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留置權的性質是什麼
1、留置權具有物權性
首先,留置權是一種物權。留置權系以留置物為標的的權利,其效力直接及於留置物。當具備法定條件時,留置權人就可以排他地佔有,支配留置物,不僅得對抗債務人的返還請求,且得對抗一般第三人對留置物的權利主張,其次,留置權是一種擔保物權。留置權是以擔保債權受償為目的的物權,不同於用益物權,系以取得留置物的交換價值為主要內容的權利。故留置權體;現為一種價值權。當債務人不履行給付義務超過約定期限時,留置權人可以就留置物的交換價值優先受償。
2、留置權具有法定性
留置權是一種法定權利,依照法律規定而直接產生,不得依當事人的協議而設立。此為各國民法之通例。但在英美法中,在有些場合亦可依當事人的協議而成立留置權。留置權的法定性是其區別於債的其他擔保方式的一個重要特徵。如抵押權、保證,定金等均可依當事人的協議而成立。留置權的法定性,決定了在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時,留置權就當然成立,不受當事人的意志所左右。
3、留置權具有不可分性
不可分性是物權,特別是擔保物權的共性。留置權作為一種擔保物權,當然具有不可分性。所謂留置權的不可分性,是指留置權的效力就債權的全部及於留置物的全部。它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留置權所擔保的是債權的全部,而非可分割的債權的一部分,二是留置權人可以對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權利,而非可分割的留置物的一部分。所以,債權的分割及部分清償、留置物的分割等,均不影響留置權的效力。只要債權未受全部清償,留置權人就可以對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權利,留置權的不可分性決定於留置權的效用。
4、留置權具有從屬性
留置權為擔保債權而設立,故留置權從屬於其所擔保的債權,它們之間形成主從關系:債權為主權利,留置權為從權利。這種從權利為從物權,而非債權。有人認為留置權為從債權,這是對留置權從屬性的誤解,無疑否定了留置權物權效力的本質屬性。留置權的從屬性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留置權的成立以主債權的成立為前提。這是留置權在成立上的屬性。留置權是債權人以佔有債務人的財產為其債權的擔保。因此,只有主債權成立,留置權才能成立。如主債權不成立或無效,則留置權當然不能成立,第二,留置權隨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這是留置枚在消滅上的從屬性。當留置債所擔保的主債權消滅時,留置權也隨之消滅:如在主債權人放棄債權,債務人履行了全部債務,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等情形下,留置權均歸於消滅;第三,留置權優先受償的范圍決定於債權的范圍。這是留置權在優先受償上的從屬性。就是說,留置權人只有在主債權的范圍內才享有優先受償權:一方面當留置物的價值大於主債權價值時,對於多餘部分,留置權人必須返還受債務人,不得用於清償其他債務。另一方面,當留置物的價值小於主債權價值時,對於不足部分,留置權人不存在優先受償權,與其他無擔保債權處於平等地位。
2. 倉儲期間倉儲貨物所有權發生轉移能否行駛留置權
不能了。應為你倉庫儲物所有權已經轉移。無法滯留
3. 關於抵押權 質押權 留置權的問題
你好,共同點:首先三者的共同點是:都屬於擔保物權。
其中,第一:抵押權與質押權的共同點:(1)、抵押權與質權同為擔保物權,(2)、抵押與質押都應以書面形式簽訂抵押合同或質押合同,(3)、合同中都不得約定,當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或質權未受清償的,抵押物或質物的所有權轉移為抵押權人或質權人所有,(4)、抵押合同與質押合同都有向有關部門辦理登記的規定,(5)、抵押物與質押物都必須辦理登記的,抵押合同與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6)、抵押權與質權與其各自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同時消滅。(7)、抵押權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賠償金,應作為抵押財產;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賠償金,應作為出質財產。(8)、抵押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抵押權的費用;質押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質物的保管費用和實現質權的費用。(9)、抵押物折價或拍賣、變賣的價款超過債權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補足;質物折價或拍賣、變賣的價款超過債權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補足。(10)、無論抵押或質押,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都享有對該抵押物或質物折價或拍賣、變賣價款的優先受償權。(11)、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股票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出質後,出質人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轉讓所得價款應提前清償債權。(12)、抵押物不移轉佔有;以股票出質設定質押,由於股票市場電子化,股票無須移轉佔有。(13)、抵押人可用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房屋使用權等權利設定抵押;質押人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等其他權利設定質押。
第二:留置權與質押權的共同點:(1)、留置權與質權同為擔保物權,當債權未受清償時,對留置物或質物折價或拍賣、變賣的價金優先受清償的權利。(2)、留置權與質權的客體都為債務人或第三人的動產。(3)、留置權與質權擔保的范圍都為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費用和實施費用。(4)、留置權人和質權人都應以善良管理人責任心保管留置物或質物,因未盡責任心而致留置物或質物毀損、滅失的,留置權人或質權人都應承擔賠償責任。(5)、留置權人或質權人都有權收取留置物或質物的孳息。(6)、留置權與質權都與其各自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債權消滅,留置權、質權也隨之消滅。(7)、債權人佔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債權人仍然取得對該動產的留置權或質權。(8)、留置物或質物被折價或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補足。(9)、留置權和質權都不受所擔保的債權訴訟時效的限制,當留置權或質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完成後,留置權人、質權人仍可對留置物、質物行使權利。
