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寓轉賣稅費比住宅會高嗎
公寓屬於非住房,轉讓公寓與不到兩年的住房的增值稅稅率一樣。
兩者相比,稅費高低取決於增值幅度的高低。增值幅度大,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就高。
對於購買者,契稅是4%,不能享受住房的優惠稅率。
㈡ 房屋產權轉讓需要交哪些稅
購買70年住宅類,公寓類按照戶型面積和房屋總價繳納1%~3%契稅, 購買時間未滿 2年的要交5.6%營業稅 購買時間未滿5年的交20%盈利差額 剩下就是印花等小費用稅費了。
房屋產權轉讓即房產過戶,需要交的稅費如下:
買方
1、契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5% (商用用房,二次購房或大於144平米的稅率為3%)
2、交易服務費:建築面積(平方米)×3元
3、交易印花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0. 05%
4、產權轉移登記費:50元(每增加1人加10元,買家為單位的80元)
賣方
1、交易服務費:建築面積(平方米)×3元
2、交易印花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0. 05%
3、土地出讓金: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
4、解困房: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
5、商品房:土地出讓金按基準地價× 3% × 未交土地出讓金的建築面積
6、分攤費用:成交價/總面積×分攤面積×10%(10樓以下)成交價/總面積×分攤面積×20%(10樓以上)
7、個人所得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房改房自用滿五年,且是唯一生活用房的免徵)
8、營業稅及附加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5.5% (房產證或購買時契稅完稅證未滿兩年)
(2)物權轉讓稅高嗎擴展閱讀;
產權轉讓是財產所有權及其所包括的財產佔有權、使用權和支配權在不同主體(所有者)之間的變更;或在財產所有權並不轉移或者不完全轉移的情況下,其佔有、使用、支配以及利益分享等權利在不同經營者之間的轉移。
轉讓的客體包括機器、設備、廠房、土地、原材料等物質形態的資產,也包括貨幣資產、債權債務、技術專利等非物質形態資產。企業的產權轉讓,可以有單項(一座廠房、一架機器等)、部分和全部產權轉讓等幾種形式。
企業的大部或全部產權轉讓,往往形成企業兼並。產權轉讓有以下兩種具體形式:有償轉讓和無償轉讓。其得以成立的法律意義上的條件包括:
(1)轉讓的財產必須是擁有實際產權的法定主體,任何組織或個人無權將自己沒有實際產權的財產進行轉讓,法定委託代理人視同法定產權主體;
(2)產權轉讓雙方必須履行必要的產權轉讓有關法律手續;
(3)履行手續後,原產權方即失去該項產權,而被轉讓方則依法擁有該項產權,並受法律保護。企業間的產權轉讓,是實現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以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有效途徑。
㈢ 不動產物權變更 稅費都包括什麼
不動產變來更所有權需要登記才發生自變更的效力,動產直接交付就發生變更的效力了,不一定要求是直接事實的交付,也可以採用佔有改定,指示交付等形式實現交付。但是對於汽車、船舶等特殊的動產,雖然也是以交付為轉移所有權的要件,但是沒有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來源海口律師網頁鏈接
對於其他的物權種類,用益物權基本上要求比較嚴格,多要登記,變更的時候也是要進行變更登記才發生效力,並且對於某些變更,法律還是有比較多的限制,但是地役許可權制相對較少;擔保物權裡面的抵押還是要登記,其他的多數可以根據當事人的合同確定變更效力,並不一定都要登記,留置權的話要求有先行的合法佔有才能行使。
㈣ 商鋪轉賣是不是要繳很高的稅
二手商鋪過戶需要繳納:
契稅(指導價×面積÷1.05×3%)
個稅(指導價×面積÷1.05×1%)
增值稅[(指導價×面積÷1.05-上次合同總價)×5.6%]
轉移登記費(550元左右)
印花稅(指導價×面積÷1.05×1%+5元/本)
土地增值稅(指導價×面積÷1.05×8%)。
希望能夠幫到您,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繼續提問或致電400咨詢。
㈤ 轉讓不動產個人所得稅交多少
一、轉讓二手商品房
根據規定:如果不能提供房屋原值的,將按納稅人住房轉讓收入的1%核定應納個人所得稅額;能提供完整資料的,按應繳個稅額的20%計算。那麼,就該套房屋而言,其個稅將會有兩種演算法:
①按照20%征稅:(商品房及其他住房合理費用為:最高扣除限額為房屋原值的10%。)
個稅=(轉讓收入-房屋原值-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合理費用)×20% =(65-48-3.575-0.0325-4.8)×20%萬=17185元
②按照1%征稅:
個稅=住房轉讓收入×1%=65萬×1%=6500元
如果按20%徵收個稅,那麼,甲所需交納的稅費總額為53260元;如果按1%徵收個稅,那麼,甲所需交納的稅費總額為42575元。
二、轉讓已購公房
已滿五年並且屬於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無需交納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
(5)物權轉讓稅高嗎擴展閱讀:
1、一手房屋交易:
契稅:買新房子要繳納的契稅為購房總價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區稅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減半,即1.5-2.5%。
維修基金:按建築面積乘一定金額收取。
物業管理費:房屋交房後支付,具體檔次費率按各地物價部門規定執行。
2、二手房房屋交易:
非普通住宅契稅要加倍。無論取得產權滿不滿兩年。
房本不滿五年,要按規定繳納營業稅:房屋產權取得滿兩年的免徵,未超過兩年的按房價5.5%繳納。2006年國稅總局的文件規定,對出售自有住房,並計劃賣房後1年內重新購房的納稅人,其出售現住房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先以納稅保證金形式繳納。
