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沙場資源轉讓使用權

沙場資源轉讓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1-08-08 07:47:00

① 村名將承包地使用權變賣,後者承包人將地用作開采沙石,砂石場非法開采沙石使其地下水位下降觸犯了什麼法

你好,首先可以查詢此塊地的用途登記,如果本身是農業用地,未經批准,嚴禁他用;其次,如果砂石廠未獲得采砂許可當然可是不允許開采沙石的。這種情況,建議你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予以取締。

② 我有一個砂石料場,99年從政府手裡拍賣所得,開采及產權50年,這塊土地從06年劃到自然保護區里了,

為了公共利益當然可以收回政府土地,征地就是這么來的。
至於賠償,主要看你礦區資源保有量還有多少,固定資產投入及服務年限等等,由第三方中介機構作出估值,以協商為主。協商不成,大家在法庭去辯論。

③ 山東省國有資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管理辦法的辦法全文

第一條為了加強國有資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管理,規范公共財政收入體系建設,促進國有資產合理配置和國有資源有效利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執收單位)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徵收管理和監督。
執行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其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管理,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任何單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擠占、挪用或者擅自減收、免收、緩收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管理,協調解決有償使用收入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完善有償使用收入收繳考核激勵機制,防止有償使用收入流失。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徵收管理的主管部門。
行政監察、審計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徵收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是指執收單位將其佔有使用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通過處置、租賃、對外合作、對外服務、對外投資和擔保等形式取得的收入。
第七條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包括下列內容:
(一)資產處置收入。指執收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將其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股權)出售、轉讓、置換、變賣等取得的國有資產轉讓收入(含股權轉讓收入)、置換差價收入、報廢報損資產殘值變價收入、拆遷補償收入、保險理賠收入以及處置國有資產(股權)取得的其他收入;
(二)資產租賃收入。指執收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將其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租賃所取得的收入;
(三)對外合作、對外服務收入。指執收單位利用其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開展對外合作、對外服務取得的收入;
(四)對外投資收入。指執收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將其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利潤、股利和利息;
(五)對外擔保收入。指執收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作為第三方以本單位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提供擔保取得的收入;
(六)利用國有資產取得的其他收入。
第八條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是指執收單位利用各種形態的自然資源、公共資源、政府信譽、信息和技術資源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准公共服務、經營服務以及出租、出讓、轉讓國有資源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第九條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有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包括:
1.國有土地、海域、礦產資源、內河湖泊、地表水、地下水、地熱使用權出租、出讓、轉讓等有償使用收入;
2.場地、礦區有償使用收入;
3.河道采砂權有償使用收入。
(二)公共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包括:
1.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政府投資建設的風景名勝區門票收入,以及開發權、特許經營權等有償使用收入;
2.出租汽車經營權、公共交通線路經營權、公共空間使用權等有償出讓取得的收入;
3.政府舉辦的廣播電視機構佔用國家無線電頻率資源取得的廣告收入;
4.政府投資建設的各類公共設施的開發權、使用權、冠名權、廣告權、特許經營權等對外開展有償使用取得的收入;
5.政府投資建設的道路、公共場地設置停車泊位取得的收入。
(三)利用政府信譽和政府擁有的信息、技術等資源取得的收入;
(四)利用其他國有資源取得的收入。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鼓勵執收單位利用閑置的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進行有償使用,增加有償使用收入。
執收單位利用國有資源進行有償使用的,應當堅持合理開發與保護並重,實現國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十一條執收單位處置、租賃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能夠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的,應當採取招標、公開競價等方式進行。
第十二條執收單位處置、租賃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以及利用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開展對外投資和擔保活動,應當按規定報經批准。
第十三條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可以由財政部門直接徵收,也可以由財政部門委託的單位徵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委託有關單位徵收的,財政部門應當與有關單位簽訂委託協議。
第十四條執收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應當按照下列程序全額繳入國庫:
(一)執收單位向繳款人開具省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山東省非稅收入繳款書》;
(二)繳款人持《山東省非稅收入繳款書》到非稅收入代收銀行繳納資金,通過省非稅收入徵收管理系統將應繳資金全額繳入國庫;
(三)執收單位根據代收銀行加蓋收訖章的《山東省非稅收入繳款書》,向繳款人提供山東省非稅收入收款收據。
第十五條繳款人不適於直接到銀行繳款的,執收單位可以直接執收款項,並根據財務制度規定,定期或者集中將執收款項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的程序繳入國庫。
第十六條本省行政區域外的繳款人繳納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應當按執收單位提供的同級財政部門非稅收入收繳賬戶,將資金繳入收繳賬戶;執收單位確認收款後,使用《山東省非稅收入繳款書》,通過省非稅收入徵收管理系統將應繳資金全額繳入國庫。
第十七條執收單位應當與同級財政部門定期對賬,並根據財政部門提供的非稅收入征繳數據和有關會計資料,登記非稅收入輔助賬。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將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納入財政預算和決算。
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實行收入與支出分離制度,執收單位的支出不以其執收的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為依據。
第十九條執收單位不得使用資金往來結算票據以及自製票據、作廢票據等非法票據收取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
執收單位不得擅自設立收入過渡賬戶或者將單位基本賬戶和其他賬戶作為收入過渡賬戶徵收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
執收單位不得將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直接抵頂單位支出。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徵收、入庫、支出和財政票據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收入管理中的違規違紀行為。
第二十一條執收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內部財務審計制度,如實提供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收支情況和資料,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管理中的違法行為。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按照規定職責依法處理。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國務院《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已規定法律責任的,按照其規定執行;未規定法律責任的,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資金的追繳違法資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主管部門或者行政監察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坐收坐支、截留、擠占、挪用或者擅自減收、免收、緩收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
(二)使用資金往來結算票據以及自製票據、作廢票據等非法票據收取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
(三)擅自設立收入過渡賬戶或者將單位基本賬戶和其他賬戶作為收入過渡賬戶徵收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
(四)將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直接抵頂單位支出的。

