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一份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找了份分析,參考著做下吧:
知識產權日益受到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將成為一項新的職業。知識產權行業就業情況怎樣?進入這個行業有哪些要求……筆者進行專項調研。筆者選擇一家著名的人才招聘網站:應屆畢業生網,從中截取一定數量的知識產權工作職位進行樣本分析。2013年9月14日將近中午時在應屆畢業生網的主頁左上搜索職位欄目選擇「職位」,再輸入關鍵詞「知識產權」進行檢索,結果顯示1292條。每頁20條,截取前10頁總共200個招聘信息(最終分析的數據只有199條,因未知原因缺失1條信息)。將每條招聘信息中的各項要求等分別作為一個參數輸入Excel表格,運用Excel的篩選功能和運算功能進行數據分析,得出以下分析結論。
備註:
1.知識產權相關工作比較多,還可以通過其他關鍵詞檢索出更多的職位。
2.每條信息招聘的人數沒有進行准確統計,有的職位招聘人數多達10人,因此199條信息實際招聘人數比199應當會多很多。
發布時間
199條信息,9月份發布的有180個,其中9月13日發布52條,9月14日發布81條,2013年8月份發布的只有11條,還有極個別信息在其他月份發布。各時間段發布職位比例如圖1:
由於只截取了前10頁材料,只有199條信息,數據有些不足。90%以上信息在9月上半個月發布,9月13日、14日兩天比較密集發布了133個知識產權工作職位,由此可以看出近期知識產權行業人才需求較為旺盛。
發布單位
199條信息分別由112家單位發布,其中獵頭公司發布15條,環球互易資訊集團各地分公司共發布19條,幾家代理公司發布較多職位,其餘大部分公司基本發布1-2條信息。
1.發布單位
112家單位其中包括代理公司26家,發布信息66條,律師事務所7家,發布信息9條,企業78家,發布信息109條,獵頭公司發布15條信息全部為企業招聘,將其發布的信息列入企業中。
企業已經取代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成為知識產權人才的主要需求方,已經超過6成。
2.企業規模
發布消息的78家企業有6家是上市公司,發布11條信息,有9家較大型的國有企業,發布了9條信息,外資企業有29家,發布31條信息。從企業規模來看,這些企業根據網站格式自行選擇規模為:1-49人,50-99人,100-499人,500-999人,1000人以上五個檔次。1-49人的小型企業只有3家,發布8條信息;50-99人的中小型企業11家,發布12條消息;100-499人的中型企業23家,發布24條消息;500-999人的大中型企業10家,發布11條消息;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有31家,發布54條信息。
對知識產權人才需求最大的是人數超過1000人的大型企業,對知識產權人才需求的企業已經呈現多元化,無論大型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有需求,人數在49人以下的3家小型企業竟然發布了8條信息。
備註:為了方便描述,企業規模未嚴格依照國家相關標准劃分。
3.所在城市
發布的招聘信息的企業全部分布在發達地區的大型城市,其中北京的有102個,在廣東的31個,江蘇省8個,浙江省8個,其他地方35個。
北京的企業佔56%,這可能與檢索數據的網站在北京有關,並不能以此推斷北京的企業對知識產權人才需求最多。
職位要求
1.工作崗位
184條(不計算獵頭15條信息,下同)招聘信息中,招聘的崗位名稱有幾十個,為了便於分析,根據發信息企業的崗位描述歸為5個大類:知識產權管理(含部門主管及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知識產權戰略(包含戰略規劃及要求較高的職位),知識產權代理(含代理公司及企業專利撰寫、查詢、分析等職位),知識產權保護(含律師、侵權調查、企業法務等職位),業務銷售(主要是代理公司的業務人員)。其中知識產權管理有57條信息,知識產權戰略13條信息,知識產權代理45條信息,知識產權保護41條信息,業務銷售28條信息。
知識產權工作主要集中在管理、申請(代理)、保護三個方面。
企業對知識產權崗位要求比較雜,難以像代理公司和律師事務所那樣可以明確將崗位進行分類,因其要求的綜合性,將部分崗位歸類為知識產權管理。
2.學歷要求
從184條信息對學歷的要求並不一樣,從高中到博士都有,其中只要求高中學歷的有26條信息,要求大專學歷的49條,要求本科學歷的96條,要求碩士學歷的12條,要求具有博士學歷的1條。
企業對知識產權人才的學歷要求並不高,主要以本科為主,碩士、博士高學歷只有不到7%,而大專及大專以下的比例佔到了41%,比其他職業對學歷的要求要寬容。
備註:1.高中、中專、技校和不限學歷全部修正為高中學歷。
2.數據中對學歷的要求與具體的職位不一致的,按照具體要求進行了修正。
3.工作經驗
184條信息對工作經驗不限的有49條信息,只要求1至2年工作經驗的有72條信息,要求3-5年工作經驗的職位有57條,要求有6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職位有6條。
從事知識產權工作對工作經歷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只要求有1-2年工作經驗或者不限工作經歷的佔有66%的比例,知識產權行業對工作經歷的門檻可以說是比較低的。
備註:1.將1年以下工作經驗修訂為不限,數據中與具體要求不一致處,以具體要求為准進行了修正。2.將6年及以上工作經歷合並為6年以上工作經歷。
4.專業要求
184條信息中有88條信息對應聘者專業有明確的要求,其中要求法律專業的62家,管理專業4家,經濟學專業2家,營銷專業10家,理工科25家。
招聘的職位與所學專業要求呈較明顯的對應關系,代理機構招聘業務人員基本要求營銷專業,代理機構招聘代理人、企業專利申請工作崗位一般要求有理工科背景,不同的企業根據自身的經營范圍還明確規定了具體的專業。由於知識產權工作的復雜性,各招聘信息中從事知識產權管理及高職位對應聘者提出了多學科背景要求。
備註:有的同時要求具備多個專業背景,或者具備不同專業中的某一個,因此數據存在重復統計的現象,
5.薪資待遇
184條信息中15條信息薪金為面議,127條信息沒有填寫,只有42個崗位明確了薪金待遇。企業填寫薪金待遇選擇的是網站設置的格式,選擇薪金為1000-1999元/月6條,2000-2999元/月的職位18條,3000-3999元/月的職位6條,4000-4999元/月的職位5條,6000-7999元/月的職位2條,8000-8999元/月的2條,薪金為10000-14999元/月1條。
Ⅱ 如何進行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分析報告的撰寫請指教,謝謝!
