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軟體著作權可以多個企業共享嗎
軟體著作權可以多個權利人共同享有,申請的時候可以以合作開發的方式申請;如內果一個權利人已經申請了著容作權,後期可以通過轉讓的方式,將部分權利轉讓給其它權利人。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本法規定可以不經許可的除外。許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三)許可使用的地域范圍、期間;(四)付酬標准和辦法;(五)違約責任;(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第二十五條轉讓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權利轉讓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作品的名稱;(二)轉讓的權利種類、地域范圍;(三)轉讓價金;(四)交付轉讓價金的日期和方式;(五)違約責任;(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B. 著作權人本來是個人,但單位資助,出版合同與單位(甲方)簽該注意什麼
注意可以是合作,利潤共享、利益共分,但著作權強調必須是個人的。
C. 關於軟體著作權和共享協議的問題
合作開發的軟體進行著作權登記的,可以由全體著作權人協商確定一名著作權人內作為代表辦理容。著作權人協商不一致的,任何著作權人均可在不損害其他著作權人利益的前提下申請登記,但應當註明其他著作權人。因此,如果該公司申請時未註明你的共同著作權人的身份,屆時你可以此作為抗辯
D. 單位可以作為著作權的作者嗎麻煩告訴我
按相關法律規定,單位是可以擁有著作權的,也可以作為作品的作者。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一條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E. 可否向事業單位支付其單位內人員編寫作品的稿費(合同約定著作權人是單位)財務上應該怎麼處理
稿酬只能抄由出版單位向作者支付,事業單位不能以稿酬的形式向其工作人員發放。著作權人是單位,根據國家版權局《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第6條的標准,出版單位會將稿酬支付給單位,單位可將此稿酬轉付給具體的編寫人員。事業單位在出版單位支付的稿酬之外再給其工作人員發放稿費,有濫用經費之嫌,應該避免。當然,根據單位的規定,對做出貢獻的人員發放獎金,則另當別論。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供參考。
縱橫法律網-海南惠海律師事務所-陶虹律師
F. 個人如何與單位共同擁有軟體著作權謝謝
由公司外部人員與公司內部員工聯合開發,可以與單位共同享有著作權。山東省版權服務中心
G. 本人在單位開發的軟體,享有軟體著作權嗎
如果是職務開發,並且簽了協議指明著作權歸公司,那麼開發出來的軟體申請著作權只能歸公司所有。如果沒有簽署任何協議,建議你自己還是申請一個,公司裝傻的話,也會偷偷的把軟體申請著作權。如果著作權人是你,公司也要用,就只能轉讓。無償轉讓還是有嘗轉讓,就看你自己了。
H. 軟體著作權為個人和單位合作開發,著作權的歸屬問題著作權人可否為單位+個人如何實現
.哪些人可以成為軟體著作權人?
答:獨立開發完成軟體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及通過合同約定、繼承、受讓或者承受軟體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都可以成為著作權人。
.什麼是軟體開發者?
答:是指實際組織開發、直接進行開發,並對開發完成的 軟體承擔責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自然人。
.合作開發的軟體著作權怎麼歸屬?
答:由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作開發的軟體,其著作權的歸屬由合作開發者簽訂書面合同約定。
.委託開發的軟體著作權怎麼歸屬?
答:接受他人委託開發的軟體,其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書面合同約定;無書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確約定的,其著作權由受託人享有。
.由國家機關下達任務的軟體著作權怎麼歸屬?
答:由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的軟體,著作權的歸屬與行使由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規定;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確規定的,軟體著作權由接受任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
.職務開發軟體和非職務開發軟體怎樣界定?
答:自然人利用業余時間及個人的物質技術條件開發完成的,並且與本人的本職工作內容無直接聯系的軟體為非職務開發軟體。
自然人在單位任職期間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目標所開發的軟體,或者開發的軟體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所預見的結果或者自然的結果,或者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技術條件所開發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軟體,自然人的開發行為屬於職務開發,軟體為職務開發軟體,該軟體著作權由單位享有。
.只有進行軟體著作權登記後才有版權嗎?
答:軟體開發完成後著作權自動產生,不論是否登記,都享有著作權。
.申請登記的軟體名稱是不是不能與已登記的軟體名稱重名?
答:只要是獨立開發享有著作權的軟體都可以申請登記,軟體名稱可以相同或相似。
.可以以個人名義申請登記嗎?
答:只有著作權人才可以申請登記;依靠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自然人可以作為申請人申請登記。
.合作開發的軟體由誰進行登記?
答:合作開發的軟體進行著作權登記的,可以由全體著作權人協商確定一名著作權人作為代表辦理,申請者簽章時只需由此著作權人簽公章。著作權人協商不一致的,任何著作權人均可在不損害其他著作權人利益的前提下申請登記,但應當註明其他著作權人。
I. 責任編輯對書稿做了許多加工,花費了不少心血,可否同作者共享該書的著作權
著作權人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主體:即享有著作權權利和承擔著作權義務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9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
(一)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直接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著作權的原始主體。所謂直接創作的作品:指作者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書面的、口頭的和立體的形式表現)反應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個性與特點的作品。幫助作者修改稿件、編輯、校對、審稿等不能成為作者,因為他們是在作者創作基礎上進行修改的。
1.被視為作者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也是著作權原始主體;
2.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明,就是作者。(但不能說沒有署名的人就不是作者)
(二)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通過繼承、遺贈、轉讓、委託關系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3條(六)規定著作權中的財產權作為遺產可以繼承。第16條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著作權法第19條規定:「公民在死亡後,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
(三)未被視為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單位(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6條)
(四)國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國家作為著作權主體也有幾種情況:
1.作者身前將作品原件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或者將已發表的作品的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
2.作者通過遺囑方式將其全部或部分作品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在他死後贈送給國家;
3.作者死亡後,其作品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人繼承又無人受贈,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由國家享有;
2.著作權屬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變更、終止後,沒有承受其權利與義務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著作權由國家享有。
(五)外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條和第13條:分為三種情況:
A.外國人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國境內發表;外國人的作品首次在國外發表,三十天內在中國境內發表被視為首次在中國境內發表;
B.雙邊協議,如兩個國際公約;
C.與中國公民合作創作作品的外國作者,但如果中國公民放棄權利或轉讓權利,而該外國人所在國與中國沒有雙邊協議或不是兩個公約的成員國,他也不能成為著作權的主體。
著作權人與作者的區別:著作權人不一定是作者,但作者可能是著作權人。
J. 淺談關於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法律規定問題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之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本法規定可以不經許可的除外。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是指著作權人與作品使用人之間,就著作權的部分權能,許可作品使用人使用,而著作權人取得報酬的協議。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法律規定根據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人的著作財產權可以由著作權人自己行使,也可以授權出版、演出、廣播電視單位或其他單位和個人行使。實際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著作權人正是通過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來實現自己的著作權的。許可他人使用作品,是著作權人行使和實現著作財產權的一種重要方式。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二)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三)著作權許可使用的地域范圍、期間;(四)付酬標准和辦法;(五)違約責任;(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我國的著作權法內容還顯得單薄,這就使得司法實踐中法官自由裁量的隨意性加大。由於我國著作權法剛剛修訂完畢,短期內再行修訂的可能性不大,故建議盡快在司法解釋中對有期限的著作權轉讓、未來版權的轉讓、著作權轉讓和許可使用發生抵觸的處理方式以及發生侵權後著作權轉讓和許可使用的訴權分配等敏感而司法實踐中又大量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規定,以充分發揮法律對經濟的調節規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