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知識產權abs證券化可以增加專利的價值嗎
知識產權風抄險變數大,估值難襲。其具有有別於其他資產的特點,類型維度復雜,不好一概而論。知識產權作為資產中的異類,處理起來路數不同,風險大而復雜。具體知識產權問題可以咨詢上海慧頂知識產權,他們是專業的代理公司,對於知識產權的問題很專業!
② 知識產權證券化是什麼
01
有人是這么定義知識產權證券化的
說白了就是將知識產權的使用收益特定化為基礎資產擔保,由特別機構發行流通的權利憑證。
02
用來幹嘛的呢
就是中小微創新企業起步或者研發過程中缺錢,用來融資的。沒錯,形式上看與其他證券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因為知識產權的特性,使得這個事物很新鮮,又有點難以捉摸。
03
其特徵在於
基礎資產知識產權必須可特定化及可轉移,需要能帶來可預期持續的現金流。在確權、評估、增信、擔保及運營方面均存在著困難和風險
我們生活中有這個東西嗎?
當然有!比如2018年12月18日在上海證交所發行的「奇藝世紀知識產權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知識產權證券,需要了解關注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簡單過程。第一步,發行人確定作為基礎資產的知識產權權利范圍;然後是要將資產剝離形成資產池分離風險;然後是將其交給特別目的機構SPV運作;再進行評估和信用增級;然後就是證券發行和銷售,接著就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了。
那麼,投資者在投資買賣知識產權證券的過程中,基於知識產權的特性和證券運行規律,需要關注的問題也不少。
01
基礎資產知識產權的價值
如專利權的技術市場認可度、技術發展程度和走勢;商標權背後的生產經營者信譽、產品市場佔有程度、消費者認可程度;著作權作品許可使用的規模,受眾范圍等。
02
知識產權法律的風險
如知識產權權利是否穩定無瑕疵,權利范圍和歸屬有無爭議,有無擔保負擔,權利是否在有效期限內。另外,權利人是否有破產風險、權利人對於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程度等都需要關注。
03
知識產權證券的評估
因為知識產權的無形性特徵,其價值評估總讓人覺得很不確定。投資者需要關注知識產權證券價值評估和信用評估時是否有虛高的情況。
04
知識產權證券的擔保和增信
也就是投資的知識產權證券又何特別目的機構擔保發行,其自身的信用如何,外部擔保增信如何等。另外,該知識產權基礎資產與發行人或者權利人的其他資產剝離情況,基礎資產的委託轉移方式也需要關注。
05
知識產權證券的運行情況
比如,是否按時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以及關注所披露的信息如何。
③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介紹
知識產權證券化(Securitiz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通常定義為:發起機構(通常為創新型企業)將其擁版有的知識產權或權其衍生債權(如授權的權利金),移轉到特設載體,再由此特設載體以該等資產作擔保,經過重新包裝、信用評價等,以及信用增強後發行在市場上可流通的證券,藉以為發起機構進行融資的金融操作。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創新,知識產權證券化對於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重要意義。
④ 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怎麼計算
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標准:一是侵權人給權利人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二回是侵權人因侵答權行為獲得的全部利潤。在採用雙重賠償標準的情況下,法院多選擇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潤這一標准。首先,從經濟等價規律來看,該規律要求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要付出同等的代價,該代價和受害人應得的代價大致相等。對價始終是決定賠償的基本要件。其次,從「等價有償」這一民法的基本原則來看,根據這一原則,一方面,在合法的經濟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以外,取得他人財產利益的一方應當向對方給付相應的價款或者其他財產利益;另一方面,在違法的民事活動中,行為人對因其行為引起的損失必須賠償,而且,賠償范圍應與損失范圍相一致。再次,從「損害賠償」自身來看,所謂「賠償」意為「補償」、「填補」,「損害賠償」即指通過補償受害人因侵權行為所遭受的損失,使受損害的權利恢復到侵權以前的狀態。由此可知,只有侵權人給權利人造成的實際損害作為損害賠償的標准才能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確立了這一標准,就為之後的損害賠償范圍與賠償數額的科學認定提供了公平合理的客觀經濟基礎。
⑤ 知識產權侵權處罰金額是多少
在我國,知識產權法主要指的是《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他們對於侵犯知識產權的賠償計算規定分別如下:
《著作權法》第48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商標法》第56條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專利法》第65條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⑥ 侵犯知識產權多少金額為立案標准
您好 ,1、假冒注冊商標罪
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或者個體工商者,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節。
2、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對於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故意予以銷售的行為。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
3、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是指非法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非法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二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一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4、假冒專利罪
假冒專利罪,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給專利權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假冒兩項以上他人專利,非法經營數額在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5、侵犯著作權罪
侵犯著作權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或者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或者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3萬元以上的;
(二)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五百張 (份)以上的;
(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6、銷售侵權復製品罪
銷售侵權復製品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權、鄰接權、非法復制、出版、製作的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音、錄像、計算機軟體、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行為。
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
7、侵犯商業秘密罪
侵犯商業秘密罪,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
侵犯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⑦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交易流程
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基抄本交易流程主要是:
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原始權益人、發起人)將知識產權未來一定期限的許可使用收費權轉讓給以資產證券化為唯一目的的特設機構(SPV);
SPV聘請信用評級機構進行ABS發行之前的內部信用評級;
SPV根據內部信用評級的結果和知識產權的所有者的融資要求,採用相應的信用增級技術,提高ABS的信用級別;
SPV再次聘請信用評級機構進行發行信用評級;
SPV向投資者發行ABS,以發行收入向知識產權的所有者支付知識產權未來許可使用收費權的購買價款;
知識產權的所有者或其委託的服務人向知識產權的被許可方收取許可使用費,並將款項存入SPV指定的收款賬戶,由託管人負責管理;
託管人按期對投資者還本付息,並對聘用的信用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付費。
⑧ 什麼是知識產權變現
知識變現古往來今來都源存在。寒窗十年,一舉高中,就是一種知識變現。現代人學校畢業找一份工作,通過腦力勞動換取收入,也是一種知識變現。傳統教育培訓機構,通過授課獲取收入,更是知識變現。只不過在2015年以後,互聯網環境越發成熟,移動付費也更加普及,讓知識產權變現的途徑更多,傳播更廣。現在知識付費的平台也越來越多,比如喜馬拉雅、得到、十點課堂,平台既參與製作,還提供知識載體。但是弊端是頭部壟斷、流量壟斷,對於不能位列大咖的知識傳播者來說,基本得不到資源傾斜。還有很多知識變現的工具,比如小鵝通、淘淘課。這些工具能夠嵌入知識傳播者自己的渠道,比如公眾號,就讓對於平台的依賴性減少,分銷體系也能幫助提銷售,實現內容變現和流量變現。
⑨ 知識產權證券化和專利證券化是同一種金融工具嗎
1、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資產主要包括專利、商標、版權等。
2、所以專利證券化是知識產權證券化,但知識產權證券化不僅僅是專利證券化。二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