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無體物能否成為物權的客體

無體物能否成為物權的客體

發布時間:2021-08-08 04:47:47

A. 下列能夠成為物權客體的為() A電子 B電力 C陽光 D人身

最關鍵的理由是:電力雖然是五體物,但可以被人有效支配。這符合對物版權客體的實質要求。
電力權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而電子則是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質量極小,帶負電。因此,電子本身是不為人支配的物質,在法律上沒有進行規范的意義和必要。

B. 物權的客體必須是特定物,這句話是否正確

你好,物權的客體必須是物權法規定的客體,應當認定為特定的物

C. 不具有結構上的獨立性就不能成為物權的客體

獨立性是物權的客體的重要屬性,如果不具有結構上的獨立性則不能單獨成為物權的客體的

D. 「物」為何物:物權客體的界定

捐獻的血液、胎盤、提取的精子、移植的腎臟、義肢、屍體、「百年老湯」、股票、樓花……,能不能一概以「物」論之?這促使我們用法眼透視—— 常鵬翱(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以下簡稱常):物權,望文生義,就是人對物的特定權利。物是物權的客體,物之不存,權將焉附?故而要想認知物權,就必須先看清「物」為何物。 李富成(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後研究人員,以下簡稱李):我們每個人都深深地嵌在這個世界之中,但是,「物」為何物的追問,天然地包含了弘揚人的主體性的價值命題,而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實判斷問題。我考慮,這個命題的展開應當依照三個遞進的邏輯層次,即人與物的界分,客觀物與法律物的界分,法律物與民法物的界分。 常:沒錯,「物」里藏著大乾坤。我們可以在法理上展開這三個層次。首先是人、物的界分。在當代「法律人」看來,這種界分似乎天經地義,普洛泰戈拉關於「人是萬物的尺度」命題的正當性也似乎毋庸置疑。歷史卻並非如此。在現代民法的老祖宗古羅馬法的視野里,人、動物和自然界在宇宙中平等共居,人對自然和萬物君臨一切的主體態度尚未建立起來,人和物之間的區分並不明晰,比如,在生理形體上屬於人的奴隸,在羅馬的萬民法中不過是與土地、衣服、金錢地位相同的有體物。這種狀況一直到15、16世紀才有了改觀,法律把自然人和其他物明確予以劃分,規定只有自然人才具有法律上的人格。至此,民法中的人與物才有了井水不犯河水的疆界。後世民法基本上沿襲了這種人與物的二元劃分。 常:是的。為了維護人至高無上的主體地位,首先要劃清物與人的界線,將法律上的「物」限定為人之外的物質,人體不能成為物權的客體。但是,實際生活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挑戰著人體與物之間的界分。首當其沖的,就是人體向物的轉化,即在不損害人體正常形態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脫離人體的器官和組織不再承載主體價值,在法律性質上就轉化為物,比如被剪落的毛發、捐獻的血液、摘取的器官等。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醫院賣胎盤的現象就與此有關。胎盤在母體內構成人體的一部分,其自然脫離母體後就轉化為物,所有人是產婦,除非她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包括醫院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得任意處分,否則就是侵害所有權。 李:由人體轉化的物比較特殊,其畢竟曾經負載過人的主體價值,與一般的物不同,法律應另眼相看,否則就會引發諸如器官買賣、血液黑市、胎盤宴等有悖公序良俗的行為。而且,並非所有脫離人體的器官或者組織均立即轉化為物,還要看原主的意志。如果原主還有使該器官或者組織將來再進入原主身體的目的,那麼它們就仍然是身體的一部分。德國聯邦法院的一則判例就說明了這一點:一位男子將自己的精子提取出來,冷凍在某醫院中,以供自己將來生殖的需要。但後來醫院不慎遺失該精子,雙方為之發生訴訟,法院認定醫院侵害了該男子的身體權。 常:這種見解有道理。另外,還有物向人體轉化的情形:第一,當脫離人體的器官或者組織被植入他人身體後,就構成新主身體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就不再是物,原主不能再對其主張所有權。第二,原本在性質上屬於物的東西(如連接關節的醫用鋼材、心臟起搏器等)進入身體,成為身體機能正常運行的必要組織時,就屬於人體而不再是物了。 常:以上是人與物的界分。不過,並非萬物均能入得法眼,要成為法律世界的物,必須符合一定標准,這就涉及到客觀物與法律物的界分,這里的法律包括了公法與私法、國內法與國際法。不過,很難確立一個普適的法律物的標准,規范目的不同的法律所確認的物可能並不相同。即使勉強抽取出一個法律物的公因式,它與客觀物的區別可能已經很微薄,徒勞無益。 李:你說的不無道理。客觀物要想成為法律物,首先必須具備可控制性。可控制性因為主體的控制能力的差別而不同,如宇航員能踏上月球,而普通人只能「舉杯望明月」。其次,物還應能滿足主體的需要。因主體需求的層次不同,客觀物進入法律的渠道、領域、深度也不同,比如土地在國際法上屬於國家領土,在民法上則是土地登記簿中記載的特定地塊。 常:這也表明,法律物與民法物有區別,因為民法物具備有體性與特定性,在可控性方面也有其特殊性。首先,有體性的標准要求物必須是客觀存在的、具有一定形體或者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據此,物權客體應當是有體物,它的物理形態可以是固態、液態或者氣態等。沒有物理實體的無體物,如商譽、信用、商業秘密、思想等,就不是物權的客體。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商家宣稱的「百年老湯」雖然具有有體物的基礎,但其中更多的表明了一種較高的商譽,它能不能單純地歸屬於物的范疇,還需要認真考慮。這個標准讓我們知道,物權與財產權不是一回事,後者的范圍更寬泛,它既可以是存在於有體物之上的物權,還可以是依附於無體物的債權、知識產權等其他財產權。不過,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無體物可以作為物權的客體。我國擔保法第七十五條就規定了權利質權,票據、債券、股票等權利能夠負載質權。 李:而特定性要求物獨立存在並能與其他物相區別。滄海之一粟不具有特定性,其上無從成立物權。特定性標准也使物權與債權相區分,物作為債權標的可以是非特定的,在特定化並交付之前,債權人對其不享有物權。此外,可控制性表現為人們為了通常的社會生活需求所進行的控制。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愈來愈強,電力、天然氣、光波、磁波等沒有特定形體但能為人力控制的物也成為了物權的客體。再比如,隨著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的發展與普遍運用,人類對能夠形成降水的雲層的控制力越來越強,從而有必要合理分配其中的利益,就可能使其進入物權法的調整范圍。 常:這些界定標準是很有意義的,能幫助我們改變許多習見的錯誤觀念。比如,與房產商簽訂了預售房銷售合同,很多人認為此時購買者就是房屋所有權人。其實,其所購買的不過是「樓花」,只是一種預期的利益,並非現實而特定的存在,之上不能負擔物權,買受人也就不能成為「房屋所有權人」。

