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理論基礎里的知識產權論

理論基礎里的知識產權論

發布時間:2021-08-07 23:10:16

1. 什麼是「理論基礎」

基礎理論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范疇、判斷與推理。科學的基礎理論,指科學的基本概念、范疇與原理。經濟學基礎理論是由概念、范疇與范疇體系組成的學科邏輯體系,包括科學的經濟學理論與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

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即經濟學科學真理,內容是反映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經濟學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數學)。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往往是復雜經濟現象中某些方面的抽象,是片面的,包含著合理的因素。

(1)理論基礎里的知識產權論擴展閱讀:

在這門科學理論體系中起基礎性作用並具有穩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點的理論原理。這個基礎理論,主要有三大基本原理:關於人的思想產生、形成和變化的基本原理;關於人們思想與行為活動變化的基本原理;關於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前兩者屬於基礎性原理,後者則屬於應用性原理。

多元價值的沖突與平衡是司法鑒定的價值論基礎;社會分工的精細是司法鑒定的社會學基礎;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司法鑒定的自然科學基礎。司法鑒定既有保障案件真實發現的工具價值,又承載著實現公正和效率的程序價值。

2. (知識產權)論術題

1、雕刻是可以取得著作權的,在作品完成後即取得。2、未經許可拍攝他人作品,侵犯了著作權。

3. 理論知識算的上是知識產權么,比如「牛頓定律」是牛頓的知識產權么 求大神解答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最近一段時間部分互聯網公司如:騰訊、阿里等,也將其簡稱為IP。)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重要作用。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4. 知識產權理論依據怎麼寫

理論依據:
知識產權是基於人類智力勞動成果而產生的一種專有權利。
這種專有權利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它可以在市場上(如所謂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版權貿易市場等)進行交換,滿足人們的需要。
由於人類智力勞動成果的創造或生產主要是基於人的智力勞動,而不是像一般手工或機制產品(它當然多少也帶有某些智力勞動的因素)那樣,主要是基於物質消耗和時間消耗,因此,智力勞動成果的價值不能像一般產品的價值那樣簡單地通過計算物耗和時耗成本來計算。智力勞動成果的創造或生產當然也得有一定的物耗與時耗,但這種物耗與時耗不是十分重要的,有時甚至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某人佔有一件產品,對該產品享有使用或支配權(物權)。他如果轉讓該產品,那麼,在評估該產品的價值時,很容易地可以根據該產品的物耗和時耗成本計算出來。而對基於人類智力勞動成果而產生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時,單純使用這種計算成本的方法可能就不夠了。例如,某發明家偶然的一個「創意」,在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就可能依法取得某項知識產權。此時,該知識產權的成本是極少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1.知識產權的價值與使用價值
(1)知識產權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指物品(包括無形物)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或無形物)的特殊性,決定了知識產權使用價值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殊性。
第一,使用價值的潛在性和不確定性。對某件有形物如一幅油畫的使用,可以直接對該物進行,從使用中可以直接得到某種好處或利益,如觸摸該油畫所產生的滿足感或視覺上的愉悅等。而對某項無形物如一幅油畫的版權的使用,卻不是能夠直接對這項「無形的權利」進行的。該油畫的版權看不見摸不著,它的使用價值是潛在的,往往只能通過對油畫作品進行展覽、復制、發行等體現出來。該油畫作品的版權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價值,往往只有經過作品的展覽、復制、發行等,其價值才能體現出來。因此說,知識產權的使用價值是潛在的、不確定的。
第二,使用價值在一定時限內的無限性。雖然人的智力創造大多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可以說是為某種用途而進行的。但是在智力勞動成果的使用中,可能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使用方式的改變而改變其使用范圍和領域,其使用價值也會隨之增加或擴大。由於技術革新和使用方式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因此,在一定時限內,知識產權的使用價值也具有無限增大的可能性。
第三,使用價值的共享性。一件有形物品,對它的使用,在同一時間內往往只能由其持有人一人獨自使用。而作為無形物的知識產權卻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分別由若幹人使用。例如,一項專利技術,專利權人既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同時轉讓給他人使用,由若干使用者同時共享這項專利。但是,盡管獨享或共享行為不會影響到專利技術的質量,但卻有可能影響到該項專利的價值評估。因為由一人獨占(壟斷)市場給使用人帶來的利益可能要大得多,而由多人共占市場,則利益必然由多人分享。在市場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專利權人授予一人獨占市場的價格當然要高得多。
第四,使用價值的增殖性。一件普通物品,如一根電焊條,當它用於某部機器時,其使用價值一般也就相等地轉移並固定在該機器上了。而知識產權,如一項新的焊接工藝技術專利,當它應用於某部機器時,不僅可以起到焊接作用,而且可能由於焊接工藝的改進,使該機器變得更結實、耐用、美觀,使其產生質的飛躍。這也就是說,當這項專利應用於機器上時,其使用價值可能不僅相等地轉移到機器上去,而且可能會產生出新機器,或大大革新原有機器,給使用人帶來超額利潤。這一點在知識產權評估時應當予以充分注意。

5. 理論基礎與理論依據的區別

前者是一個理論,後者是摘取理論的一部分來論證自己觀點的!當然 前者也用來論證觀點啊!

6. 理論基礎

礦產資源評價和預測的基本理論為相似-類比理論、求異理論、定量組合控礦理論(趙鵬大等,1993)。

1.相似-類比理論

相似-類比理論是地質學的方法論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論。1830年英國地質學家C.萊伊爾在「地質學原理」這本經典著作中提出的「將今論古」的歷史比較分析法就是最基本的類比原則。

前蘇聯A.B.卡日丹(1988)認為:「研究地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逐步逼近原則,利用已有信息的最主要方法途徑是類比原則,而評價結果可靠性的最主要方法途徑是抽樣解剖原則」。

用於礦床預測的類比理論為:

(1)在相似地質環境下,應有相似的成礦系列或礦床產出;

(2)在相同(足夠大)地區范圍內應該有相似的礦產資源量。

2.求異理論

地質異常是一種與周圍地質環境截然不同的地質結構,是可能產生特殊類型礦床或產出前所未有的新類型或新規模礦床的必要條件。因此不能只注意與已知類型的成礦環境類比,還要注意求異,尋找地質異常。在此基礎上,研究和檢查地質異常中是否存在具有控制礦床因素必要、充分的定量組合。

3.控礦因素定量組合控礦理論

成礦不是靠單一因素,也不是靠任意幾個因素的組合。而是靠「必要和充分」因素的組合,是進行經濟有效的預測和勘查的保證。因此,研究查明控礦因素定量組合、查明各種因素在成礦過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性質和方向以及各種成礦因素在成礦中的參與程度,是礦產資源預測和評價的任務之一。

閱讀全文

與理論基礎里的知識產權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