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從國外引進版權的新聞欄目的

從國外引進版權的新聞欄目的

發布時間:2021-08-07 15:46:47

① 我國曾經引進過的境外時事新聞類節目有哪些

幾乎是以評論和介紹為主。如時政評論、政策解讀、今日世界、國際時評等等。

② 購買國外節目版權是否有利於我國傳媒行業的發展

引進國外成熟的電視綜藝節目模式,打造「本土化」電視節目,迅速提升了衛視頻道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了我國電視節目制播理念、製作方式和推廣營銷的重大變革,給我國電視業發展帶來了巨大「利好」。
1.轉變了電視制播理念。長期以來,我們強調電視的宣傳教育作用,忽視電視的娛樂服務功能,在電視節目表現形式上注重嚴肅、端莊、典雅、穩重,說教有餘而娛樂不足。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電視制播理念已經不能適應人們的收視習慣、收視心理、收視需求、收視選擇和收視方式的新變化。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的收視需求,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處於快速發展期的我國電視業更多地通過抄襲港台電視節目模式實現自身的創新;1998年央視《城市之間》和《幸運52》的播出,開啟了我國引進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版權新紀元,引進國外模式版權電視節目開始登上了我國電視熒屏。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的引進帶來了國外先進的電視節目製作理念,開辟了我國電視節目創新的「新天地」。比如,《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中國夢想秀》等電視綜藝節目,從平民化視角,關注當下現實,傳遞正能量,輸出真性情,弘揚主流價值觀,在節目製作和播出期間,讓公眾通過社交媒體直接參與到節目製作和播出全過程,主動拉近了電視與公眾的距離,讓人們心目中「高高在上」的電視走下了「神壇」,來到了公眾日常生活中間,推動了我國電視節目的核心價值追求從「單純的美學觀賞性」到「公眾服務的有效性與美學觀賞性並舉」的轉變,從「以內容為核心」到「內容與模式融合」的轉變,實現我國電視製作與傳播理念的重構、主流價值與傳播效果的完美結合。
2.提升了電視節目製作水平。電視綜藝節目集紀錄、直播、綜藝、談話和真人秀、脫口秀等電視表現方法於一身,具有開放性、跨界性、兼容性的鮮明特徵,最能體現一家電視台和一家節目製作公司的節目製作水平。各電視台或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引進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版權後,原版權方提供一本節目製作「寶典」,「寶典」就像一份產品說明書,從節目的創意、宗旨、流程、人員安排,到舞台搭建、燈光設置、話筒擺放、錄相機位置、觀眾座次、視覺設計、電腦特效,甚至小到安裝舞台用的螺釘型號,都做了詳細的說明。在節目製作前期,原版權方派出「飛行製片人」來華對節目組人員進行培訓,幫助製作團隊全面熟悉掌握節目的製作理念、製作流程和製作要求;在節目錄制檔期和後期製作階段,原版權方派出的專家在現場進行指導和監督,全程式控制制節目的製作質量,保證了節目的收視效果。當然,引進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版權不是靈丹妙葯,沒有達到預期收視和廣告收入預期的節目「大有人在」,但無論引進模式版權節目表現如何,各電視台或節目製作機構通過製作引進模式綜藝節目,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人才,推動了電視節目製作水平的整體提升。
3.激發了電視節目創新活力。引進電視節目模式誕生於國外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土壤,電視台或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引進後往往不能直接照搬「寶典」,即使可以直接「拿來」,也要綜合考慮節目的播出環境和目標受眾,結合我國公眾的審美特點、價值觀念和收視習慣,進行「本土化」改造,讓做出的節目更加符合我國國情和觀眾「口味」,2012年推出的《謝天謝地,你來啦》、《中國好聲音》、《激情唱響》、《一聲所愛·大地飛歌》、《技行天下》等一批引進國外模式版權綜藝節目的成功播出,無不是在製作上充分遵循「寶典」基礎上進行「本土化」改造創新的產物。引進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版權為我國電視節目創新提供了範例,激發了我國電視人的創新活力,涌現出了一批具有自主創新品牌電視節目,特別是在綜藝節目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比如,東方衛視的《聲動亞洲》和《百里挑一》、雲南衛視的《士兵突擊》、江蘇衛視的《花樣年華》、山東衛視的《歌聲傳奇》、青海衛視推出的《花兒朵朵》、四川衛視推出的《天籟之音·中國藏歌會》、江西衛視推出的《中國紅歌會》等一批收視和口碑俱佳的優秀電視節目。其中,東方衛視的《聲動亞洲》的播出權已成功輸出到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百里挑一》的節目模式成功走上國際市場。從引進、學習到原創、輸出,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電視節目和電視節目模式開始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4.推動了電視業制播分離改革。我國電視業制播分離改革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廣泛實踐還是在最近10年。各電視台從傳統的自製節目到與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合作生產節目、再到向專業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定製或購買電視節目,電視業制播分離多樣化趨勢日益明顯,在近年來熱播的引進國外模式版權綜藝電視節目都是專業電視節目公司參與製作,比如,湖南衛視《名聲大震》、《舞動奇跡》、《挑戰麥克風》、《最高擋》,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東南衛視《歡樂合唱團》,廣西衛視《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的合作製片方都是北京世熙創意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央視《夢想合唱團》、遼寧衛視《激情唱響》、安徽衛視《勢不可擋》的製作公司則是光線傳媒有限公司……在電視台與電視節目製作公司的眾多合作模式中,《中國好聲音》的「對賭模式」實現電視台與節目製作公司的「雙贏」,無疑是我國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典範。電視台通過引進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版權與專業節目公司聯合製作,或直接購買專業節目公司製作的引進國外模式版權的電視節目,嘗到了制播分離的「甜頭」,就連國字型大小的央視也加入到了與體制外節目製作公司合作行列,先後與光線傳媒、唯眾傳媒、能量傳播合作分別推出了《夢想合唱團》、《開講啦》、《小崔說、立波秀》等節目。隨著國外電視綜藝節目模式大量引進,各電視台與節目製作公司的合作模式不斷翻新,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電視業制播分離改革。
5.加快了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發展。電視綜藝節目的意識形態屬性相對較弱,是電視內容中產業鏈最長、最容易實現產業化發展的部分。我國引進模式的電視綜藝節目在國外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為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學習借鑒的範本,推動了我國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發展。目前,全國大大小小電視節目製作企業逾千家,涌現出了光線傳媒、世熙傳媒、天擇傳媒、東方風行、能量傳播等一批知名節目製作公司。這些公司在引進、製作和經營電視節目的同時,還廣泛涉及大型活動和頒獎典禮、影視劇製作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等電視節目製作關聯業務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電視全產業鏈企業。比如,世熙傳媒作為BBC Worldwide (BBC環球公司)全球節目模式中國大陸製作中心,主要從事國際電視節目模式引進、研發、製作和營銷,是BBC Worldwide授權的全球第11個模式節目製作中心,擁有數百個可在中國製作的節目模式。東方風行傳媒每年製作的電視節目超過680個小時,擁有《超級訪問》、《美麗俏佳人》、《非常靜距離》等一批在全國衛視熱播電視節目,節目發行到全國200家省市級電視台,覆蓋電視、移動電視、網路視頻等所有播出平台,每天節目的收視人群超過7億人次。引進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版權開辟了我國電視產業化發展領域,綜藝節目製作成了文化市場的好「生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電視台和社會機構注冊成立節目公司,加入到了電視節目製作行列,像IPCN這樣專門從事國外電視節目模式版權代理公司,也成立了自己創意製作團隊,開始製作自己的原創模式節目。

