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介紹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關於知識產權服務、政策、合作與信息的全球論壇。專是一個自籌資金的聯合屬國機構,直到2014年4月為止,有187個成員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一個致力於促進使用和保護人類智力作品的國際組織。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聯合國組織系統中的16個專門機構之一。它管理著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各個方面的24項(16部關於工業產權,7部關於版權,加上《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國際條約。
⑵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決策機構
關於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戰略方向和活動的所有決定,均由成員國做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秘書處常年負責協調由成員國組成的各個機構召開的正式和非正式會議。 根據《 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設立的以下組成機關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
這些機構每兩年在9、1 0月份在日內瓦舉行一次例會,隔年舉行特別會議。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大會;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會議;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協調委員會;
此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理的各項條約分別設立了各聯盟成員國大會(如PCT聯盟大會;馬德里聯盟大會等)。 常設委員會是由專家組成的特設委員會。
常設委員會系根據大會為特定目的,例如為確定是否需要制定新的條約規定,而通過的決定設立。
專利法常設委員會(SCP)
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地理標志法律常設委員會(SCT)
版權及相關權常設委員會(SCCR)
信息技術常設委員會(SCIT)
如果常設委員會認為已經朝著通過條約的方向取得足夠進展時,大會可決定召開外交會議。
這是一種高級別的成員國會議,純粹是在關於新條約的談判進入到最後階段,為最終完成談判工作而召開的。 常設委員會或其他機構可決定設立工作組,對某一具體問題進行更詳細的審查(如計劃和預算委員會第八屆會議設立的不限成員名額的工作組)。
⑶ 知識產權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知識產權出版社由編輯部、文獻出版部、專利信息部、北京中獻拓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4個主要實體及社機關職能處室等28個部門組成。
知識產權出版社站在技術發展前沿,大力推進數字出版,以開放、聯合、共贏為原則,致力與中外知名出版機構、信息服務機構和企業開展廣泛合作,著力打造基礎牢固、特色鮮明、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產業實體。 社機關 行政事業部:承擔辦文、辦會工作;物業、車輛、食堂、安全保衛等後勤保障工作;宣傳工作;固定資產、紙張等采購與管理工作;基建及全社房地產的管理工作;以及其他綜合協調工作。行政事業部與黨委辦公室合署辦公。
財務部:承擔財務預算、統計及社屬公司財務管理工作。
人力資源部:承擔人事勞資、人員培訓、聘用勞動合同和社會保障管理與服務工作,監督社屬公司人力資源工作。
規劃發展部:負責擬訂本社中長期發展規劃,參與制訂、實施年度計劃,監督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負責涉及我社長遠發展和基礎性重大項目的調研、立項和項目管理等工作。
大興事業部:大興事業部位於北京大興區黃村鎮前辛庄村,南五環以外南六環以里,西臨永定河綠色觀光帶,交通便利,佔地約184畝,是知識產權出版社所屬全資企業。大興事業部依據知識產權出版社發展規劃,正處於開發建設之中。目前,大興事業部主要承擔建設項目協調、環境整治美化、生態種植養殖、駐地安全管理等業務。大興事業部服務局社,強化保障,面向市場,積極開拓,努力建成地域廣、環境美,物質和精神財富積累、經濟和社會效益豐收的知識產權出版社所屬大型企業。 文獻出版部 文獻出版處:承擔專利公報、說明書、專利證書的編輯出版及辦登後專利文獻資料庫維護管理工作。
文獻掃描處:承擔專利申請文件的掃描及文檔資料庫維護管理工作。
文獻代碼化處:承擔專利文獻代碼化工作。
電子制印中心:承擔專利公報、說明說、專利證書、有關表格及圖書和年報等制印工作。 編輯部 編輯部設有總編室、知識產權編輯室、法律編輯室、綜合編輯室(創新文化、經濟管理、公共管理、人類學民族學、藝術學)、《中國發明與專利》編輯部、創新與科技編輯室(創新、建築)、圖書出版處、圖書發行處、北京城市節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編輯部每年出版近400種圖書及《中國發明與專利》期刊。在知識產權、法律、建築、創新方面的圖書已經形成規模和特色。
專利信息部
專利信息部是知識產權出版社對外專利信息服務和產品銷售的具體實施部門,下設技術處、信息服務處、研發中心、數據管理處、網路管理處、數據加工處。
多年來,專利信息部在專利信息的採集加工、產品開發、綜合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投入,逐步形成了專利數據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專利信息產品、專利技術開發、專利信息分析和戰略咨詢、網站建設和維護、應用培訓等綜合性服務格局,並仍在不斷地探索和完善專利信息服務內容和模式,全面滿足社會各界在知識產權領域內的各種需求。
技術開發中心:承擔與專利文獻、信息服務有關的信息化項目開發、集成、技術支持和維護保障工作。
信息服務中心:承擔專利信息產品的營銷、咨詢服務、應用培訓工作。
研發中心:承擔項目管理、機器翻譯系統的研發工作。
數據管理中心:承擔社數據資源的收集與存儲管理及專利文獻電子出版工作。
網路管理中心:承擔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的建設與內容維護、專利文獻及知識產權圖書的網路出版工作。
數據加工中心:承擔有關專利領域及非專利文獻數據深加工及中外專利數據的初加工工作。
⑷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具體是什麼組織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關於知識產權服務、政策、合作與信息的全球論壇。是一個自籌資金的聯合國機構,直到2014年4月為止,有187個成員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一個致力於促進使用和保護人類智力作品的國際組織。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聯合國組織系統中的15個專門機構之一。它管理著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各個方面的24項(16部關於工業產權,7部關於版權,加上《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國際條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致力於利用知識產權(專利、版權、商標、外觀設計等)作為激勵創新與創造手段的聯合國機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現今三個最主要的管理知識產權條約的國際組織(後兩個國際組織不是知識產權專門機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大廈設有聯絡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宗旨是:
通過國家之間的合作,必要時通過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協作,促進全世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確保各知識產權聯盟之間的行政合作。該組織管理著一系列知識產權條約,其中包括《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保護錄音製品製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製品公約》等條約。
該組織主要職能是負責通過國家間的合作促進對全世界知識產權的保護,管理建立在多邊條約基礎上的關於專利、商標和版權方面的23個聯盟的行政工作,並辦理知識產權法律與行政事宜。
該組織的很大一部分財力是用於同發展中國家進行開發合作,促進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發明創造和文藝創作活動,以利於其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以上內容,均摘自網路。
⑸ 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包括
一、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職責有哪些
