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環保部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

環保部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

發布時間:2021-08-05 09:22:30

① 污染物排放總量對比表中的數據是指什麼

根據環保部對我省2013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定情況,結合你市經濟社會發展數據,核定你市2013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為: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7808噸,同比上年削減2.21%;氨氮排放量1414噸,同比上年削減6.12%,二氧化硫排放量20324噸,同比上年削減5.11%,氮氧化物排放量50452噸,同比上年削減14.31%。

② 找各市的污染量排放數據在哪個資料庫找

根據環保部對我省2013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定情況,結合你市經濟社會發展數據,核定你市2013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為: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7808噸,同比上年削減2.21%;
氨氮排放量1414噸,同比上年削減6.12%,二氧化硫排放量20324噸,同比上年削減5.11%,氮氧化物排放量50452噸,同比上年削減14.31%。

③ 國家環保部對遠洋油輪大氣污染有什麼措施

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今年,環保部將啟動10項改革工作任務。一是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二是及時公布環境信息,健全舉報制度;三是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四是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五是建立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六是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七是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八是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九是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國家環境資產核算方法體系研究;十是發展環保市場,推行排污權交易制度。
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④ 如何計算各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強度系數

可以參考環保部發的各行業排放績效,主要行業污染物產污系數表等統計資料!

⑤ 安全環保部做些什麼事啊

(一)負責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基本制度。擬訂並組織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政策、規劃,起草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組織制定各類環境保護標准、基準和技術規范,組織擬訂並監督實施重點區域、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按國家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重點海域污染防治規劃,參與制訂國家主體功能區劃。

(二)負責重大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牽頭協調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地方政府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工作,協調解決有關跨區域環境污染糾紛,統籌協調國家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三)承擔落實國家減排目標的責任。組織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並監督實施,提出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稱和控制指標,督查、督辦、核查各地污染物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實施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總量減排考核並公布考核結果。

(四)負責提出環境保護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國家財政性資金安排的意見,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並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和監督工作。參與指導和推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發展,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五)承擔從源頭上預防、控制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責任。受國務院委託對重大經濟和技術政策、發展規劃以及重大經濟開發計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涉及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草案提出有關環境影響方面的意見,按國家規定審批重大開發建設區域、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六)負責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定水體、大氣、土壤、雜訊、光、惡臭、固體廢物、化學品、機動車等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組織指導城鎮和農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七)指導、協調、監督生態保護工作。擬訂生態保護規劃,組織評估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監督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指導、協調、監督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的環境保護工作,協調和監督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環境保護、荒漠化防治工作。協調指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牽頭生物物種(含遺傳資源)工作,組織協調生物多樣性保護。

(八)負責核安全和輻射安全的監督管理。擬訂有關政策、規劃、標准,參與核事故應急處理,負責輻射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監督管理核設施安全、放射源安全,監督管理核設施、核技術應用、電磁輻射、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對核材料的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和無損檢驗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九)負責環境監測和信息發布。制定環境監測制度和規范,組織實施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組織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評估、預測預警,組織建設和管理國家環境監測網和全國環境信息網,建立和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統一發布國家環境綜合性報告和重大環境信息。

⑥ 環保局 工作累嗎主要干什麼

環保局是政府職能部門,最高機關系國家環保部,隸屬於國務院管理,總稱:國家環境保護部。

主要負責:擬定國家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行政規章;指導和協調解決各地方、各部門以及跨地區、跨流域的重大環境問題;負責環境監測、統計、信息工作;制定環境監測制度和規范等等。

環保局主要職能: 

將排污費徵收的職責交給地稅部門;增加組織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職責;增加核安全和輻射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指導和監督管理職責;增加指導生態文明創建、推動全民環保行動、組織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考核、創建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職責。

加強環境政策、規劃和重大問題的統籌協調職責,環境治理和對生態保護的指導、協調、監督職責,落實縣政府減排目標職責和環境監管、監察職責;加強為大企業提供「直通車」服務的職責;取消已由縣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6)環保部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擴展閱讀:

