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譯林出版社和江蘇譯林出版社是否為同一出版社
應該不是。
因為看看出版商兩家都存在,就說明他們不一樣。就像上海大學和上海師范大學。都簡稱上大。
譯林出版社
南京譯林出版社出版
初版外文本圖書,工具書,外語專著等
地址:南京湖南路47號 郵編:210009
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科圖書,促進社科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著作出版 哲學、政治、法律、經濟、歷史研究著作出版辭書、工具書出版 黨史、教育讀物出版等
地址:中央路165號 郵編:210009
譯林出版社南京經營服務部
書刊、雜志批發、零售,音像製品零售。工藝美術品(金銀製品除外)、文教用品、文娛用品、服裝、鞋帽、冷飲批發、零售
地址:湖南路6-6號東 郵編:210009
江蘇譯林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前身為江蘇人民出版社《譯林》編輯部。社址:南京市湖南路47號
江蘇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3年1月1日。地址:南京中央路165號
江蘇人民出版社建社至今,出版圖書萬余種,總印數 16 億多冊。僅 1990 年以來,就有近 400 余種圖書獲獎,其中《我的經濟觀》、《中國三峽》、《拉貝日記》、《中國現代化歷程》、《走進馬克思》等 12 種圖書,先後 16 次獲得國家級大獎。現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成員。進入「十一五」後,將努力打造成為集團內重點圖書的生產基地,大眾讀物的創新平台。
出書范圍:
(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著作,為黨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的時事宣傳讀物;
(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政治、法律、經濟、歷史等研究著作,上述各門類辭書、工具書;
(三)以普及文史哲知識和弘揚科學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文化讀物;
(四)旅遊、攝影、體育、音樂、保健、漫畫等文化生活讀物;
(五)各類教材和學習輔導讀物。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可以安排台港澳版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的出版。
出版期刊:
《暢銷書摘》、《董事會》、《英語大課堂》。
譯林出版社
介紹:
成立於1988年的譯林出版社前身為江蘇人民出版社《譯林》 編輯部。作為中國重要的專業翻譯出版社,譯林出版社主要出版面向海外的外文版圖書、外語工具書、外語學習教材及學習輔導讀物、外國文學作品及外國社科著作、外國文學及語言研究論著等。擁有英、法、德、俄、日等語種較強的編輯力量和年富力強的高水準翻譯隊伍,年出版圖書近500種,重版率為70%。年發行碼洋超億元。譯林版圖書屢次榮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等;封面設計多次獲全國書籍裝幀獎和華東地區書籍裝幀雙聯展金獎等;書刊印製也多次榮獲國家銀獎、銅獎。
譯林出版社本著"一流作家、一流作品、一流譯者"的原則,在出書中形成"填補空白、全部從作品母語翻譯、使用規范的現代漢語"的風格,"十年磨一劍",以前瞻性的眼光,以構想宏偉、反響強烈的圖書在外國文學翻譯出版領域獨樹一幟。就其書籍與《譯林》雜志對當代世界文學潮流的敏銳回應和對當代中國文學與社會思想文化的影響而言,譯林出版社無可爭議地成為中國出版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992年中國加入兩個國際版權公約後,譯林出版社憑借超前的市場意識和豐富的信息來源率先投入資金購買有價值的版權,大量寶貴的出版資源在精挑細選中被積累起來。譯林版"世界文學名著 "是國內同類叢書中最大的一套。其中一戰及此前的古典名著中的大部分採用功底扎實的中青年譯者的重譯本,並著力於開掘新品種,填補文學翻譯史上的空白。其精裝本、平裝本和普及本在讀者中產生強烈反響,至今已出版100餘種。一戰以後至今的世界文學名著經過精心遴選,已出版近100種,凡涉及版權的作品均享有中文簡體專有出版權。所選品種均在世界文壇占據重要地位,如《第二十二條軍規》、《麥田裡的守望者》、《洛麗塔》、《五號屠場》、《印度之行》、《西線無戰事》、《我的米海爾》等。國內知名作家和外國文學研究者普遍認為:譯林出版社對一戰後世界文學名著的出版及時填補了近幾年來譯介現當代外國文學作品的空白,對當前外國文學研究、中國文學創作和認識世界極富啟示意義。 名著之外有暢銷書,古典名著之外有現當代名著,文學書外有社科書。"當代外國流行小說名篇叢書"開風氣之先,以最快速度把最精彩、最著名的流行小說獨家介紹給讀者,是迄今國內惟一一套大規模地系統譯介外國通俗文學作品的叢書。《荊棘鳥》、《教父》、《沉默的羔羊》、《天使的憤怒》、《漢尼拔》等尤受喜愛,迄今已出版100餘個品種,擁有相當穩定的讀者群。西德尼·謝爾頓、約翰·格里森姆、邁克爾·克萊頓、馬里奧·普佐等著名暢銷書作家及其作品由此走入中國讀者的讀書生活。"人文與社會譯叢"作為純正學術經典叢書,引入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國外有突破、有創見的理論;所選擇的多為國外學界公認的當代社科權威著作,如《政治自由主義》、《自我的根源》、《俄國思想家》、《自由史論》、《文化的解釋》等。該叢書已在思想界和學界造成相當影響,受到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譯林少兒文庫"為奉獻給新世紀兒童的精神大餐,精選兒童文學經典以及國際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和當代國外有影響的兒童文學作品。"萬花筒譯叢" 從不同角度介紹海外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深受讀者青睞。"世界英雄史詩譯叢"近20個品種幾乎涵蓋了所有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詩,包孕大量極有價值的民族歷史與民族文化的信息。其他如"外國文學最新佳作叢書"等也各具特色。
