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范圍內也有一份著名的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協議叫做什麼
世界版權公約(UniversalCopyrightConvention)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主持下參加國簽字,1955年9月16日生效。
Ⅱ 世界范圍內有一份著名的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協議叫做什麼
《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的規定,知識產權包括下列客體的權利:
(1) 文藝、藝術的科學作品。
(2) 表演藝術家的表演、錄音和廣播。
(3) 人類一切活動領域的發明。
(4) 科學發現。
(5) 工業品外觀設計。
(6)商標、服務商標、廠商名稱和標記。
(7) 制止不當競爭。
(8) 在工業、科學、文學和藝術領域內由於智力活動而產生成果的一切其他權。
(2)外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擴展閱讀
1、對知識創造的激勵作用
知識產權制度依法對授予知識產權創造者或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的排他獨占權,並保護這種獨占權不受侵權,侵權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了這種獨占性,就使得知識產權創造者或擁有者可以通過轉讓或實施生產取得經濟利益、收回投資,這樣才有繼續研究開發的積極性和物質條件,從而調動知識創新者的積極性。
2、知識產權制度具有調節公共利益的作用
知識產權制度雖然保護知識創造者的利益,但並不等於壟斷。知識產權制度有兩大功能:一是保護功能,這使知識創造者的正當權益能夠得到保護,從而調動了人們從事創造活動的積極性;二是公開功能,也就是知識創造者在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要向社會公開自己創造的內容。
3、知識產權制度具有保護投資的作用
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新的投入,才能有新的突破。一項科技成果的取得需要經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的復雜過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付出艱辛的勞動。
Ⅲ 世界各國為什麼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首先,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有利於調動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藝創作版的積極性。知識產權權保護制度致力於保護權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領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對權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權利給予及時全面的保護,才能調動人們的創造主動性,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其次,加強保護知識產權,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增強經濟實力。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決定了企業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時技術、品牌、商業秘密等無形財產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讓這些無形資產逐步增值,有賴於對知識產權的合理保護。
最後,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引進外商和外資投資。
Ⅳ 外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優秀做法
http://mba2001.okey.net/kj/Business_law/2003MBA%C9%CC%B7%A8%B0%B8%C0%FD%D1%D0%D3%910320.ppt#331,70,幻燈片 70
上面那一串地址是一個幻燈片,可以下載下來看,裡面有許多關回於中美的知識產答權保護, 案例多多哦~~
Ⅳ 關於國外如何對中小企業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
(一)確定企業知識產權作為轉讓或許可貿易的價格;
(二)確定企業知識產權資內本化價值,如以知識產權作容為入股的股金額,建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或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一方或雙方以知識產權作為出資方式;
(三)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產權之一,將知識產權資本化,如在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企業合並、破產清償、涉及產權變更時;
