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中國醫葯知識產權招聘

中國醫葯知識產權招聘

發布時間:2021-08-06 05:54:05

① 中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葯有哪些

葯品研發周期臨床試驗周期另外內研發水平實高

② 在中國的醫葯行業怎麼發展比較有前途

你是做的葯代嗎?醫葯行業最有前途的都是特種葯了,還有免疫生物制劑,這都有前途。記住什麼東西別人能很快仿造就沒有前途。

③ 如何解決中國醫葯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

想保護首先還是要從自身做起,自己的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方面的就應該要申請保護,只有這樣別人侵犯了自己的知識產權才有依據去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④ 中國葯科大學醫葯知識產權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業方向

應該比較好找工作,去一些醫葯公司做知識產權方面管理挺好的,這類工作挺多的,待遇也可以。

⑤ 上海旭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招聘信息,上海旭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釘釘企典數據來源抄於企業徵信機構襲,包含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更多公司電話地址企業郵箱可在釘釘企典進行查詢



• 公司簡介:



上海旭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02-05,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是覃柏榮,公司地址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申江路5709號、秋月路26號1幢2層E室,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3101203246600992,行業是其他未列明商務服務業,登記機關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監管局,經營業務范圍是知識產權代理,商標代理,商務信息咨詢,投資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企業形象策劃,會務服務,企業登記代理,法律咨詢。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上海旭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號是310120002655630



• 分支機構:






• 對外投資:






• 股東:



覃柏榮,出資比例100.00%,認繳出資額是50.000000萬




• 高管人員:



覃柏榮在公司任職執行董事

韋愛芳在公司任職監事


⑥ 中國醫葯行業的前景如何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持續,醫葯行業整體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持續看好。同時,商業健康險擴張給醫療行業帶來更多資金供給,醫葯行業增速有望維持在10-15%區間,前景廣闊。
醫葯行業前景向好,在國內引發了一輪並購潮,並購金額、數量屢屢創下歷史新高。由於看好國內醫葯行業發展,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並購熱情同樣高漲。
據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2016年,醫葯健康領域並購超過400起,金額超過1800億元。預計今年並購潮仍將持續,各細分領域並購將保持高活躍度。
按照目前趨勢,醫葯行業的並購仍將持續,未來要等到新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醫葯並購才會相對放緩。新的格局形成後,醫葯行業也將隨之重回中高速發展。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醫葯分開改革深入,以及醫葯電商政策松綁,醫葯行業前景仍然可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醫葯企業要尋求新的銷售途徑,加大與互聯網融合力度,,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自身利潤。

⑦ 我是一名制葯工程專業的大三本科學生,我現在在考慮考研的問題,我想要考關於醫葯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

1中國自葯科大學 2沈陽葯科大學 3浙江大學 4華東理工大學 5青島科技大學 6四川大學 7天津大學 8河南中醫學院 9西南大學 10沈陽化工學院 你好,這是國內制葯工程專業學校的排名,供你參考,當然英語和本專業都是要過關的,如果你的英語不好,可以去網上購買這本書《制葯工程專業英語》,多學習一下,不論你包括哪個學校,英語是必須要過關的。

