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民法典物權編爭論

民法典物權編爭論

發布時間:2021-08-08 23:48:58

❶ 民法典物權編與物權法的區別

民法典施行以後,現存的物權法就失效了。

❷ 民法典物權編新如何明確居住權,解決業主維權與維修難題

《民法典(草抄案)》襲
第二百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五條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第三百六十七條 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
(四)居住權期間;
(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條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六十九條 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條 居住權期間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百七十一條 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❸ 分別列出物權法和民法典物權編規定了哪些物權類型並進行比較二者在物權類型規定上的區別思考立法理由。

民法典中物權編變動點如下
(一)徵用制度
1. 最新變化:《民法典》第245條
(1)因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
(2)被徵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後,應當返還被徵用人;
(3)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或者徵用後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2. 注意:《民法典》對徵用制度,根據疫情有重要修改,需要考生引起足夠的注意,對新的制度變化要了解、記憶。

(二)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
1. 最新變化:《民法典》第274、275、276、278條
(1)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2)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中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的表決
(3)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的表決問題:
①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
②決定籌集維修資金、改建或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
③決定其他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2. 注意: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的常規核心考點,是哪些財產屬於業主共有,民法典在這里有新的規定,考生要足夠注意。此外,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的表決問題屬於記憶性質的考點,需要考生足夠注意並進行記憶。

(三)土地經營權
1. 最新變化:《民法典》第333、334、335、342條
(1)「三權分置」: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經營權
土地經營權,是指權利人有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佔有農村土地,自主開展農業生產經營並取得收益的權利。
(2)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採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
(3)流轉期限為五年以上的土地經營權,自流轉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土地經營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2. 注意:土地承包經營權在近年的考試當中,考查次數較多,而且著重在考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變動模式。近年《民法典》又明確規定了「三權分置」制度,要引起充分重視。

(四)抵押權
1. 最新變化:《民法典》第405、406條
(1)抵押財產的處分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2)抵押不破租賃規則
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轉移佔有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
3. 注意:抵押權是擔保物權中最為重要的制度,每年均進行考查,考查的分值在2-4分左右。今年《民法典》還有相關的新變化,需要考生引起足夠注意。

(五)抵押權與質權競合時的先後順序
1. 最新變化:《民法典》第415條
同一財產既設立抵押權又設立質權的,拍賣、變賣該財產所得的價款按照登記、交付的時間先後確定清償順序。
2.注意:擔保物權的競合與混合擔保一直都是命題人偏愛的制度,特別《民法典》還有相關的新變化,考生要注意具體效力規則。

❹ 民法的爭議

我國民法典的起草經歷了三
起三落,首次起草是在1954年,到1957年由於反右運動而停止;第二次從1962年開始起草,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夜中止;第三次是在改革開放之後,1982年開始起草,前後共四稿,後來因為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經濟模式沒有最後確定,因此當時彭真委員長的意見是,在民事立法領域先搞單行法律,暫不制定統一的民法典。

在這之後,1986年出台了《民法通則》,《合同法》等各個單行法律也陸續出台。到了今天,我國加入了世貿組織,經濟模式也已經形成,各個單行法律也基本完備,為起草民法典奠定了基礎。《民法通則》已經對基本民事權利作了規定,但它建立的是民事權利的基本框架,是一種民事權利的宣言,缺乏具體的規定。

而民法典作出的是對公民、法人民事權利的完整規定。此次民法典起草採取了在匯編現有單行法律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編纂的方法,在原有《民法通則》和單行法律的基礎上,原有的加以保留、空白的加以補充、規定簡單的加以擴充、規定不合適的加以完善。

-訴訟時效延長充分保護權利人

「此次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民法草案將訴訟時效定為三年。」江教授解釋說,一直以來我國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為兩年,短期訴訟時效為半年,對權利人的保護不夠充分,比如債務糾紛,兩年的訴訟時效就太短了。

-降低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主要考慮到兒童入學年齡

此次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也從10歲以上調整為7歲以上,主要是考慮與兒童入學年齡相當。江教授介紹說,以前規定10歲以上為限制行為能力人,這樣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兒童就不屬於這個范圍,這些年級的教師就要承擔很重的監護責任,這樣不利於責任的統一。

-確定買房人對公共面積的所有權

對於草案中新制定的物權法,江教授介紹,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如何保護私人財產,物權法對公民、法人有形資產作出了詳細規定,其中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比如目前居住高層住宅的人越來越多,物權法規定了買房者對房屋有所有權,對公共面積有共同所有權,對配套的公共設施有區分所有權,這樣一來,權利歸屬就明確了,買房者就有權去進行共同管理,比如成立業主委員會。另外,物權法對土地使用權、林地使用權的內容都作了詳細的規定。

-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更廣

另外,現實生活中侵犯人格權、特別是隱私權的訴訟越來越多,而《民法通則》中對人格權的規定過於簡單,因此草案中人格權法規定得更加明確、詳細,特別是還加入了對隱私權的保護。在侵權責任法中,精神損害賠償的保護范圍增大了,人身權利、人格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而不是像以前只有人格權受到傷害才能夠要求精神賠償。

-民法典真正通過需兩三年

此次的民法草案共有1200多條,是我國目前條文最多的一部法律。江教授表示,此次只是人大常委會對草案的第一次討論,草案本身在內容上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一些內容的爭議還很大,需要聽取各方的意見,真正通過還需要兩年至三年的時間。

-民法典將是法院執法最重要的依據

「民法典的影響將是廣泛的。」江教授說,民法保護的對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因此,規定一定要明確,還要便於操作、執行。民法典將來一旦實行,將是法院執法最重要的規定,過去的情況是法律簡單,而部門規章、司法解釋過多,現在應該通過完備的條文來樹立法律的權威。越是具體、越是操作性強,法庭有了統一的規定,才能杜絕枉法裁判的現象,保護當事人的權利。

❺ 關於民法典編纂的看法與意見

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法典編纂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它是對我國現行的、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全面系統的編訂纂修。貫穿於這次立法全過程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加強對建築物業主權利的保護,增加規定居住權,強化對債權實現的保護力度,實現人格權獨立成編。

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民法典成為新時代保護人民民事權利的權利法典。

(5)民法典物權編爭論擴展閱讀:

民法典編纂的相關內容:

1、民法典分編草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使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外化於法律規范,內化於人民心中。

2、編纂民法典,以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人格權保護制度為基礎,制定民法各分編草案,大大增強了民事法律規范的系統性,既保持了民事法律制度的連續性、穩定性,又保持了適度的前瞻性、開放性,同時實現了法律體系的科學協調。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物權編調整的是何種民事關系

民法典物權篇調整的范圍是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五條【物權編的調整范圍】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二百零六條【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6)民法典物權編爭論擴展閱讀: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民法典物權篇調整的范圍是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物權篇的內容主要包括物權的設立、物權的保護、所有權取得、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❼ 民法典侵權編主要內容

2020年5月份通過的民法典侵權編的主要內容有:
第一章 一般規定

即對侵權的解釋和民法中的運用以及意義 第二章 損害賠償

第三章 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四章 產品責任

第五章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六章 醫療損害責任

第七章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

第八章 高度危險責任

第九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章 建築物和物件損害責任

❽ 民法典是什麼東西

民法典來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國源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司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司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8)民法典物權編爭論擴展閱讀:

《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課題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煙台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法學院、中國建銀集團法律部等單位的26人組成。

梁慧星學部委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該草案採用德國潘德克吞編制體例,分為總則、物權、債權總則、合同、侵權行為、親屬、繼承七編,共計1947條。

閱讀全文

與民法典物權編爭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