該社出版的雙月刊《譯林》久富盛名,系中國最大的外國文學雜志,歷次被評為江蘇省和華東地區最佳期刊,連續兩年被列入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並榮獲首屆國家期刊獎。另辦有《外國文學動態》等多種雜志。本社出版的《尤利西斯》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和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一等獎;7卷本《追憶逝水年華》獲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一等獎和江蘇省文學藝術獎。1999年第四屆和2001年第五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評獎中,詩體《坎特伯雷故事》、《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大詞典》和"世界英雄史詩譯叢"中的《埃達》分獲一等獎。《綜合英漢文科大辭典》獲第二屆全國辭書獎二等獎。
迎接入世,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圖書市場,譯林出版社強化品牌戰略,加大內部改革力度,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它將繼續發揮外國文學專業出版社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海外版權購買,加強國際合作,以品牌圖書、名譯精品奉獻讀者。
『貳』 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的主要活動
第五屆版博會將設立國際/國家展區、國內展區、產業展區三大展區,充分展示近年國內外版權業發展相關成果,促進交流合作。版博會展場規劃、招展、組織布展等工作由執行機構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組織實施。
1. 國際/國家展區(1號館)
本展區旨在推動中國與國際版權的全方位合作,增進中外版權文化產品的交流,加快「走出去」的戰略步伐。屆時將邀請有關使領館文化機構、海外協會、國際組織、在華企業代表處等參加,將有有關國家圖書、音樂、戲劇、影視、動漫、軟體等優秀版權作品展示。
(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展區
本展區將展示WIPO的發展歷程、國際合作、知識產權戰略與政策。展區還將展示WIPO自2013年來的項目進程與研究成果。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展區
本展區將展示近年來中國版權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成果。
(3)國際展區
A.主賓國展區
B.國際組織及協會展區
2.國內展區(1號館)
本展區將聯合國家版權局及各省新聞出版局和各示範城市,以版權示範城市攜該地區與版權產業相關的企業組團展出。
(1)版權示範城市展區
展示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文創企業產品和運用經驗,促進城市國際化資源整合。
(2)集體管理組織展區
3. 產業展區
(1)數字出版互動交易展區(2號館)
主要展示全國數字出版領域產業園區、龍頭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讓群眾共享數字出版新成果,體驗數字閱讀新方式,探索產業贏利新模式,推動數字出版大發展。
展區以「數字中國、精彩生活」為主題,以「簡潔、時尚、互動、體驗」的形式為布局,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探索+新體驗」為特點,從網路發行、互動創意、技術創新等三方面,全方位展示中國各大數字出版基地建設成果。
展區將重點推出電子書、電子書包、網路教材、閱讀器、手機書城等智能服務;推出跨越傳統媒體界限的多終端、全媒體、互動式數字新傳媒為核心;展出體現傳統平面媒體與數字新媒體優勢互補的高科技發布平台;圍繞「三網融合,傳播正版」的網站、E刊、在線頻道、手機雜志等數字出版服務。
(2)版權產業與科技創新新技術應用展區(2號館)
本次展覽旨在文化創意產業中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應用展,重點在雲計算、數字版權保護、多媒體閱讀/銷售終端技術等重點領域進行集中展示。
本次展覽加強數字、網路、移動、虛擬、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集成轉化應用。本次展覽將邀請國內外出版印刷、影視製作、報業傳媒、演出會展業、藝術品、工業設計等文化創新機構與企業,通過與數字化技術、互聯網雲計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結合,展現數字版權保護、高科技防偽、數字影像、聲光多媒體、LED顯示等諸多高新技術將在本次博覽會期間展出。
(3)中國原創動漫軟體游戲成果展區(2號館)
原創動漫遊戲企業成果展示平台:匯集國內原創ACG作品,全新的互動體驗展示方式,為中國本土動漫遊戲企業和社團提供展示機會,推動中國動漫行業的創新型發展模式。提供專業的展示和交流合作平台和服務。
以互動體驗為主要展示方式,加強動漫行業以及相關行業間的活動交流,愛好者與動漫企業間的互動交流、動漫愛好者與動漫企業間的互動交流;匯聚全國知名優秀同人社團的原創同人繪本和各種原創作品交易;匯集眾多優秀動漫遊戲企業,展示最新最酷的原創動漫和游戲作品,新型、大型游戲設備體驗。
(4)中國民間藝術品(版權)交易展區(3號館)
參展中國各大省市特色工藝品有:北京的象牙雕、古典傢具、景泰藍、玉雕品等;上海的老鳳祥珠寶首飾、玉雕等;浙江的龍泉寶劍、青瓷、石雕、木雕等;杭州的刺綉、石雕、紅木家私等;江蘇的蘇綉、水晶飾品、揚州玉器及漆器等;河北的唐山陶瓷、定瓷等;安徽的歙硯、竹刻等;江西的景德鎮陶瓷等;山東的黑陶、內畫、陶瓷、石硯等;廣西的坭興陶、根雕等;廣東的牙雕、珠寶等;河南的禹州瓷、泥塑等;湖南的醴陵瓷、湘綉、竹刻、菊花石雕;四川的蜀錦、蜀綉、綿竹年畫、成都漆器、糖畫、青神竹編、藏羌織綉、江陽油紙傘等等;還有其他省市別具風情的工藝品等。預計將會有數以萬計的觀眾和專業買家到會參觀訂貨。
(5)中國創意設計版權交易展區(3號館)
擬參展機構:中國(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
中國(北京)國際設計周是由教育部、科技部等共同主辦,已成功舉辦四屆,每年吸引現場參會設計師以及機構代表、學術專家超過2000人,原創設計作品超過20萬件,本次展覽將展出歷屆原創設計精品近千件,涵蓋服裝服飾、珠寶、建築、家居等行業領域。 1. 主論壇:國際版權論壇
時 間:9月15日 10:00-11:30 14:00-16:30
