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劉春田知識產權報

劉春田知識產權報

發布時間:2021-08-08 18:33:15

㈠ 什麼是知識產權什麼是著作權誰來保護

一、知識產權概念: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exclusive right)。它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二、知識產權特徵:
⑴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⑵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⑶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⑷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⑸大部分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比如,商標權的獲得需要經過登記注冊。


三、著作權概念: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right(版和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而不僅僅是出版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精神權利[1] 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四、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在我國,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主要包括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和我國參加的國家條約等。

㈡ 劉春田的學術觀點

劉春田教授認為,從事科學研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做學問需長期的積淀,應具備一定的科學觀,要有良好的學科基礎知識,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建立相對合理的知識體系。主張擴大知識面。世界是一個有機的體系,知識雖然被分門別類,但相互之間都是有關聯的。因而應當兼容並包,從各學科汲取營養。相信認識永遠是有局限性的。時光無限,天地無窮,生命萬物渺小短暫。人,尤其個人,有太多的局限性,註定是不完美的。哪怕任何天才人物的認識也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有缺陷的.沒有人可以窮盡真理。因而堅信羅素關於「人類的全部知識都是不確定的、不準確的和片面的」之結論,乃是至理名言。體會到學術貢獻屬於創新。乃是發乎內心之所得,是思索之結果,是一件即使千錘百煉、付出巨大艱辛也未必有多少結果的事情。故,為學者,須知講究學術品味,勤於思考,工於心得,須知厚積薄發,須耐得寂寞。為學者還應當做到道異風同,有雅量、有胸懷。明了世界是多元的,而人,是不一樣的,人的認識也是多元的,這種多元是絕對的。以觀察、認識世界上任何專門問題為己任的人,都不應當用一隻眼睛,而須用三隻眼睛看世界;不應當用一隻耳朵,而要用三隻耳朵聽不同的聲音。多元,才是完整和真實的世界。認識固然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但這種正、誤是相對的。科學的生命力在於追求進步。進步意味著放棄。科學研究者不是聖賢,應當學會放棄,享受放棄。個人感受是,如果想讓進步成為常態,就要學會棄舊從新,放棄一個長期·以來篤信不移、堅持樂道,卻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觀點,比正常情況下獲得一項新的知識更有價值,更令人愉悅。世界是運動的。「死水必有毒」。歷史是沒有最後的結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條件的變化,人們對歷史現象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在思想認識和科學研究領域,有如天容萬物,海納百川,發展和作為的空間是無限的。
在專業領域,劉春田教授有許多重要的思想觀點,現就以下兩方面作簡要介紹:
一、關於民法與知識產權法的關系
認為民事法律制度是一個整體,物權法、債權法、知識產權法等制度和民法之間是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而非民事特別法和民事普通法之間的關系。民事權利對象自然屬性的不同,導致了民事權利的區別。作為財產權,「物」之所以成為物權的對象,特定「行為」成為債權的對象和某些「知識」成為知識產權的對象的原因,在於「物」、「行為」和「知識」所具有的不同的自然屬性。物權是以人類的可支配物為前提,「物」的主體部分之自然形態是形式加質料,有形有體,是形式與質料的統一;債權則以人的有民事法律意義的行為作為前提,行為既無形又無體。知識,作為一種人為設計的形式,具有符號性,是非物質的。這些前提決定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構成不同的民事權利。這些權利之所以歸於民事權利,是因為它們除特殊性外,又都具備了作為民事權利的一般屬性。一般性決定了它們的民事權利共性:特殊性,也就是低一層次的特徵,導致它們又自立門戶,形成了不同類別的民事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具體的民事權利都是特殊的。社會生活中並不單獨存在著一般民事權利,人們只能從理論和觀念上抽象出民事權利之一般,它隱含於特殊的、具體的民事權利之中。所以,那種稱物權、債權為一般的民事權利,稱知識產權為特殊(或「極為特殊」)的民事權利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故,在民法學的研究中,任何一個特殊的領域都離不開民法的一般理論。至於物權、債權,特別是知識產權的民事權利屬性,並不取決於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產權協定的宣示。知識產權作為私權,作為民事權利的屬性是客觀的,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人們之所以把知識產權歸於民事權利,是由它所反映和調整的社會關系決定的,這使它具備了民事權利的最本質特徵。實踐說明,知識產權的發生、行使和保護,適用於所有民法的基本原則和全部的民事規范,如民事主體、客體、內容、法律事實、民事法律行為,等等。如果柚掉民事規范和制度,脫離民法的原則,知識產權制度就會面目全非,無法生存。研究表明,知識產權本質上是一種財產權,其實與人格權關系不大,知識產權法本質上是財產法。至於把知識產權置於何種性質的法律中,是在經濟法中,還是在民法中,或者在行政法中,甚至在國際經濟法、國際法中,乃至索性單獨地專門立法來規制,使用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或者國際法的手段來解決知識產權問題,都無關緊要。這些屬於不同的立法制度選擇或處理手段以及法律編纂技術問題,並不能改變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此外,由什麼樣的審判機構來審理知識產權法律糾紛,則屬於司法行政分工問題,純系人為安排,更與知識產權的法律屬性關系不大。
二、關於「知識產權法學」的邏輯安排
以傳授專門知識為宗旨的一門學科如何表達自己,通常在邏輯上有兩種選擇:敘述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實踐中,我國這兩種選擇都有表現。其中,分析的方法並不典型,主要表現在對學科體系的設計上,該辦法將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安排在知識產權的國內法和基本理論之前,理由一,我國民法領域採取「國際法優先」原則:理由二,我國現行知識產權的重要實體規定,均來自幾個重要公約。因此,認為離開國際保護理論,很難說明我國知識產權法的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知識產權法》(前揭書)則選擇敘述的方法。認為上述方法的邏輯安排是源流倒置。敘述的方法是從本質到現象,從簡單到復雜的表達事物的過程。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應當首先區分第一性和第二性,區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作為財產關系,知識產權和任何已有的財產制度一樣,它產生於深刻的社會經濟生活。知識,作為一種人類創造「物」,如同物權對象的「物」一樣,相對而言,是第一性的,是經濟社會關系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因此,首先恰當准確地描述「知識」的本質和存在方式,進而完成從本質到現象,從簡單到復雜,從第一性到第二性,從利益的產生到利益分配的要求,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國內法到國際法的邏輯過程。敘述的方法,可以合乎邏輯地進行表達,是對任何一種專門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進行全面、系統說明的科學方法。也是便於系統把握一項專門知識的合理途徑。