(四)以知識產權設立質權。
此外,在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涉及侵犯財產權利的賠償時,也有必要進行評估.
Ⅵ 1、國外信息安全法的分析研究。 2、國外對黑客的應對措施。 3、國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及特點 4、如何進
1、國外信息安全法的分析研究。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這一概念產生的歷史不長,各國也沒有取得較為一致的看法。2001年11月,第56屆聯大會議在通過的決議中,呼籲所有會員國就「有關信息安全的各種基本概念的定義」等向秘書長及時通報,其目的就是要消除概念上的混亂,更好地促使信息安全的國際合作。根據2002年美國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的規定,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用生和抗否認性。
國外關於信息安全法律問題的研究也比較早,相對完善一些。這一點可以從國外尤其是美國的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方面得到印證。美國聯邦政府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最主要的是1987年的美國第100屆國會通過,1988年開始實施的第100-255號公法,即《1987年計算機安全法》。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確立的在關信息安全的法律包括:計算機安全法、正當通信法、信息自由法、個人隱私法、反腐敗行徑法、偽造訪問設備和計算機欺騙濫用法、電汛法、互聯網網路完備性及關鍵設備保護法案等。
探討美國對信息泄密的法律規制。在網路環境下的信息泄密是網路信息在存儲、傳播、使用或者獲取的時候被其他人非法取得的過程。網路信息泄密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個人隱私信息、企業商業秘密以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信息等的泄露。美國聯邦立法中對防範和制止信息泄密的法律主要有:《電子通信隱私法》(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Privacy Act簡稱ECPA)、《統一商業秘密法》(Uniform Trade Secrets Act簡稱UTSA)和《計算機欺詐和濫用防止法》(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簡稱CFAA)。
探討美國對信息破壞的法律規制。信息破壞主要是指製造和傳播惡意程序破壞計算機所存儲的信息和程序,甚至破壞計算機硬體的行為。美國聯邦法律對計算機和網路信息系統安全作了專門的規定。根據《計算機欺詐和濫用防止法》(CFAA),受該法保護的計算機的范圍不僅限於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而是任何用於州際或者國際間的通信和貿易的計算機,確立了違反該法的民事、刑事責任。
探討美國對信息侵權的法律規制。信息侵權就是對信息產權的侵犯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內容和傳統的信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信息內容的擴展、信息載體的變化、信息傳遞方式的增加,由此也就帶來了傳統知識產權保護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美國有關信息侵權方面的聯邦法律主要是《數字千年版權法》(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簡稱DMCA) DMCA保護網路知識產權的主要手段是保障網路知識產權的所有人對其擁有所有權的網路知識產權作品設置的加密技術手段,防止任何人繞開該加密手段侵害網路知識產權。
探討美國對信息污染的法律規制。信息污染是指無用信息、劣質信息或者有害信息滲透到信息資源中,對信息資源的收集、開發和利用造成干擾,甚至對用戶和國家產生危害。美國國會在1998年通過的《兒童在線保護法》(Child Online Protection Act簡稱COPA)規定經營者應對未成年人有害的內容採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控制,使之不能為未成年人所接觸,否則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2000年12月15日通過的《兒童互聯網保護法》(Children』s Internet Protection Act),該法規定中小學、圖書館等社會公共組織具有安裝有害信息過濾和阻礙技術的要求,綜合全社會力量共同抵禦色情信息對未成年人的侵擾。
2、國外對黑客的應對措施。
美 國 增 撥 款 項 打 擊 黑 客
---- 克 林 頓 不 久 前 在 向 國 會 提 交2001 年 度 財 政 計 劃 時, 將「 打 擊 網 絡 恐 怖 活 動 經 費」 由2000 年 財 政 年 度 的17.5 億 美 元 提 高 到20.3 億 美 元。
