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傳特斯拉與上海華誼集團合作生產電池,用於國產車型,將會對國產車有什麼影響
特斯拉將與上海華誼集團合資生產電池,用於上海工廠的國產車上。如果消息屬實,至此特斯拉國產車型的電池之謎也最終塵埃落定。
日前,猛獅科技公告稱已於近日完成工商信息變更。變更後的經營范圍增加了「儲能電源設備、機電設備及零配件的生產和銷售」,以及「承裝、承修、承試供電設施和受電設施;光伏發電站、風力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維護、運營及技術咨詢」,這意味著猛獅科技的清潔能源發電業務將進一步走上正軌。
2、中興通訊與中國汽研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5G等技術與車聯網領域的深度融合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5G、C-V2X、雲計算、MEC、大數據、人工智慧、高精度定位等技術與車聯網領域的深度融合,在技術支持、技術創新、試驗示範、項目推進、實施交付、服務運營等層面,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夥伴與實質性合作關系。
3、Uber人事變動兩名董事離職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周三,Uber宣布兩名董事會成員離職。Uber表示,《赫芬頓郵報》創始人、ThriveGlobal首席執行官阿里安娜·赫芬頓和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普通合夥人馬特·科勒本周向Uber通報了他們的辭職計劃。兩人的辭職均在公告當天生效,這意味著曾經是Uber最大外部投資者的Benchmark將不再在公司董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
4、特斯拉官方表示與上海華誼集團合作生產電池為假消息
7月26日,據微博網友@電池王爆料,特斯拉將與上海華誼集團合資生產電池,用於上海工廠的國產車上。隨後特斯拉官方表示為假消息。
5、廣汽豐田純電版C-HR新消息將於2020年進入中國
近日,我們從廣汽豐田官方獲悉,純電版C-HR將在2020年導入中國,該車曾在4月份的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上正式亮相,有望成為豐田在中國推出的首輛純電動車型,不過廣汽豐田暫時未公布該車的動力參數。
6、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截至6月底累計建成充電樁100.2萬個
7月25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上半年能源形勢等情況。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介紹,近年來,電力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不斷提高。上半年,全國累計完成電能替代量約980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9%。截至6月底,累計建成充電樁100.2萬個,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路。
7、為支持新電動車型寶馬最大工廠的電池產能翻倍
㈡ 中國的自有知識產權的汽車製造公司都有哪些
現在汽車生來產廠家除了源後來組建的合建企業如廣本\北京現代沒有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如紅旗\東風\解放\奇瑞\中華\吉利\哈飛\陸風\長城\揚子\富奇\躍進\江淮\比亞迪等等.(只是這里有的自主品牌,很多沒有自已的核心競爭力,用的是外國心.奇瑞倒是自己開發的發動機)
㈢ 氫雲研究: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知識產權協同創新研究
我國能源儲備較差,且結構不太合理。同時能源消費結構同樣失調,煤炭消費佔比超過一半,石油消費佔比近20%。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不僅帶來不可再生資源的巨大消耗,加劇了能源枯竭的危險,同時排放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特別是使用汽柴油作為燃料的汽車,排放大量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成為城市污染的罪魁禍首。因此作為清潔能源的氫能,其使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氫能因其不產生任何有害氣體,具備優越的環保性能,使得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汽車發展的終極目標,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都加大了對燃料電池汽車開發的投入。
圖2專利申請量排前十氫能企業
以上10家企業業務既涉及燃料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又包含了整車的開發和製造,同時還涉及了供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從地域上看,以蘇州和上海的企業為主。
3、產業鏈知識產權協同工作機制
知識產權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體現,同時又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角逐中,擁有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是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保障。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利的積累與儲備數據顯示,在發明專利授權上我國與國外有明顯差距,尤其缺乏像豐田汽車這樣知識產權儲備良好的車企。另外在產業鏈間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協同,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前進的步伐。因此,我國企業除了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外,還需要進行產業鏈之間的知識產權協同,才能提升與國外企業競爭的能力、。
3.1開放專利開源行動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放專利的開源行動是知識產權協同創新的有效途徑之一。不附加任何利益性條件將公司專利對外開放,可加速推進汽車企業採用氫能技術,增加參與氫能汽車開發的企業數量,幫助企業在短時間內躋身新能源汽車技術體系布局的上層,避免重復研發和資源浪費。開放專利的企業在該產業領域也可實現主導制定國際標准或形成事實標准。
3.2建立專門的專利聯盟
專利聯盟有利於較好地實現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協同,通過聯盟聯合開發、保護和運營氫能領域的知識產權。首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過平台實現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各領域關鍵技術的知識共享,在此基礎上協同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相關技術,申報各類專利,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共享。其次,組建保護協同中心。以中心為載體,加強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的維權合作,實現異地辦案,異地執法,提高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維權的效率與效果。最後,以三省一市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基礎,建設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在統一標准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經營,以此加強聯盟成員的創新,同時促進聯盟成員間的知識產權協作,增強成員在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競爭能力,提升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水平,推動該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3.3組建產業技術聯盟