9月16日 10:00-11:30 14:00-16:30
9月17日 10:00-11:30 14:00-16:30
主辦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國家版權局
規 模:150人。其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有關成員國代表30人左右,國家版權局領導以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120人左右。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蜀都廳
主論壇也即國際版權論壇,是版博會的重要組成內容,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版權局主辦的世界性版權論壇活動。國際版權論壇主題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版權局共同商定。
2. 省、市政府歡迎交流會
時 間:9月16日 17:30-19:30
(17:30-18:00省市領導會見主要外賓、嘉賓)
主辦方:省、市人民政府
規 模:260人。主要由參加主論壇的外賓、嘉賓以及省市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等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
3.全國版權社會服務工作交流會
時 間:9月17日 14:00-16:30
主辦方:國家版權局
規 模:100人。主要由相關省、市版權局及版權示範單位、相關行業企業代表等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蜀漢廳
國家版權局對全國版權示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和交流,通報推進版權示範工作的思路和政策取向,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4. CICE開幕式暨WIPO版權金獎頒獎典禮
時 間:9月17日 9:30-10:00
主辦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國家版權局
CICE組委會
規 模:200人。其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有關成員國代表30人左右,國家版權局領導以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170人左右。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
第五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開幕式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金獎頒獎儀式。在展會現場舉辦簡潔莊重的版博會開幕式暨版權金獎頒獎儀式。
5. 版權產業與科技創新交流會(互聯網)
時 間:9月17日 10:30-12:00 14:00-16:30
組織方: CICE組委會
四川省電子商務協會
規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
本次會議領域涉及出版印刷、影視製作、報業傳媒、演出會展業、藝術品、工業設計等文化創新行業。通過與數字化技術、互聯網雲計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結合,探討數字版權保護、高科技防偽、數字影像、聲光多媒體、LED顯示等諸多高新技術將為版權產業帶來的變革。
倡導版權保護與科技相結合,將高科技保護產品向文化創意企業、藝術品機構、設計師等做推介。同時,在文化創意產品與電子商務技術研討環節中,電子商務運營專家、文創企業將探討版權交易與電子商務的有效結合。
6. 中國音樂版權保護論壇
時 間:9月17日 10:30-12:00 14:00-16:3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規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
邀請國內音樂創作、運營,音樂版權交易等領域的知名人士和機構,著力探討數字音樂版權保護和運營等問題,共同探尋促進音樂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模式。
7. 中國數字版權交易會
時 間:9月18日 09:30-12:00 14:00-16:3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
規 模: 15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
本次交易活動將包括數字出版、音樂、影視動漫、軟體游戲等領域的版權交流與交易。其中包括相關領域的主旨報告,產業報告,運營報告發布;以及各省政府、企業在數字版權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方案推廣及合作交流。
屆時將舉辦產品演示會以及各參展商組織各項交流演示活動,並進行國內外重大項目的簽約儀式。
8. 第三屆「CICE-MPA好萊塢電影大師班」
時 間:9月16日 09:30-11:30 14:00-17:00
9月17日 09:30-11:30 14:30-16:0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美國電影協會
規 模:200人。主要由美國電影協會、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影視學院師生、電影工作從業者等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
「好萊塢電影大師班」是由美國電影協會組織的國際電影版權產業發展與教育領域高端交流活動。大師班作為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的配套活動已成功舉辦兩屆。
來自亞洲各國的電影工作者優秀電影劇本的徵集、評選,將有超過40部優秀原創劇本入圍,最終評選出優秀劇本及優秀青年電影工作者,由美國電影協會送到好萊塢進行深造並對優秀電影劇本進行投資拍攝。
9. 版權產業與金融創新高峰論壇
時 間:9月18日 09:30-11:30 14:00-16:30
主辦方:CICE組委會
中國金融協會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