----美 國 政 府 的 官 員 強 調 說, 政 府 的 撥 款 將 主 要 用 於 開 發 監 視 黑 客 入 侵 政 府 部 門 電 腦 的 高 級 軟 件 系 統、 信 息 安 全 研 究、 研 制 打 擊 網 絡 恐 怖 活 動 的 技 術 以 及 培 訓 有 關 專 業 人 員。2 月15 日 出 席 這 次 克 林 頓 主 持 的 網 絡 安 全 高 層 會 議 的 專 家 中 還 有 一 位 相 當 引 人 注 目 的 來 客 — — 綽 號 為「 穆 吉」 的 電 腦 黑 客。 據 悉,「 穆 吉」 是 一 個 名 為「 智 囊 團」 的 電 腦 黑 客 組 織 成 員, 該 組 織 專 門 協 助 政 府 從 事 網 絡 安 全 方 面 的 工 作。 「 穆 吉」 的 出 現 多 少 就 已 經 說 明 了 美 國 政 府 在 這 個 問 題 上 的 兼 容 並 包 的 態 度。
----美 國 聯 邦 調 查 局 國 家 基 礎 設 施 保 護 中 心 負 責 人 最 近 也 向 美 國 國 會 提 交 詳 細 報 告, 稱 聯 邦 調 查 局 已 培 訓 出 一 支 由7 人 組 成 的 反 黑 客 小 組, 他 們 將 被 派 到 華 盛 頓、 紐 約、 舊 金 山、 洛 杉 磯 等 重 要 城 市。
日 本 加 緊 研 究 反 黑 客 技 術
----1999 年, 日 本 發 生 的 黑 客 襲 擊 事 件 超 過 1000 次, 比3 年 前 增 加 了1 倍。 這 迫 使 日 本 政 府 不 得 不 加 緊 研 究 開 發 反 黑 客 襲 擊 的 信 息 保 密 技 術。
----今 年1 月21 日, 日 本 政 府 有 關 省、 廳 制 定 了「 反 黑 客 對 策 行 動 計 劃」, 主 要 內 容 有: 今 年 年 底 前, 制 定 對 付 電 腦 恐 怖 活 動 的「 特 別 行 動 計 劃」; 建 立 和 健 全 處 罰 黑 客 行 為 的 法 律; 加 強 政 府 控 制 危 機 的 體 制, 以 防 止 黑 客 襲 擊 和 計 算 機 病 毒 侵 入; 在2003 年 前 使 日 本 的 信 息 安 全 技 術 趕 上 美 國。 不 久 前, 有 關 省、 廳 召 開 關 於 信 息 安 全 的 會 議, 決 定 提 前 實 施 上 述 計 劃。
----通 產 省 和 郵 政 省 決 定2000 年 度 撥 款24 億 日 元 開 發 提 高 政 府 計 算 機 網 絡 安 全 性 的 技 術, 具 體 開 發 項 目 包 括 防 止 非 法 存 取 的 技 術、 查 明 黑 客 來 路 的 跟 蹤 系 統、 計 算 機 病 毒 的 檢 測 和 清 除 技 術、 數 據 密 碼 技 術 等。
----日 本 通 產 省 早 在1997 年 就 設 立 了「 大 規 模 設 備 網 絡 安 全 對 策 委 員 會」。 在2000 年 度 預 算 中, 通 產 省 用 於 開 發 計 算 機 保 密 技 術 的 經 費 為18.7 億 日 元, 比 上 年 度 增 加 了2 倍。
----防 衛 廳 的 指 揮 和 通 信 系 統 自 成 體 系, 與 外 界 隔 絕, 因 此 不 會 被 黑 客 襲 擊。 但 是, 考 慮 到 將 來 與 外 部 的 聯 系, 防 衛 廳 在2000 年 度 預 算 中 撥 款13 億 日 元, 用 於 研 究 對 付 黑 客 的 經 費, 他 們 還 計 劃 派 人 到 美 國 接 受 培 訓, 培 養 反 黑 客 專 家, 並 了 解 美 國 軍 隊 的 反 黑 客 對 策。
----日 本 政 府 從2 月13 日 正 式 實 施《 關 於 禁 止 不 正 當 存 取 行 為 的 法 律》, 加 強 了 對 黑 客 等 不 正 當 行 為 的 處 罰。
德 國 網 上 沒 有「 絕 對 自 由」
----德 國 聯 邦 信 息 技 術 安 全 局 的 一 位 新 聞 發 言 人 最 近 表 示,「 自 由 軟 件」 和Internet 上 的「 自 由 傳 播」 機 制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促 進 了 軟 件 業 和 整 個 信 息 產 業 的 進 步。 不 過, 如 果 缺 乏 有 效 的 管 理, 這 種「 自 由 軟 件」 機 制 中 也 潛 伏 著 巨 大 的 危 機。 網 上 自 由 傳 播 的 黑 客 軟 件、 解 密 軟 件 難 以 計 數, 它 們 一 旦 落 到 惡 意 黑 客 手 里, 無 疑 會 產 生 難 以 估 量 的 嚴 重 後 果。 令 人 擔 憂 的 是, 世 界 大 多 數 國 家 的 信 息 安 全 法 規 對 編 寫 和 傳 播 此 類 軟 件 的 行 為 都 缺 乏 必 要 的 法 律 解 釋, 從 而 使 有 關 機 構 在 網 絡 管 理 工 作 中 遇 到 很 大 的 困 難。
----德 國 在 保 障 網 絡 安 全 方 面 起 步 較 早, 在 1996 年 就 通 過 了《 信 息 安 全 法》, 並 成 立 了 聯 邦 信 息 技 術 安 全 局。 法 律 對 網 上 安 全、 個 人 自 由 和 隱 私 權 作 了 一 系 列 界 定, 而 信 息 技 術 安 全 局 配 合 內 政 部 和 刑 警 局 進 行「 技 術 執 法」。 在 技 術 上 加 強 預 防 性 和 前 瞻 性 研 究, 向 企 業 和 個 人 普 及 信 息 安 全 意 識, 推 廣 安 全 技 術 標 准 等 已 成 為 德 國 的 通 行 做 法。 因 此, 雖 然 德 國 近 年 來 小 規 模 的 公 司 網 站 被 襲 事 件 並 不 少, 但 尚 未 發 生 造 成 慘 重 損 失 的 黑 客 襲 擊 事 件。 在 本 月 的 黑 客 襲 擊 事 件 發 生 後, 德 國 內 政 部、 聯 邦 信 息 技 術 安 全 局、 聯 邦 刑 警 局3 個 部 門 又 及 時 地 聯 合 成 立 了 反 黑 客 專 家 小 組, 組 成 了 德 國 的 網 上 反 黑 客「 特 種 部 隊」。
3、國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及特點
參考:http://202.204.214.99/index/showdoc.asp?blockcode=sjnam&filename=200706272929
4.如何進行安全風險和安全代價分析?如何尋找他們的動態平衡點?
