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畢加索名畫被撕,網友說畫並沒有價值,為何一大堆人指責他看不懂藝術
因為對於不懂藝術的人來說,看不懂這幅畫所擁有的內涵,一幅真跡和網上的圖片沒有任何差別。
藝術作品有沒有價值是對於觀看者來說的,如果你可以看懂這個作品,並產生強烈的共鳴,這對你來說是有價值的,而對於產生不了共鳴的人來說,只能看到這幅畫值1.8個億,認為這只不過是收藏者的炒價而已。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懂不懂藝術可言,我們本來有感而發的就是藝術品背後的故事,能不能打動你就是它的價值體現,只是站在你的角度上,你所了解到的這個故事值不值得1.8億,角度不一樣,又何必去指責別人?
㈡ 畢加索的畫為何會拍出天價,有什麼藝術價值
全世界最貴的10件藝術品里,畢加索一個人就佔了4件,在2015年的一場拍賣會上,畢加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拍出1.8億美元的天價。為什麼叫O版呢?因為這個題材的作品,他已經畫了15張,如果按照順序排到字母O了。他的作品為什麼這么貴呢?這是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畢加索是這時期關注度最高,最能代表時尚前鋒的藝術家,他的名氣和他的財富是一體的,名氣越大,價值就越高。
「藍色時期」作品《老吉他手》
和很多早期的藝術家一樣,剛到巴黎的畢加索窮困潦倒,他和一位記者同租了一個小房子,房子小到只能夠放下一張床,兩個人白天晚上輪換用這張床。這個時期也被稱為畢加索藍色時期,畫的色調以藍色為主,此時也是他人生當中最壓抑的時刻。
接下來畢加索談戀愛了,他的畫作也迎來了玫瑰期,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阿韋尼翁的少女》。他遇到了奧爾加·科赫洛娃,倆人結婚之後並育有一子,這段時期也是畢加索比較安逸的一段時間,因為一戰後整個世界都處於和平發展期。這時候畢加索的作品主要走的是古典主義路線,畫面寧靜並且帶著夢幻色彩。
㈢ 畢加索的畫為什麼能賣那麼貴
今年5月,畢加索藍色時期的繪畫《拿著花籃的女孩》在紐約拍出1.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億元)的天價,成為業界的一大新聞。這並不是畢加索唯一的市場價格過億的畫作,也不是他拍賣價格最高的畫。目前為止,畢加索已有5幅畫作的市場價格超過一億美元。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畢加索售價最高的幾幅作品。
(畢加索——《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油畫)
2015年5月11日,畢加索的畫作《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1.79億美元,創造了當時公開拍賣藝術品價格的紀錄。畢加索非常喜歡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的畫作,尤其欣賞《阿爾及爾的女人》。他用兩個月的時間,對德拉克洛瓦的這幅畫進行改編創作,繪制了15幅系列作品,用A—O給這些畫作編號。拍出高價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是這一系列實驗作品的最後一張。
這幅畫是畢加索的代表作之一,在各種畢加索大展中經常能見到。畫面元素很豐富,以密集的形式組織在一起。色彩大膽鮮明,有著野獸派一般的狂野(畢加索也用這幅畫向自己的朋友兼對手——野獸派繪畫大師馬蒂斯致敬)。各種碎裂、分割、重組的透視關系是典型的立體主義表現手法,展現了畢加索成熟的立體主義繪畫風格。《阿爾及爾的女人》是畢加索創作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幅作品,也是現代藝術的傑作。
(畢加索——《夢》,油畫)
2013年3月27日,美國人史蒂文·柯恩以1.5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畢加索的畫作《夢》,賣家則是拉斯維加斯賭場大亨史蒂夫·永利。這也是畢加索的一幅經典名作。《夢》,也被稱作《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畫中的少女名叫特蕾莎,是畢加索的模特、情人。畢加索遇見特蕾莎時47歲,而特蕾莎當時只有17歲。從那以後,特蕾莎就成為了畢加索的專用模特。
每當畢加索遇見新的愛情,他的創作風格就會發生變化。這個階段他喜歡使用對比強烈的鮮艷色彩,透視上則是將平面化和立體化結合起來。《夢》的畫面中,用簡潔明快的線條勾勒出少女的輪廓,色彩基本是單純的平塗,使用了鮮艷的對比色。少女的臉從中間分開,一半是正臉,一半是側臉,這是立體主義的手法。畫作的線條、色彩、形象都極其自由,揮灑自如。
(畢加索——《拿著花籃的女孩》,油畫)
2018年5月8日,畢加索的畫作《拿著花籃的女孩》在紐約佳士得拍出1.15億美元的價格。這幅畫是畢加索玫瑰時期的作品,在之前的文章《手捧花籃的億萬美元寶貝》里曾經介紹過,這里不再贅述。
(畢加索——《裸體、綠葉和半身像》,油畫)
