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版權美利堅合眾國所有

版權美利堅合眾國所有

發布時間:2021-08-08 12:43:11

⑴ 什麼是美國版權美國版權登記有哪些方式

什麼是美國版權?美國版權登記有哪些方式?亞馬遜新規出台後,美國商標注冊一躍成為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簽單熱榜,但是我們今天暫且不聊美國商標,決定帶著大家了解美國版權!什麼是美國版權?美國版權登記有哪些方式?什麼是美國版權?1. 首先在美國境內出版的作品:在美國享有著作權。2. 在美國境外出版的作品: 根據其所屬國與美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亦受美國法律保護。美國版權應遞交何處? 目前,美國版權局是美國唯一的版權登記機構,因此,美國版權申請應遞交至美國版權局。美國版權登記有哪些方式?美國版權有兩種登記方式-網上登記和紙質登記,除某些必須通過傳統紙質登記的作品,網上登記為首選!基礎信息分享至此後,接下來就有必要告訴大家申請美國版權的作用啦!版權登記無非在於自身防護和打擊侵權,小編在此將其具體作用羅列如下:1、版權登記證書是對版權權屬、效力及所述事實的初步證據。根據美國版權法第4章第1條的規定,在美國任何司法程序中,在作品發表前或發表後5年內簽發的登記證書,將構成司法上的初步證據。如無相反證據,登記證書中的所述內容一般會被法院推定為真實有效。2、版權登記是某些版權侵權訴訟的前提條件。美國版權法規定,對於美國作品(特指首次發表地是美國以及作者是美國公民的作品)和非《伯爾尼公約》成員國的作品,版權登記是當事人在美國提起訴訟的唯一前提。換言之,對上述作品如果沒有來做登記,即使被侵犯了版權也不能提起訴訟,只能通過其他途徑來尋求保護。3、版權登記是民事訴訟中主張法定賠償和律師費的前提條件。根據美國版權法的規定,法定賠償的主張和律師費的主張必須以版權登記為前提,並且需要在版權侵權行為發生前或發生後3個月內提出登記申請。4、版權登記是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服務局查處境外盜版侵權的前提條件。根據《海關職責》相關規定,只有按照美國版權法進行了有效登記,才可申請海關備案。備案後的作品可以受到海關的保護,包括禁止相似侵權作品入境、扣押銷毀侵權作品等。5、版權登記是保障預登記中所列權益的唯一途徑。在美國,在版權所有人創作完成一部作品之前,如果未完成的作品遭受侵權,可向美國版權局申請預登記,以便提起侵權訴訟。而預登記的作品只有在正式登記後,方可享有獲得訴訟中的賠償權或支付律師費的權利。6、版權登記是進入美國作品資料庫的唯一途徑。美國版權局的登記系統與美國官方的美國作品資料庫是綁定關系,只有進行登記,作品信息才會被錄入美國作品資料庫,既方便公眾檢索,也方便版權交易。

⑵ 美國在上世紀對版權的所有權的時間規定是什麼

1978年1月1日後的出版物作品,版權期限從作者完成創作開始,直到作者死後70年都在版權法專案保護范圍。屬如果作品有多個創作人,那麼版權要至最後一名創作人去世後70年為止。 若作品是匿名或者使用假名的,被保護期限至出版後95年為止,或者自創作之日算起至120年後為止。此外,沒有申請注冊的作品也享受美國版權相關法案的保護。

⑶ 美國軟體版權查詢

在美國?國內就是版權局查,不管你是國內軟體還是國外軟體

⑷ 美國版權法的規則

在美國,版權包括的范圍廣泛,除書籍以外,音樂、雕刻、美術、攝影作品等等都在其中。美國的版權訴訟通常在聯邦法院受理。美國是判例法國家,法官判決尊事實、重證據,並根據判例裁定。

美國版權法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保護:1.防止他人使用未經許可的作品(盜版、抄襲);2.防止未經許可獲取市場贏利;3.保護衍生作品的權利,版權所有者有權將衍生作品交予他人;4.保護首次銷售作品的權利,即由作者決定何時出版,用何形式出版。

此外,美國版權法與歐洲國家的版權法有所不同。在美國,作者有控制衍生作品的權利。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英國的一個戲劇團體上演了一部戲劇作品,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許可美國ABC公司有權對該作品進行播放,讓美國觀眾欣賞。由於在BBC播放時,表演是無廣告的,而經ABC公司編輯後的作品則加有廣告;隨後,英國戲劇團體以侵權為由將ABC公司訴至美國法院。盡管BBC公司授權了ABC公司使用該作品,但由於ABC公司僅獲得了播放權,並未獲得衍生作品的權利,因此,美國法院判決英國戲劇團體勝訴。

