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銷集體土地使用證就是沒有使用權了嗎
注銷是取消登記在冊的事項; 取消記錄在案的事項的意思。
土地使用證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回律憑證。根答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可見,土地使用證在中國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中國的土地分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和國家所有土地,所以土地使用證也包括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注銷集體土地使用證,意思是將集體土地使用證的效力取消,原使用者失去集體土地的使用權。
⑵ 房屋滅失土地怎麼處理
已經辦理土地使用證,其地上房屋滅失的,仍然具有土地使用權。
⑶ 請問「土地使用權因土地滅失而終止」出自哪部法律第幾條謝謝!謝謝!
土地使抄用權因土地滅失而終止出襲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因土地滅失而終止。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的,應當予以批准。經批准准予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3)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滅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讓土地使用權用於房地產開發的,須根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擬訂年度出讓土地使用權總面積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⑷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已經坍塌兩年多未修復請問其土地使用權繼續有效嗎
集體土地的房屋已經倒差兩年多,未修復,那麼它的土地也應該屬於集體的,如果你還要修建的話,應該得到集體的同意
⑸ 什麼情況下可以收回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版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權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⑹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6)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滅失擴展閱讀: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⑺ 宅基地使用權在何種情形下就滅失了
房屋不存載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權滅失.土地使用權隨之滅失.此條法規出自何法律文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即村組)要收回宅基還需進行何法律程序? 回復: 1、根據陝西省貫徹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的實施辦法的規定: 收回條件為: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申請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實施村莊和集體建設規劃,需要調整宅基地的; (二)為村鎮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調整宅基地的; (三)不按照批准用途建設使用連續達兩年以上的; (四)宅基地依法批准並劃定後,超過一年未建房的; (五)因撤銷、遷移等原因不再使用和已失去居住使用價值的房屋佔用宅基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二)項規定收回宅基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在宅基地上的合法房屋及附屬物應給予適當補償。 2、收回的法定程序為:第十九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宅基地使用權應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並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寫出擬收回宅基地使用權報告,附具相關證據材料、合法的房屋證明和地上附屬物補償協議;需要安置的,還應當有安置協議,以及行政處理的相關文書等,報送轄區國土資源所; (二)轄區國土資源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對報送的材料進行審核,報縣(市、區)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三)縣(市、區)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對報送的材料進行審查,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或按利害關系人的要求組織聽證,聽取利害關系人的陳述、申辯後,提出審查意見,上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批; (四)宅基地使用權收回決定批復,由轄區國土資源所在決定收回宅基地所在地予以公告。對宅基地使用權收回決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五)宅基地使用人應當在宅基地使用權收回決定批復下達之日起三十日之內,主動到縣(市、區)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門辦理注銷土地登記。 3、村集體之外的人員(如本案中的教師)無權買、享有宅基地 第十三條 村民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安排宅基地: (一)一戶已有一處符合規定面積宅基地的; (二)出賣、出租房屋後重新申請宅基地的; (三)不屬於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包括戶口已遷出的); (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不應當使用宅基地的。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保證至少有一個子女與其父母共同佔用同一處宅基地。 建議你帶上相關材料,去當地律師所當面咨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