④ 村委會無權發包礦產資源,違者受罰——福建省武夷山市官公村村委會非法轉讓礦產資源案是怎樣

2002年7月,福建省武夷山市國土資源局接到反映官公村非法發包村辦砂石料場的舉報,立即派員前往現場調查。經查,官公村開辦的該砂石料場,依法取得了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種為砂石,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至2001年12月31日。2002年1月,該村村委會向武夷山市國土資源局申請續辦砂石場的采礦許可證。市國土資源局根據有關規定,未批准其采礦權延續申請。在這種情況下,該村擅自對砂石料場公開招標發包,某村民以每年15.1萬元人民幣的承包款中標,隨後組織人員實施開采,至案件調查時采出礦量4000立方米。
經市國土資源局調查認定,官公村村委會的行為違反了《礦產資源法》第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屬非法轉讓礦產資源。該村在收到行政處罰告知書後,表示處罰過重難以接受,並認為砂石料是村裡的財產,村委會發包采砂石料沒犯法,只是采礦手續辦理不及時。針對這一認識,市國土資源局專門派人到該村進行礦產資源法的宣傳教育。通過反復宣傳教育,特別是在聽證會上,工作人員從法律程序、法律依據及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宣傳教育,使該村村委會認識到違法行為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002年9月,市國土資源局依據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官公村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非法所得107670.5萬元,並處罰款3000元。
【分析】本案是一起以發包礦產資源形式非法轉讓礦產資源的案件。
本案涉及對以發包形式非法轉讓礦產資源問題的認定。非法轉讓采礦權和非法轉讓礦產資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非法轉讓采礦權的行為特徵是:采礦權人依法取得采礦權之後,違反《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第三條關於須經「依法批准」等規定,轉讓其采礦權。根據該規定,非法轉讓采礦權的主體必須是依法取得采礦權的采礦權人。而非法轉讓礦產資源,則指行為人擅自將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轉讓他人,其違法主體不限於是否已經取得采礦權。
本案中,官公村開辦的砂石料場,原有的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至2001年12月31日。許可證到期後,村委會雖然提出了延續申請,但市國土資源局根據有關規定未予批准。在這種情況下,該村擅自對砂石料場公開招標發包,某村民以每年15.1萬元人民幣的承包款中標,隨後組織人員實施開采。對於本案有必要重點強調的是,采礦許可證自行廢止,應視為無證。在無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轉讓,應屬非法轉讓礦產資源而不是非法轉讓采礦權。《礦產資源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礦產資源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依據上述規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本案作出沒收非法所得,並處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適用法律正確。
在本案查處過程中,執法人員親自向行政相對人宣傳法律法規,傾聽行政相對人的陳述和解釋,闡述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嚴肅性,認真開展說服教育工作,加強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的溝通,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是保障行政處罰案件及時執行、結案的重要基礎,應予肯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承包該村砂石料場的村民實施了采礦行為,屬於未經批准擅自采礦,構成無證采礦,也應依法處罰。