規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具有投融資項目的單位負責人以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
本次博覽會帶來多個中外文化產業招商項目,將組織近100家銀行、投行、風投等各類資本機構,連續舉辦版權產業化與金融資本高峰論壇、「投融資成交簽約儀式暨文化項目路演推介會」、「文化資本對接會」、「國際新媒體交易推薦會」、原創動漫遊戲企業參與的「動漫遊戲產業與資本運營」等主題活動。
全力推動有關銀行、擔保機構、風險投資機構支持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場將舉行獲得了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的一批有前景的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項目簽約儀式。
10. 中國民間藝術品版權保護與授權交易會
時 間:9月17日 10:30-11:30 14:00-16:30
組織方:CICE組委會
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規 模:150人。主要由受邀單位相關負責人、民間藝術品有關人士及版權相關行業代表組成。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3號館
本次民間藝術品交易會的與會專家和民間藝術家將參與中國民間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版權保護與授權、原創藝術品版權保護和衍生品的繁榮等主題研討,並進行現場藝術品版權保護與授權簽約儀式。
與交易會配套的中國特色地區民間藝術以及西南非遺文化綜合展,通過在美術、舞蹈、戲曲、音樂、剪紙、綉花、陶瓷、絲綢等藝術發展中具有優異貢獻的年度事例中評選出2014年度中國傳統藝術貢獻人物進行宣傳。
同時,將邀請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精品參展。博覽會中業內專家現場鑒寶,提供專業收藏意見,權威采購平台。同時,舉辦多場高峰論壇、專題講座。
11.中國創意設計版權保護論壇
時 間:9月18日 10:30-11:30
主辦方:CICE組委會
支持方: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
承辦方: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
地 點:成都世紀新城國際會展中心3號館
本次活動將利用設計周的專業平台優勢,匯聚中國以及國際優秀設計師、專家、設計機構資源,就中國在設計領域的版權保護及設計版權交易的成功案例進行分享。同時,現場將對優秀作品進行設計版權認證服務,並為已認證設計作品舉行簽約授權儀式。
除此之外,展區將舉行設計版權拍賣會,通過拍賣推介優秀設計作品,以達成國內外設計版權交易。
12. 閉幕式(接旗儀式)暨「金慧獎」頒獎儀式
時 間:9月18日 19:00-21:00
主辦方:CICE組委會
下一屆主辦城市人民政府
參與方:各獲獎企業、機構等
地 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
擬以酒會等形式舉辦本屆版博會閉幕式暨金慧獎頒獎儀式,儀式中將頒布「最佳組織獎」「版權名企獎」「創意作品獎」等獎項,以鼓勵在2014年度版權領域的優秀文化創意企業、機構,以及本次博覽會中的優秀參展企業及個人。
同時,將舉行版博會交接旗儀式,既為本屆版博會畫上圓滿句號,又為下屆版博會的舉辦做好鋪墊。
『叄』 有沒有人知道江蘇鳳凰傳媒出版集團旗下的鳳凰傳奇影業有限公司啊資質怎麼樣
鳳凰傳奇影業有限公司
Phoenix Legend Films Co.,Ltd
鳳凰傳奇影業有限公司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原江蘇出版集團)與南京傳奇影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成立於2010年,注冊資金為6000萬元,實際運作資金1億5千萬元,主營業務為出品(投資 製作 發行)影視作品
簡歷:
鳳凰傳奇影業的前身南京傳奇影業有限公司是中國近年來成長性最好的影視製作機構,拍攝了多部在全國范圍內有影響的優秀電視劇作品,如《玉卿嫂》、《中年計劃》、《小城往事》、《牌坊下的女人》、《血脈》、《國家機密》、《新萍蹤俠影》等等,其中多部作品獲得江蘇省優秀電視劇金鳳凰獎;2009年拍攝製作的《牌坊下的女人》成為安徽衛視2010年開年大戲,並獲09年中國電視劇排行榜收視貢獻獎。2010年拍攝的40集古裝武俠電視劇《新萍蹤俠影》目前尚在後期製作階段,已被中央電視台買斷了全國播出版權。
而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起始於1953年組建的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在江蘇省出版總社的基礎上成立江蘇出版集團,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由江蘇出版集團更名而來。集團融圖書、報刊、電子音像、網路等出版物的出版、印製、發行、物資供應、對外貿易於一體,是中國出版行業的龍頭企業。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注冊資本7.2億元,2007年總資產118.86億元,銷售收入超過90億元。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等各出版行業的龍頭企業。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注冊資本7.2億元,2007年總資產118.86億元,銷售收入超過90億元。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9年位居全行業榜首,在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的出版集團中排名第一,位居首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出版發行類之首。在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兩個出版集團被評為先進單位,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名列其中。
現如今鳳凰集團積極進軍電影電視傳媒領域,鳳凰傳奇作為鳳凰集團其下唯一一家影視出品(投資 製作 發行)單位,在為鳳凰集團拓展新領域的同時,也必將在影視界中成為一支經久不衰的傳奇戰隊.