那麼,如何界定侵權?首先,界定抄襲的原則一般就是通過辨認作品的相似性、關聯性。其次,未經許可銷售也屬於侵權行為。因此,未經許可下,不論以何種形式取得內容來源,或者通過何種方式將未經許可的內容進行傳播的行為都是侵權。

對於合理使用問題,美國最高法院有一個著名判例:一家公司狀告一家單位製作的電話簿索引內容擅自使用了自己公司的一部分內容介紹,認為該單位侵犯了公司的版權。但法院認為,由於該內容介紹沒有創作,只是做事實性的表述,屬於合理使用范圍,因此不受版權保護。

在美國,法官判定作品是否屬於合理使用范圍的要件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使用的目的上,是商業行為還是其他目的;第二,使用作品的性質是用於出版還是其他用途,以及作品是否已經出版過;第三,數量上,原創內容所佔的比例;最重要的一點是,該行為給原著作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特別是對其市場造成的影響。比如,日本索尼公司與美國環球唱片之間的一起版權糾紛中,由於索尼公司未經許可通過BETAMAK錄影帶將自己的電視節目重新播放,環球唱片和迪斯尼公司以侵犯版權為由將其告上法庭,案子上訴到最高法院。索尼公司提出,公司提供時段供觀眾選擇的運作方式,屬於合理使用范圍,本質上並未侵權。而法官判案時也是以不損害公眾利益為前提,因此,索尼最終勝訴。

目前,在美國另一個關於合理使用的著名案件就是10家出版商對Google公司提出侵權訴訟。由於有多個大學圖書館藏書引入Google公司數字圖書館計劃,該計劃將圖書掃描變為數字化檔案,讓大眾免費搜索;而作者、出版商認為在未經授權下,全面復制圖書是侵權行為,Google公司沒有權利掃描、展示圖書,因此以侵權為由將其告上法庭;而Google公司則以合理使用為由,認為自己並未侵權。目前,雖然此案仍在訴訟中,但已引發了眾多關於如何判定合理使用問題的爭議。
參考資料 美國版權考察紀行--傳媒--人民網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5855389.html

⑸ 美國版權法的美國版權登記

美國版權法是美國國會發布的第一部版權法是1790年版權法,這部法律保障作者14年出版「地圖、圖表和書籍」的專權,此後假如作者還活著的話他可以繼續延長14年這個專權。這部法律沒有規定其它作品如音樂創作、報紙的版權,它特別註明不禁止拷貝外國作家的作品。當時大多數作品沒有申請版權:從1790年到1799年在美國出版了1.3萬部作品,只有556受版權保護。
美國版權登記
作品首先在美國境內出版的,在美國享有著作權。在美國境外出版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同美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亦受美國法律保護。美國版權登記,是提出侵權訴訟的前提條件,作品只有進行版權登記之後,方可對某些侵權行為進行訴訟並獲得法定賠償。
登記種類
1、文字
2、口述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築
5、攝影作品
6、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和模型
8、計算機軟體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所需資料
1、法人申請:營業執照或商業登記證復印件
2、自然人申請:申請人身份證明及創作人身份證明文件
3、申請表(須由申請人簽署)
4、創作人名稱及地址
5、作品說明書(作品名稱、類型、完成日期及發表狀況等)
6、委託書
7、其他需出具的資料
參考資料:http://ke..com/item/%E7%BE%8E%E5%9B%BD%E7%89%88%E6%9D%83%E6%B3%95

⑹ 華盛頓在美國的哪個洲

在美國有2個叫華盛頓的地方,一個是首都,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特別行政區劃,因此不屬於美國的任何一州;另一個本身就是一個州。
1、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是位於美國西北部的一個州。該州首府為奧林匹亞,最大城市為西雅圖。華盛頓州北接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接俄勒岡州,東接愛達荷州,西鄰太平洋。該州以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名字命名,並於1889年11月11日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第42個州。
2、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簡稱為華盛頓,美利堅合眾國的首都,靠近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位於美國的東北部、中大西洋地區,是1790年作為首都而設置、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特別行政區劃,因此不屬於美國的任何一州。位於北緯38°53.707′度,西經77°02.182度,UTC-5 EST 東部標准時區,使用東部標准時間。市區面積178平方千米。2012年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人口為64.6 萬,位列全美各州第49位,其中58%為黑人。

⑺ 「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圍內,美國人民同台灣人民保持文化、

B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建交的相關知識,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中有關台灣問題的規定是,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答案是:B。

