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劃撥土地使用權法條

劃撥土地使用權法條

發布時間:2021-08-05 05:27:56

A.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加強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除出讓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第三條劃撥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適用本辦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檢查。第五條未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並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土地使用者,不得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第六條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其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二)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三)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四)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第七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第八條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式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等。出售是指轉讓人以土地使用權作為交易條件,取得一定收益的行為。交換是指土地使用者之間互相轉移土地使用權的行為。贈與是指轉讓人將土地使用權無償轉移給受讓人的行為。第九條土地使用權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租賃給他人使用,由他人向其支付租金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出租人,承租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承租人。第十條土地使用權抵押,是指土地使用者提供可供抵押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按期清償債務的擔保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抵押人,抵押債權人稱為抵押權人。第十一條轉讓、抵押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抵押;轉讓、抵押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抵押。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出租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隨之出租;出租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出租。第十二條土地使用者需要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必須持國有土地使用證以及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等合法證件,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第十三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書面申請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給予回復。第十四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申請人經過協商後,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第十五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行為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合同。第十六條土地使用者應當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後六十日內,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手續。第十七條雙方當事人應當在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手續後十五日內,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登記手續。辦理登記手續,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文件、材料:(一)國有土地使用證;(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合同;(四)土地評估報告;(五)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提交的其他證明文件、材料。第十八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出租、抵押,出租人、抵押人必須繼續履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第二十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後,受讓人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內容的,應當徵得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同意,並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土地登記手續。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租後,承租人不得新建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需要建造臨時性建築物、構築物的,必須徵得出租人同意,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土地使用權出租後,承租人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內容的,必須徵得出租人同意,並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土地登記手續。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終止後,出租人應當自租賃合同終止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土地使用權出租登記手續。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抵押合同終止後,抵押人應當自抵押合同終止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手續。第二十四條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債務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間宣告解散、破產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抵押合同的規定處分抵押財產。因處分抵押財產而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權利取得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第二十五條土地使用者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在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時,其土地使用權出讓期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經過協商後,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訂明,但不得超過《條例》規定的最高年限。第二十六條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區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於標定地價的40%。標定地價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基準地價,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期限和地塊條件核定。第二十七條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代表政府收取,按國家有關規定管理。第二十八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期屆滿,土地使用者必須在出讓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持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出讓登記手續。第二十九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期滿後,土地使用者再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時,須按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第三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期間,國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收回土地使用權,並根據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開發、利用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第三十一條土地使用者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支付全部出讓金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第三十二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當事人不辦理土地登記手續的,其行為無效,不受法律保護。第三十三條對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照《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處理。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對土地管理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劃撥土地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文件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的監督檢查工作,對違法行為,應當及時查處。第三十六條土地管理部門在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文件、資料,不得阻撓。第三十七條土地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可以採取下列措施:(一)查閱、復制與土地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二)要求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或者報送與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及其他必要情況;(三)責令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停止正在進行的土地違法行為。