再視其重新購房的金額與原住房銷售額的關系,全部或部分退還納稅保證金。同時,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這一政策實際上對改善剛性需求有一定的優惠,應繼續堅持執行,切實達到『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抑制投機性需求』的政策目的。
營業稅:普通住宅不滿5年(含)轉讓的,按銷售價減去房屋成本價繳納營業稅,滿5年免繳。非普通住宅不滿5年(含)轉讓的,按銷售價繳納全額營業稅,滿5年以上轉讓的,按銷售價減去房屋成本價繳納營業稅。
所得稅:房屋產權取得滿五年的免徵,未超過五年的按房價1%或房屋原值—房屋現值差額20%繳納。(房屋原值一般按上道契稅完稅額計算)
萬分之十的印花稅。
房屋交易手續費按房價1.9%交納。
㈥ 房產轉讓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是按應納稅所得額的20%征稅,不是按銷售收入,可以把以前買房的成本扣除,但必須提供相關的票據資料。
房地產原價:
1、包括原房地產權屬登記價格,以及轉讓方原購入該房地產時繳納的印花稅、契稅和支付的登記費、中介費。
2、 轉讓環節稅費:轉讓方在本轉讓環節繳納的營業稅、印花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以及轉讓房地產支付的交易服務費、中介費。
3、有關稅費以合法有效稅票、發票和財政收據上註明的數額為准。
對轉讓已使用5年以上的房產,可以產權證上的登記價格和購買該房產時負擔的稅費確定其扣除額;也可由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允許其以依法設立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重置成本價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後的價格作為扣除額。
(6)物權轉讓稅高嗎擴展閱讀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建設部關於個人出售住房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8號)
一、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個人出售自有住房取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出售自有住房的應納稅所得額,按下列原則確定:
1、個人出售除已購公有住房以外的其他自有住房,其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確定。
2、個人出售已購公有住房,其應納稅所得額為個人出售已購公有住房的銷售價,減除住房面積標準的經濟適用住房價款、原支付超過住房面積標準的房價款、向財政或原產權單位繳納的所得收益以及稅法規定的合理費用後的余額。
已購公有住房是指城鎮職工根據國家和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規定,按照成本價(或標准價)購買的公有住房。
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按縣級(含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標准確定。
3、職工以成本價(或標准價)出資的集資合作建房、安居工程住房、經濟適用住房以及拆遷安置住房,比照已購公有住房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三、為鼓勵個人換購住房,對出售自有住房並擬在現住房出售後1年內按市場價重新購房的納稅人,其出售現住房所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視其重新購房的價值可全部或部分予以免稅。具體辦法為:
1、個人出售現住房所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應在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前,以納稅保證金形式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稅務機關在收取納稅保證金時,應向納稅人正式開具「中華人民共和國納稅保證金收據」,並納入專戶存儲。
2、個人出售現住房後1年內重新購房的,按照購房金額大小相應退還納稅保證金。購房金額大於或等於原住房銷售額(原住房為已購公有住房的,原住房銷售額應扣除已按規定向財政或原產權單位繳納的所得收益,下同)的,
全部退還納稅保證金;購房金額小於原住房銷售額的,按照購房金額占原住房銷售額的比例退還納稅保證金,余額作為個人所得稅繳入國庫。
3、個人出售現住房後1年內未重新購房的,所繳納的納稅保證金全部作為個人所得稅繳入國庫。
4、個人在申請退還納稅保證金時,應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合法、有效的售房、購房合同和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證明材料,以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後方可辦理納稅保證金退還手續。
5、跨行政區域售、購住房又符合退還納稅保證金條件的個人,應向納稅保證金繳納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納稅保證金。
四、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
㈦ 物權變更與物權轉讓有何區別
物權是權利主體對物依法享有的支配權,即權利人在法定范圍內直接支回配一定的物,並排答斥他人干涉的權利。物權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分為所有權、他物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動產物權、不動產物權等。物權的變更廣義上包括物權主體的變更、物權內容的變更和物權客體的變更。物權變更狹義上僅指物權內容的變更和物權客體的變更,不包括物權主體的變更。因為物權主體的變更會引起原物權人物權的喪失和新物權人物權的取得,因此通常不作為物權變更看待。
物權轉讓,實際上就是物權主體的變更,但是內容不變。
物權變更,實際上就是物權內容發生了改變,但是主體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