⑻ 美利堅合眾國制憲會議的會議

由於18世紀後期交通還很不便,原定1787年5月14日召開的會議屆時還只有很少一部分代表到達,直到25號才有7個邦的代表人數達到法定人數(新罕布希爾州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得以參加會議,這時從時間上會已經開了一大半)。詹姆斯·麥迪遜最先到達,然後是弗吉尼亞州的其他大部分代表,在等待其他代表期間,該州代表們擬出了一套弗吉尼亞方案,麥迪遜是主要的設計者和起草人。5月25日,已經到達的代表們在獨立廳(當時的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參加了首次會議。
喬治·華盛頓被一致推選為會議主席,並且大家都同意這一投票結果在會議結束前要一直保密。雖然威廉·傑克遜被推選為大會書記,但他所做的記錄都很簡略,其中所包含的細節非常有限。所以,麥迪遜的1787年聯邦會議辯論記錄,加上羅伯特·耶茨的筆記作為補充,仍然是對於此次會議最為詳盡的記錄文獻。
在整個會議的所有辯論中,代表們經常引用歷史先例來支持自己的立場。這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英國歷史,特別是光榮革命(常被簡稱為「那場革命」);又或是古代史(主要是羅馬共和國以及希臘城邦的聯盟),又或者更近代的荷蘭和德國的先例。 在等待會議正式開始時,詹姆斯·麥迪遜擬出了他的初步方案,這一方案成為了之後著名的弗吉尼亞方案並反映出他強烈的聯邦主義觀點。等到弗吉尼亞州其他幾位代表陸續到齊時,賓夕法尼亞州的絕大部分代表也已到齊。他們同意了麥迪遜的這一方案,並在最重要的幾點問題形成了同盟性的共識。之後會議正式開始時,只有這一方案與南卡羅萊納州代表查爾斯·平克尼的方案成形。並且查爾斯的方案這時還沒有同盟的支持,所以麥迪遜的方案從一開始就已經進入了審議和辯論的階段。
會議通過了幾項基本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同意此次會議不再只是為了修改《邦聯條例》,而是應該制訂一部新憲法。部分代表認為這並不合法,但《邦聯條例》與憲法相比更像是不同主權國家之間的友好條約,因此真正法律上的爭議其實比較有限。另一項基本原則就是新政府不但要擁有當時聯邦國會的全部權力,還要擁有超出各州的其它權力。在這兩點上達成一致後,會議開始投票通過並簽置了弗吉尼亞方案。接下來,會議即開始對之進行修改。
麥迪遜方案的幾個重要設想都沒有受到過較大的挑戰,在審議過程中,對該方案所提出的幾個較為嚴肅的反對意見均是針對其兩院制國會的設想,而沒有針對行政和司法這另外兩個獨立的分支。由於英國法律通常認為政府由議會代表的立法部門和國王及其法院代表的行政部門組成,因此將立法部門與行政和司法部門分開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
立法部門分為上院和下院這一點也不存在疑問,盡管英國上議院的代表都是從世襲貴族中選出來的,但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多數州政府中,美國人對兩院制以外的立法部門都一直所知甚少。對此主要的例外只有當時已不能正常運作的邦聯國會和實行一院制的賓夕法尼亞議會,其中後者也被認為每次選舉後都會在黨派間變成極為搖擺不定。這些經驗讓代表們確信有必要建立一個上議院來與黨派極端保持距離。不過,由於美國並沒有任何原生的世襲貴族,因此這個上議院的地位並不確定,只是相信應該由其來代表社會中「更好的」一部分人。
代表們也同意了麥迪遜提出的行政與立法部門相互獨立的提案,出於對王權的厭惡,美國的立法者們建立的州政府中行政權非常依賴立法部門,到了1780年代後期,這已被視為是政府行政事務趨於癱瘓的原因之一,邦聯政府就是其中一個最為典型的代表。
此外根據英國的傳統,法官被視為是國王和其法庭的代理人,是國王在其領域內的代表。而麥迪遜則認為在美國各州中法官與行政官員間的直接關聯正是腐敗的根源,所以如果切斷這一關聯,則可以前無古人地將司法部門提高到一個政府分支的地位。不過,他並不認為司法應該真正獨立,而是認為其應該依賴立法而非行政部門。在會議上,支持他的一派認為應該由立法部門來指派法官,而另一派則相信應該由總統來指派。對此雙方最終達成妥協,總統可以指派法官,但必須由參議院批准確認。
在少數幾個方面,麥迪遜的方案只得到了少數代表的支持,只有少數人同意國會可以宣布州法無效,因此這一構想最終被放棄。雖然多數人認為應該建立一些機制來取消國會的不當立法,但只有很少幾位同意麥迪遜提出的應由行政官員和法官共同組建委員會來對此作決定的方案。相反,這個權力最終以否決權的形式單獨賦予了行政部門,不少人認為這樣可以防止其過度受制於一個專橫的立法部門,從而有效地保護行政權。同時在審議過程中,還有代表提出了新澤西方案。不過這一方案更多是對弗吉尼亞方案的反駁,而且也沒有被嚴肅地探討過。晚些時候還有代表提出了要設立副總統一職,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在總統無法完成任期時繼任。 辯論過程中如有任何一個州的多數代表進行提議,該提議將由所有州進行投票,每州可投一票贊成或反對。整個會議期間,代表們時而到場時而缺席,一般來說每天約有30-40人與會。