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權法抵押權的實現
1.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擔保物權(抵押、質押、留置)的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和實現擔保物權的費用。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2、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注意出單選題)。
3、抵押物拍賣價款的清償順序:
(1)實現抵押權的費用;(2)主債權的利息;(3)主債權。
4、在抵押物滅失、毀損的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就該抵押物的保險金、賠償金優先受償。
5、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設定抵押時的清償順序
(1)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如果當事人同一天在不同的法定登記部門辦理抵押物登記的,視為順序相同。因登記部門的原因導致抵押物進行了連續登記的,以第一次登記的時間為准確定抵押順序。
(2)抵押權已登記的先於未登記的受償。
(3)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4)順序在先的抵押權與該財產的所有權歸屬一人時,該財產的所有權人可以以其抵押權對抗順序在後的抵押權。
⑵ 物權法抵押登記法律條款有哪些
物權法第187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解釋第56條、第58條
⑶ 物權法中抵押合同與抵押登記的關系
空白磁帶 你好:
1、抵押權是否以抵押合同簽訂生效?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如果登記專是法律屬要求的要件,那麼應當以登記為准。不是抵押合同的登記,而是標的物的登記。
2、動產質押是否以質押物轉移生效?這個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權利人設立質權的同時,受質人和出質人達成一致意見,同意標的物由出質人繼續使用的,質押合同也可以生效。只轉移質押物未簽訂質押合同是否生效? 在司法實踐中,這個事很難說的清楚,因為存在一個舉證的問題,所以要針對案情具體分析。
3、權利質押是否以簽訂質押合同生效?還是不可一概而論,要看是否以登記為法律形式要件,如股權質押就必須到工商局進行登記才能生效(物權法生效之後必須這樣做)不辦理質押登記是否有效?如股權質押就必須經過工商局進行登記(還是物權法生效之後必須這樣做)
⑷ 《物權法》房屋設立抵押,抵押權是登記對抗,還是登記生效謝謝……
關於抵押權登記的效力,我國對於不動產抵押權和權利抵押權採取登記生效回主義,對答於動產抵押權採取登記對抗主義。登記生效主義,是指抵押權的設定,以登記為發生效力的要件,換言之,未經登記,抵押權不僅不能對抗第三人,而且在抵押當事人之間也無約束力,亦即抵押權根本不能成立。
⑸ 《物權法》關於動產抵押登記的效力是怎樣規定的
可以登記也可以不登記,但不登記的話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⑹ 抵押應辦理登記嗎,抵押權什麼時候生效
一、設定房地產抵押應辦理登記嗎?
抵押合同的成立不等於抵押權的成立。房地產抵押是物權的變動,抵押合同是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它是抵押關系成立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抵押權人可因抵押合同的成立而產生請求權,即請求抵押人配合登記的權利,或在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情況下,請求抵押人賠償損失的權利,但抵押權人不因抵押合同的成立直接取得抵押權。抵押權人在抵押物依法登記後方能取得抵押權。
如前文所述,《擔保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抵押合同登記之日起生效的錯誤在於未能將原因行為和物權變動加以區別,以致在實踐中被懷有惡意的抵押人利用,以消極對待抵押登記以促使抵押合同無效,免去其擔保責任。故此規定被《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相應規定補正,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第三人,但抵押合同的效力仍應被承認。
二.抵押權什麼時候生效
因此,抵押合同應自成立時生效,抵押權自抵押物登記時成立。
1、登記生效時間的確定登記日期的確定,不僅對抵押權發生效力的時間,而且在數個擔保物權共存的情況下識別抵押權的先後順序都至為重要。登記日期是以當事人申請抵押登記之日為准,還是以登記部門核准登記之日為准,差別甚大。因當事人一旦提交登記申請,對於登記部門何時能核准登記無能為力,以同一抵押物設定整個抵押權,申請在先的可能核准在後,申請在後的可能核准在先。特別是在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這種互相關聯的標的物需要在不同的登記部門登記的情況下,行政部門的辦事程序和效率之不同造成的申請與核準的矛盾尤為突出。如果當事人因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導致權利受到損害,勢必對當事人不公平。因此,抵押登記以核准之日為准不可取,以申請之日為准更有利於公平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所以,我國的司法解釋採取申請在先主義原則。抵押合同的當事人向登記部門提交債務合同、抵押合同、土地使用權證或房屋所有權證之日,為登記申請之日;登記申請之日,為抵押登記之日;抵押登記之日,為抵押權成立之日.
2、登記申請日的查證登記申請日應於抵押登記後核發的他項權利證上記載,當事人也可公證或見證收案回執作為佐證,既未記載、又無回執的,在發生爭議時,可到登記部門查詢收案登記,或根據他項權證的編號查出相鄰編號的他項權證,以相鄰編號他項權證的登記申請日期判斷本抵押登記的申請日期。
⑺ 物權抵押的定義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三十三條
本法所稱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專本法第屬三十四條所列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物。
⑻ 為什麼說抵押權屬於物權,而抵押合同屬於債權
您好,物權合同是設立、變更、終止物權關系的合同。
債權合同是設立、變更、終止債權關系的合同。
物權合同和債權合同的最主要差別在於法律後果是影響物權關系還是債權關系。
以買賣合同為例,買賣合同生效後在當事人間產生債權關系,買方有要求賣方交付的權利,賣方有要求買方給付貨款的權利,但這兩種權利均為債權請求權。
物權關系未因合同生效而變更,即使合同目的實現的最終結果是物權變動。抵押權雖為物權,但抵押合同生效後抵押權並未因此設立,僅僅只是產生合同一方要求相對人設立抵押權的債權請求權。故抵押合同為債權合同。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