⑧ 中國醫葯企業未來的機會在哪裡

中國向世界級醫葯市場邁進的過程,會給中國醫葯產業帶來怎樣的變化?我們不妨先了解美國醫葯產業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自1929 年到2006 年,美國醫療保健支出佔GDP的比例從不足4%穩步攀升到16%左右。在這個過程中,推動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對專利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企業創新,使得企業願意持續不斷地在創新方面進行投資;社會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為醫療服務提供了有強大支付能力的支付方;市場化的兼並收購行為促進了產業的整合和企業規模效應的提升。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醫葯市場,產生了輝瑞、強生、默克這樣的醫葯產業巨頭。目前世界銷售額排名前二十的制葯企業中,美國企業就佔了7家。
對比中國的數據,中國醫葯及醫療衛生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從過去較低的水平逐年增長到2010 年的5 %左右。如果我們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醫葯及醫療衛生服務業GDP佔比10%左右水平的話,整個醫葯健康產業都將會得到非常良性的發展。按照這樣的假設,未來中國醫葯健康產業的成長性良好,發展空間巨大。當這一切成為現實後,我們的醫葯工業將會如何?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目前,我國的醫葯產業發展有幾個主要推動力:
第一是經濟的增長,即GDP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
第二是人口結構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尤其在中國的大中城市,老齡化的程度已經相當高,一些常見病、慢性病的發病率已經越來越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第三,國家政策法規對醫葯行業發展的支持也顯而易見。在新醫改的配套措施中,盡管有葯價以及招標等政策對行業存在不利影響,但整體來看,考慮到醫保覆蓋中國13億人口帶來的市場增量,以及醫療保險水平逐步提升和公平化,新醫改對行業發展整體還是有利的。目前,國家也很重視創新,「十二五」規劃等產業振興和創新計劃不斷出台為此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同時,工信部、商務部等也出台了一些鼓勵產業集中度提高、鼓勵大企業發展、鼓勵收購兼並的一系列政策。
機會不僅在國內,在海外也有所體現。醫改不止中國在搞,美國也在搞,奧巴馬政府也鼓勵使用更多仿製葯,這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中國的醫葯企業在過去三年裡開展了大量國際化工作,很多中國的制劑企業也在紛紛申請cGMP認證,有大量的ANDA儲備正在向美國申報。
不妨再來對比一下中美兩國的醫葯企業。目前國內領先的醫葯企業銷售規模在10 億~20億美元之間,利潤不到2億美元。與美國企業如輝瑞600多億美元的銷售收入,80億美元的利潤規模相比,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在產品上,中國企業目前還很難拿出一個全球性的能稱之為「重磅炸彈」的產品。當然,這種差距與各自發展階段不同有關,但有挑戰也有機會。目前很多跨國企業正是看到了這個機會,在加大對中國投資。
在日化行業,我們不得不承認跨國公司在這個高度競爭的市場中是全面占優的。我們今天的日常用品中,大多來自寶潔、聯合利華等公司。本土企業目前還在追趕,但是份額在日益降低,處在劣勢地位。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產品線的市場擴張策略,另一個是,本土日化行業沒有大的戰略舉措,反而本土品牌紛紛被外資所並購。
再來看汽車行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合資廠商仍然占據牢不可破的地位。這個局面的背後實際上是本土市場和外資企業的共贏,在外資企業最困難的時候,中國市場為他們貢獻了很大的需求。大眾在中國迅速發展,同時上汽這樣一些國內優勢企業也在進步,這是一個雙贏的格局。當然現在國家也在努力幫助國內企業自主創新,打造自有品牌。
未來中國的生物醫葯產業到底會形成什麼樣的格局?目前為止仍然是個問號。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分析三方力量:跨國公司、本土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中國醫葯集團、上海醫葯集團等老牌國企有傳統優勢,還有國家的政策傾斜和資金的支持;復星醫葯是民營企業代表,和其他民營企業一樣,都希望在這個市場參與競爭,最終形成一個跨國公司、國企、民營領先公司共生共贏的格局,但要形成這樣的局面,對博弈的任何一方而言都不會輕松,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作為中國本土企業,在發展策略上,我們認為應該把營銷網路的打造作為首要任務。因為營銷網路實際上是對市場的掌控能力,對市場的參與程度和市場份額都有決定性作用。第二是研發創新。研發創新首先是以品牌仿製葯、生物仿製葯為核心,同時兼顧小分子葯物、單克隆抗體以及疫苗的創新研發。第三是國際化。目前正在興起的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合作的趨勢,不僅將有助於提高國內仿製葯行業的水平,還將促使中國醫葯企業實現產業升級,並加速國際化。比如復星醫葯過去已經跟歐盟的一些公司開展合作,像西班牙的CHEMO,像瑞士龍沙,未來我們還會跟更多全球的主流制葯公司進行合作,共同開發中國市場。
講求創新、國際化,規劃未來的發展定位,尋找可以作為對標的標桿企業非常必要。從復星醫葯的角度來說,全球范圍內的制葯公司我們首先關注強生,因為它也是一個產業多元化的企業;我們同時還關注輝瑞,因為它是一個強勢的整合型企業。但是從更現實的角度看,我們還需要關注TEVA這樣專門生產仿製葯的公司。TEVA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從80 年代開始開發仿製葯,逐步參與全球仿製葯市場的並購重組,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排名前十,且惟一一家以仿製葯為主的公司。
我們看到TEVA用了10 年的時間,市值從100 億美元成長為400 億~500億美元,從而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仿製葯公司。(本文作者陳啟宇為復星醫葯集團董事長)

⑨ 做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的業務員有前途嗎

一般沒有想像中的好,前途很有限,我也去應聘過知識產權代理公司,面試很專簡單基屬本去面試人家就要了,做的也很簡單,比商場里的推銷員還簡單,就是電話營銷,他們公司一般會給你一本上面記著很多公司包括負責人電話,做什麼的,負責人姓名,都不知道他們哪來的好像有的買這種資料的,然後瘋狂打電話,一個一個打下去,他們會給你一本劇本你按上面念就可以了,但是抱歉拒絕率很高,100個電話下來有5個理你就算不錯了,但也不一定就要買,尤其像搞個專利,對於中國這種傳統製造業公司,他們認為又花錢,雖然你說申請成功國家反而會獎勵你高新技術企業且倒貼你錢,但很多公司還是閑麻煩,懶得弄!而且專利全是忽悠人,全是些沒用亂編的假專利,每年中國專利申請排美國日本之後,就靠編出來的,都是些沒用的垃圾。工資嘛,人家甚至5千6千都會說,其實都是加了業績的,干這個幾乎沒業績,底薪很多都是2000左右,基本就這些,你覺得夠了那沒事哪怕你去那坐坐也行,但想賺的那我告訴你沒前途。

閱讀全文

與中國醫葯知識產權招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