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意味著上面對下面的監察行為,如環保部直接到地方監察,省環保廳到下一級地市監察,以及約談、追責的力度會加大;

但另一方面,地方的環境監管權並未上收,依然是屬地管理制度。最終,將有助於形成一個企業主體責任、地方政府監管、上級部門監察相結合的環境保護監管監察新模式,既保障了環境執法的效果,又遏制了地方保護主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環保局

⑦ 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

本文網址:http://www.cq.gov.cn/zwgk/zcjd/246762.htm
排污權交易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在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過允許排放量的前提下,內部各排污單位之間通過貨幣交換的方式相互調劑排污量,從而達到減少排污量、保護環境的目的。開展排污權交易,有利於發揮市場配置環境資源的作用,將過去的污染控制過程轉變為資源配置過程,從而提高環境資源的利用效率;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逐步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有利於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加快技術革新步伐,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實現全社會污染治理成本最小化和生產最大化。
近年來,我市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關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排污申報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特別是出台了《重慶市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重慶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辦法》,為開展排污權交易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市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環境保護試點區,國家環保部出台了《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環發〔2009〕82號),對開展排污權交易給予了支持;《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2009年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渝府發〔2009〕33號)和《重慶市環境保護委員會關於印發重慶市2009年環境保護工作要點的通知》(渝環委發[2009]1號)中都要求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試點。
2009 年 8月10日,市政府第47次常務會審議通過了《重慶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試點方案》,市政府發出了《關於印發重慶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試點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09〕82號);2009年12月25日,市政府舉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啟動儀式並開展了首批交易。
為進一步規范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活動,根據市政府《通知》關於「按照邊試點邊規范的原則,由市環保局會同市政府法制辦根據試點情況加快擬訂《重慶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報市政府審批後印發執行」 的要求,市環保局會同市政府法制辦擬訂了《重慶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經報市政府同意印發實施。該《辦法》對排污權交易范圍、主體、條件、方式、程序、管理等做出了明確規定,以進一步規范全市排污權交易。
二、《辦法》的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轄區內排污權交易及其管理活動。
《辦法》規定,目前我市開展排污權交易的主要污染物,是指國家在現階段實施排放總量控制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主要污染物;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也可以根據區域、流域環境質量狀況,將達不到環境質量標準的污染物確定為該區域、流域的主要污染物。
凡本市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的工業建設項目,需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應通過排污權交易取得排污指標。
三、排污權交易的主體
排污權交易的主體為轉讓方和需求方。轉讓方是指合法擁有可供交易的排污權的單位。需求方是指因實施工業建設項目需要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排污單位。
轉讓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通過排污權交易轉讓排污指標:
(一)已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通過實施技術改造(包括遷建、調整產品結構)、清潔生產、循環利用、污染治理等措施,騰出排污指標餘量的;
(二)已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因轉產、破產或其他原因自行關閉騰出排污指標的;
(三)市和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從集中建設污水處理設施以及依法取締、關閉污染企業中取得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的;
(四)通過其他方式依法取得排污權未使用的。
四、排污權交易的前提條件
開展排污權交易,必須在滿足環境質量要求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單位在交易機構對依法取得的主要污染物年度許可排污指標進行公開買賣。
交易主體進行排污權交易,須分別向市和區縣(自治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申報,並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方可進行。
五、排污權交易的禁止情形
排污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在整治完成前不得進行排污權交易:
(一)被列為環保信用不良的;
(二)被實施環保掛牌督辦的;
(三)污染源限期治理期間的;
(四)被區域限批的;
(五)其它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進行交易的。
在水環境質量化學需氧量不達標的流域或大氣環境質量二氧化硫指標不達標的區域內,需求方只能在本流域或本區域內購買化學需氧量或二氧化硫排污指標。
主城九區(含北部新區)范圍內,一律不得購入 二氧化硫排污指標;擁有二氧化硫排污指標的轉讓方,只能向主城九區(含北部新區)以外的二氧化硫達標地區轉讓。
六、怎樣進行排污權交易,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排污權交易必須在政府確定的交易機構內進行,嚴禁場外交易。
交易程序主要包括申報、審核、交易、變更。交易主體需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申報,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審核意見書,向交易機構提交交易委託申請,由交易機構按照相應程序和規范組織進行交易;交易完成後,交易主體根據交易機構出具的排污權交易憑證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辦理《排污許可證》變更手續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手續。
轉讓方擬轉讓排污指標,應在完成相關環保驗收或轉產、破產、關閉後進行排污權交易申報,並提交企業基本情況、生產狀況、排污許可證以及能夠證明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的相關資料。
需求方擬購買排污指標,應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過程中進行排污權交易申報,並提交企業基本情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其他有關總量指標需求分析的材料。
七、其他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的解答
交易價格實行政府指導下的市場調節機制,交易成交價格不得低於市政府有關部門公布的基準價格。排污權交易基準價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物價、財政部門根據污染物治理的社會平均成本,兼顧環境資源稀缺程度、交易市場活躍程度等影響因素定期組織測算並公布。
排污單位通過排污權交易轉讓排污指標所得收益歸排污單位所有,可專項用於企業污染治理或自行關閉企業處理遺留問題;市和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轉讓排污指標所得收益,按照轉讓方隸屬關系納入同級財政,作為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
交易過程中,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排污權交易管理機構不收取任何費用。交易服務費由交易機構按照市物價、財政、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標准據實收取。
http://www.cq.gov.cn/zwgk/zcjd/246762.htm

