是農村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是沒有《房屋所有權證》的,只有《集體土地使用證》。
2、農村宅基地申領的《集體土地使用證》的使用權類型是批准撥用宅基地,不是劃撥,劃撥是國有建設用地的其中一種取得方式。
3、《集體土地使用證》是村民合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的憑證,記載了權利人、面積、范圍等等重要信息,是維護物權、主張物權的重要憑證。
⑸ 集體土地使用權能不能出讓
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是僅能轉讓給本集體成員,並且不可以轉讓用於非內農業建設。容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⑹ 集體土地劃撥後,土地所有權還是該集體所有嗎
土地出讓(進入市場)政策之前,大多都是以集體土地劃撥的方式轉讓土地使用權,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受讓方只有土地使用權。
⑺ 集體劃撥土地什麼意思
集體劃撥土地是集體對土地的劃撥權,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土地使用特性,也指劃撥土地使用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
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第二十四條下列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確屬必需的,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劃撥: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7)集體用地劃撥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我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含義:
一、劃撥土地使用權包括土地使用者繳納拆遷安置、補償費用(如城市的存量土地和徵用集體土地)和無償取得(如國有的荒山、沙漠、灘塗等)兩種形式。不論是何種形式,土地使用者均無需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二、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劃撥土地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但未經許可不得進行轉讓、出租、抵押等經營活動。
三、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核准並按法定的工作程序辦理手續。
四、在國家沒有法律規定之前,在城市范圍內的土地和城市范圍以外的國有土地,除出讓土地以外的土地,均按劃撥土地進行管理。
⑻ 土地使用權類型為劃撥土地屬於集體用地嗎
您好,我是注冊執業的土地估價師和房產評估師。關於您所咨詢的問題,國有土地使用權分為出讓與劃撥,而國有土地是在徵收集體土地之後才辦理劃撥或出讓手續的。在集體內部可對村民辦理撥用手續並核發證書。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記得選為最佳答案。未盡事宜,可以私*信聯系。
⑼ 集體土地與劃撥土地
集體土地與劃撥土地是不是同一個概念。
一、集體土地指的是農村專農民群眾集體所屬有的土地, 可以使用集體土地的建設項目包括:
1、農民個人建房,但在兩處建住宅是禁止的。
2、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可以使用本集體或者使用其他集體所有的土地。
3、鄉(鎮)企業: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鄉(鎮)企業使用本鄉(鎮)集體所有的土地;二是村辦企業使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三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鄉(鎮)企業。
因此,集體土地不能進行以商品房開發為目的的住宅建設。
二、國有劃撥土地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權用無償交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國有劃撥土地主要適用於對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項目。對以營利為目的,非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項目,應當以有償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因此,城鎮住宅建設用地必須通過出讓方式進行有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