鳳凰傳奇影業有限公司成立後,將依託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豐富的文學資源、作家資源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結合南京傳奇影業有限公司成熟的影視劇製作發行團隊,必將成為影視業界翹楚。
主要作品
2006年《玉卿嫂》 二十六集電視連續劇
根據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同名小說改編
主演:蔣雯麗 范植偉 潘虹 羅海瓊 導演:黃以功
2006年 《中年計劃》二十二集都市情感劇
主演:張豐毅江珊陶慧敏牛犇 導演:陳武建
2006年 《男人本色》二十六集都市青春偶像劇
主演:楊溢邵兵戴嬌倩楊欣 導演:何念
2008年 《小城往事》(原名《罪孽》)三十四集電視連續劇
主演:保劍鋒寇振海戴嬌倩葉一茜李明啟 導演:陳偉祥
2009年 《雙鳳樓》 三十集大型史詩電視劇
主演:丁海峰 何琳 王茜華 程前 導演:王強
2007年 《再婚女人》(原名《幸福來敲門》)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
根據徐站夫小說《愛了又愛》改編
主演:陳瑾李明啟張秋歌戰衛華 導演:陳武建
2010年 《牌坊下的女人》三十五集電視連續劇
根據台灣著名劇作家李順慈同名劇作《貞女、烈女、豪放女》改編
主演:鄧萃雯寇振海馬婭舒苗乙乙 岳躍利 導演:陳偉祥
2010年 《血脈》三十集當代都市情感電視連續劇
主演:朱泳騰苗乙乙岳躍利 劉思彤 導演:陳偉祥
2010年 《新萍蹤俠影》四十集大型古裝武打電視連續劇
根據香港著名武俠作家梁羽生代表作《萍蹤俠影錄》改編
主演:董潔潘粵明劉松仁米雪 導演:李惠民(香港)
最新近況
目前投拍的由朱泳騰 馬雅舒 杜志國 岳躍利 楊潔玫主演, 陳偉祥
導演的《郎本無情》即換子成龍2,正在橫店緊張拍攝當中,預計2月底殺青.
『肆』 江蘇省文化廳的發展規劃
一、「十五」期間文化事業發展回顧
「十五」期間,全市文化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打造文化揚州、建設文化大市為中心,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繁榮藝術創作、加強文物保護、推進產業發展為重點,深化改革,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穩步發展。
——藝術創作獲得豐收。重點創排公演了揚劇《史可法》、《柔福公主》,與央視戲劇頻道合作拍攝了戲曲片揚劇《女縣令》,揚州評話《挺進蘇北》、《揚州小巷》在央視《曲苑雜談》欄目播出;創作、出版了長篇評話《陳毅》(10回本),並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市木偶劇團新創的木偶劇《三個和尚新傳》在「金獅獎」全國第二屆木偶皮影藝術大賽獲金獎,《扇韻》、《天女散花》分別獲銀獎、銅獎。創排了校園音樂劇《夕歌》,市文化藝術學校排演的群舞《荷塘語絲》在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銅獎;全市共有6幅美術作品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漆畫《中國紅》、年畫《春暖萬家》獲銅獎;全市各專業劇(院)團在中國曹禺獎小品賽、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活動中,獲國家級獎項16個、省級獎項60個。
——文藝人才培養成效顯著。青年揚劇演員李政成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曲藝表演藝術家惠兆龍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市文化系統現有在職高級職稱人員108人、中級職稱人員185人。
——文化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建成了一批標志性、基礎性、群眾性文化設施。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市博物館新館(「雙博」館)建成開放,江都市博物館、儀征市博物館、高郵市博物館、寶應縣博物館等4個縣(市)博物館先後建成開放;揚州市圖書館計算機網路一期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全市38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通過省廳驗收並正式掛牌投入使用;儀征市少兒圖書館等4個圖書館和寶應縣、邗江區文化館新館建成開放;高郵市郵都文化廣場、儀征市文化館動工興建;「十五」期間,揚州市圖書館、邗江區圖書館等4家被評為國家一、二級圖書館,江都市圖書館被評為省文明圖書館;揚州市文化館通過了國家三級館的檢查驗收。
——群眾文化活動多姿多彩。舉辦中國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少兒藝術節、老年藝術節、群眾文藝新作調演等大型群眾性文藝活動,承辦了農民藝術節、社區藝術節等大型文化活動;多次組織送文藝下鄉、進社區活動,營造了城鄉的文化氛圍,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各縣(市、區)文化活動有特色、有創新,群眾參與性強。高郵的中國郵文化節、儀征的 「月月喜相逢」廣場文化活動、江都的龍川藝術節、寶應的「九九艷陽天」文藝巡演、荷藕藝術節,廣陵區的揚州清曲研究等展示了本地區文化形象;江都市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儀征市、廣陵區被省政府命名為群眾文化先進市(區)、維揚區城北鄉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省民間藝術之鄉;江都市丁伙鎮、市文化館京劇票友聯誼會、汪琴家庭等6家分別被省文化廳評為特色文化之鄉、特色文化團隊和特色文化家庭。群眾文藝創作日趨活躍,新創作品千餘個,有12件作品獲全國大獎,100多件分獲省級大獎。少兒文學《石頭剪刀布》、論文《論農村孩子的第二課堂——兒童文化園》等作品獲全國「蒲公英獎」;揚州評話《整容趣事》等獲全國「群星獎」;《漁鼓聲聲》等一批優秀作品分別榮獲省「五個一工程」獎、省「五星工程」獎、省音舞節和省民間藝術節等重大賽事金獎。
——文物保護得到加強。對市區各級、各類文保單位的保護與使用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控制地帶進行了重新確認,並落實了相關保護責任。參與了《揚州老城區控制性詳規大綱》的編制和論證工作,制定了一批文保單位的維修方案;普哈丁墓園、龍虯庄遺址被列入國務院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施了歷史文化名城解讀工程。採取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方法,啟動了博物館城工程建設,取得初步成果。汪氏小苑、吳道台宅第、個園住宅、准提寺等一批建築得到了維修保護與合理利用。配合城鎮建設、古城改造和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開展考古和發掘工作,發掘遺址面積10000平方米、古墓葬600餘座,出土文物4000餘件;配合公安部門加大對盜墓等文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文化市場繁榮規范。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加大監管力度,文化市場繁榮規范。文化市場結構合理,基本滿足社會需求,全市共有綜合性娛樂場所12家,歌舞廳296家,電子游戲室329家,保齡球館9家,音像製品零售點257家,音像批發單位8家,音像製品出租點374家,網吧503家。全市從事娛樂業人員約有2萬餘人,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已經成為我市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柱。
