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屋建築物可以確認為哪些資產進行核算
可作為「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進行核算
② 物權法關於房產
物權法上有關房屋所有權的規定具體有以下幾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基本內容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四十條 所有權人設定他物權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七十條 對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七十一條 業主對專有部分行使所有權
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二條 業主對共有部分的權利義務
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第七十七條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規定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第七十九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基金的歸屬、用途以及籌集與使用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於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於電梯、水箱等共有部分的維修。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公布。
第八十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等事項,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的比例確定。
(2)房屋建築物權保護擴展閱讀:
房屋所有權取得,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兩種。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由於一定的法律事實,根據法律的規定,取得新建房屋、無主房屋的所有權,或者不以原房屋所有的人的權利和意志為根據而取得房屋的所有權。
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依法建造房屋;
(2)依法沒收房屋;
(3)收歸國有的無主房屋;
(4)合法添附的房屋(如翻建、加層)。
2、繼受取得
繼受取得又稱傳來取得,是指根據原房屋所有人的意思接受原房屋所有人轉移之房屋所有權,是以原房屋所有人的所有權和其轉讓所有權的意志為根據的。
繼受取得分為因法律行為繼受取得和因法律事件繼受取得兩類。
1、因法律行為繼受取得房屋所有權是取得房屋所有權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房屋買賣(包括拍賣);
(2) 房屋贈與;
(3)房屋相互交換。房屋所有權自所有權轉移手續辦理完畢後產生效力,即進行所有權登記後便取得房屋所有權。
2、因法律事件繼受取得房屋所有權,指因被繼承人死亡(包括宣告死亡)的法律事件,繼承人或受遺贈人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權。
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在有數個繼承人的情況下,只要繼承人未作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繼承的房產如果未作分割,則應認為數個繼承人對房產享有共同所有權。
③ 房屋建築物包括哪些資產
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分類
一、房屋
(一)鋼結構
1.生產用房
2.受腐蝕生產用房
3.受強腐蝕生產用房
4.非生產用房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
1.生產用房
2.受離蝕生產用房
3.受強腐蝕生產用房 4.非生產用房
(三)鋼筋混凝土磚混結構
1.生產用房
2.受腐蝕生產用房
3.受強腐蝕生產用房
4.非生產用房 (四)磚木結構
1.生產用房2.非生產用房
(五)簡易結構 二、建築物
(一)管道
1.長輸油管道 2.長輸氣管道
3.其他管道
(二)露天庫
(三)露天框架
(四)冷藏庫
其中:簡易冷藏庫
(五)烘房
(六)冷卻塔(七)水塔
(八)蓄水地
(九)污水池
(十)儲油罐、池
(十一)水井
其中:深水井 (十二) 破碎場 (十三)船廠平台
(十五)修車槽(十六)加油站
(十七)水電站大壩
(十八)其他建築物
④ 稅法上如何固定房屋建築物
《關於房產稅和車船使用稅幾個業務問題的解釋與法規》(財稅地字[1987]3號)
「房產」是以房屋形態表現的財產。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圍護結構(有牆或兩邊有柱),能夠遮風避雨,可供人們在其中生產、工作、學習、娛樂、居住或儲藏物資的場所。
獨立於房屋之外的建築物,如圍牆、煙囪、水塔、變電塔、油池油櫃、酒窖菜窖、酒精池、糖蜜池、室外游泳池、玻璃暖房、磚瓦石灰窯以及各種油氣罐等,不屬於房產。
房產原值應包括與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種附屬設備或一般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主要有:暖氣、衛生、通風、照明、煤氣等設備;各種管線,如蒸氣、壓縮空氣、石油、給水排水等管道及電力、電訊、電纜導線;電梯、升降機、過道、曬台等。
屬於房屋附屬設備的水管、下水道、暖氣管、煤氣管等從最近的探視井或三通管算起,電燈網、照明線從進線盒聯接管算起。
⑤ 物權法第七十六條解釋重建建築物包括住宅嗎
第七十六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籌集和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決定前款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於業主決定建築區劃內重大事項及表決權的規定。
●立法背景
建築區劃內哪些共有和共同管理的事項需要由業主協商確定,業_主如何協商確定,目前各地作法不一。在徵求意見時,許多人提出這一問題。涉及業主如何行使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物權法應當作出規定。
●條文解讀
根據本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下列事項需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是業主大會組織、運作的規程,需要由業主共同決定。
(二)制定和修改建築物及其附屬沒施的管理規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規約是業主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規則約定,應當由全體業主共同制定和修改。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業主通過業主大會選舉能夠代表和維護自己利益的業主委員會委員,成立業主委員會。對不遵守管理規約,責任心不強,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委員予以更換。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物業服務機構或者其他管理人的管理水平如何,與業主利益有直接關系,需要通過業主大會集體決策選聘和解聘。