因此,如果一個州的代表們對一項新提議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或是該州在對某項提案進行投票這天與會的代表數太少不足以滿足法定要求,那麼這個州就註定會在這一項提案上無所作為。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7月份時兩位紐約州的代表退出了這次會議並離開,而且也沒有再回來,因此這個州在之後的任何提案上都沒有了投票權,並且也無權提出自己的新提案要求會議進行表決。不過雖然如此,該州代表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還是繼續在會議中代表其州進行發言和辯論。
早期辯論過程中爭議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下院(眾議院)議員的分攤,少許代表希望所有州的議員人數相等,但這從未被認真考慮過。大部分代表希望根據各州的人口和財產進行分攤。雖然對財產應如何計算這一問題曾有人提出過建議,但之後考慮到這樣的統計並不現實而放棄了。
盡管因奴隸地位問題而受到了強烈的反對,但大部分代表都同意蓄奴州在統計人口時也計算奴隸人口。最終的五分之三妥協規定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即黑奴)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一方案也並沒有受到多少質疑。因為早在多年前,當邦聯國會試圖評估一個全國性的稅收制度時,就已得出了一個奴隸可以達到五分之三個自由人生產力的結論。因此這個比率已經在多年的浮動後獲得了廣泛接受。這一妥協還讓包括南卡羅萊納和喬治亞在內人口較少的蓄奴州形成同盟共同支持弗吉尼亞方案從而擴大其聯盟的實力。最終會議也決定下院議員由公民直接選出。
與下院相比,上院(參議院)的問題更具爭議。麥迪遜與少數代表認為其成員應由下院選出,詹姆斯·威爾森則建議由民眾投票和州議會選舉產生,但這一建議被代表們以10比1所否決。大部分代表並不質疑選民們的智慧,他們擔心的是18世紀後期信息的閉塞。會議期間他們發現當地的報紙對時事報導甚少,其中僅有的一點信息也過於粗略並且已經過時,甚至連有關這次會議的內容也廖廖無幾。
除了直接選舉的問題外,對於那些之前已由其州議會選出在邦聯國會任職的代表來說,新憲法與舊體制相比簡直就是一次徹底的決裂。為此會議同意對所有以之前方式選出的參議員職位予以保留,使憲法在這方面的改變不至過於激進。
但更困難的問題仍然是有關參議員數目的分攤,康涅狄格的代表提出了一份妥協議案,其中建議下院的代表人數按各州人口數量分配,而上院中所有州不論人口多少都是一位代表。便人口大州因為擔心這樣會削弱其在立法部門的影響力而反對這一議案,由於無法達成一致,代表們決定暫時擱置這個問題並在之後進一步審核後再進行考慮。
另一個代表們無法達成一致的問題是行政權究竟應該是一人獨享還是三人分享。許多人支持由三人分享來限制其權力,並且很多人都擔心一人獨占行政權將導致其只會注重保護自己所在地區的利益,一些人希望三人中每一位都分別代表不同地區的利益。不過由於知道喬治·華盛頓很可能會成為第一任總統,所以對他獨享行政權進而與其支持者形成一個較大的聯盟這一擔憂有所減緩。這個問題在達成共識後仍然不時被提起,但再也沒有被嚴肅地質疑過。
下一個焦點議題則是總統選舉。少數人同意麥迪遜在方案中所規定的由立法部門指派,因為18世紀後期時信息流通的速度還非常緩慢,所以許多代表們都擔心大范圍直接選舉下選民們只會投票支持其所在地區的候選人。此外,還有少數人提議聯邦政府行政長官由各州州長選出。
這個問題是本次會議解決的最後幾個主要議題之一,其解決方案是通過選舉團的形式來選舉總統。當時現代意義上的政黨制度尚未形成,所以大家普遍擔心候選人會經常因為無法獲得多數選舉人票而落選,因此代表們也需要一個相應的解決辦法,大部分人認為這時應該由眾議院來選擇總統,因為其與基層民意最為接近。但這引來了人口小州代表的反對,因為他們知道這樣會使其州處於不利地位。為了解決這一爭議,大會同意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選舉團的多數而當選,則由眾議院投票選出總統,但每個州均只有一票表決權。
在進入第2個月的審議時,會議決定由與會的11個州各派一名代表組成委員會,來進一步商討和決定各州在聯邦政府立法部門代表名額的分配問題。這個「大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約翰·拉特利奇、本傑明·富蘭克林、埃爾布里奇·格里、奧利弗·埃爾斯沃思、羅伯特·葉茨、威廉·帕特森、小甘寧·貝德福、喬治·梅森、威廉·理查森·戴夫和亞伯拉罕·鮑德溫。後來該委員會向大會提交了一位妥協方案,之前人口大州因為認為這給予了小州太大的權力而反對康涅狄格妥協案,因此大委員會建議對之作兩點重要修改,其中一點就是建議上院在審批下院遞交的稅收法案時只能表態贊成或反對,而不能對之作任何改動(不過這一規定在最後還是被調整為允許參議院在對眾議院提出的預算案進行審議時修改其中的內容)。
