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宅基地使用權和宅基地房屋又什麼不同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所指向的對象不同:
1、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指的是宅基地回的使用權,答不包括所有權及處置權(屬於集體所有),並且宅基地使用權是不能繼承及單獨轉讓的;
2、房屋產權確權,是指地上建築物的所有權及處置權,只要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建築物本身,是可以轉讓的;
3、需要說明的是:農村宅基地上的建築物通常來說,沒有房產證,只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證,只有本村的農業戶口人員在一戶一宅的前提下,才能受讓。
B. 有宅基地使用權可以重建房屋嗎
眾所周知,在農村,無論房屋新建還是翻新,都需要經過審批,在取得相關的審批手續之後方可動工建設。嚴格地說,如果未經審批就開始翻建房屋,就屬於違法行為,一經發現,可能面臨罰款或房屋被拆除的下場。
C. 哪條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歸所在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人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抵押時,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抵押;
D. 宅基地使用權共有共有是怎樣的
您好:
我國對宅基地有這樣的規定,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並且宅基地使用權人一般都是登記為該戶戶主的名字,那麼該農戶的家庭成員是否對該宅基地使用權共同共有呢?
宅基地使用權是否家庭成員共同共有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1項的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雖然宅基地使用權人通常登記為戶主的名字,但這並不否認同戶的其他成員共同享有該宅基地使用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2款和《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農村村民修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為了保證新建住宅用地符合法律規定,自家宅基地上新建房屋也需要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才可動工興建。因此,張乙、張丙在原宅基地上修建房屋符合土地用途,是對宅基地的合理利用。二人修建住宅的行為合法,辦理利用原有宅基地建房的審批手續後即可開工,張甲無權阻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反過來講,農村宅基地應當是以戶為單位計算的,戶內成員擁有共同的使用權。實際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取得的情況多種多樣,分戶所得、繼承所得、原始審批所得等等情況都有;而由於結婚、生老病死以及戶籍轉移等情況,戶內成員也處於經常變動的狀態。為了維護農村集體成員的土地利益,也為了便於管理,需要一個統一的標准來確定宅基地使用權意義上的「戶內成員」,而這個標准就是建房用地審批表。
農村宅基地是一戶一宅的。一個戶口本算一戶。成年子女應當可以申請新的個人的一個戶口本的。宅基地及上面建成的房子都應該是一戶家庭共同共有的。除非子女有證據證明其也有出資建造才按份共有。注意,出工出力不能按份共有,要出錢出資才算的。宅基地房也屬於夫妻共有財產。戶口本中的戶主只是家庭成員的代表,沒有實質性的法律意義的。宅基地房一般登記在戶主名下,但仍屬於家庭共同共有的。兄弟姐妹在自己申請的宅基地上建房,其他兄弟姐妹是沒有份的,父母也沒有份。同一個戶口本的才有份。
E. 宅基地使用權和其上房屋所有權的關系
宅基地與來房屋既有聯自系又有區別。
二者的關系具體變現在:宅基地是房屋存在的基礎和承載物,沒有宅基地,房屋就無法存在,因而二者在空間上是統一的,二者構成有機聯系的整體。
二者的區別在於,農民對房屋的物權是充分的,即所有權、使用權是同時享有的;但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集體所有,農民只享有使用權,並且只能用於建造房屋,不能用作其他用途。
F. 宅基地使用權誰是戶主誰就有使用權嗎
他當然有,但是他的家人也有,在法律上也就是是一家子的,不要講一兩個人,那樣沒有意義
G. 城裡人繼承農村房屋是否擁有宅基地使用權
土地法 第六十二條抄 農村襲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宅基地使用權就是縣政府批准,與繼承沒有關系,某種關系或者原因可以得到一次審批宅基地的機會
H.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糾紛--房子是誰的問題
按規定公婆40平方?什麼規定?宅基地使用證是公公的名字要到村裡去查查當是批的時候是批的幾個人的,如果是5人的,那公公婆婆有2個兒子和1個女兒5人都有.但大兒子分戶並有獨立的100平方的3幢樓房,意味著他在老房的宅基地沒有了,被剩下的人實際共用了.女兒已出嫁她自已也有獨立的90平方樓房,也意味著他在老房的宅基地沒有了,被剩下的人實際共用了.而你和女兒的進入在某種程度上是填補了那2人的空,應該是被村裡默認為把他2人的宅基地轉給了你和你女來實際佔有和使用.但你在你自己老家的宅基地的實際佔有和使用也意味著某種程度的消失了.宅基地的所有權是集體的,不是私有財產,你公公婆婆也無權說給誰.但實際生活中宅基地是跟房子走,房子誰的誰就可以管理.不是絕對的權利,有些限制. 你們一大家都是在一個村吧,都是面臨拆遷和補償吧.
法律規定一戶只可以申請一處宅基地,大兒子和已出嫁的女兒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應該不能再來和你們爭,因為如果這份要到了就意味著自己家的那份反而要被剝奪,他會願意嗎?
小兒子的宅基地使用證能否和父母的分開? 理論上可以,但又有規定被征的土地在發了公告後,派出所就不再分戶.而宅基地人數和面積的確認又是依戶來衡量的.所以現在是分不開的了.不過這些在法律上是硬性規定,給了村裡很大的自由自治權.所以很多糾紛都是由村裡來協調或調解的.總的思路就是這樣.
I. 房屋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的關系
房屋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在房屋交易中經常見到的兩種權利狀態。房屋的所有權是指對房屋全面支配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房屋的所有權分為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這也是房屋所有權的四項基本內容。擁有上述房屋所有權的四項權能,所有權人可以佔有、管理、使用、處置所有的房屋,包括出售、出租、抵押、贈予、繼承,並且排除他人的權利。擁有了房屋的所有權就等於擁有了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一切權利。房屋的使用權是指對房屋擁有的利用及有限佔用權。
通過房屋租賃或借用實現的是房屋的使用權。房屋的使用權不能出售、抵押、贈予、繼承等,它包含在房屋的所有權之中,是房屋所有權四項基本權能之一。當你佔有該房屋之時,此房屋的風險責任隨之轉移。若此時房屋發生風險,盡管此時房屋未完成過戶登記,該風險發生的後果也由你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