不同點:第一:抵押權與質押權的區別:(1)、抵押標的為動產與不動產;質押標的為動產與權利。(2)、抵押物不移轉佔有;質物移轉佔有。(3)、當事人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合同自簽定之日起生效;當事人不必辦理質押登記的,質押合同自質物或權利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4)、當事人辦理抵押登記的,登記部門為抵押物的相應管理部門;以股票、知識產權出質的,當事人應向其相應的管理機構辦理出質登記。(5)、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可與抵押人協商以抵押物折價或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的所得價款受償,協議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的,可與出質人協議以質物折價或依法拍賣、變賣質物清償債權。
第二:留置權與質權的區別:(1)、留置權為債權未受清償前扣留他人動產的權利,這種佔有、扣留他人動產的權利是由法律規定的(只限於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和行紀合同),所以,留置權為法定擔保物權;質權一般是由當事人約定的。(2)、留置權人佔有、扣留動產,是基於債務人不如期履行約定義務;質權人佔有質物,是基於擔保債權的實現。(3)、留置權的實現,須留置權人給債務人規定一定的期限,並通知債務人在此期限內清償債務,當債務人不為清償時,留置權人方可處置該留置物,實現債權;質權的實現,是當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質權人通知出質人後,即可處置質物,實現債權,無須給出質人規定清償債務的期限。(4)、留置物被他人佔有時,不能依據留置權請求返還原物,而只能依據佔有權請求返還原物;質物被他人佔有時,質權人可依質權請求返還質物。(5)、留置權因留置物的喪失或因債務人提供相當的擔保而消滅;質權因質物喪失,並不能返還時而消滅。(6)、留置是指債權人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依法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在債權未能如期獲得清償前,留置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質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或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7)、留置權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任意創設,但允許當事人約定排除留置權;質權由當事人約定創設,不存在約定排除質權。
最後,留置權同抵押權、質權的最大區別即在於:抵押、質押中,到期債務不履行的話,抵押權人、質權人可以立馬變賣抵押物、質押物;然而在留置權中,留置權人則不能。因為留置權人必須給出一定的寬限期,只有「寬限期滿仍不履行」的,方可行使留置權----即變賣留置物。
4. 質權和留置權的區別
質權和留置權的區別如下:
一、成立條件不同。
1、質權依雙方當事人的合意而成立。
2、留置權是依法律直接規定。
二、佔有條件不同。
1、質權在設定時才移轉佔有,擔保物與債權事先沒有佔有的關系。
2、留置權的債權事先就與擔保物有法律上的牽連。
三、法律關系客體不同。
1、質權的標的包括動產還有財產權利。
2、留置權的標的僅為動產。
四、權利實現不同。
1、質權在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時,就可以當然行使質權。
2、留置權則在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時,還必須具備法律規定的程序,才可實現留置權。
五、消滅不同。
1、質權不因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而消滅。
2、留置權則在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時消滅。
留置權與質權的共同點:
1、留置權與質權同為擔保物權,當債權未受清償時,對留置物或質物折價或拍賣、變賣的價金優先受清償的權利。
2、留置權與質權的客體都為債務人或第三人的動產。
3、留置權與質權擔保的范圍都為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費用和實施費用。
4、留置權人和質權人都應以善良管理人責任心保管留置物或質物,因未盡責任心而致留置物或質物毀損、滅失的,留置權人或質權人都應承擔賠償責任。
5、質權分為動產質權和權利質權。動產質權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留置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留置物保管費用和實現留置權的費用。
質權-網路
留置權-網路
5. 倉儲合同中的留置權應注意哪些問題
倉儲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約定,由一方存儲對方交付的物品,由對方支付費用的合同。其中存儲物品的一方稱為保管人,對方當事人稱為存貨人,被存儲的物品稱為存儲物,對方當事人支付的費用稱為倉儲費。
倉儲合同成立後,保管人負有接受和驗收存貨人的貨物入庫的義務以及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保管人應按合同約定,接受存貨人交付儲存的貨物,並對其進行驗收,還應當按合同約定的條件和保管要求,妥善保管倉儲物。在合同約定的保管期限屆滿或者因其他事由終止合同時,保管人應當將倉儲物原物返還給存貨人或者存貨人指定的第三人。保管人不得無故扣押貨物,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數量交還倉儲物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存貨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及時提取貨物。
於合同約定的期限屆滿,或者在未約定期限而收到倉庫營業人合理的貨物出庫的通知時,存貨人應當及時辦理貨物的提取。並且,存貨人應該依照合同約定支付保管費。保管費又稱倉儲費,是指保管人因其保管行為所應取得的報酬,其數額、支付方式、支付時間、地點均由雙方當事人約定。如果保管人盡了保管義務,而存貨人沒有支付保管費,留置權的基本前提即成就。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存貨人未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保管費以及其他費用的,保管人對保管物享有留置權。