⑤ 開采砂石料,資源稅由誰承擔

開采砂石料資源稅由B承擔,也就是負責開采、運輸、加工、銷售的單位承擔。

因為按照國務院令第605號,《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的決定》,國務院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作如下修改:

第一條修改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海域開采本條例規定的礦產品或者生產鹽(以下稱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資源稅。」

(5)沙場資源轉讓使用權擴展閱讀:

資源稅計稅價格: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七條規定,納稅人申報的應稅產品銷售額明顯偏低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有視同銷售應稅產品行為而無銷售額的,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按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

(一)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二)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三)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稅率)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應稅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⑥ 營業執照,采砂許可證轉讓問題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條例
第九條 個體工商戶改變字型大小名稱、經營者住所、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經營場所等項內容,以及家庭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家庭經營者姓名時,應當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改變。

個人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經營者時,應當重新申請登記。

由於變更舉辦者需要重新申請登記,所以原則上工商戶營業執照和采砂許可證不能進行變更。

⑦ 「四荒」資源使用權轉讓的政策規定是什麼

「四荒」資源使用權的轉讓包括拍賣、承包、租賃、股份合作制等多種方回式,並按照公開、公平答、公正、自願的原則進行。

有治理開發能力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是治理開發「四荒」資源的主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和個人,均可參與「四荒」資源使用權的轉讓。本村村民享有轉讓的優先權。

「四荒」資源使用權轉讓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組織成立由村民代表參加的轉讓機構。經鄉(鎮)人民政府批准後,由轉讓機構擬定實施方案,並經村民代表大會充分討論。實施方案應包括「四荒」轉讓范圍、轉讓價格、治理開發標准與內容、使用期限和有關政策,尤其要明確做好水土保持的具體要求。

實施方案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查並提出意見後,報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定,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四荒」資源使用權轉讓協議書(合同),要由以下三方共同訂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責任人為出讓方(甲方),治理開發「四荒」資源者為受讓方(乙方),鄉(鎮)人民政府為監督方(丙方)。協議書(合同)三方各執一份,並報送縣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一份備案。

⑧ 無證采砂場轉讓有法律規定嗎

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非法采砂沒有具體處理規定,但是非法采砂涉嫌非法采礦罪,根據情形嚴重程度不同,會判處三年以下或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非法采礦罪;破壞性采礦罪】: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拓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附件中的礦產資源分類細目第三條明確天然石英砂(含玻璃用砂、鑄型用砂、建築用砂、水泥配料用砂、水泥標准砂、磚瓦用砂)屬於非金屬礦產。

非法采砂其實是對水文環境的破壞,非法開采砂具有相當大的危害性。一般情況下采砂船都是通過專門改造的,作業船隻在設備構造上都是比較簡陋的,采砂技術比較落後,對河床都有破壞,河床遭到破壞就會影響汛期泄洪,再者對周圍的地下水都有一定的影響。在近海采砂,缺乏對周圍海洋生態、環境及其他海洋開發活動影響的科學論證,造成了一系列嚴重後果。勢必會對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帶來負面影響。

閱讀全文

與沙場資源轉讓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