(五)籌集和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關繫到業主的切身利益,應當由業主共同決定。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改建、重建,涉及費用的負擔,事情重大,需要業主共同決定。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除上述所列事項外,對建築區劃內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也需要由業主共同決定。
籌集、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是建築區劃內較為重大的事情,不能由業主以簡單多數的表決形式作出決定,因此本條第二款規定,決定籌集、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這一規定表明,籌集、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或者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決定的作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才為有效的決定。第一個條件是,必須獲得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世主的同意;第二個條件是,必須獲得占業主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的同意。假如,一棟大樓的建築面積總計為9999平方米,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I:的業主,是指若於個業主的建築面積之和要達到6666平方米以上的業主。如果,某一建築區劃內共有99戶業主,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是指業主數要達到66戶以上。
除籌集、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外的其他事項,屬於建築區劃內的一般性、常規性事務,可以採取普通多數同意的方式。對此,本條第二款規定,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這一規定表明,建築區劃內的一般性、常規性事務,雖然可以採取普通多數同意的方式作出,但也必須同時符合如下兩個條件:一是必須獲得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的同意;二是必須獲得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⑥ 購入土地使用權建造房屋建築物時如何進行
以農村為例,建房需使用土地,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向集體申請,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就可建房了。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七十七條 農村村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農村宅基地審批程序
(1)申請。申請人持申請材料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書面用地申請。村委會依法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並張榜公布,在張榜公布期內本村村民未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上報給鄉鎮國土資源所初審。
(2)現場勘查。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所進行現場勘查和群眾調查,審查建房用地和建設申請條件,並製作勘查筆錄和審查意見書。
(3)填申請表。國土資源所初審合格後發放《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
(4)村委會審查。村委會對申請人提交的《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進行審查並簽署意見,證明申請人的原住宅用地情況和家庭成員現居住情況,由負責人簽字,同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5)審核上報。鄉(鎮)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會上報的住宅建設用地申請材料後完成審核並現場確定規劃用地范圍,並報縣國土資源局初審。縣國土資源局對符合審批條件的上報縣人民政府。
(6)審批。縣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7)放樣。由國土資源所牽頭協同鄉鎮政府人員根據《建設用地批准書》和《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實地放樣,劃定范圍,填寫《放樣記錄卡》,放樣參加人應當在《放樣記錄卡》上簽字。放樣後,用地申請人方能動工建設。
(8)驗收發證。新建、改建、擴建農村村民住宅,應當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依法申請辦理土地初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⑦ 在權屬不清的土地上的建築物,遭遇拆遷物權法有保護嗎
在傳輸是不行的,土地上建築戶遭遇拆遷,物權有保護不保護的嗎,這個要看你你是不是有有。有合法的。
⑧ 房屋和建築物有什麼區別
1.房屋的定義為:上面有頂,四面有牆(或柱),能夠遮風避雨,可以供人們生產、休息、娛樂、活動、倉儲等的場所。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區別於其他的獨立於房屋之外的建築物,如圍牆、假山、煙囪、水塔、變電塔、油池油櫃、酒窖菜窖、酒精池、糖蜜池、室外游泳池、玻璃暖房、磚瓦廠灰窯以及各種油氣罐等,以上建築物均不屬於房產,不征房產稅。與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種附屬設備或一般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是指暖氣、衛生、通風、照明、煤氣等設備,各種管線,如蒸氣、壓縮空氣、石油、給水排水等管道及電力、電訊、電纜導線,電梯、升降機、過道、曬台等等。附屬設備和配套設施往往不僅僅為房產服務,稅法同時規定了其具體界限:「附屬設備的水管、下水道、暖氣管、煤氣管等從最近的探視井或三通管算起,電燈網、照明線從進線盒聯接管算起。」
2.廣義的建築物是指人工建築而成的所有東西,既包括房屋,又包括構築物。狹義的建築物是指房屋,不包括構築物。房屋是指有基礎、牆、頂、門、窗,能夠遮風避雨,供人在內居住、工作、學習、娛樂、儲藏物品或進行其他活動的空間場所。構築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築物,人們一般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如煙囪、水塔、橋梁、水壩等。
3.區別: 准確掌握房屋定義,稅法規定,獨立於房屋之外的建築物不征房產稅,但與房屋不可分割的附屬設施或者一般不單獨計價的配套設施需要並入原房屋原值計征房產稅。這就要求我們在核算房屋原值時,應當對房屋與非房屋建築物以及各種附屬設施、配套設施進行適當劃分。
⑨ 「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屬於( )科目。
正確答案:A,D
解析:固定資產屬於企業資產,所以是資產類科目;該科目下有二級明細屬於明細分類科目。故選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