6. 關於留置權合同問題的請教
留置權只適用於保管合同,倉儲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覽合同,行紀合同以及法律明文規定的其他類型合同不可能任何合同都可以有留置權
7. 留置權和流質條款有什麼區別
留置權和流質條款在法律依據、標的物和概念性質都不同。
1、法律依據不同
留置權的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流質條款的法律依據除物權法外,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標的物不同
留置權的除了合同債權外,符合留置權的法定構成要件都可留置。留置物需要與主債務有關聯性,且不涉及三方財產,而流質條款僅存在於抵押、擔保合同條款中,不受任何財產限制。
3、概念性質不同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0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而且,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留置權的性質屬於法定的擔保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86條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債權人有權直接取得抵押財產所有權的約定內容為約定該擔保。
流質的約定容易出現價值較高的物品以低價格轉移,造成價值失衡,損害債務人利益,被法律認定為無效。
8. 質權與留置權的區別
質權是擔保的一種方式,指債權人與債務人或債務人提供的第三人以協商訂立書面合同的方式,移轉債務人或者債務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動產或權利的佔有,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財產價款優先受償。也叫「質押」。
質權分為動產質權和權利質權。動產質權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以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就該動產優先受償的權利。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移交的動產為質押財產。出質人也可以將法律規定可以轉讓的股權、倉單、提單等財產權利出質,這時質權稱為權利質權。
作為擔保物權的一種,質權也具有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物上請求權。質權獨有的特徵是:
(1)質權的標的物只能是動產和權利,而不能是不動產。
(2)質權是以債務人佔有質物為要件的擔保物權。質權以出質人移交質押的財產佔有為成立要件,也以債權人佔有質押財產為存續要件,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後,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注意:質押與抵押的最根本的區別是是否轉移佔有。質押為轉移佔有的擔保物權,而抵押為不轉移佔有的擔保。)
留置權,是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的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1、留置權的主要特徵如下:
第一,留置權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關系中,如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和加工承攬合同。
第二,留置權發生兩次效力,即留置標的物和變價並優先受償。
第三,留置權具有不可分性,即債權得到全部清償之前,留置權人有權留置全部標的物。
第四,留置權實現時,留置權人必須確定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寬限期。
2、留置權的成立條件包括:
第一,債權人佔有動產。
第二,佔有的動產必須與債權有牽連關系。
第三,債務人未按期全部履行債務。
《物權法》第230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而且,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同時,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
如何區分質權與留置權
主要從以下幾個不同方面來區分:
1.成立的條件不同。依雙方當事人的合意而成立;而留置權是依法律直接規定。
2.佔有的條件不同。兩者雖然都是以擔保物的佔有及移轉為要件,但質權在設定時才移轉佔有,擔保物與債權事先沒有佔有的關系;而留置權的債權事先就與擔保物有法律上的牽連。即債權人事先佔有是留置權成立的前提條件。
3.法律關系的客體不同。質權的標的包括動產還有財產權利;而留置權的標的僅為動產。
4.權利的實現不同。質權在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時,就可以當然行使質權;而留置權則在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時,還必須具備法律規定的程序,才可實現留置權。
5.消滅不同。質權不因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而消滅;而留置權則在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時消滅。
9. 什麼是留置,留置權適用於哪些合同類型。
留置,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合同中,債權人按照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法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後的債務履行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2 個月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間,但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9)倉儲物留置權擴展閱讀:
留置權的特徵
1、留置權人事先佔有留置物。
2、留置權只能是動產。
3、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
4、留置權具有留置和擔保雙重效力。
留置權成立的條件
1、必須是債權人按照合同的約定佔有對方的動產。
2、必須是債務人的債務因債權人取得佔有的同一合同約定的應付給的款項。
3、必須是債務人的債務已到履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