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品沒有發表就不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嗎
我國《著作權法》第2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回否發表,依照本法答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據此可知,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時間是自作品完成之時,與該作品是否發表無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外國人的作品只有首次在中國境內發表的才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② 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著作權即我們平常所熟知的版權,我國法律對著作權的保護包括了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同時也規定了一定的保護期限。那麼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1)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2)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4)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權法規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有三種類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護。第一種是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第二種是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用於《著作權法》的作品。它們包括下列作品:(1)法律、法規,國家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極其官方正式譯文;(2)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第三種是超過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限的作品。關於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長?不受保護的對象有哪些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如果還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可以與我們聯系。
③ 哪些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
在實踐中,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呢?下面跟著找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閱讀完以下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一、根據《著作權法》第四條和第五條的規定,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或對象有:1、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著作權法》第四條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其中依法,是指依據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200第八章廣播影視作品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其中的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即含有法律禁止的內容而被政府主管機關明令禁止的作品。此處禁止必須作嚴格理解,作品因內容不當而被傳播媒介拒絕採用,不屬此列,電影、電視劇未經審查或者審查未通過,也不是被禁止,都應受著作權法保護。2、立法、行政和司法性質的文件。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都不適用著作權法保護。其目的在於使這些作品盡可能廣泛地、不受阻礙的傳播,以利於公眾使用,規范公民的社會行為,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電台、電視台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由於缺乏獨創性,並且需要迅速在全世界傳播,也不適用著作權法保護。但如果在新聞內容中融進了作者的思想觀點或者形象描寫,如新聞綜述、新聞評論、報告文學等則適用著作權法保護。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及公式。這類作品通常沒有創造性特徵或只具有社會一般常識性特點,屬於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共同精神財富,不能為任何人所專有,故不適用《著作權法》保護。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著作權的保護期限,作品的作者是公民的,保護期限至作者死亡之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作品的作者是法人、其他組織的,保護期限到作者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④ 請問,外國人、無國籍人的未發表作品能否受到我國著作權法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規定,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內否發表,依照本法容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要想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有簽訂協議或者有共同參加國際條約。從作品完成時受法律保護。
2,如果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作者不存在以上第一種情況,其作品要想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必須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該作品。
3,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 出版 的,或者在成員國 和 非成員國 同時 出版 的,受中國法律保護。
—— 縱橫法律網 劉洪琪律師
⑤ 未申請版權是否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不用申請的,和專利權、商標權不同,他是自動產生的,從你創回作文章完成的時候就自動擁答有了。
目前好像還沒有法律對網上的文章的著作權作出特殊規定,但是由於網路的開放性,你倒是很難證明是不是你寫的文章,以及何時寫成的文章。
⑥ 著作權是如何成立的對著作權說明到年份,如超過年份是否還受保護
著作權是自作品完成後自動獲得的。
著作權時分為兩個部分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內利。
關於財產權:一、容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的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以及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一般從作品首次發表時開始計算,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沒有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給予保護。
三、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沒有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⑦ 未發表的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
你好,未發抄表的作品也享有著作權,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作者完成創作後,即取得著作權,並且能夠對抗第三人的侵權活動。但是如何確認作品已創作完成有時比較困難,一般情況下,作品創作完成,就是指作者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觀點表達出來,為人們所知,並且構成了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這種已經完成的作品,可以是作者預定創作計劃的全部,也可是一部分。只要作者的某一構思已經以某種形式完整地表達出來,即使是他全部構思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應視為作品在一定階段的創作完成,自動取得創作權。
⑧ 未公開發表的著作權如何保護
著作權的取得在國際上有二種作法:一種是無手續主義,也稱自動保內護主義,即容作品只要創作完成即自然而然地取得著作權,而無需履行其他手續;另一種作法也稱有手續主義,即作品不但創作完成,還須履行一定的手續才能取得著作權。我國採取的是自動保護主義。
未公開發表的著作的著作權著作權:(1)著作權的客體即作品是指作若的創作活動所取得的具有一定表現形式的智力成果,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獨創性。即創造性的勞動所取得的成果,而非抄襲他人作品。[2]能以一定的客觀形式表出來,即能被他人感知,如手稿、演講等。本案中郭甲總結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會。獨立創作完成了該論文,並以手稿的稅式表現了出來,完全符合作品的構成要件。(2)根據《著作權法》第2條的規定,作品只要創作完成,不論是否發表,作者即可獲得著作權。因此,郭田的論文雖未公開發表,已自然取得著作權;肖丙剽竊他人作品,雖已發表,但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根據《著作權法》第46條的規定,肖丙應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⑨ 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有哪些新聞是否可以受到保護
著作權它的保護范圍究竟有多大?我們經常見到的時事新聞會受到著作權的保護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有哪些著作權的保護的作品有哪些?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必須要具備以下的條件:1、原創作品。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獨立創作的,是作者獨立思考和勞動的產物,即在選擇和安排文字、情節、音符、顏色、畫面、造型等方面是作者獨立而成的作品。2、可復制性。復制形式包括印刷、繪畫、攝影、錄制等。口頭作品也在受保護范圍內。3、合法性。合法性並非作品的構成要素,但它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條件。時事新聞的含義:1、《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通過報紙、期刊、電台、電視台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2、最高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的單純事實消息屬於時事新聞。3、法律上只是認可單純事實消息屬於時事新聞。時事新聞是否受到著作權的保護?1、著作權法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2、隨著傳媒產業的發展,新聞報道已越來越多地融入了媒體自身對信息資源的整合、加工、判斷,其中包含了越來越多的智力勞動。因此,最高院出台的《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規定傳播報道他人采編的時事新聞應當註明出處。
⑩ 著作權不保護的范圍有哪些
根據《著作權法》第4條第1款的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
第5條:「本法不適用於:(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時事新聞;(三)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一、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不僅有形式要件,而且要求內容也要合法,不得違反憲法、法律、法規、黨的政策和決議等。如惡毒攻擊社會主義制度的反動作品、企圖為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便利條件的文字作品等,就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二、有悖社會公德和妨害公共秩序的作品
世界各國的著作權法律都不保護黃色的、內容淫穢的作品。同樣,許多國家對故意欺騙公眾的作品以及蔑視宗教信仰的作品也不給予著作權法上的法律保護。
三、進入公人領域的作品
保護期屆滿後,作品即進入公有領域。其著作財產權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任何人都可以不經作者同意、不支付任何報酬加以利用,但不能損害作品作者的人身權。人身權是永遠受到保護的。
四、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這類作品包括三種。第一、國家的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譯文。這類作品需要廣泛的使用和傳播,如果給予著作權保護,反而影響了它的使用和傳播。第二,時事新聞。這里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電台、電視台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第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這類作品是邏輯運算的結果,不具有獨創性,故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