以產業技術聯盟為載體進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協同。通過產業技術聯盟,整合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相關機構,形成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通過設立「專利池」、構建知識產權合作戰略、組合知識產權、協調不同利益主體間的訴求等措施進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的協同,促進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間的協同和創新,掌握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主導權。
注:本文涉及的專利數據均來源於中國專利信息網。(作者:呂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中國汽車行業知識產權被侵權的現狀
有這樣的案例嗎,中國目前的汽車工業主要還是引進國外專利技術,模仿和復制國外品牌的車型,有國外的對這個汽車侵權,那麼,你能不能告訴我哪個這個汽車是完全中國知識產權的
㈤ 採用電池驅動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子公司公開飛行汽車專利
本實用新型採用三軸可傾轉旋翼與高升力機翼相組合的方案,提高了動力系統推重比,且飛行汽車總體方案阻力小,飛行速度快。將前後翼設計為折疊式,在降落時可充當起落架的功能,提高了結構效率。而該飛行汽車可能採用可放電的鋰離子電池或氫電池,更多消息持續關注。
㈥ 特斯拉將國產 哪家車企能合作
千萬別說的太早,特斯拉來中國辦廠是必然的,中國是個大蛋糕,誰不想呢。但是說起合作,還真不一定,車是好車,但是現在來說與中國國情有些不相容,還有從三年前特斯拉在天貓雙十一搞促銷活動,然後被美國總部緊急叫停一事就可以看出來,還有就是特斯拉和國企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麼政策了股份了生產了,和國企合作就會失去特斯拉獨斷專行的個性。最後一個原因,特斯拉的車身可以國產,這個沒有問題,車玻璃、密封條、座椅、隔音材料等都可以從國內采購,但是,唯獨最關鍵的電池組,只能走SKD方式。因為電池組的電芯,只有特斯拉的內華達超級工廠在生產,換句話說,這個工廠是『一處水源供全球』,特斯拉不可能采購中國本地的電池類型。同時資金緊張蓋不起全球第二個工廠。
但是呢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符合特斯拉的全球戰略需求,同時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會產生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所以一切都可以解決,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㈦ 比克電池與開沃汽車什麼時候簽約合作的
12月12日,比克電池與開沃汽車在南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㈧ 拿下福特比亞迪電池業務將迎第二個合作夥伴,打開市場
據外媒報道,來自大洋彼岸的老牌車企福特汽車將會跟比亞迪采購電池,雙方已經達成了合作協議,福特會在國內投產一款配備比亞迪電池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根據種種跡象顯示,這輛車很有可能是福特銳際的插電混動版。後續福特還會在國內推出多款電動車,如無意外,跟比亞迪的合作會進一步擴大。雖然雙方都未正式發布公告,據氫雲鏈統計,這是目前比亞迪拿下的第二個車企。
此前,比亞迪跟長安汽車成立了動力電池合資公司,但是長安搭載比亞迪電池的首款E-Rock還未上市,還不能給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帶去幫助。
其實也反映出了比亞迪電池在行業中的一個尷尬地位,隨著合資品牌紛紛在國內布局新能源車市場,背後的電池供應商也是暗流涌動。早已跟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協議的寧德時代,自然無須擔心銷量,但背後的其它供應商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其中,又以我們關注度最高的比亞迪為首。
LG化學牽手特斯拉後出貨量暴漲,大眾成為國軒高科最大股東,就像當初特斯拉和松下互為供應商的合作,後者肯定會在出貨量量上迎來一段「甜蜜時光」;又傳出戴姆勒有意孚能科技IPO的消息;眼看身後的挑戰者紛紛引入強援。比亞迪心裡肯定是五味雜陳,雖然早早拿出了「刀片」,同時成立了弗迪科技,獨立電池業務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上門的車企實在有限。
再來看看長安和福特汽車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地位,前者多款車型銷量不佳,後者在國內的蒙迪歐 PHEV和領界 EV銷量也是比較慘淡。如果沒有競爭力很強的車型上市,很難打開局面,銳際還是一款插電混動車型,不需要很多電池組,因此對比亞迪的電池業務幫助有限,想要走的更遠,比亞迪還需要跟一些品牌力更強的車企展開合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中國汽車自主知識產權有那些
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啊!像吉利這樣的咯!有很多,而且品牌也很雜啊!
㈩ 中國汽車專利投資運營助上海豫興電子阻擋老外掠奪國內市場
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知識產權投資運營中心基於自主研發的sixlens大數據平台,從專利、標准、人才、投資等多維數據全景監測全球汽車領域前沿技術項目,敏銳發現到上海豫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一國內唯一電子後視鏡領域的專利技術創業項目。經過多次溝通、洽談,中心以戰略合作夥伴和投資人的身份全方位賦能豫興電子創新發展,共同探索中國產業垂直領域專利投資運營的有效路徑。
一、電子後視鏡的技術投資價值
豫興電子長期致力於電子後視鏡系統的研發生產,自主研發了採用單攝像機實現廣角/長焦的分割影像顯示、基於車輛行駛場景的影像隨動技術,最新推出的第五代產品通過了國際最先進的「雙曲率電子後視鏡」徹底解決不同視頻流產生暈眩、右側顯示屏距離駕駛員過遠不易觀察、重復觀察多畫面增加思考判斷時間等問題,可根據不同車型、不同行業制定專屬解決方案,成為國內唯一的全景電子後視鏡技術系統化方案提供商。
公司主營產品電子後視鏡(攝像機-監視器系統,簡稱CMS)作為汽車行業新興的電子產品,或許有人覺得電子後視鏡不就是一塊顯示器加一顆攝像頭的簡單組合。然而,真正的電子後視鏡作為取代傳統後視鏡的安全件,而非如倒監屏、行車記錄儀等輔助件,其對安全等級、產品壽命、性能指標等要求極其苛刻。例如,對攝像頭要求非常高,要有高像素、無畸變、寬動態、低照度、防水等級高、高可靠性等,同時還必須配合有強大的圖像處理和系統運算控制系統才能確保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安全可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