③ 請問中國好聲音意這個娛樂節目是原創的還是從國外引進的

親 中國不可能抄自己想出這么襲新穎的形式來的
我最早看到的是美國之聲
後來看見中國的the voice的 所以不怎麼喜歡中國之聲 形式完全一樣
現在其他各個國家也都有這個節目了 英國 荷蘭 還挺多的
各個國家都借鑒了這個節目的形式來選拔優質聲音
我不清楚最早是哪個國家開始的 不過中國肯定不是第一個的~

④ 中國什麼綜藝節目的版權是來自國外

近年來國內娛樂綜藝節目做的風生水起,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非誠勿擾、奔跑吧內兄弟等等'不難發容現這些節目都是引進國外版權,反觀國內原創娛樂節目似乎缺乏爆點,印象中沒什麼對外輸出的節目。
1998年底
央視二套購買英國博彩娛樂節目《GOBINGO》,本土化為《幸運52》《開心辭典》。
2005年起
湖南衛視《超級女聲》險被英國節目《Pop Idol》告上法庭,給業界上了一堂節目版權普法課。
2007年
湖南衛視購買BBC節目,改造成《名聲大震》,引領國內購買海外節目模式潮流。
2010年初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風頭蓋過湖南衛視引進版權的同類節目《我們約會吧》。
2010年夏
《中國達人秀》的成功,讓這一年成為「版權模式啟蒙年」。
2012年夏
《中國好聲音》創造了電視節目模式商業價值的新標桿。

⑤ 電視上的新聞類節目有版權嗎,可否上傳到網上播放

您好!所有電視節目都有版權,但擅自上傳到網上是否屬於侵權還需考慮具體用途,著作權法規定了權利的限制,符合以下情形的屬於著作權的合理使用,不屬於侵權。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如能提出進一步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加准確的法律意見。

⑥ 將境外的圖書版權引入境內,並在境內的出版物上發表內容,是否需要取得新聞出版總署的前置性行政審批

按我的理解,因為大陸出版實行審讀、編輯責任制度,所以引進版權的內容由出版單位負責。

進口出版物才需要審查。

權威回答問省新聞出版局或出版總局

閱讀全文

與從國外引進版權的新聞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