另一點重要修改就是特別規定每位參議員擁有一票表決權,而非之前的每州一票表決權,且各州將會有多位參議員。這意味著參議員可以按各自意願投票,不再只是州議會的代表而真正成為整個國家的代表。由此,參議員就給政府帶來了聯邦制的特點,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是被州議會選舉出來的,而是因為他們都在參議院擁有平等的代表權,而這正是小州的主要目的。正是這樣的設計,而非之前麥迪遜的方案中簡單地將「全國」兩個字換成「聯邦」,讓代表們接受了憲法的聯邦性質,而最後的文本中也既體現了麥迪遜原本的「全國」性,也表現了許多代表所試圖追求的「聯邦」性。 制憲會議於7月26日至8月6日期間進行休會來等待細節委員會整理出報告,這份報告就是憲法的初稿。這個委員會由綽號「獨裁者約翰」(Dictator John)的約翰·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主持,這一綽號反映的是他在獨立戰爭早期擔任南卡羅萊納州長期間擁有非同一般的巨大權力。其他成員包括埃德蒙·倫道夫、奧利弗·埃爾斯沃思、詹姆斯·威爾森和內森尼爾·哥爾漢姆。雖然這個委員會中的成員大多更看重大州的利益,但是從地理上來看代表們的分布非常均勻:來自馬薩諸塞州的內森尼爾代表了新英格蘭北部地區;康涅狄格州的奧利弗則代表了新英格蘭南部地區;賓夕法尼亞州的威爾森代表了中部各州,弗吉尼亞州的倫道夫則代表中南地區,而南卡羅萊納的拉特利奇則代表南方。除內森尼爾外,委員會的其他成員都曾是律師,並且都將成為新政府中最重要的司法官員之一(倫道夫將成為首任美利堅合眾國總檢查長,而拉特利奇、埃爾斯沃思和威爾森都將成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並且各委員早在邦聯國會擔任議員期間就已彼此熟識,清楚地知道對方的弱點。除倫道夫外,其他人都曾在邦聯國會面臨嚴重財政問題期間任職過。並且所有人都已經在之前幾個月的制憲會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倫道夫提出了弗吉尼亞方案,拉特利奇和威爾森是起草各州議員數目妥協方案的關鍵人物,埃爾斯沃思是為人口小州爭取參議院代表權的領導人物,而哥爾漢姆則曾在會議對委員會代表人選進行激烈辯論期間提出了妥協方案。
雖然細節委員會並沒有對其議事過程進行記錄,但現存的三份關鍵文件中保留了不少信息:一份倫道夫起草並由拉特利奇編輯的大綱,威爾森記下的大量筆記和同樣由拉特利奇編輯的第二稿文本,以及委員會最終提交給會議的報告。這些文件證明委員會正是根據會議上通過的決定對弗吉尼亞方案進行修改,並參考《邦聯條例》、州憲法甚至查爾斯·平克尼的方案,結合產生了憲法的初稿。對此著名作家大衛.O.斯圖爾特將之稱為「復制粘貼的卓越作品」(remarkable -and-paste job)。
倫道夫在准備最初的大綱過程中應用了兩個指導性的思路:一、憲法中應該只包括有基本的原則,避免對那些會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的小細節作出規定;二、文本中的具體用詞應盡可能簡潔和准確。
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中包括有不少之前會議上從未討論過的細節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委員會成員們相信與會代表都會同意且沒有爭議的。之後的結果也確實如此,這些內容中的大部分都並沒有再經過辯論就納入到了最終的憲法中。比如其中旨在為國會議員在工作過程中所發表的言論提供轄免權的演講和辯論條款和國會兩院相應的組織規則等。
但是,之前曾擔任過州長的約翰·拉特利奇雖然同意新中央政府的權力要超過之前的邦聯政府,但其超越州政府的權力應該要受到限制。在他的堅持之下,委員會超越了會議之前所達成的決定,就像大衛.O.斯圖爾特所說的那樣,委員會「劫持」(hijacked)並重新制訂了憲法,擅自改變了會議上代表們已經達成一致的意見,加強了各州在全國政府中的權力,並且在憲法中增加了許多從來沒有在會議上討論過並且影響深遠的規定。
第一個在拉特利奇堅持下比較大的改動就是大幅度削弱了會議在僅兩個星期前同意賦予聯邦國會的權力,這一權力允許立法部門在「所有對聯邦普遍有利」的方面擁有不受限制的權力。他和倫道夫都擔心這將給予聯邦政府過於強大的權力進而損害各州的利益。在倫道夫的大綱中,委員會將這一權力的表述改為列舉出18種具體的權力「清單」,其中有很多是來自於《邦聯條例》中的內容,並且會嚴格地限制國會在諸如征稅、訂立條約、開戰及建立郵局等方面的權力。不過拉特利奇並沒能說服委員會中所有成員接受這樣的改動,憲法中最後還是增加了一個籠統的必要和適當條款,這一條款規定國會可以「制定為行使上述權力和由本憲法授予合眾國政府或其任何部門或官員的一切其他權力所必要和適當的所有法律。這一條款很可能是由詹姆斯·威爾森加上去的,他是一位更擔心各州主權的國家主義者。
威爾森給出的另一項改動就是對州權也給出了8項明確的限制,比如禁止各州單獨締結條約和發行貨幣等。這些限制使聯邦和各州政府間的權力獲得了一個相對平衡。此外,他還修改了會議通過的高級條款,來確保國會通過的法律高於各州的法律。