要從企業戰略入手,知識產權戰略是支撐企業戰略的技術、品牌權屬保障的。
換句專話說,就是你們企屬業現在和將來要保護什麼行程技術、品牌識別壁壘。然後你再展開要實現這些壁壘需要做什麼和怎麼做,需要什麼資源,需要什麼路徑,現在還存在那些困難和已有的基礎。
Ⅲ 知識產權分析怎麼寫
可以咨詢工信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中心,他們做的各類知識產權分析比較多。種類也很多,如侵權分析、競爭對手分析、無效分析、專利風險評估、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專利海外預警等都屬於專利分析業務。
Ⅳ 知識產權行業現狀處於一個什麼狀態,未來發展會是什麼樣子
知識產權是一國和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專心要素,重要性不言而喻。屬但由於我國知識產權制度滯後,使得侵權等現象普遍,損害了企業的正當權益,不利於知識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從數量和規模上來看,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相比前幾年有大幅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約為1256家,執業專利代理人數量達到1.2626萬。
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除了數量不足、人才匱乏,服務內容也較為傳統,國際競爭力薄弱。其原因是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起步晚,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政策法規不完善,多集中於產業鏈低端環節等。
未來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標准體系,以及加大扶持及宣傳力度。同時,重點培育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鼓勵創立知名服務機構品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
Ⅳ 知識產權這個行業的的現狀及前景如何
就目前實際現狀而言,客觀環境方方面面有很多非常不盡人意的地方,很多地方讓人感覺無能為力,甚至絕望。
Ⅵ 知識產權戰略的現狀分析
世界經濟的每一次繁榮和新產業的興起,發達國家經濟的強盛,都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推動下的技術創新分不開。全世界已有170多個國家實行了知識產權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加強和完善是國際潮流,這是因為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市場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一)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現狀亟須改觀
如果以《商標法》的實施視為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開始,那麼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實施至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在《商標法》實施之後的10年內,全面完成了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相繼出台,在第二個10年內,對部分主要法律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然而,就在中國帶著一套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加入WTO行列之後,才真正認識到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之旅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中,已進入中國的大約有400家。在過去的10多年裡,跨國公司向中國申請的專利多數是現在迅猛發展的一些產業的核心技術,其戰略布局相當超前。他們既注重擴大權利要求,又注重擠壓我國的創新空間,以建立和鞏固其知識產權的優勢地位。現在,他們還開始聯合起來、共同提出訴求,動輒由政府出面交涉。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仍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與我國現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的需求,特別是與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十分嚴峻的挑戰不相適應。我國在知識產權競爭能力上,特別是在參與國際競爭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從專利來看,美、日等發達國家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大約佔全球這些領域專利總量的90%。從商標來看,我國企業的商標注冊量極少。如2OO1年全國有各類企業300多萬家,平均近3家企業才擁有一個注冊商標。而像美國雷諾士、日本東芝等公司,一家就擁有商標上萬個。 按照歷史學派代表人物李斯特的歸納,後發先至的國家,對於所在時代先進生產力及其產品,往往在第一階段從外吸納;第二階段,合理制定保護性規則,側重形成自主先進生產力;第三階段,待生產力領先後,再回到自由貿易,利用比較優勢獲利。
姜奇平認為,我國知識產權當前存在相當大的問題:之一,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符合後發先至型大國崛起的歷史規律;之二,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能充分保護企業利益;之三,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政策,不符合信息強國取向。成熟的知識產權戰略,一定是一種可以趨利避害的中性博弈工具,我國目前尚缺乏一個整體的知識產權戰略系統。
Ⅶ 知識產權行業,如何彎道超車
行業處於引入期,個性化定製、精細化數字營銷為亮點
就國內互聯網+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發展來看,行業第一款產品是2014年3月由北京知果科技有限公司創立的國內首家知識產權法律服務電商--知果果,主要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商標注冊以及完善的知識產權產業鏈服務。此後,快智慧、知了網、知了王、專利巴巴等互聯網知識產權平台相繼上線。總的看來,我國互聯網+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目前仍處於發展的引入期,行業目前尚無十分成熟的產品和商業模式,不少企業尚處於探索階段,對於收費、盈利等模式仍有較多的爭議。
圖表1:"互聯網+"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處於引入期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