第三十八條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業務活動的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三十九條經濟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從事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的,可參照本辦法辦理。第四十條以土地使用權作為條件,與他人進行聯建房屋、舉辦聯營企業的,視為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按照本辦法辦理。第四十一條對《條例》實施後,本辦法實施前發生的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行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組織進行清理,並按《條例》規定處罰後,補辦出讓手續。第四十二條本辦法由國家土地管理局負責解釋。第四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B. 劃撥土地的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強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簡稱國務院第55號令)、《雲南省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昆明市實際,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昆明市行政轄區范圍內,凡依法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繳納過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或是經縣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以無償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第三條依法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批準的用途和面積使用土地。土地使用者如需改變劃撥土地的用途前,或將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進行轉讓、出租、抵押前,應向市、縣(含安寧市,下同)區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辦理報批手續。改變劃撥土地用途的,應先到規劃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進行房屋轉讓的,須先經其主管部門或房地產管理部門批准。
未經市、縣區人民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將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進行轉讓、出租、抵押等活動。
第四條土地使用者需將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用於以下行為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
一、將空地整幅地塊的劃撥使用權轉讓或部份分割轉讓;
二、將一幅地塊內的劃撥土地權連同地上建築物整體轉讓或部份分割轉讓;
三、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後,因不能履行抵押合同而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
四、以劃撥土地使用權為條件與他人合資合作建房,獲取房產分配或其他經濟收益;
五、以其他形式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
第五條土地使用者進入二級市場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之前,須持土地使用證或土地權屬證明材料及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等合法產權證件,向有審批權的市、縣區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市、縣區人民政府批准,簽訂出讓合同,補交出讓金,換發土地使用證後,方可進入二級市場進行轉讓。
第六條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審批許可權為:城市規劃區內由市土地管理部門負責受理,報市及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城市規劃區以外,由縣區土地管理部門負責受理,一幅地塊或一個宗地的面積在10畝及其以下的,由土地所在地的縣區人民政府審批;超過10畝的,由土地所在地縣區土地管理部門受理後,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上報審批。
第七條土地使用者需將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出租出現下列行為的,必須辦理土地批租手續:
一、將空地整幅地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出租或其中部份出租;
二、將一幅地塊內的劃撥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整體出租或部份出租;
三、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為條件,與他人聯辦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從中獲取經濟利益而未引起劃撥土地使用權轉移的;
四、以其他形式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
第八條土地位用者進入二級市場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之前,須持土地使用證或土地權屬證明材料及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等合法產權證件,向有審批權的市、縣區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與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合同,支付土地收益金,領取《土地使用權出租證書》後,方可進入二級市場出租。
第九條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租的審批許可權為:
昆明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整幅地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出租,一幅地塊內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整體或部份出租,或是改變土地用途的,由市土地管理部門受理和審批;昆明市城市規劃區范圍以外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出租,或是改變土地用途的,由縣區土地管理部門受理和審批,報市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批租的期限最高不得超過20年,批租期限應在合同中載明。土地使用者進入二級市場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不得超過土地管理部門批準的出租期限。
第十一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收益金,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向與之簽訂土地批租合同的市、縣區土地管理部門支付,由土地管理部門按規定上繳財政。劃撥土地使用權收益金的取費標准,詳見附表。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者將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設定抵押前,必須持土地使用證或土地權屬證明材料及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等合法產權證件,按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向市、縣區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預批手續,進行抵押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抵押證書》後方可進入二級市場進行抵押。
第十三條經批准臨時使用公共用地和市政基礎設施用地的,由土地使用者按本規定第九條規定,向有審批權的市、縣區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辦理批租手續,支付土地收益金後,方可用地。
第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依法取得的非農業建設用地聯辦企業或出租的,參照本規定第八、九、十條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按附表的標准支付土地收益金。不同區域土地收益金的具體標准,由縣區土地管理部門會同縣區物價部門制定後報縣區人民政府批准執行。非農業建設用地的土地收益金由有審批權的市、縣區土地局負責收取後上繳財政。
第十五條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如果擬受讓方或承租方是外商投資企業的,土地使用者補辦出讓或批租手續的程序、審批許可權以及收費標准,按市人民政府第14號令《昆明市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特因企業、非經營性的科研、教育、文化及社會公益事業位等,支付土地收益金確有困難的,由土地使用權者向有審批權的市、縣區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同時附上主管部門的書面意見。經市、縣區土地管理部門審核,報市、縣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可酌情減收。
第十七條解放軍駐昆部隊因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以劃撥土地使用權為條件,與地方合作建房、合資合作辦企業等),引起軍用劃撥土地使用權轉移的,用地單位須按照財綜字第159號文件《關於軍隊有償轉讓空餘軍用土地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持解放軍土地管理局制發的《軍用土地補辦出讓手續許可證》,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補辦出讓手續,交納國家有關稅費後,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第十八條駐昆部隊進行房地產出租或改變原土地用途時,須按照財綜字第159號文件《關於軍隊有償轉讓空餘軍用土地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持解放軍土地管理局制發的《軍用土地補辦出讓手續許可證》,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補辦理批租手續。
第十九條軍用土地補辦出讓手續時,不補交出讓金,土地轉讓收益由部隊用於軍隊房地產事業和幹部住房建設。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可收取土地出讓業務費和登記費。
第二十條1990年5月19日國務院第55號令公布實施前,已將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二級市場進行轉讓的,由受讓方依法補辦劃撥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