所有這些更改在各州和聯邦政府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平衡,並最終體現到了制訂的憲法中,之後會議上也沒有再對拉特利奇和威爾森所塑造的這種聯邦和州雙重主權的表述提出過質疑。
不過,細節委員會提交會議報告中的另一項改動就更激進並且也更富爭議了。早在會議同意指派委員會這天,來自南卡羅萊納的查爾斯·科特斯沃斯·平克尼就曾警告委員會成員如果沒有為南方的奴隸制提供保護,或對南方農產品出口進行征稅將會導致的嚴重後果。他和其他南方州的代表必須可以很高興地看到委員會將三個明確限制國會許可權並對南方州有利的條文納入其中,這些條文將永遠禁止國會干擾奴隸貿易或對出口征稅,並要求兩院在試圖通過任何有關國際貿易的法律(即類似英國《航海法案》的任何法律)時必須有三分之二多數通過。雖然委員會報告中的其它大部分改動都被會議代表們接受了,但是這最後的3個方面提議卻引起了北方代表對南方代表的眾怒。
委員會的最終報告成為了憲法的初稿,這也是第一個有可行性的憲法方案,而麥迪遜之前給出弗吉尼亞方案則主要是一個基本的大綱。在這一報告完成後,委員會仍然繼續工作直至9月初。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會議開始對憲法初稿的內容進行討論和進一步的細化,這一過程中雖然多次有代表試圖改變約翰·拉特利奇的草案,但真正成功的廖廖無己。有些人希望對擔任公職的人所擁有的財產進行限制,另一些人則希望禁止聯邦政府印發紙幣。特別是詹姆斯·麥迪遜還是希望可以將憲法改回為更接近其提出的弗吉尼亞方案。
這期間達成的一項最終寫入憲法的重要改變是南、北方州代表最終同意授權國會從1808年開始中止大西洋奴隸貿易;另一項就是北方州同意強化逃奴條款以此換取南方州同意聯邦政府將來要對國際間包括奴隸在內的任何貿易征稅或通過相應法案時,國會兩院均只需多數通過即可而不再需要三分之二多數,從而增強了其對國際貿易的管轄權。三分之二是之前南方州代表的要求,因為他們擔心國會可能會通過相關法律損害奴隸主的經濟利益。
會議完成對細節委員會提交初稿的討論和修改後,一系列新出現且未解決的問題被安排給了各個不同的委員會進行討論。其中細節委員會開始考慮人身保護令、新聞自由有關問題以及是否需要設立一個為總統提供建議的執行委員會;另外兩個委員會則開始討論奴隸貿易和戰爭債務的問題。
這時候還建立了一個新的推遲問題委員會,旨在解決所有推遲予以討論的問題。其成員(如麥迪遜)大多是因為希望可以早日完成任務回家而被選入,因此也更願意在這些問題上予以妥協。這個委員會開始討論與稅賦、宣戰、專利和版權有關的問題以及與印第安土著部落之間的關系和之前本傑明·富蘭克林有關稅收法案只能由眾議院提出的妥協等。而其所解決的最大問題則與總統選舉相關,委員會給出的最後妥協方案是由麥迪遜起草的。他們通過了之前詹姆斯·威爾森提出的由選舉團來選舉總統的方案,並對麥迪遜認為「20次會有19次出現」的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過半數票應該如何決定總統人選的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
該委員會也將總統任期從7年縮短到4年並允許連任,把彈劾案件的審判權由法院改為參議院。他們還設立了副總統一職,其唯一的作用只是在總統無法履行職責時代理其職務以及主持參議院的日常工作(但一般情況下無投票權)。委員會還將一些重要權力從參議院移交給了總統,如任命大使和締結條約等(但均須參議院批准)。
會議期間的一個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就是總統的任期時限和是否要有任期限制。之前由於會議打算由國會來選派總統所以這個問題並不存在,但之後由於改為由選舉團來選舉總統,因此會降低總統對國會的依賴程度。所以一個較短的任期和允許尋求連任成為了一個比較可行的選擇。
會議結束前不久,埃爾布里奇·格里、埃德蒙·倫道夫以及喬治·梅森成為了反對陣營的主力軍。從麥迪遜較為模糊的弗吉尼亞方案逐漸發展到拉特利奇主導細節委員會給出的較為具體的方案這一過程中,他們的擔心也逐漸增多。有些人認為拉特利奇對憲法的攻擊是基於政治野心,特別是他預期自己將在未來的選舉中面對帕特里克·亨利。三人最強烈反對的就是國會得以強化逃奴條款來換取將來可以簡單多數而非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航海法案,並且他們也反對設立副總統一職。雖然他們大部分的反對意見並沒有最終導致憲法的更改,但還是有幾個達到了這一目標。梅森成功地在彈劾條款中增加了「重罪和輕罪」的內容,而格里則說服會議增加了第二種批准修正案的方法:細節委員會的報告中只提供了一種制訂憲法修正案的機制,即由三分之二的州要求國會召開制憲會議提出修正案。但在格里的敦促下,會議重新將弗吉尼亞方案中提出的國會可以提出修正案並由各州批准這一方法加入到了憲法中。至今為止憲法的全部27條修正案都是通過這種方法提出的。
因為其他的代表大都希望可以早日完事回家,所有盡管有所建樹,但這三位反對派仍逐漸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就在會議即將結束前不久,代表們准備起草最終的憲法時,一位代表又針對民事審判提出異議,他希望可以確保民事案件也應用陪審制審判。而梅森則將此看作是一個大好機會,他向大會提出憲法中應該包括一個權利法案,並表示用不了幾小時就能准備好,格里對此也表示同意,但其他成員推翻了這一建議。他們都想回家,覺得這只不過又是個緩兵之計。