Ⅶ 中國應該怎樣借鑒國外知識產權保護的方法
我國最應該學習的地方是:
自己技術尚不發達的產業,推行知識產權弱保護;技術發達、處於領先的產業,推行知識產權強保護。
中國為了加入WTO,當時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巨大壓力,在知識產權領域做了很多讓步,以致於我國三十多年完成了西方國家兩百年的知識產權立法進程。其中很多方面,對中國自身發展其實並沒有保護作用,甚至會成為外國權利人鉗制中國競爭者的工具。
中國現在當務之急是在既有的知識產權領域內多練「內功」,鼓勵本國競爭者開發新技術,從而積極地享受知識產權保護體制的益處。另一方面,國家要加強配套立法,建立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限制措施,例如強制許可機制、反壟斷機制等,從而限制外國競爭者濫用知識產權傷害我國尚顯幼稚的民族產業。
知識產權分為三各部分
1.商標權,商品或者服務的標志,如咬了一口的蘋果,商號等
2.專利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專利
3.版權,也就是著作權,包括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藝術作品等,除此之外,集成線路,軟體認證也為版權內容
Ⅷ 有關美國知識產權保護的
在美復國,對知識產權的法律制保護由來已久。1789年開始實施的《憲法》第一章第八條第八款指出,國會有權「保障著作家和發明人對各自的著作和發明在一定的期限內的專有權利,以促進科學和實用藝術的進步」。此後,美國又先後制訂了《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互聯網法》和《軟體專利》。為了全面執行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的各項義務,1994年12月8日美國政府制訂了《烏拉圭回合協議法》,對知識產權法律作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Ⅸ 為什麼發達國家要推行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我國如何應對
因為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成熟,知識產權的成果也多。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國際化的進程,如果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同時跟進的話,那麼在國外知識產權的成果就得不到保護,在一些發展中國國家就可以肆意濫用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成果省去了前期開發研究的巨額成本,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所有者的產品中要攤入研發成本反而競爭不過。
中國直面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的應對
之策知識產權壁壘形式復雜多樣, 在國際貿易中的活動領域逐漸擴大, 涉及的商品逐步增多, 對有關國家進出口貿易影響也逐步加深。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需要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知識產權技術, 也需要鼓勵出口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我國在發展貿易的同時, 必然會遭遇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壁壘。針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壁壘, 我國應採取不同的對策。
(一) 樹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企業是我國市
場經濟的主體, 也是利用知識產權的主戰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外國公司針對我國提出的5年計劃大量申請專利, 在我國很多產業的未來發展領域設置了專利陷阱, 封殺了我國企業自主開發技術, 控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對此, 我國企業及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企業及民族工業受到的危機與挑戰, 真正樹立起知識產權意識。既重視外國人的知識產權, 又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 實施專利權部署戰略。我國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迫切需要, 知識產權戰略是指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為充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並遏制競爭對手, 謀求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整體性籌劃和採取的一系列的策略與手段。 [6]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 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就我國企業而言, 許多企業由於忽視技術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方面的運用, 許多產品技術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效益低。這種狀況只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運行機制、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 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缺陷, 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 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企業面臨
的知識產權壁壘困境, 從根本上說是中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 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因此, 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 認識到在世界市場全球化的條件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 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企業間, 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 以聯合開發、聯合投入、聯合保護等形式來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共享。企業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國家也應選擇戰略性產業支持企業進行技術開發。
(三)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我國企業, 特別是外貿企業要轉變觀念, 改變以往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糾紛的態度,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有不少中國企業, 自身並沒有侵權行為, 但由於害怕訴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常常放棄應訴的機會, 白白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 而有過侵權行為的企業, 也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消極應訴而支付超過正常水平的侵權費用; 同時, 我國企業界還應注重商會的建立和完善, 形成一個組織有效、協調一致、參與廣泛的企業聯盟, 這樣將有利於增強尋求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面支持的力量。
(四) 深入了解研究國際規則及主要國家知識
產權法的立法及實踐。我國是WTO成員, 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時應注意WTO, TR IPS對知識產權的規定, 同時對主要貿易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實踐也應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規定、立法趨勢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識產權壁壘。如對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 要把握當前主要貿易國所採取的原則。如果對象國採用地域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外貿活動時, 應特別注意知識產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