C. 土地使用權劃撥法律制定了哪些規定

土地使用權劃撥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回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答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上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上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第二十三條下列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確屬必需的,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劃撥。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D.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的法規條款

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加強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除出讓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各種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三條
劃撥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檢查。
第五條
未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並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土地使用者,不得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
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其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
(四)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第七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
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
第八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式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等。
出售是指轉讓人以土地使用權作為交易條件,取得一定收益的行為。
交換是指土地使用者之間互相轉移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贈與是指轉讓人將土地使用權無償轉移給受讓人的行為。
第九條
土地使用權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租賃給他人使用,由他人向其支付租金的行為。
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出租人,承租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承租人。
第十條
土地使用權抵押,是指土地使用者提供可供抵押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按期清償債務的擔保的行為。
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抵押人,抵押債權人稱為抵押權人。
第十一條
轉讓、抵押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抵押;轉讓、抵押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抵押。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出租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隨之出租;出租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出租。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者需要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必須持國有土地使用證以及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等合法證件,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第十三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書面申請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給予回復。
第十四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申請人經過協商後,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第十五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行為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合同。
第十六條
土地使用者應當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後六十日內,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手續。
第十七條
雙方當事人應當在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手續後十五日內,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登記手續。
辦理登記手續,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文件、材料:
(一)國有土地使用證;
(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合同;
(四)土地評估報告;
(五)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提交的其他證明文件、材料。
第十八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十九條
土地使用權出租、抵押,出租人、抵押人必須繼續履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第二十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後,受讓人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內容的,應當徵得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同意,並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土地登記手續。
第二十一條
土地使用權出租後,承租人不得新建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需要建造臨時性建築物、構築物的,必須徵得出租人同意,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土地使用權出租後,承租人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內容的,必須徵得出租人同意,並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經土地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土地登記手續。
第二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終止後,出租人應當自租賃合同終止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土地使用權出租登記手續。
第二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抵押合同終止後,抵押人應當自抵押合同終止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手續。
第二十四條
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債務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間宣告解散、破產的,抵押權人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抵押合同的規定處分抵押財產。
因處分抵押財產而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權利取得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
第二十五條
土地使用者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在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時,其土地使用權出讓期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經過協商後,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訂明,但不得超過《條例》規定的最高年限。
第二十六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區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標定地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於標定地價的40%。標定地價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基準地價,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期限和地塊條件核定。
第二十七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代表政府收取,按國家有關規定管理。
第二十八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期屆滿,土地使用者必須在出讓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持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出讓登記手續。
第二十九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期滿後,土地使用者再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時,須按本辦法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變更土地登記手續。
第三十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期間,國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收回土地使用權,並根據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開發、利用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三十一條
土地使用者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支付全部出讓金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
第三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當事人不辦理土地登記手續的,其行為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三條
對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照《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處理。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對土地管理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劃撥土地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文件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的監督檢查工作,對違法行為,應當及時查處。
第三十六條
土地管理部門在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文件、資料,不得阻撓。
第三十七條
土地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查閱、復制與土地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
(二)要求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或者報送與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及其他必要情況;
(三)責令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停止正在進行的土地違法行為。
第三十八條
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業務活動的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九條
經濟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從事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活動的,可參照本辦法辦理。
第四十條
以土地使用權作為條件,與他人進行聯建房屋、舉辦聯營企業的,視為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按照本辦法辦理。
第四十一條
對《條例》實施後,本辦法實施前發生的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行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組織進行清理,並按《條例》規定處罰後,補辦出讓手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由國家土地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E.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條例

(1997年1月24日湖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02年6月3日湖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城鎮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防止國有土地資產流失,發揮國有土地的經濟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鎮劃撥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或者無償取得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第三條本行政區域內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轉讓、出租、抵押、改變土地批准用途與性質以及有關的管理活動,均須遵守本條例。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工作,依法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和改變土地批准用途與性質進行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規劃、物價、財政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工作。第五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依法需要轉讓的,應當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但省直機關和中央、省屬企業事業單位的劃撥土地使用權需要轉讓的,應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有關批准文件抄送土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一)以劃撥土地使用權與他方合作開發建設房屋分成的;(二)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作價入股以及與他方合資經營的;(三)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抵債的;(四)以劃撥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與他方易房、易物的;(五)以劃撥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城鎮直管公房作為商品房轉讓的;(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前款所列情形中,地上有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的,還應當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規劃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第七條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辦理出讓手續,土地使用者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證、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證以及與受讓方簽訂的轉讓意向書,向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按照本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報經批准。第八條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經批准准予轉讓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受讓方簽訂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除外。出讓合同應當載明出讓期限、土地用途、面積、位置、界址、出讓金額以及投資開發的期限和條件等內容。受讓方應當按照出讓合同的約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第九條有償使用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可以採取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其具體辦法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國家沒有規定的,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以租賃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轉租,但須報原簽訂合同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並依法辦理有關手續。第十條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設定抵押權的,土地使用者應當依法申請抵押登記。抵押權依法需要處分時,土地使用者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但應當從處分所得的價款中繳納相當於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使用者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但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報經批准後,繳納土地收益:(一)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出租進行經營的;(二)改變劃撥土地的批准用途與性質,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由本單位進行經營的;(三)在劃撥土地的地下建築物內進行經營的;(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二條城鎮建設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給予原土地使用者拆遷補償和合理安置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該土地使用權。第十三條企業因兼並、改制改組、與外商合資、合作進行技術改造等需要對劃撥土地使用權進行處置,其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土地收益的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國有企業破產,由原批准用地的機關依法收回其劃撥土地使用權,由市、縣人民政府依法以拍賣、招標或者協議的方式予以出讓,所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第十五條本條例規定應當繳納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和土地收益,由批準的人民政府所轄的土地管理部門代征代繳,全額上交財政,主要用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出讓金和土地收益的具體繳納標准和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劃撥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出租、抵押:(一)社會公共利益建設需要的;(二)轉讓後的土地用途不符合城鎮規劃的;(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收回的;(四)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土地使用權的;(五)有權屬爭議的;(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規定,未經批准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未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補辦出讓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沒收違法所得,可並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第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者不繳納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土地收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可並處應繳款額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第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非法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並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第二十條無權批准或者超越審批許可權非法批准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批准文件無效,非法批准轉讓的土地按照非法用地處理;對非法批准單位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土地使用者、受讓方經濟損失的,由批准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二十一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二條本條例自1997年4月1日起施行。

F. 劃撥土地使用權有什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 第54條規定,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專出讓等有償使用屬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閱讀全文

與劃撥土地使用權法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