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農村自留地(宅基地)使用權
宅基地使用權歸使用權人所有,根據民法上的相鄰權規定,鄰居建房應當留下合理的距離,鄰居蓋房子已經預見到採光問題,仍然不留下合理空間,反而要求你留下合理距離,屬於侵犯你的相鄰權,可以起訴要求鄰居停止建房,往後退合理的距離。當然,鄰里關系最好是調解
Ⅱ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可以抵押嗎
集體土地使用權原則上禁止抵押。但試點范圍地區現在可以依法辦理宅基地專抵押貸款。
《不動產登屬記操作規范(試行)》
14.1.3不得辦理抵押登記的財產范圍
對於法律禁止抵押的下列財產,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得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
1 土地所有權、海域所有權;
2 耕地、宅基地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3 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4 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不動產;
5 依法被查封的不動產;
6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不動產。
《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是指在不改變宅基地所有權性質的前提下,以農民住房所有權及所佔宅基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由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稱貸款人)向符合條件的農民住房所有人(以下稱借款人)發放的、在約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貸款。
Ⅲ 在我國,農村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屬於誰所有
在我國,農村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根據《中華專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屬》第九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3)宅基地及緊鄰自留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並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Ⅳ 在我國,農村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屬於誰所有
自己家的宅基地和自留地是屬於國家或者集體的。
Ⅳ 宅基地,自留地的使用權可以抵押嗎
國家目前正在研究宅基地、自留地的流轉。但目前尚未允許
Ⅵ 鄰居之間宅基地使用權和佔用權如何劃分
鄰居之間宅基地使用權和佔用權是鄰里共用的。有法律約束的,叫《相鄰權》。管理嚴回格的地答方建房者要到城管部門辦理審批其中一項就是要有鄰居的簽字,已確認它的建房行為沒有侵犯四鄰的合法權益!
《相鄰權》規定:在建房挖溝時,應當與鄰人房屋等不動產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鄰人房基,不得將屋檐水或流水瀉入鄰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響他人通風、採光或生活;相鄰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響他人房屋的通風、採光、建築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權責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Ⅶ 自留地和宅基地有什麼么區別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
自留地是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按政策規定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土地。
農戶經營自留地是一項家庭副業,可以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和勞動時間,生產各種農副產品,滿足家庭生活和市場需要,增加收入,活躍農村經濟。
(7)宅基地及緊鄰自留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自留地
自留地是中國農業合作化以後,由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社員長期使用的少量集體所有制的土地.1952年成立初級社時,曾將少量的土地做為自留地分給社員,作為社員生活收入的輔助來源.1956年高級農業合作化時,又依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草案)》明確規定:為了照顧社員種植蔬菜或者別的園藝作物需要,允許社員保留小塊的自留地.每戶自留地按人口多少決定,每口人所留土地至多不超過全村人均土地的5%。
自留地的性質
自留地是按政策規定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土地,同林盤地、宅基地一樣具有超越普通集體所有耕地的接近完全權利的性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長期使用就等同於無限期使用,因此任何組織在沒有徵得農戶同意是沒有調整、回收甚至是沒收的權利的。2007年11月29日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辦法第八條明確規定「已劃定到戶的自留地、自留山由農戶長期無償使用。」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2018年1月,國土部消息,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自留地和宅基地的區別如上,無論是自留地還是宅基地,遇到徵收了的話都可以得到相關補償。
Ⅷ 自留地和宅基地的用處
自留地是按政策規定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土地。農戶經營自留地是一項家庭副業,可以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和勞動時間,生產各種農副產品,滿足家庭生活和市場需要,增加收入,活躍農村經濟。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用在蓋個人住宅。
Ⅸ 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自留地使用權是否可以跨區域交換
不可以,它有地域屬性!
Ⅹ 是不是所有土地都屬於國家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都只是屬於農民的使用權嗎
我們國家憲法和土地法規定,國家的土地為公有制,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農民的宅基地為集體所有,自留山自留地如國家沒有徵用,也為集體所有。公民個人只有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