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讓渡資產使用權,有後續服務,收取的費用 應分期確認收入。分期是每月嗎。, 求:整個具體的會計分錄
一般而言來,分期是指按每個源會計年度,說有後續服務,往往不是幾個月的問題,而是幾年的問題。當然,按月確認也是可以的。對於一般試題中而言,其實指的是按年度。但實務中往往視具體情況而定。
舉個小例子,假設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讓渡某個資產使用權的協議,授予乙公司該資產5年使用權,在乙公司使用該資產過程中,甲公司負責資產的維護以及相關的技術咨詢等事物,由乙公司一次性支付使用權費用200萬元,這個200萬就應該分期確認收入。
會計分錄如下:
初始取得時:
借:銀行存款 200
貸:預收賬款 200
每年年末確認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借:預收賬款 40
貸:其他業務收入 40
B. 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怎麼確認收入
錯誤的。分期收款銷售方式銷售商品時,收到款項時確認銷售。
C. 企業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的商品什麼時間確認收入
如果書面合同約定了收款日期,則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D. 分期付款的業務,該如何確認收入的實現
依合同的約定.合同規定的收款期到了.就得確認一期的收入.而不管是否收到款.
E. 分期付款銷售收入確認問題
銷售商品時,如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即確認收入: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
二.企業即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三.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四.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銷售商品時應同時滿足上述4個條件才確認收入.任何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即使收到貨款,也不能確認收入.
像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在每期銷售實現時,
按本期應收貨款金額,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按實現的銷售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
屬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按發票增值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同時,按商品全部銷售成本與全部銷售收入的比率,計算出本期應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F. 分期付款方式下 什麼時候確認收入
分期付款銷售貨物的企業應該在收款當天開具對應金額的發票並確認收入。如果企業在收到第一筆金額時就全額開具發票,那就應該全部確認收入,不應再分期確認收入,如果再分期確認收入,稅務機關就會認為該企業偷稅。
G. 企業哪些業務可以分期確認收入實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企業的下列生產經營業務可以分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1. 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2. 企業受託加工製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以及從事建築、安裝、裝配工程業務或者提供其他勞務等,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按照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的實現。
H. 採用分期付款方式結算的,收入確認時間為
我們會計上有個原則叫權責發生制原則
如果合同中約定,付完全款方可轉移商品所有權的,則收入確定時間為最後一筆收款日期,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的,則以首筆收款日為收入確定時間。
I. 採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銷售商品時,確認收入的時間是哪個
a.產品發出時 (這個是具有融資性質的,一般的期限是三年以上的)
b.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這個是除上述的,一般是一年左右的)
所以,這個題的答案並不完全。
J. 銷售商品採用分期收款方式的,在銷售商品當天確認收入。請問這是對還是錯啊
銷售商品採用分期收款方式的,在銷售商品當天確認收入。這是錯誤的說法。
企業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如果書面合同約定了收款日期,則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確認收入的實現,應該開具發票,計算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分期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即企業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銷售收入;同時按商品全部銷售成本與全部銷售收入的比率計算出本期應結轉的銷售成本。
會計處理為:
發出商品時:
借:發出商品;貸:庫存商品。
實際分次收取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發出商品。
(10)分期特預算使用權確認收入擴展閱讀
分期收款銷售一般適合於具有金額大、收款期限長、款項收回風險大特點的重大重大商品交易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相當於出售商品企業給購貨方提供了一筆長期無息貸款。當然,分期收款銷貨的售價,通常比現銷或普通賒銷商品的貨價要高一些,部分差額可用來作為銷貨企業的信貸利息收入,部分差額可用來補償它採用這種銷售方式而可能受到的損失。
與普通賒銷相比,分期收款銷貨具有如下特點:
(1)商品所有權的轉讓一般以應收賬款全部收清為條件,在此之前不轉讓商品所有權。
(2)在銷售成立時,購貨者需先付一定數額的的定金,之後按合同規定分期付清貨款。
(3)購銷雙方通常需要訂立合同,而且常見的合同為擔保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