㈢ 求知識產權法 主編是劉春田,出版社是北大、高教出版社的這本書的課後答案

這個答案真沒有,用的人少,沒人特意編輯的

㈣ 劉春田的個人著作

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知識產權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
知識產權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知識產權法律出版社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慣例海南出版社1993年11月
中國知識產權二十年專利文獻出版社1998年12月
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
知識產權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
知識產權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知識產權制度與中國的現代性》,載《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年第7期。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是國情巨變的要求》,載《知識產權》2012年第5期。
《入世10年的成就與挑戰》,載《知識產權》2011年第10期。
《論方正「倩體字」的非藝術性》,載《知識產權》2011年第5期。
《新中國知識產權法學學科的開拓者》,載《法學家》2010年第4期。
《民法原則與商標立法》,載《知識產權》2010年第1期。
《一絲不苟的法律精神不拘一格的務實態度——評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對「進口日本海帶貿易機會」糾紛的判決》,載《電子知識產權》2009年第4期。
《電影版權保護要打持久戰》,載《當代電影》2009年第8期。(與許超等合作)
《知識產權法研究的基礎性與多樣性發展》,載《法學家》2007年第1期。
《益友良師鄭成思》,載《中國版權》2007年第1期。
《我國知識產權高等教育的發展》,載《中國版權》2007年第11期。
《發展產業與保護創新》,載《中國出版》2007年第5期。
《2005年知識產權法學學術研究回顧》,載《法學家》2006年第1期。(與陽平合作)
《2004年知識產權法學學術研究回顧》,載《法學家》2005年第1期。(與楊才然合作)
《司法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補充和整合》,載《法律適用》2005年4期。
《商業秘密的法理分析》,載《法學家》2004年第3期。(與鄭璇玉合作)
《2003年知識產權法學學術研究回顧》,載《法學家》2004年第1期。(與金海軍合作)
《知識財產權解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2002年知識產權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法學家》2003年第1期。(與金海軍、范曉波合作)
《商標法代表了我國民事立法的方向》,載《中華商標》2002年第8期。
《法國民法典制訂的歷史背景》,載《法學家》2002年第6期。(與許煒合作)
《2001年知識產權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法學家》2002年第1期。(與金海軍合作)
《商標法律的現代化》,載《中華商標》2001年第12期。
《入世對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影響》,載《群言》2001年第4期。
《2000年知識產權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法學家》2001年第1期。(與陽平合作)
《1999年知識產權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法學家》2000年第1期。
《應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商號保護制》,載《工商管理管理》2000年第7期。
《合同法的幾點啟示》,載《法學家》1999年第3期。
《中國知識產權法20年的啟示》,載《法學家》1999年第1期。
《商標與商標權辨析》,載《知識產權》1998年第1期。
《在先權利與工業產權——由<武松打虎>案引起的法律思考》,載《中華商標》1997年第4期。
《創立馳名商標振興民族經濟》,載《工商管理管理》1995年第1期。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在實踐中的幾個問題》,載《中國專利與商標》1995年第2期。
《注重維護作者的著作權益》,載《中國出版》1994年第5期。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幾個問題》,載《中國專利與商標》1994年第1期。
《對於國穎訴汪雪琴侵犯著作權案的幾點看法》,載《法律適用》1994年第3期。
《談談戲劇表演藝術家的權利》,載《中國戲劇》1993年第8期。
《佛門訟案——談談劇作家的權利》,載《中國戲劇》1993年第2期。
《簡論職務作品著作權的內容》,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
《關於制止不正當競爭法的幾個問題》,載《知識產權》1992年第6期。
《談<條例>關於兩岸知識產權關系的規定》,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92年第4期。
《民法學家、法學教育家——佟柔》,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簡論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內容》,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第6期。(與劉波林合作)
《剝奪公民人格權是歷史的倒退》,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90年第2期。
《關於我國著作權立法的若干思考》,載《中國法學》1989年第4期。
《我國著作權法對外國作品的保護問題》,載《法學探索》1989年第1期。
《十年來我國知識產權法學的發展》,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9年第2期。