——新聞出版業健康發展。「十五」期間,新聞出版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全市新聞出版業有出版社1家、報社5家、期刊社16家(文學性期刊1家、科技類期刊15家)、內部資料性出版物21種、只讀類光碟生產企業1家、出版物發行企業648家(二級批發單位10家、試辦綜合性市場1家)、印刷企業495家(出版物印刷企業12家、出版物專項印刷企業7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159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317家),經濟總量達20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古籍出版、印裝和現代高科技光碟生產為特色的門類齊全、開放統一的新聞出版產業格局。加強新聞出版管理機構建設,儀征、寶應、高郵、江都、邗江在文化局增掛了新聞出版(版權)局牌子。加強了新聞出版市場日常管理,積極開展掃黃打非集中行動,促進了新聞出版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文化產業逐步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文化產業體系,媒體傳播、文化旅遊、出版發行、文娛演藝、文博會展等已成為揚州文化產業的主導產業群。「十五」期間,全市文化部門直屬產業機構456個,從業人員3111人,從業范圍包括藝術、文物、電影、出版、網路、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等。建成社會文化娛樂機構2100個,從業人員約2萬人,逐步形成門類齊全、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文化產業結構。
——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擴大。舉辦了中國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中韓崔致遠學術研討會、揚州八怪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揚州木偶團、歌舞團赴拉美、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我市學者與境外學者的訪問交流活動增加,接待了日本、德國、瑞典、韓國、朝鮮、香港等多個國家地區的藝術團體來揚州演出,豐富了揚州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揚州的國際知名度。
——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啟動市直文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4家經營性事業單位完成轉企改制工作。
二、「十一五」期間文化事業發展基本形勢預測
「十五」期間是揚州經濟、社會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躍上了新台階,為「十一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關鍵期,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文化發展的外部環境將進一步優化,文化投入的比例將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消費將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能力、文化產業的規模和競爭力都必須有效提升。文化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揚州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期。「十五」期間,我市經濟發展較快,全市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各項經濟指標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正向全面小康邁進。隨著人民群眾收入的增長,消費結構將會有較大改變,精神消費需求會迅速增長,廣大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將越來越多,這對我市文化發展將起到較大的引導、推動和支撐作用。
2、文化的發展更加受到重視和關注。「十一五」期間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文化發展作為社會全面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更加受到重視。中央、國務院就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保護文化遺產先後發出了三個文件,體現了中央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對文化大省建設制訂規劃、出台政策、投入巨資。市委、市政府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文化的發展帶動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對文化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十五」期間就提出了打造文化揚州、建設文化大市的目標。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設文化博覽城、打造博物館之都的任務,並安排專項資金推動實施,這些都對文化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3、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需要,是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發出《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對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作了全面分析,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和目標任務,部署了文化事業單位、文化企業的改革,對加快文化領域結構調整、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健全宏觀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必將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文化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在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的基礎上,公益性事業單位改革將繼續推進,文化產業政策將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體系將進一步健全,文化發展環境將更加優化。
4、文化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將帶來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競爭。文化市場、文化資源、文化陣地的爭奪將在更大范圍內展開和更加激烈。這些要求我們進一步重視和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和流通,推動揚州文化走向世界。
三、「十一五」文化事業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創新力,擴大文化影響力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緊緊圍繞「實現兩個率先、力爭蘇中第一」和「建設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揚州」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文化大市和文化強市建設。堅持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發展文化產業為突破口,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增強活力,壯大實力,推動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躍上新台階,實現新跨越。
(二)基本原則