E. 按羅馬法無體物也是所有權的客體。 否 是

否。 羅馬法學家蓋尤士認為,有體物(nescorporales)是具有客體存在並且可以憑借人的感官而觸覺的物,如土地、房屋、牛、馬等;無體物(incorporales)系「法律上擬制之關系」(quaeconsistentinjure),是指沒有實體,而僅由法律所擬制的物(即權利),如地役權、用益權等。有體物僅指可以感覺的有形物。實體性即是物的要件,客體物的有體意味著有形。在羅馬社會,物權標的物確實都是可感知的、可觸覺的。「物,在具體的和特定的意義上(即與物權相聯系),是指外部世界的某一有限部分,它在社會意識中是孤立的並被視為一個自在的經濟客體。羅馬法物權的標的只能是這種意義上的物,即實體的物,羅馬法上也稱它為『物體』(corpus)」。無體物有以下主要特徵:第一,系抽象物,為人們主觀所擬制的某種利益,因此被視為區別於有體物的無體物;第二,以能用金錢來衡量為條件,家長權、夫權、自由權等沒有財產內容所以不能視為無體物;第三,所有權雖然較主觀抽象,但羅馬人認為該項權利與物同在,並且是最完整的物權,應區別於其他一般財產權利。因此,所有權被劃歸有體物的范圍。基於此,在羅馬法上,物之有體即為有形,權利屬於制度產物,無體物實際上是所有權之外的財產權利。

F. 物權的客體是種類物 這句話正確么謝了

不對
物權是支配權,客體必須是明確的特定物,種類物只是當事人通過抽象的品種,數量,質量等進行限定的物,不明確。
當事人對種類物特定化後,才能作為能被直接支配的物權客體。

G. 以下哪些可以作為物權的客體 作品。血液。空氣。槍支。

血液和槍支可以作復為物權法的客體。制
物權法中所指的物必須是有體物,並且具有可支配性和可使用性。作品是知識產權的客體,作品本身是人類的智慧財產,並不具備客觀物質性,不是物權的客體,但是承載作品的書本,雜志等可以作為物權的客體。空氣不是物權的客體,空氣是無體物,但是氧氣罐是可以作為物權的客體的。
血液:與人體有關的其他特種物,包括可與人的身體相分離的血液、器官、精子、卵子等,也包括死者的屍體,原則上可以作為物,成為物權或債權的對象,但是以這些特種物為標的的權利的行使應有特殊規則,例如,債權性的契約不應具有強制執行力(賣血契約可由賣血人隨時撤銷、屍體雖可作為遺產繼承,但是應依埋葬、祭祀等目的處理,不得作為一般物而為使用、收益等),不得違背善良風俗。
槍支雖然受國家管制,但是部分槍支,如也運動槍支、獵槍是可以私人擁有的,但是對其使用國家有所限制。

H. 為什麼種類物不能作為物權客體

所謂的物權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物權客體專也就是可以支配和行使的物。
種屬類物種是指具有共同特徵,用品種、數量、質量規格,即通過度、量、衡加以確定的物。比如紅富士蘋果、天山雪梨等。
與之相對的是特定物,比如某個特定的紅富士蘋果、某個天山雪梨等。
在物權中,你只能說你擁有對某個蘋果、梨的所有權,而不是說你對紅富士蘋果、天山雪梨擁有所有權。
所以物權的客體必須是明確,具體的特定物,而不能是不具體的種類物。
(清注意:人民幣屬於特殊的物,誰佔有,誰所有,且你手裡握的100元人民幣是特定物,而不是種類物)

I. 法律禁止流通的物是否可以成為物權的客體

可以,禁止流通意思是禁止在市場是流通交易。
物權的分類包括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比如國有土地所有權,這是禁止流通的,但是國家對其擁有所有權,這也是物權的客體,只不過主體是國家。

J. 物權的客體() 選哪個,請解析下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債權的客體可以是財、物、版行為和智力成果,而物權的客體則只權能是物。這是一個法學概念。物權客體應當是有體物,它的物理形態可以是固態、液態或者氣態等。沒有物理實體的無體物,如商譽、信用、商業秘密、思想等,就不是物權的客體。

請及時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無體物能否成為物權的客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