2010年5月4日,畢加索的畫作《裸體、綠葉和半身像》在紐約佳士得拍出1.06億美元的價格,也是當時公開拍賣藝術品價格的最高紀錄。畫中的人物依然是上面提到的特蕾莎。熟睡的特蕾莎的身體輪廓刻畫得極度簡潔,並進行了誇張變形,卻依然優美動人,散發著青春的氣息。畫面色調也很克制,營造出沉靜安詳的氛圍。深色調的背景更加襯托得特蕾莎的軀體潔白柔嫩,猶如皎潔的滿月。畫中充滿了歡愉與柔情蜜意,一如愛情般甜美。
(畢加索——《手持煙斗的男孩》,油畫)
2004年5月5日,畢加索另一幅玫瑰時期的畫作《手持煙斗的男孩》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4億美元的價格拍出,也創造了當時藝術品公開拍賣的最高紀錄。這是畢加索玫瑰時期的代表作,畫中的男孩是畢加索畫室的常客,畢加索親切地稱他為「小路易」。這位神情憂郁的青春少年,身穿藍色工作服,頭戴花冠,左手拿著煙斗,背景是兩大束艷麗的鮮花。在畫面華麗的色調中卻透著無言的孤獨,直擊人心。有評論家評價這幅畫既有「蒙娜麗莎」的神秘,又有「加歇醫生」的憂郁。
(畢加索——《朵拉與小貓》,油畫)
2006年5月,畢加索的畫作《朵拉與小貓》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952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這是畢加索為他的情人朵拉·瑪爾所作的畫,創作於他們熱戀之時。朵拉的形象被刻畫得有些怪異,眼睛和鼻子都長到了臉的一側。她坐在一把椅子上,模樣既庄嚴又滑稽,一隻小貓停在她肩膀後的椅背上歇息。這幅畫作也具有立體主義風格的傾向。
不同於人們印象中窮困潦倒的藝術家形象,畢加索是少數在生前就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他在藝術生涯的早期就已經獲得了財富和名譽。畢加索25歲開始向畫商出售作品,28歲時就衣食無憂,38歲時已經很富有,65歲時成為了百萬富翁。他是第一個活著時就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盧浮宮收藏的藝術家,去世時作品總估值已達到10億美元。長期以來,畢加索的畫作都是全球高端藝術品市場的重要標桿。
畢加索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受到藝術品市場的青睞,有幾個方面的因素起作用:首先他藝術風格的豐富性、多變性和創新性使得他的作品具備獨特的藝術價值;然後他傳奇的個人經歷和戲劇化的情感生活為大眾提供了想像和獵奇的空間,讓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再就是因為畢加索的作品數量龐大,有充足的市場運作空間。
除了上述這些因素,畢加索自身的市場意識對他打開藝術市場也起了很大作用。畢加索不光有驚人的繪畫天賦,還很有商業頭腦和經營意識。18歲之前的畢加索,在西班牙就結識了一些畫商和贊助人。這其中,巴塞羅那畫商馬納克對他幫助最大,畢加索通過他結識了巴黎的畫商,為自己在巴黎的繪畫生涯鋪好了路。馬納克還說服巴黎著名經紀人沃拉德為畢加索舉辦首次個展,使畢加索得以在巴黎藝術界立足,並藉此機會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網路和商業人脈。此後,畢加索利用經紀人和拍賣會來安排精心策劃的自我宣傳活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關於畢加索的自我推銷,有這樣一個故事:畢加索剛到巴黎時,為了打開畫的銷路,僱傭了幾個大學生幫他。這幾個人每天去巴黎的各個畫廊轉悠,離開時無一例外都問畫廊主:「請問有畢加索的畫嗎?哪裡能買到畢加索的畫?」一個月後,巴黎各處的畫廊主都知道了畢加索這個名字,心裡充滿好奇,都想見見這個畢加索是個什麼人。直到這時,畢加索才帶著自己的畫出現在被吊足胃口的畫廊主面前,於是很順利地將作品賣了出去。
這個故事到底有幾分真實,幾分杜撰,誰也說不清。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對畢加索市場意識的肯定。畢加索還有一項市場推廣的技能,就是為合作人畫像。作為藝術家的畢加索並不健談,和畫商、經紀人、收藏家之間的話題並不多,於是他選擇為這些人畫肖像,以此來增進友誼、建立關系。同時還能進一步展示自己的繪畫天賦。他為之畫過像的合作者有:畫商佩德羅·馬納克、批評家古斯塔夫·考丘奧特、經紀人沃拉德、畫商保羅·羅森伯格及其家人、羅森伯格和搭檔喬治、代理商維登斯坦、收藏家格特魯德·斯坦因等。
(畢加索——《格特魯德·斯坦因》,油畫)
格特魯德·斯坦因就是最早收藏《拿著花籃的女孩》這幅畫的人,那個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一書中提到的斯泰因小姐。畢加索主動提出為她畫像,但是卻並沒有按照她的相貌去作畫。當畫作完成後,別人向畢加索指出畫中人物長得不像斯泰因本人,他卻毫不在意地說:「這有什麼關系,反正她有一天總會變成這個樣子的。」
如果可以,我也想讓畢加索為我畫一幅不像的肖像畫,然後再努力變成畫中的樣子。
㈣ 畢加索畫作拍賣出6.6億元,畢加索的畫為何這么值錢
我覺得畢加索的畫之所以貴,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資本家給這幅畫牽強附會了很多東西出來,他們自己不信,但希望別人信。
所以,我們不要認為畢加索的畫多麼牛,他是大師,但沒有牛的這種地步,就像開篇講到的那個花瓶,有人說他值十萬,哪怕就是一個現代工藝品,你也得把花瓶不小心打碎,然後賠對方十萬,因為你有事求對方,你必須得通過這種行為討好對方。
