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應該先搞明白兩者有何不同。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轉讓的是什麼。內是使容用權。。
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的是什麼。是所有權。。(出售無形資產)
雖然看著聽廢話,但是你真正明白了嗎?
我舉個例子。你擁有一套房子。你把它出租了,房子的所有權歸誰?歸你,房子的使用權歸誰,歸承租人。雖然他通過多種方式支付租金,但房本上仍然寫的是你的名字。
出售房屋,自然房本上的名字就不是你了,這房子也不是你的了。。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因為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仍屬於你,這種情況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是日常活動產生的經濟利益流入。
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因為轉讓無形資產是與日常活動沒啥關系經濟利益流出(當然你的日常活動是專門倒買倒賣無形資產的,另談),所以屬於營業外收入。
另,讓渡資產使用權,不一定是指租出去。另外常見的還有加盟。以商標權收取加盟費。或者以無形資產交換等等……重點在於區別什麼是讓渡資產使用權——使用權讓出去,所有權不讓。
⑵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賬務處理是:
1、無形資產所有權的轉讓即為出售無形資產,版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權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或「營業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
2、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出讓方仍保留對該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僅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受讓方只能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無權轉讓。轉讓取得的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發生與轉讓有關的各種費用支出計入「其他業務支出」,不能注銷無形資產攤余價值。
⑶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需要交增值稅嗎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中,轉讓土地使用權,需要繳土地增值稅,其他的不需要繳增值稅。
無形資產轉讓涉及稅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1.營業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所謂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和轉讓著作權。
2.企業所得稅。是指國家對境內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徵收的一種稅。其中納稅人因提供轉讓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等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其他所得的一部分。
3.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徵收的一種稅。其應稅所得項目的第六項為: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4.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使用、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對合同、書據等由兩方或兩方以上當事人共同書立的憑證,其當事人各方都是納稅人,各自就所持憑證的金額納稅。其中,書立、使用、領受印花稅法所列舉的憑證包括無形資產中的技術合同和產權轉讓書據。
5.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就其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其中轉讓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的內容。
6.契稅。契稅是因房屋土地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而發生產權轉移時,依據當事人雙方訂立的契約,由承受人繳納的一種稅。契稅的征稅對象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等,其中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屬於無形資產的內容。
7.城市維護建設稅。是國家對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簡稱「三稅」)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際繳納的「三稅」稅額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稅。既然營業稅是其計稅之一,那麼轉讓無形資產也應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
⑷ 收入 出售固定資產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
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屬於營業外收入,不屬於企業日常活動中形成的,因為作為一個企業日常活動不可能去出售自己的固定資產,因為固定資產是為企業去賺取更多的利潤;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收入屬於其他業務收入,轉讓無形資產所用權的收入與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一樣屬於營業外收入,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收入即出租某企業的商標權,收取使用權的租金,轉讓無形資產所用權即出售了資產,二者區別在這里。
⑸ 在財務處理上轉讓固定資產使用權和所有權有何不同
轉讓固定資產使用權和所有權有本質不同,轉讓固定資產使用權,該資產版屬企業所有,轉讓所權有權後,該資產已不屬企業所有。
在財務處理上,一個屬其他業務收入范疇,一個屬資產增減范疇。
轉讓固定資產使用權後,該資產應該繼續計提折舊,收益做其他業務收入等相關處理。
轉讓固定資產所有權,應先按批復將該固定資產的原值,累計折舊轉入「固定資產清理」,再按
具體情況做相應的會計處理。
⑹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使用費收入
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應該計入「其他業務收入」,並按5%稅率繳納營業稅。
⑺ 會計題:什麼叫讓渡資產使用權
讓渡資產使用權就是出租資產。
解釋如下:
對資產的權利有:所有權、使用權回、處置答權等。
一般涉及到使用權的有: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使用權、固定資產使用權等。
讓渡資產所有權一般是指資產的買賣;
讓渡資產使用權一般是指資產的租賃。
⑻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屬於利得還是收入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屬於收入。
不屬於利得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其他應收款等科目)
貸:其他業務收入
利得與收入的區別
利得:企業非日常活動形成的,與投資者投入資本無關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流入。
收入: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區別點:
1,概念范圍不同。收入與利得的區別廣義的收入含有利得,但是利得和狹義的收入是不一樣的,收入是日常活動產生的,而利得是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收入如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而利得則如出售固定資產等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收入記入利潤,而利得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通過營業外收入計入利潤,而另外一部分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
2、利得通常從偶發的經濟業務中取得,屬於那種不經過經營過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獲得的收益。
3、會計處理方式不同。在會計中,區別收入與利得是一個列示和編制報表的問題,收入和費用通常以毛額列示,利得與損失通常以凈額列示,即利得要扣除有關的支出,損失要扣除有關的收益。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⑼ 轉讓固定資產使用權收入,屬於什麼收於
轉讓固定資產使用權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的范疇,他的收入應計入「其內他業務收入」容計提的累計折舊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轉讓固定資產所有權的(非房地產企業),收入應計入「營業外收入」若是損失計入「營業外損失」
若是房地產性企業,他的房子是屬於存貨,出售房產的收入計入「營業收入」
另外,上述三者在稅務范疇繳納的都是營業稅,雖然稅目有差別,但稅率目前均是5%
⑽ 會計基礎裡面讓渡資產使用權和轉讓的區別
讓渡資產使用軟是企業把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出租‚收取租金。轉讓是將其使用權轉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