⑧ 如何做才能通過總量控制來實現環境質量目標

通過總量控制來實現環境質量目標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定的重要的環境管理制度,體現了預防為主的原則,為實現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源頭削減和全過程式控制制轉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通常是指根據一個地區(區域或流域,以下同)的環境特點和自凈能力,依據環境質量標准,將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環境承載能力范圍之內。
長期以來,我國環境管理主要採取污染物排放濃度控制,濃度達標即視為合法。近年來,國家適當提高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標准,但由於受技術經濟條件的限制,單靠控制濃度達標,無法有效遏制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必須對污染物排放總量進行控制。
我國現行環保法律法規已對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作了規定。目前,國家將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煙塵、工業粉塵、石油類、氰化物、砷、汞、鉛、鎘、六價鉻、工業固體廢物等12種主要污染物列為總量控制指標,有關部門正在開展環境容量、總量指標的設定和總量分配方法的科學研究。
(二)排放許可制度,是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為基礎,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企業排污的種類、數量、性質、去向、方式等實行審查許可的制度。排污單位在持有排污許可證的情況下方有權排污,同時必須按照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和要求排污。
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有利於落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有利於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增強環境執法透明度,推進環境保護的科學化管理;有利於實施排污權交易,為加快污染治理、降低治理成本創造條件。
我國現行環保法律法規已對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作出規定。目前,納入排污許可制度管理的污染物主要有化學需氧量、氨氮、氰化物、砷、汞、鉛、鎘、六價鉻等。
(三)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我國從1979年開始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經過20多年的實踐,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和管理體系,評價和審批工作逐步規范化。但是,隨著經濟活動范圍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區域開發、產業發展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所造成的環境影響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因有關政策和規劃所造成的各種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制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這部法律的出台,為我們實現源頭控制污染,預防因政策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提供了法律保障。

⑨ 「十二五」國家環保規劃有啥最新的動向啊

已上報國務院的《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初稿)》

《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初稿)》已經完成,知情人士透露,該「雙八雙十」目標雖然擬定,但環保部內仍有爭議,下一步將上報國務院,規劃有望在兩會期間發布。

據經濟觀察報12月20日報道,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初稿)》已經完成,「十二五」減排最受關注的化學需氧量 (COD)、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項約束性指標的總量控制目標初定為降低8%、8%、10%和10%。

