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質權人可以隨便使用質押物嗎
我國《物權法》第214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未經出質人同意,質權人不能隨便使用質押物。
Ⅱ 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出租質物,出租行為有效嗎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處分質物,因此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三條規定:由質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但這里只說了賠償,但出租行為有效嗎?????出質人能宣告這個出租無效嗎?算無權處分嗎
Ⅲ 質權人可以對質物行駛使用權嗎
質權人對質物享有質權,但是具體到使用權,法律並沒有賦予質權人專可以擁有。
嚴格來屬說,之所以能出現質權,是由於所有權人使用了其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而產生的,但是所有權人如果沒有授權物的使用權,質權人僅僅對該物佔有,並不能使用。
當然,只要你不弄壞人家的東西,就算你用了人家也不一定知道的。
Ⅳ 質權人可以自行拍賣質押物嗎
在有限的情況下抄,可以:
《物權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Ⅳ 質押後動產可以出租 轉讓嗎
動產質押後,債務人 或債權人 都不可以轉讓,但可以出租,租賃收入是給債權人還是債務人,由雙方協商而定,一般應該是給所有者人。
Ⅵ 質權人將出質物出租給第三人導致出質物滅失
質權人依照質押合同有權佔有質物,這是法律賦予質權人的權利,與此同時,法律也規定了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質物雖歸質權人佔有,但其所有權還是出質人的,在質權人佔有質物期間,因質權人未盡妥善保管義務致使質物滅失或毀損的,是對出質人的質物所有權的侵害,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
Ⅶ 關於質權人不得擅自使用質物的規定理解
第一個問題:物權法第214條已經規定的很明確了,如果經過出質人的同意,回只要是答在出質人同意或約定的范圍內,是可以使用質物的。雖然這是反向理解,但我認為這也是最一般的理解。
第二問題:沒有問題,根據我國《物權法》與《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約定「出質人轉移質押物的佔有,質權人可以佔有並且隨意使用質物」是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這不是法律禁止性規定,可由當事人雙方約定。但根據我經驗該條約定的還是過於籠統,沒有約定使用的時間、地點、方式及發生損害後的解決方式等問題,若產生矛盾難免會形生糾紛,或在訴訟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具體問題建議當面咨詢律師,會給予專業的解答。
Ⅷ 質權人可直接處理質押物嗎
不能。
《擔保法》第七十一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或者出質人版提前權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
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質物。
質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擔保法》司法解釋:
第九十三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處分質物,因此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由質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所以質權人無權在質押期間處分質押物,質押期滿後,債務人沒有履行債務的,質權人可以依法拍賣、變賣,以所得款項彌補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