㈤ 畢加索的1.8億名畫被撕,為何網友卻對畢加索的藝術價值產生了疑問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僅僅是知道畢加索這個名字,而這次被撕毀的作品,要不是因為價值太高,被毀壞的太意外,想必很多人是關注不到的,因此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畢加索的作品藝術價值是難以估摸的。
當然也不排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看不懂這樣的藝術作品,一幅畫每個人看到它都有不同的觀點,當這些觀點不能統一時,人們便會覺得它沒有價值,其實藝術本無定論,當你第一眼所看到它時所賦予的價值,便是它的藝術價值。
㈥ 梵高、畢加索、莫奈...等等名家的油畫能用來印刷嗎會不會涉及版權問題啊
梵高、畢加索、莫奈...等等名家的油畫不能用來印刷,會涉及版權問題。
以大芬油畫為例,大芬從未掩飾自己是靠「行畫」發展起來的,然而臨摹別人的作品,自然又牽涉到版權問題。按銷售量算,大芬村目前經營的油畫約90%是復制國外名畫,是否徵得了原作者的同意、是否屬過了保護期的作品、是否依法向原作者付費等都無法迴避。
深圳市版權局已確定針對大芬油畫版權問題的管理方案,提出「規范與促進相結合、指導和約束相結合」的方針,要求大芬油畫村相關企業,在復制已過版權保護期的作品時也要做到三標:標原作者名字、標作品名稱、標臨摹者的名字。
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用宣紙做的木版水印復製品或模擬印刷品,通過人工補筆補色,使得復製品跟原作的相似度達到90%以上。這樣的東西特別容易魚目混珠,讓剛入行的藏家上當受騙。這些收藏新丁們趟了一身渾水,不敢繼續入市,這樣對整個藝術品市場的良性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因此,這一條造假印刷的「食物鏈」不破,就很難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藝術品市場就很難真正發展壯大。如果新晉藏家能夠擺脫迷信行家心理,到正規的畫廊購買具有學術實力的當代名家作品,那市場將逐步得到凈化,真正的藝術品繁榮才能到來。
㈦ 我想問一下,如果我印製一批世界名畫系列的明信片放著賣的話,在法律上會不會有什麼版權上的問題
我想你說的世界名畫一定是畢加索、梵高、莫納等著名畫家的話,我可以告訴你版,沒關系,權你賣吧,他們已經過了著作財產權的50年保護期限了,不用擔心。你最好尊重原畫,不要擅改,原來是誰的就是誰的,把人家名字印在上面,原來畫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不要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因為雖然財產權保護期過了,但是我剛剛說的是畫家的著作人身權,雖然你目前不一定礙事,但是從法律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我相信你不會擅改的,我只是跟你順道講下法律。
還有你要是印其他還沒有死的畫家的話就要小心了,要徵得他們同意,你賺得錢要給點他們,他們不收那是另一回事,還有,死了沒有50年的也是一樣,要徵得他們家屬同意。
畢竟你這是小生意,印點外國佬的畫他們不一定知道,但是印國畫就小心了,前些日子不是有個酒瓶包裝上面印國畫產生糾紛了嘛,一定要按法律程序來。僥幸心裡不可有,那個酒廠不冤死了啊,根本沒想的這事,而且我想酒瓶外包裝肯定是找人設計的,跟他們也沒有關系,可是麻煩還是來了。
㈧ 使用畢加索的作品用作其他的用途,需要支付版權嗎有誰能提供相關的業務辦理呢
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是合作
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 日。
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在著作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
侵犯版權的行為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 中國版權
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影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1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14)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5)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6)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8)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9)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