知情人士透露,該「雙八雙十」目標雖然擬定,但環保部內仍有爭議,下一步將上報國務院,規劃有望在兩會期間發布。

從「雙十」到「雙八雙十」

相比環保「十一五」規劃,「十二五」減排不僅在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約束性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還對兩項新指標同樣提出絕對量減排。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完成初稿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擬定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項約束性指標的總量控制目標分別相比2010年降低8%、8%、10%和10%。

此前,「十一五」規劃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總量控制目標為相比2005年分別下降10%,即全國化學需氧量由 2005年的 1414.2萬噸減少到1272.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549.4萬噸減少到2294.4萬噸。

「由於『十一五』的總量控制,廢水的COD和廢氣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較快,但生活廢水中的氨氮和廢氣中的氮氧化物卻上升很快,所以新的五年規劃在繼續降低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基礎上將氨氮和氮氧化物也加入約束性指標進行總量控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由於COD和二氧化硫 『十一五』控製得比較好,所以在『十二五』期間有所調低」。

根據環保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二氧化硫在2009年以下降13.14%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COD減排目標今年完成也幾無懸念。

在新增的兩項約束性指標中,氨氮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和化工、冶金、化肥等工業廢水中,氮氧化物則主要由汽車尾氣和工業窯爐的燃料燃燒產生。其中,氮氧化物是造成機動車污染和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根據今年中國首次公布的《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機動車尾氣排放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去年全國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高達583.3萬噸,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中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每年200多天的灰霾天氣,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直接相關。

據了解,初稿將由編寫組根據日前環保部相關會議的討論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在與中央有關部門進行銜接後,再提請環保部常務會議審議公布。

「下一步規劃將上報國務院,有望在兩會期間發布。」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兩上兩下」突出結構減排

「由於目標的制定取決於下一步經濟增長的控制,所以對於『雙八雙十』的目標,環保部門內部還有爭議。」上述知情人士稱。而這也是今年以來一些地方拉閘限電的原因,即由GDP目標變動導致節能減排任務難以完成。

國際氣候組織總裁吳昌華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於地方政府的減排任務是年初按照GDP的增長預期進行的減排量分配,所以到年中或年末時由於經濟增長過快,計算基數變化了,所以減排量需要重新換算並加大力度,因此為了達到既定減排目標導致了拉閘限電現象的產生。

「十二五」規劃將改變減排方式,由「十一五」以建污水處理廠和脫硫設施為主的工程減排轉變為繼續推進工程和管理減排的同時,以結構減排為主推進發展方式的轉變。

此前,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撰文稱,「十二五」環保發展的主要目標為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中國環境保護新路子。「『十二五』污染減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業結構調整和落後產能淘汰力度。」環境保護部總量司司長趙華林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表示,「十二五」期間將把結構減排放在首位,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堅持全防全控、重點攻堅、高效治理。「進一步提高造紙、紡織、皮革、化工等行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標准,全面啟動縣縣建設污水處理廠工程,開展農業源污染減排工程建設;繼續加強燃煤電廠脫硫,切實加強電廠脫硝,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

其中,在減排任務分解上將採取「兩上兩下」的方式。即環保部制定一份「十二五」減排的指南給各個省區,然後省區根據這個指南上報該省「十二五」減排計劃的初稿,此為「一上」;隨後環保部組織專家進行審查,再發給省區稱為「一下」;地方根據該稿再進行修改,此為「二上」;最後經過中央同意,最終確定下發「十二五」的減排計劃,稱為「二下」。

「由於減排的污染物控制種類增加,農業源、機動車減排等新領域的拓展,『十二五』減排將強化減排設施的升級改造,完善污水處理收費、脫硝電價、排污權交易等環境經濟政策。」趙華林表示,「十二五」將把農業源,主要是畜禽養殖、COD和氨氮,還有機動車的污染控制納入總量控制約束性指標的控制范圍。

——資料來源於上海中規鋼材電子交易市場

⑩ 現在我國哪些省份開通了排污權交易中心

從2007年開始,財政部、原環保部和國家發改委批復了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和陝西11個省市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2014年12月,又將青島市納入試點范圍。除了這12個政府批復的試點外,另有16個省份自行開展了交易工作。

閱讀全文

與環保部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