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什麼為准

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什麼為准

發布時間:2021-08-05 18:59:53

① 土地證上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什麼意思

「國有土地使用權」意思是在我國土地是屬於國家的,也就是土地是屬於國有的。登記在土地專證上的土地個人屬只有使用的權利,在土地使用期限內個人可以自主經營,也可以通過流轉的方式承包給別人。但由於土地是屬於國有的,個人沒有所有權,即就是說土地不是個人的私人財產,不能買賣,不能繼承,當土地證上登記的人死亡了或違法土地使用規定而被取消土地使用資格時,土地將被收歸國有,也就是收歸所在的村集體所有。

②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國有土地使用權; 這2個區別是什麼

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區別和聯系:

一、區別

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二、聯系建設用地使用權要先明確所要徵用的土地使用性質是建設用地,也是在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前提條件,而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范圍較廣,包括工業、商業用地及集體個人等等。

(2)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什麼為准擴展閱讀

建設用地特點

1、建設用地是生活場所、操作空間和工程的載體,不是直接利用土壤,與土壤肥力沒有關系。

2、可逆性差。農用地要變為建設用地較為容易,建設用地變為農用地卻較為困難。

3、土地利用價值高。可以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4、區域選擇性強,在地域上選擇性很強。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8條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定,下列土地屬於全民所有土地即國家所有土地:

1、城市市區的土地;

2、農村和城市郊區中已經依法沒收、徵收、征購為國有的土地;

3、國家依法徵用的土地;

4、依法不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塗及其他土地;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的,原屬於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

6、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地遷移後不再使用的原屬於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③ 什麼是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管來理法
第八條 城市源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通常理解為:
國家所有的土地 通過劃撥 掛牌出讓等供地方式獲得的使用權 為國有土地使用權。

④ 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如何確定的

(1)土地使用者經國家依法劃撥、出讓或新中國成立初期接收、沿用,或通過依法轉讓、繼承、接受地上建築物等方式使用國有土地的,可確定其國有土地使用權。
(2)實行土地公有制之前,通過購買房屋或土地及租賃土地方式使用私有的土地,土地轉為國有後迄今仍繼續使用的,可確定現使用者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3)因原房屋拆除、改建或自然坍塌等原因,已經變更了實際土地使用者的,經依法審核批准,可將土地使用權確定給實際土地使用者;空地及房屋坍塌或拆除後兩年以上仍未恢復使用的土地,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
(4)未按規定用途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回重新安排使用,或者按有關規定處理後確定使用權。
(5)1987年1月《土地管理法》施行之前重復劃撥或重復徵用的土地,可按目前實際使用情況或者根據最後一次劃撥或徵用文件確定使用權。
(6)以土地使用權為條件與其他單位或個人合建房屋的,根據批准文件、合建協議或者投資數額確定土地使用權,但1982年《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後合建的,應依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後再確定土地使用權。

⑤ 土地使用權年限從什麼時候開始算依據是什麼

土地使用權年限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

據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

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5)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什麼為准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

對於為何會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後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

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

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

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後,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⑥ 什麼時間點才是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依據

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6條「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內權出讓金後,應當依照規容定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和1994年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宗地出讓合同)第4條「出讓年限……自領取該宗地國有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的規定,國有土使用權出讓年限的起始日期應當確定為自領取或者頒發土地使用證之日。

⑦ 國有土地使用權分類

[重點解析]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分類需要掌握。

(一)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而原始取得的,並有出讓年限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1.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2條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標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商業、旅遊、娛樂和豪華住宅用地,有條件的,必須採取拍賣、招標方式;沒有條件,不能採取拍賣、招標方式的,可以採取雙方協議的方式。但是,協議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重點解析]

1.掌握土地使用權的三種出讓方式。

2.理解「協議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這句話。

因為根據《合同法》,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無效的合同。來源:www.examda.com

2.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年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業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4)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重點解析]

此處數據必須掌握。

3.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有關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由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書面出讓合同。土地使用者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的,土地管理部門有權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違約賠償。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土地使用權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使用土地,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須取得出讓方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簽訂變更協議或重新簽訂出讓合同,相應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重點解析]

1.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與土地的用途相對應的,用途改變了,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隨之調整。

2.改變土地用途,不僅需要出讓方同意,也需要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因為變更用途後的土地的使用未必符合城市規劃。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4-07-0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⑧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內容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內容
1、土地使用人的權利。
(1)土地的佔有、使用內權。
(2)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處分容權。
(3)從事必要附屬行為的權利。
2、土地使用人的義務。
(1)支付相關費用的義務。
(2)合理使用土地的義務。
(3)返還土地的義務。

⑨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採取哪三種方式

我國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採取三種方式,分別是哪三種呢?

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和北京市有關法規的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一般有以下三種方式:

1.協議出讓 協議出讓,是指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土地所有者的代表,與選定的受讓方磋商用地條件及價款,達成協議並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方式。

2.招標出讓 招標出讓,是指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向多方土地使用者發出投標邀請,在規定的期限內,由符合條件的單位以書面形式投標,競投該宗土地的使用權,招標小組通過對標書的評判,擇優確定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出讓方式。

3.拍賣出讓 拍賣出讓,是指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國有土地所有者的代表或其委託的拍賣人,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組織符合條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有意受讓人到場,就擬出讓地塊公開叫價競投,按「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土地使用者的出讓方式。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5-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閱讀全文

與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什麼為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