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A企業將國有土地使用權

A企業將國有土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1-08-06 03:32:42

1. 我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將一塊國有土地使用權變到子公司名下,然後把子公司的法人改為別公司的了。

這就復要看當時你的企業和「國土資源制局」簽訂的這塊土地的使用性質和合同約束條件而定了。
1.如果你們的合同沒有約束你拿到的這塊土地「明確」的使用用途,則你述說的情況就不受合同的約束。你就可以收這個企業打給你的錢。
2.如果合同約束了,這塊土地只限於你的企業做「特定范圍、特定項目」專用,並不容許它用和轉讓。則,你的這個行為就違背了原合同的資源了,則你和這家企業簽訂的合同視為無效合同。當然了錢你也不要收了。
3.你又想收錢,又不想違法、違約。那就可以採取「兩全之美」之計。
如:你與你要收錢的這家企業「成立一個新的聯合體」。明面上是你的企業,你的子公司,暗地裡是這家公司全權負責,獨立控股。
(通俗的說,就是鑽法律上的空子。這就要看你的智慧了)

2. 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企業間可以抵押嗎

我們是一家生產石油化工產品的公司。最近一家企業向我們賒購一批產品,由於涉及金額較大,在簽訂合同時,我方提出要對方提供擔保。對方同意將他們廠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給我公司。請問,土地使用權可以在企業之間抵押嗎?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如果這家企業無法清償債務,我們該如何維護本公司的權利?讀者 張景

答:首先,企業之間是可以抵押土地使用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對抵押權人的資格並沒有特別限定,因此銀行和企業都可以作為抵押權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四條第三款之規定,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可以抵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企業問土地使用權抵押有關問題的復函》(國土資函〔2000〕582號,以下簡稱582號復函)規定,企業間以土地使用權進行抵押擔保的前提是企業之間訂立的債權債務主合同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涉及需要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的,應首先辦理批准手續。

其次,對於以出讓和劃撥不同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其抵押權設定的條件不盡相同。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人已經向國家繳納了土地出讓金,因此對它的處置權相對完整,抵押權設定也比較簡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權連同該房屋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設定抵押權。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設定抵押。」582號復函規定:「債務方可以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權連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出讓土地使用權抵押的前提是抵押人和抵押權人必須簽訂了書面抵押合同,並且具備了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抵押權設定條件相對復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國務院第55號令)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之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滿足以下4個條件方可抵押:①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②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③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④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效益抵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就筆者對法條的理解,劃撥土地使用權不能像出讓土地使用權一樣單獨設定抵押,必須與地上合法的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共同設定抵押。

再次,土地使用權抵押應該簽訂抵押合同,並辦理登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當事人未辦理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因此要切實保護您公司的權利,一定要及時辦理抵押登記,取得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對於劃撥土地使用權,根據《關於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9號的有關規定,如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辦理抵押登記手續,即視同已經具有審批許可權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必再另行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的審批手續。

抵押權實現時,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債務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間宣布解散、破產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抵押合同的規定處分抵押財產。處分抵押財產所得,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如果設定抵押權的土地使用權是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582號復函的相關規定,依法拍賣該房地產後,從拍賣所得的價款中繳納相當於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後,抵押權人方可優先受償。

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 劉洋

3. 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後,未經開發就將土地轉讓給他人的行為是否違法

違法。

根據我國房地產管理法第38條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轉讓必須符合版三個條件:權
第一,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第二,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第三,建成的房屋必須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題目中的出讓方違反了第二條規定,屬於違法。

4. 國有企業是否有權將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

B為某市保險公司,欲購買A企業廠房用於建立保險公司在該縣的分支機構。經協商,A企業與B保險公司簽訂了房地轉讓協議,將廠房及土地轉讓給B保險公司。隨後,B保險公司將廠房重新裝修,並用於辦公,但一直未辦理相關土地變更登記手續。該縣國土資源局在例行巡查中發現問題,提出A企業與B保險公司之間的轉讓行為非法,並給予雙方相應處罰。雙方均表示不服,欲訴諸法院。 【疑惑】 1.A國有企業與B保險公司的土地轉讓行為是否合法有效?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建設用地是否可以轉讓,並改變用途? 【解析】 本案主要涉及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能否轉讓,以及改變土地用途時涉及的相關法律程序。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由此可見,劃撥土地是基於無償取得的土地,其在轉讓時有較為嚴格的批准手續,最基本的程序就是要徵得市、縣人民政府的批准同意,否則轉讓違法。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 本案中,因A企業和B保險公司未經政府批准,故二者簽訂的土地轉讓協議違反了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認定為無效合同。 在本案中,該宗地用途為工業用地。如果B保險公司已依法取得了該宗地的使用權,並欲將其變為辦公用地,又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呢?按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相關規定,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應當徵得出讓方同意,並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依照相關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具體可分以下兩種情況。 1.地方法規或行政規定明確劃撥土地改變用途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或者《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明確改變用途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應當由市、縣人民政府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依法有償供應。屬於經營性用地的,應當依法以招拍掛方式供應。 2.地方法規、行政規定沒有明確,《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也沒有約定的,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相關規定,經批准可以辦理協議出讓手續,但應當按照土地市場價格補繳土地出讓金,金額應為新用途的出讓土地市場價格減去原用途的劃撥土地市場價格。

5. A公司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如何無償提供B公司使用

許多人至今還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法人」就是企業的負責人,如董事長、經理、廠長等。其實,這個說法非常錯誤的,「法人」根本就是人,而是指依法取得了營業執照的企業,即這個領取了營業執照的公司或工廠。所以,A、B公司可以屬同一投資人,但A、B公司應該各有各的營業執照的,是不可能屬於同一法人的。
由於A、B公司是不可能屬於同一法人,那麼,如果把A公司如果把國有土地無償轉讓給B公司,則就違反了該項目的用地必需是項目申報單位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的規定。
那麼,B公司想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合法取得該土地的使用權,只能是由A、B兩個公司共同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如實報告情況,請求管理部門進行調整,撤銷給A公司的批件,再將該宗土地劃撥給B公司。

6. 2004年7月10日,a公司與某市國土資源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合同約定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

不合法。
1、罰款
2、收回土地使用權
3、拆除違章建築

7. 工業用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屬於企業資產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改革土地估
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企業改制時,劃撥土地需轉為有償使用土地
的,按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格與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差額部分核算出讓金。據此核算出的土地
出讓金就有可能低於標定地價的40%,對於企業改制涉及的補繳土地出讓金,不能按「不低
於標定地價的40%」作為衡量低價出讓國有土地的標准。!
工業用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屬於企業資產:應該屬於企業資產;在「無形資產」科目核算。

8. 企業先建的在建工程,後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此時國有土地使用權未進入無形資產,賬務處理記入在建工程中

理解及處理都正確;
按准則「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規定,土地使用權可以單獨計價,回計入無形資產答每年不攤銷只做減值測試;而也可以不「分別計量」房地一體計入固定資產按期提折舊;

而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規定:通常情況下,作為固定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土地使用權按照固定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核算;以繳納出讓金方式外購單獨作為存貨性質的土地使用權、投資者作為出資投入的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綜上,你在建工程是為了形成固定資產或投資性房地產,資本化是完全符合準則要求的。

9. 2003年1月6日,某市國土資源局與a公司簽訂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那麼a公司就獲得了這宗國有土地使用權,有相應的使用年限,可以按批準的用途開發利用土地。

閱讀全文

與A企業將國有土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