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網路平台對著作權侵權不承擔責任

網路平台對著作權侵權不承擔責任

發布時間:2021-08-06 09:04:57

㈠ 網路侵權應承擔那些責任

網路侵權應承擔哪抄些責任
1、民襲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2、行政責任,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根據情節輕重處以行政罰款。
3、刑事責任,依據刑法第217條的規定,處以相應刑罰、罰金。
網路侵權構成要件
1、侵權責任包括過錯(含過錯推定)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它們的構成要件不相同。
2、《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是關於過錯責任構成要件的規定。根據該規定,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的違法性、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因果關系和行為人主觀有上過錯四個方面。
3、《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這就是關於無過錯責任構成要件的規定。根據該規定,無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侵權行為的法定性、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以及因果關系三個方面。

㈡ 網路小說侵犯版權,網站承擔什麼責任

對於網路著作權侵權,我國從法律和制度的層面確立了網路服務提供者版權侵內權的歸責原則,最為典型容的即「紅旗原則」和「避風港原則」

避風港原則的核心內容是「通知+移除」,如果符合此條件,網路服務提供者即可免責。

《侵權責任法》第36條規定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紅旗原則」,是避風港原則的例外情況,指如果有關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事實和情況已經像一面鮮亮的紅旗在網路服務提供者面前公然地飄揚,以至於處於相同情況下的「理性人」或「善良誠信之人」明顯能夠發現時,如果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鴕鳥政策」,像一頭鴕鳥那樣將頭深深地埋入沙子之中,裝作看不見侵權事實,則同樣能夠據此認定網路服務提供者至少應該知道侵權材料的存在。那麼這時候網路服務提供者同樣要承擔連帶責任。

㈢ 著作權侵權案件,網站運營者的侵權責任承擔,法律是什麼規定的

處理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時,在網站所有者與網站運營者不相同的情況下,應當根據侵權行為方式、過錯責任原則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准確認定網站運營者對其管理和控制范圍內涉及的侵權行為承擔相應責任。
案情
電影《買兇拍人》於2001年8月在香港拍攝完成並公映。原告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優朋普樂公司)通過授權,獲得該電影在中國(香港、台灣和澳門地區除外)境內從2009年2月15日起至2012年2月14日止的專有獨占性信息網路傳播權。2009年9月25日,原告打開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進入「重慶之窗」網站,點擊其中的「酷6高清」鏈接,並點擊「買兇拍人」圖標,在http://cqwin.ku6.com網址對該電影進行了播放。地址為www.cqwin.com的「重慶之窗」網站主辦單位為重慶網通信息港寬頻網路有限公司(簡稱網通公司)。2009年7月,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甲方,簡稱聯通重慶分公司)與酷溜網(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乙方,簡稱酷溜網公司)簽訂《寬頻內容合作協議》,約定:甲方提供本次合作中影視內容播放的流媒體播放平台;乙方承諾提供的內容版權是合法的;合作播放頻道位置:http://cqwin.ku6.com等。原告認為,被告重慶博廣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博廣公司)作為「重慶之窗」網站的運營方,其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將該片通過信息網路進行傳播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原告對該片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原告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其經濟損失3萬元。
裁判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是關於網站提供電影在線播放服務侵犯電影作品著作權的糾紛,爭議焦點在於被告博廣公司是否侵犯原告依法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是否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本案中,播放涉案電影的網站——「重慶之窗」的所有者是網通公司,該電影是在網址為http://cqwin.ku6.com的酷6網上進行播放。同時,通過聯通重慶分公司與酷溜網公司簽訂的《寬頻內容合作協議》,可以認定播放涉案電影的網址是兩公司合作提供的,也是由雙方共同控制的。被告博廣公司是「重慶之窗」網站的運營方,其既不是「重慶之窗」網站的所有者,也不是涉案電影的提供者,主要提供該網站的技術支持與維護,對聯通重慶分公司與酷溜網公司合作播放涉案電影的網址不能實際控制或影響。故被告博廣公司並未侵犯原告對電影《買兇拍人》所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不應承擔法律責任。法院判決:駁回原告優朋普樂公司的訴訟請求。
原告優朋普樂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在數字化時代,著作權法將肩負著更為艱巨的任務:既要充分保護網路環境下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又要滿足公眾充分享受網路技術給人們帶來的成果,同時也要有利於促進網路本身的健康發展,在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實現利益平衡。如何確定侵權主體,特別是在網站所有者與網站運營者不一致的情況下准確認定侵權主體,值得認真探討。
1.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侵權主體
網路著作權侵權,是指行為人違反了關於網路版權保護的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在未經著作權利人許可,又缺乏「合理使用」、「法定許可」等抗辯理由的情形下,所實施的受著作權保護的行為。法學理論界對網路著作權糾紛應當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尚有爭議,筆者認為,著作權侵權的規則原則與我國民法總的原則相一致,即在網路著作權保護領域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根據侵權行為人的行為方式及其在侵權中的作用,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可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在網站所有者與運營者不相同的情況下如何確定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上述侵權行為方式、過錯責任原則等方面進行綜合判斷。
2.網站所有者與網站運營者的侵權責任承擔
網站運營者應當對其管理和控制范圍內涉及的侵權行為承擔相應責任。我們通常所說的網站運營是指網路營銷體系中一切與網站的後期運作有關的工作,是指一切為了提升網站服務於用戶的效率,而從事與網站後期運作、經營有關的工作。不能因為「運營者」的名稱就直接為其扣上侵權行為人的帽子,司法實踐中,應當充分考慮具體案件中網站所有者和網站運營者分別承擔的具體工作或任務,對僅負責網站技術支持和日常維護、不能實際控制或管理網站具體內容的網站運營者,因其對侵犯著作權行為沒有過錯,不應讓其承擔侵犯著作權的責任。正如本案中,法院在查清播放侵權電影的網址是由網站所有者和視頻提供者合作實際控制和管理的情況下,駁回了著作權人要求被告網站運營者承擔侵權責任的訴訟請求。
司法實踐中,法律貓發現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原則應從互聯網的特性出發,更好地實現著作權人的權益與作品傳播者、使用者利益在網路空間的平衡。著作權法既要保障著作權人的私人收益,同時也力圖使其收益與社會收益相當,以免導致社會損失的擴大,不利於新知識在網路信息社會的普及與利用。如果不根據侵權行為方式、過錯責任原則等因素准確認定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的侵權行為人,讓其承擔與其行為或能力不相當的法律責任,最終會妨礙互聯網事業的健康發展,反過來又會影響到著作權人在網路空間利益的實現。