當時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將成為一個多麼嚴重的問題,沒有權利法案將成為之後反聯邦黨人拒絕批准憲法的主要原因。會議上的多數代表覺得各州已經保護個人權利,同時憲法也未授權聯邦政府取消這些權利,所以沒有必要把保護權利的內容寫入憲法中。在這之後,代表們還在最後的時間里作了一點調整。這一調整允許參議院在對眾議院提出的稅收法案進行表決時修改其中的內容,而之前參議院只能夠明確表示贊成或反對,不能做任何的修整。 等到所有的改動全部完成後,與會代表指定了一個委員會來將已經通過的提案總結並修訂為比較正式文件。與之前所建立過的其他委員會最大的不同在乎,這個委員會中並不包括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政見的成員,而均是由支持組建一個強有力中央政府,並且對州的權力並不十分看重的代表組成的。他們包括康涅狄格州的威廉·塞繆爾·約翰遜,紐約州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賓夕法尼亞州的古弗尼爾·莫里斯、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麥迪遜和馬薩諸塞州的魯弗斯·金。9月12日(星期三),委員會向會議提交了最後的報告,接下來三天會議就是對之進行復核。從9月15日(星期六)開始,負責正式文件書寫的雅各布·夏洛斯開始全神貫注地書寫全部憲法條文,並最終在9月17日完成並交由代表簽署。不過在這之前會議上還通過了一項重要的改動,即在憲法中禁止任何一州損害契約義務。這就成了之後憲法第一條的第十款契約條款。
憲法終於制訂出來了,但仍然有不少代表對之並不滿意。其中有13位代表選擇了在最後的儀式開始前離開,並且弗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和埃德蒙·倫道夫以及馬薩諸塞州的埃爾布里奇·格里則乾脆拒絕在憲法上簽字。其中喬治表示如果要他支持這部憲法,則一定要通過權利法案。最後遞交各州議會批準的憲法中並沒有包括權利法案,但是許多州都是因為相信該法案很快就會通過因此才批准了憲法。
到了大家都准備簽字前不久,馬薩諸塞州的內森尼爾·哥爾漢姆又提議將原定每4萬公民設立一個國會選區降為每3萬人設立一個。之前也有代表提出過類似的建議,但因一票之差被否決。這時喬治·華盛頓發言表示支持這一提議,這也成為他對憲法的唯一一個實質性貢獻。會議最後沒有再進行進一步的辯論而採納了這個提議,哥爾漢姆之前雖然曾公開對美利堅合眾國是否能夠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持續超過150年表示過懷疑,但他還是在憲法上簽了字。所以在全部55位與會代表中最終有39位在憲法上簽字,不過似乎沒有任何人對最後的結果感到很滿意。正如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說的那樣:
「I confess that there are several parts of this Constitution which I do not at present approve, but I am not sure I shall never approve them. ... I doubt too whether any other Convention we can obtain, may be able to make a better Constitution. ... It therefore astonishes me, Sir, to find this system approaching so near to perfection as it does; and I think it will astonish our enemies...」 譯文:「我得承認自己對這部憲法中有好幾個部分並不認同,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永遠都不應該同意讓其通過……我們即使再開幾次制憲會議也未必能夠制訂出一部更完美的憲法……所以同志們,盡管這讓我自己也感到意外,但我認為這個系統已經接近完美,而且我認為它也會讓我們的敵人感到震驚……」 羅德島沒有派出代表參加會議,紐約州的三位代表中有兩位在會議開始後不久就退出了。因此根據喬治·華盛頓的建議,憲法是由「漢密爾頓上校和其他11個州」一起制訂的。然後他第一個在憲法文本上簽字,接下來是從北往南各州的代表。並且按照會議期間的傳統,代表們均是在會議室的前方簽字。等到最後一位代表簽字後,本傑明·富蘭克林表示,在華盛頓所坐的椅子後方牆上畫有一個太陽,這個方向才應該是會議室的「前方」。他說自己經常看著這個太陽,「卻總是不肯定這畫的究竟是日出還是日落。不過現在我很高興地知道這是日出,這是個正在上升而非下沉的太陽。」最後,根據其中第七條的規定,憲法被送至各州進行批准。