負責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專統籌協調知識產權事宜,研究屬擬定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制定本省知識產權發展規劃,負責知識產權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管理全省專利工作,負責調處專利糾紛,查處假冒專利,組織專利技術的實施和推廣等。
二、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麼
知識產權保護范圍為:著作權及其相關權利、專利權、工業版權、商標權、商號權、產地標記權、商業秘密權以及各種反對和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權利。
《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三條【知識產權的定義】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⑹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簡稱是什麼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簡稱WIPO)是一個致力於促進使用和保護人類智力作品的國際組織。 總部設內在瑞容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聯合國組織系統中的16個專門機構之一。它管理著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各個方面的24項(16部關於工業產權,7部關於版權,加上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國際條約。直到2007年6月15日為止,成員國有184個國家http://ke..com/view/2187.htm
⑺ 何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世界性的知識產權保護組織,其前身是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國際局。1967年7月14日,「國際保護工業產權聯盟」和「國際保護文學藝術作品聯盟」的51個成員國在斯德哥爾摩簽訂公約(1970年4月26日生效),成立世界性知識產權保護組織,1974年12月,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1980年6月3日中國加入該組織。中國加入後採取了各種措施保護知識產權。
⑻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組織簡介
世界抄知識產權組織是致襲力於利用知識產權(專利、版權、商標、外觀設計等)作為激勵創新與創造手段的聯合國機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現今三個最主要的管理知識產權條約的國際組織(後兩個國際組織不是知識產權專門機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大廈設有聯絡處。
⑼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的簡介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成立於1897年,英文名稱為: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AIPPI(是法語名稱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a Protection de la Propriété Intellectuelle的首字母縮寫)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成立於1897年,該協會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部,會員達8000多人,每隔一年舉辦一次國際大會和執委會。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中國分會成立於1982年,現任會長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任兼任。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的宗旨是,在國際間改善和促進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各國對知識產權立法的研究,實現各國知識產權立法的一致,以利於知識產權在世界范圍內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該協會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部,會員達八千多人。這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每隔一年舉辦一次國際大會和執委會。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的主要機構分為主席、副主席、執行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主要活動是通過召開國際交流會議、組織專門的研討會、資助專項議題的研究等。2004年6月,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國際大會在日內瓦召開,有來自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國家分會和地區分會的2100多名會員以及獨立會員參加了這次盛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專利局、歐洲內部市場協調局、保護植物新品種國際聯盟以及其他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派代表出席了大會。
⑽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內設機構
國家知識產權局設7個內設機構(副司局級):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安全、保密和信訪工作;承擔政策研究、政務公開以及局機關財務、行政事務等管理工作;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工作。
(二)條法司
協調提出有關知識產權國際條約擬訂、修改及有關知識產權對外談判的方案;擬訂有關專利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草案;提出修訂專利法、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和專利代理條例及相關法規、規章的建議和草案。組織擬訂專利等確權及侵權談判標准;擬訂專利代理中介服務體系發展的政策。
(三)保護協調司
承擔組織協調全國保護知識產權的有關工作;承擔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的相關工作,承辦行政執法有關工作;承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有關工作。
(四)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擬訂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政策;研究國外知識產權發展動態;承辦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的事宜;承辦專利工作的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承辦涉及港澳台的專利及有關的知識產權事項。
(五)專利管理司
擬訂和實施專利管理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擬訂規范專利技術交易的政策;指導和規范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指導地方處理和調解專利糾紛、查處假冒他人專利行為和冒充專利行為。
(六)規劃發展司
組織擬訂全國專利工作發展規劃和局年度工作計劃及基本建設計劃;擬訂局年度財務計劃,編報預決算,監督預算執行;制定計劃、財務和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負責全國專利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審核全國專利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對局重大項目組織論證和審核,監督計劃執行;承擔局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工作的政策、制度制訂及監督等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承擔全國專利統計工作,負責專利統計信息的統一管理、編報和發布工作;完成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七)人事司
承辦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幹部隊伍建設及有關人事管理、機構編制事項;擬訂有關知識產權的教育與培訓工作規劃;承擔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