㈣ 網路著作權侵權應承擔何種責任

隨著網路的進步,網路侵權行為也越來越多,那麼網路著作權侵權應承擔何種責任呢?下面八戒知識產權為您詳細介紹這方面得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網路著作權侵權責任一、網路著作權侵權承擔何種責任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1、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了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2、行政責任。(1)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主要用於提供網路服務的計算機等設備。(2)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主要用於避開、破壞技術措施的裝置或者部件;情節嚴重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提供網路服務的計算機等設備,並可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3、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其徒刑,並處罰金:(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2)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5)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㈤ 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責任如何認定

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責任如何認定?網路著作權是基於網路信息傳播而產生的一種非紙質的著作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擴散更廣更快,這就導致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不斷發生,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有關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的知識。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責任如何認定網路著作權的概念網路著作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在網路環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權權利。基於此,網路著作權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層,相對與傳統作品,指傳統作品被上傳至網路時著作權人所享有的權利,這里特指信息網路傳播權。我國2001年修改的《著作權法》根據實踐中產生的新問題,在第10條關於著作權的具體權利形式中增加了十多項規定,其中第12項是關於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規定,承認了傳統著作權在網路等電子環境下所享有的受保護地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號)第2條規定: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路環境下無法歸於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保護。根據這一司法解釋,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和新的數字化作品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任何媒體,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路媒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也不符合法定許可的條件,擅自復制、轉載、傳播他人作品的,均構成侵犯著作權,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網路著作權侵權責任如何認定1、網路服務提供者通過網路參與他人侵犯著作權行為,或者通過網路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其他行為人或者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的共同侵權責任。2、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網路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但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該網路用戶的共同侵權責任。3、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對著作權人要求其提供侵權行為人在其網路的注冊資料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4、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專門用於故意避開或者破壞他人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的方法、設備或者材料,而上載、傳播、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六)項的規定,追究網路服務提供者的民事侵權責任。

㈥ 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解決

面對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在確定了責任人之後,承擔什麼責任,以及由誰承擔等問題而發生爭執。那麼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解決?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解決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解決:一、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調解:調解,是指發生糾紛時,在調解組織的主持下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糾紛解決方式。調解組織可以是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也可以是其他社會團體和群眾組織。著作權侵權糾紛和合同糾紛都可以通過調解解決。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不能予以強制執行。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不同意按調解協議執行的,調解協議即失去效力,當事人可通過訴訟來解決糾紛。二、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仲裁:仲裁,是指仲裁機構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著作權的仲裁由著作權仲裁機構進行,主要適用於對著作權合同糾紛的解決,而且在著作權合同中必須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如果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不能進行仲裁。著作權仲裁機關所作出的仲裁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三、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訴訟:著作權的訴訟,是指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利用訴訟程序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一種方式。訴訟是我國《著作權法》所規定的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主要方式。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當事人之間調解不成以及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此外,執行仲裁申請的人民法院發現仲裁裁決違法的,有權不予執行,當事人也可以就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著作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時效期間的起算日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對於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可以沒收違法所得、侵權復製品以及進行違法活動的財物。