⑼ 美國版權法的介紹

美國版權法的介紹
美國國會發布的第一部版權法是1790年版權法,這部法律保障作者14年出版「地圖、圖表和書籍」的專權,此後假如作者還活著的話他可以繼續延長14年這個專權。這部法律沒有規定其它作品如音樂創作、報紙的版權,它特別註明不禁止拷貝外國作家的作品。當時大多數作品沒有申請版權:從1790年到1799年在美國出版了1.3萬部作品,只有556受版權保護。
美國版權登記
作品首先在美國境內出版的,在美國享有著作權。在美國境外出版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同美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亦受美國法律保護。美國版權登記,是提出侵權訴訟的前提條件,作品只有進行版權登記之後,方可對某些侵權行為進行訴訟並獲得法定賠償。
登記種類
1、文字
2、口述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築
5、攝影作品
6、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和模型
8、計算機軟體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所需資料
1、法人申請:營業執照或商業登記證復印件
2、自然人申請:申請人身份證明及創作人身份證明文件
3、申請表(須由申請人簽署)
4、創作人名稱及地址
5、作品說明書(作品名稱、類型、完成日期及發表狀況等)
6、委託書
7、其他需出具的資料
參考資料:http://ke..com/item/%E7%BE%8E%E5%9B%BD%E7%89%88%E6%9D%83%E6%B3%95

閱讀全文

與版權美利堅合眾國所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