——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相協調的原則。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充分認識文化在兩個率先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管理,促進經濟文化協調發展,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扶持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認識文化的經濟屬性,自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改革創新和繼承借鑒相銜接的原則。繼承弘揚優秀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傳統,充分挖掘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廣泛吸收和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成果,建設富有時代精神、地方特色的新時期的揚州文化,實現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相輝映。
——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認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不同性質,明確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努力辦好公益性文化事業。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
四、總體目標
到2010年,通過實施精品帶動戰略、人才興文戰略、公共文化推進戰略、產業突破戰略、文化創新戰略,努力把揚州建設成為與其經濟地位相適應、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文化大市。做到文化體制基本理順,文化機制充滿活力、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形成規模、文化精品不斷涌現、文化設施基本齊全、文化人才結構優化、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文化發展的主要指標和文化綜合實力居全省上游,蘇中第一。
——文化事業進一步提升水平,文化競爭力顯著增強。文藝精品力作明顯增加,城鄉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文化生活質量和文明素質進一步提高。文化活動創出特色、創出品牌,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進一步增強,城市文化競爭力顯著增強。
——充滿活力的文化新體制和新機制初步形成。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化,新的運行機制顯現活力,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有突破性進展,文化創新不斷推進,初步走出一條具有揚州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
——覆蓋城鄉、服務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強力推進。努力建立以政府提供服務為主導,以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服務設施、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為核心,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路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質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文化產業規模擴大,效益增長。以市場為基礎,政策作導向,加快科技創新力度,以信息化、網路化、數字化為新的增長點,建成比較完善的文化產業生產、服務、銷售網路體系。特色產業規模壯大,文化產業門類較全,形成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文化產業在全市GDP中所佔比重逐年增長。
——文化市場繁榮活躍,開放有序。積極引進外資、民資,堅持放開搞活,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市場主體充滿活力,市場中介組織活躍,市場管理法制化,文化消費在城鄉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費水平居全省中上游。
——文物保護良性循環,城市文化形象進一步提升。各類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文保單位保護責任落實,保護完好率在95%以上,有效利用率達60%,其中半數以上可對市民開放。古城風貌風情得以延續,名城建設良性發展,城市魅力不斷彰顯,城市文化形象進一步提升。
——文化的開放度不斷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對外文化交流豐富活躍,推出一批揚州文化藝術產品走向世界。政府職能不斷轉變,對文化的投入不斷加大,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培養出一批出類拔萃、德藝雙馨的文藝專門人才,形成一批懂市場、會經營的文化經紀人隊伍和能幹事、會幹事的文化管理人才隊伍。全社會關心、重視文化發展的氛圍基本形成,文化發展環境更加優化。
五、主要任務
(一)努力繁榮藝術創作
1、藝術創作。以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國家和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為龍頭,創作一批揚州地方戲劇、曲藝、歌舞、木偶等優秀劇目。「十一五」期間,新創作2台大型揚劇、1-2台校園音樂劇、創作1台木偶劇、整理1-2台傳統劇目;揚州曲藝力爭創作5個中篇、10個短篇評話和彈詞開篇,將長篇評話《一代儒將——陳毅》搬上書台;結合「三州」(揚州、徐放、蘇州)中國畫聯展,創作一批有影響的國畫新作;創作一台具有揚州地方特色的大型歌舞和一批音樂、舞蹈等藝術作品。
2、藝術隊伍建設。引進、培養一批編、導、演、舞、美優秀人才。「十一五」期間,引進10-12名拔尖藝術人才;加強揚州文化藝術學校建設,辦好中國舞示範專業,培養500-600名具有中等藝術表演水平的舞蹈演員;培養一批揚劇、曲藝、木偶等地方傳統藝術表演人才;著力培養各藝術門類的領軍人物,使一批藝術人才在國內外重要賽事中脫穎而出。
3、加強地方文化藝術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制定具有揚州地方特色的文化理論研究規劃及課題,編輯、出版一批唱集、理論文章及學術專著;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針,對揚劇、揚州評話、揚州清曲等傳統藝術進行挖掘整理,編輯出版《揚州藝術叢書》,修訂、續編《揚州文化志》;建立「藝術人才庫」。對有傑出成就的老藝人、著名演員的藝術成果進行編輯整理。
(二)大力發展群眾文化
1、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加強鄉鎮文化陣地建設,解決無房文化站,開展鄉鎮文化站達標建設。組織鄉鎮文化站幹部培訓,提高基層文化工作隊伍素質。繼續開展「服務基層、服務農民」雙服務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構建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2、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辦好三年一次的全市少兒藝術節、老年藝術節和群眾文藝新作調演;協助市委宣傳部辦好兩年一次的社區藝術節和農民藝術節;開展全民讀書月、「一地一品」特色文化建設活動。
3、繁榮群眾文藝創作。鼓勵群眾文藝創作,推出一批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力爭在全國「群星獎」、省「五星工程獎」等重大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
4、加強基礎建設。建成揚州文化藝術中心,使市文化館達到國家一級館標准;建立和完善基層文化工作網路,引進一批文化館、圖書館的復合型文化管理人才;強化小區群眾文化工作,使其規范化、制度化;積極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完成普查、建檔工作,普及試點經驗,建立市級保護名錄。積極申報全國、省級重點保護項目,做好重點項目的保護工作,並制定相關保護政策和措施。開展「三百」工程,即建成一百個業余文化團隊、組織一百場群眾文藝演出和一百次送文化下鄉活動。
5、積極開展創建文化先進縣(市、區)活動。「十一五」期間,各縣(市、區)全部達到省先進標准,兩個縣(市、區)創建成全國先進;推進縣(市、區)文化館、圖書館建設;社區公益文化活動用房建築面積力爭達到人均 0.04平方米;