㈦ 什麼叫網路著作權的間接侵權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間接侵權主要發生來在中源間商身上。比如,提供鏈接方便廣大網民下載某一受網路著作權保護的資源,網民下載了就是直接侵權,提供網路鏈接的就是間接侵權。
網路著作權的間接侵權是指,沒有實施受網路著作權專有權利控制的特定行為,但故意引誘他人實施「直接侵權」,或在明知或應知他人即將或正在實施「直接侵權」時提供實質性幫助,以及特定情況下「直接侵權」的准備或擴大其侵權後果的行為。
2.《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3條規定,鏈接提供者構成間接侵權須滿足以下構成要件:1、存在軟體用戶的直接侵權行為;2、軟體供應商對於用戶的直接侵權行為起到了教唆、引誘或實質性幫助作用;3、軟體提供商存在主觀過錯,即明知或應知。
這實際上等同於同侵權行為,下載鏈接的人與提供連接的中間商形成共同侵權,應依法承擔共同侵權的民事責任。

㈧ 網路著作權的侵權責任有哪些

網路發展的同時也給人們創作提供了方便,現在作者只要將自己的文章放在網路上,就有可能會被人賞識,很多人也會在網站上面注冊成為專業的寫手。但是,網路著作權的侵權責任有哪些?聽聽小編的說法。網路著作權的侵權責任有哪些1.未經許可,擅自將網路作品通過傳統媒體進行傳播。這種侵權行為最為常見,也是侵權行為較為嚴重和泛濫的領域。通常指的是侵權行為人在沒有得到網路作品的著作權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將網路作品整篇幅或者大篇幅的通過傳統媒體這種媒介傳播出來,諸如將在網路上的學術論文、博客文章下載下來,稍作整理或東拼西湊混合而成文之後發表於刊物、報紙等媒體。2.未經許可,擅自將傳統媒體上已發表的作品通過網路媒體進行傳播。此種侵權方式和前一種侵權方式在順序上呈現出逆向的一個過程。即網路傳播者未經過作品著作權人的同意和許可,擅自將已經在傳統媒體上發表的作品通過網路媒體傳播出來。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普及,尤其是網路傳播的迅捷性,使得網路媒體在傳播商業信息上的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推廣,更有一些居心叵測之人利用此特點來達到傳播非法信息的目的,諸如網路廣告,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等等。3.未經許可,擅自將他人網路作品通過網路媒體轉載、傳播。也有的學者將之稱為網頁作品著作權侵權,網頁設計的好壞以及整體網站的布局、美工、配色對於各大商業網站來說至關重要,一個製作精良的網頁會迅速提升網站的訪問率,進而提升網站的知名度,帶來更多的廣告收益,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更富有設計人創新與思想,其他的網路作品亦是如此,諸如網路音樂,網路電子作品等等。由於保護知識產權的權利意識不強或者其他原因,往往權利人的網路作品擅自被他人轉載,即使做出不得轉載的權利要求,由於網路著作權的維權存在著諸多困難,加之網路侵權行為的泛濫,網路作品權利人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2006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再次修訂後的《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規定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路上傳播的作品,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者上載該作品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的委託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網站予以轉載、摘編並按有關規定支付報酬、註明出處的,不構成侵權,但網站轉載、摘編作品超過有關報刊轉載作品范圍的,應當認定為侵權。4.網路鏈接隱形侵權。網路鏈接是一種網路技術,它能夠使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編輯包含標記指令的文本文件,在兩個不同的文檔或者是同一個文檔的不同部分之間建立聯系,從而使得訪問者可以通過鏈接來達到訪問和瀏覽被鏈接文件或網頁的目的,這就大大地方便了在不同網站和網頁之間進行切換,使得我們可以方便地遨遊在浩如煙海的互聯網信息中,它被譽為互聯網上的導航工具與路標。因此,鏈接被稱為網路最基礎和革命性的特徵、互聯網最偉大的革命。前面我們已經就鏈接侵權的隱蔽性進行了分析,在商業網站上,這種鏈接往往能夠引起侵權。

閱讀全文

與網路平台對著作權侵權不承擔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