《著作權法的若干理論問題》,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7年第2期。(與劉波林合作)
《著作權法的若干理論問題(續)》,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7年第3期。(與劉波林合作)
《信息與信息立法》,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
《試論制定破產法的客觀必要性》,載《中國法學》1986年第1期。(與江偉、甄占川合作) 知識產權法-論點。法規。案例(21世紀法律教育法規叢書)/劉春田,2004-1-1版
知識產權法(第2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劉春田,2003-2-1版
知識產權法(現代遠程教育系列教材)/劉春田,2003-6-1版
中國知識產權評論(第1卷)/劉春田,2002-12-19版
知識產權法(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劉春田,1999-6-1版
知識產權法(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劉春田,2000-3-1版
知識產權法教程/劉春田,1995-5-1版
超前意識
3 月19日,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法規司司長王自強透露,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工作去年7月13日正式啟動,目前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修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有關專家分別起草的三部專家建議稿於去年底完成。下一步,根據專家委員會討論結果和各界意見,對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初稿將作出進一步修改,爭取在今年10月向國務院提交正式的修訂意見稿。
著作權法將做哪些修改?對於普遍關注的網路技術所帶來的新興問題,新法是否將有所涉及?……日前,光明日報記者與參與了專家建議稿撰寫工作的劉春田教授展開對話,請他就相關問題一一進行解答。

㈤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知識產權專業研究生哪個比較好考分析一下理由

中國政法大學的知識產權專業的研究生報考分析:
一、相對於中國人版民大學、中國社會權科學院研究生院兩所大學(知名度較高,要求更高)要好考點。
二、因為你還要工作,復習時間不充裕,所以要找一所好考的大學來報考,考上的機會才會大些。
三、各自的錄取比例和復試分數線情況:可查詢:
1、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2、考研.網(考研加油站);
3、中國考研.網及其考研論壇;
4、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

㈥ 劉春田的簡介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創始院長,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知識產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委員會委員。兼任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版權協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中華商標協會副會長、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中國分會理事、國際版權學會成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常務理事、《著作權》雜志副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民法、中國商法、知識產權法等。

㈦ 報考知識產權專業,哪些學校比較好

看到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回答一下啦,因為在高考報考志願的時候選擇了理工科專業,大一的時候申請修了二學位,所以發現自己更喜歡二學位的專業,對於知識產權也有深的了解,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下高校-中國人民大學。

而且還參與編寫了《民法原理》這本書,推薦喜歡的小夥伴們讀一下,邏輯性很強,很有收獲。在後期,郭壽康教授進行研究生的教學指導,也為知識產權方面輸送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3.培養

現在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於知識產權的看重,所以報考知識產權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中國人民大學對於此專業的同學,開展很多創新教育課程並鼓勵大家積極的參加社會調查,走進生活,聯系實際。是大家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專業,找到自己以後的學習方向。

所以啊,對於知識產權感興趣的同學,一定不要錯過中華國人民大學呀。

㈧ 我國知識產權法的專家有哪幾位

鄭成思,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知識產權中心主任,全國人大 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內知識容產權研究會會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員。已逝世。是我最崇拜的知識產權專家。吳漢東,蔣志培,李順德,唐廣良,劉春田,江鎮華,陶鑫良~~~還有不少。

㈨ 劉春田的介紹

劉春田,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版權研究會版權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中華商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國際版權學會成員。

閱讀全文

與劉春田知識產權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