6、加強公共圖書館建設。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和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揚州市圖書館基本建成數字化圖書館,市、縣、鄉三級公共圖書館和大專院校圖書館藏書量達到人均0.7冊,達320萬冊,各縣(市)建成獨立的少兒圖書館,圖書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持證讀者佔全市人口的1%。
(三)培育發展文化市場
1、音像市場。繼續打擊違法音像製品,使正版音像製品的市場佔有率穩步提高,「十一五」期末,正版音像製品佔有率達95%以上,同時優化經營結構,積極鼓勵和扶持社會資本投資音像業,把全市音像市場經營狀態從依附、游擊狀態和家庭式、作坊式向專營化、超市化、連鎖化的方向發展。
2、演出市場。大力發展民間藝術團體、演藝場所,繁榮群眾文化生活。「十一五」期間,爭取發展民間藝術團體30-50個,對有色情、內容低下的演出加大打擊力度,對內容健康的演出放開、放活,進一步建立公開、公正的演出市場競爭機制。
3、娛樂市場。做到繁榮、健康、有序,鼓勵發展大眾化娛樂形式和場所,引導高檔娛樂場所調整經營策略,面向多層次消費群體,追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並向自助化、超市化、綜合型娛樂方向發展。
4、網路市場。繼續控制總量,規范經營,同時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利用市場手段進行資源整合,使零散的「網吧」經營企業向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總量壓減10%,機台數擴張250%。
(四)壯大規范新聞出版業
1、出版業。以廣陵書社為重點發展圖書出版業,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強化選題策劃,加強內部管理,多出書、出好書,創造一流品牌。加強對傳統雕版技藝的傳承和保護,制定優惠政策,培養專業人才。報刊出版業認真貫徹中央報刊治理工作精神,在加強新聞出版管理的同時,推進組建《揚州日報》報業集團,做大做強《揚州日報》,辦好《揚州大學學報》等重點刊物。
2、出版物發行業。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圖書、報刊發行網路,「十一五」期間,全市圖書發行網點保有量控制在700家左右;發展大型書城2座,發展鄉鎮發行網點100家左右;優先發展新華書店、專業書店、連鎖書店。
3、印刷復制業。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的要求,在培養規模企業和提高科技含量的前提下,穩步發展出版物印刷業,大力發展包裝裝潢印刷企業。發展出版物印刷企業5-6家,總數控制在30家以內。新發展包裝裝潢印刷業100家左右,行業年增長率力爭達到12%,至2010年該類企業達到260家。光碟復制業擴大生產規模,生產線增加3-5條,產值實現翻番,力爭達到1.5億元。
4、掃黃打非。繼續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集中行動,依法打擊非法出版活動,收繳非法出版物,凈化出版物市場。
5、版權業。強化社會監管,打擊侵權盜版行為;鞏固政府部門軟體正版化成果,推進企事業單位軟體正版化工作;鼓勵、引導建立版權中介機構、社團組織,促進行業自律,加大宣傳力度,增進全社會版權意識,保護知識產權。
(五)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
1、做好文物保護基礎工作。積極申報全國重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完善已公布的文保單位「四有」檔案工作;公布1-2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保控制單位。
2、加強揚州城遺址保護。積極配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制定《揚州城遺址保護管理條例》,編制《揚州城遺址保護規劃》,完成揚州城遺址新一輪國保檔案編制工作,增設文物保護標志牌,配合城市建設,做好遺址的考古、科研工作,保護、展示重要遺跡。
3、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與管理。重點維修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加快吳道台宅第三期工程、重寧寺、匏廬、汪姓鹽商住宅、小盤谷、阮家祠堂及故居、鐵佛寺的維修;加強文物資源整合力度,對維修好的古建築積極創造條件,作為文物旅遊景點對社會開放。利用天寧寺建設文化博覽館,利用天寧寺庫房,建設廣陵琴派史料陳列館等,使揚州的古代文化在現代文明進程中充分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
4、開展地下文物的調查、發掘和展示。配合瘦西湖新區建設、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和城市基本建設,做好地下文物的勘探、調查和搶救性發掘工作;對已發掘的地下文物遺址進行整理和恢復展示,配合做好唐、宋城、北門、南門等遺址展示工程。
5、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程。配合做好國家、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的保護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歷史文化名城解讀工程;編制實施《揚州博物城建設專項規劃》;做好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准備工作,加強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和建設。
『伍』 江蘇省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江蘇省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於2011-09-09在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周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聞出版物、廣播影視作品、文化藝術產品及創意設計等。
法定代表人:黃東彥
成立時間:2011-09-09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00000010175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南京市中華路50號
『陸』 小狐狸發明記的主要榮譽
2011年5月 《小狐狸發明記》入選2011年度第一批優秀國產動畫片。
2011年5月 小狐狸叮咚榮獲第二屆深圳文博會「第二屆十大卡通形象評選」提名獎。
2011年8月 入圍第八屆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金恐龍獎」國際動畫作品大賽。
2011年9月 第三屆漫博會中國年度最具產業價值影視動畫形象獎。
2011年10月 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最佳國產電視動畫片」,「最佳卡通形象」提名獎。
2011年10月 入圍第四屆中國國際漫畫節第8屆金龍獎原創動漫藝術大賽。
2011年11月 入圍第四屆廈門國際動漫節「金海豚」獎。
2011年11月 中國動畫學會「美猴獎」最佳動畫形象獎。
2011年12月 優漫杯江蘇首屆動漫藝術大賽最佳動畫形象獎。
2011年12月 入圍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動漫獎.。
2012年1月 《小狐狸發明記》榮獲2011年蘇州優秀版權獎。
2012年2月 《小狐狸發明記》獲得江蘇省優秀原創國產動畫片一等獎。
2012年4月 《小狐狸發明記》獲得廣電總局2011年度少兒精品及國產動畫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評審優秀國產動畫片一等獎。
《兔子鎮的火狐狸》
2011年8月,《兔子鎮的火狐狸》獲得第十四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
2011年9月,作為中國CG電影的代表,入選 「巴黎中國電影節」。
2011年12月,《兔子鎮的火狐狸》獲得優漫杯江蘇首屆動漫藝術大賽最佳動畫電影獎。
2012年1月,《兔子鎮的火狐狸》獲得2011國產動漫精品工程,優秀動畫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