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19世紀版權糾紛案

19世紀版權糾紛案

發布時間:2021-08-05 01:16:06

著作權的由來

著作權的產生與發展,與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事實上,著作權制度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自著作權制度產生後,它依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或者說,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對著作權制度不斷提出挑戰,而著作權制度也在應戰之中不斷發展完善。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新的受保護客體,著作權制度逐漸將它們納入了受保護的范圍之中;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新的對於作品的利用方式,著作權制度逐漸將這些新的利用方式納入了著作權的范圍之內。談及起源,因其與「印刷」、「出版」的密切,我們首先稱其為版權(著作權)。在其權利的演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版權由實物到權利的過渡,由載體到權利的強化,由特權到私權的演化。
1. 中國。至於版權的起源,東西方知識產權法學者無一例外地認為,版權是隨著印刷術的應用而產生的。早先,正如對印刷術的發明的認識一樣,大多數西方的知識產權學者認為,15世紀德國人約翰內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歐洲對活字印刷術的應用是版權保護的開始;直到20世紀中後期,西方版權法相關的著述中,才漸漸對於版權起源於歐洲發生了疑問。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在該組織出版的著作中指出:「有人把版權的起因與15世紀歐洲印刷術的發明聯系在一起。但是,印刷術在更早的很多世紀之前就已在中國和朝鮮存在,只不過歐洲人還不知道而已。」綜觀版權的歷史,更多地體現在物質性產品的特權與私權上,並非簡單起於一種民事權利,更不是起源於財產權,而是更多是一種「行政特權」,而類似於15世紀威尼斯、法國、英國頒布的禁止他人隨便翻印的特許令,在中國的宋代就已出現。晚清的版本、目錄學家葉德輝在他的代表作《書林清話》中就有明確的記載:「書籍翻板,宋以來即有禁例。吾藏五松閣仿宋程舍人宅刻本王偁《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目錄後有長方牌記雲:『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書中還記錄了一項宋代國子監禁止翻板的「公據」。宋國子監屬禮部,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系宋朝最高學府。國子監還設書庫,刻印經史書籍,供朝廷索取、賜予以及本監出售之用。南宋在監內專設「印文字所」。國子監所印書籍稱「監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國之冠。所以,國子監有官辦出版社的職能。在古代出版史上,無論官刻、坊刻、私刻,均有牌記表明刻書、藏版之所外,有的還有禁止原刻印出版者之外的其他人翻板的內容。類似的禁例,已經或多或少反映出版權保護中對經濟權利為以保護的因素,雖我國古代並沒有對版權形成制度化的保護機制,但這種低層次的非法律制度規范性的權利狀卻是客觀存在的。
2.歐洲。在歐洲,有人考證,第一個對印刷商無償地佔有並使用作者的精神創作成果謀利提出抗議的是德國的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他在1525年出版了一本題為《對印刷商的警告》的小冊子,揭露了某些印刷商盜用他的手稿,指責這些印刷商的行為與攔路搶劫的強盜毫無二致,直到今天,西方國家仍舊把盜印他人作品的圖書版本稱為「海盜版」,這可能也是與我們把盜印的書稱為「盜版書」的暗合吧。1709年,英國議會通過《為鼓勵創作而授予作者及購買者就其已經印刷成冊的圖書在一定時期之內享有權利的法》,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由於名字太長,為了方便記憶,就用當時在位的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為《安娜法》。該法注重作者享有的財產權利及出版商對於作品利用的相關權利,這對美國版權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8世紀,法國大革命期間,在廢除了原有的各種特許權,包括出版者的特許權後,在新的著作權制度中突出了作者和作者的權利。在18世紀的德國,以康德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作品不僅能給作者帶來經濟利益,而且反映了作者的人格,是作者精神的外延的觀點,導致了作者精神權利的產生和發展,把版權保護制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隨後,強調作者的精神權利就成了大陸法系著作權制度中的一個基本特點,與強調版權的作者財產權利且兼顧出版者利益的英美法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美國。美國版權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承接了英國的傳統。這可以從美國表述法律的語言、獲得版權的機制,以及美國法庭在定義版權時所做的法律決定中看到。除了特拉華州,美國其他12個州在1783年至1786年之間通過了版權法。這些法案均是以《安娜法》為基礎的。
這些法案立法目的依次為:
(1)保護作者的權利;
(2)促進學習的研究;
(3)為圖書貿易提供秩序;
(4)防止壟斷。所有這些法案都需要作者和出版商在當地的登記處進行版權注冊,其實際並無法成功的實行。1790年5月3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個聯邦版權法,此法案依然遵從著英國的先例。在該法案通過後的19世紀初,作者的自然權利漸漸失去了它的潛在意義,從而使得出版商從作者的版權中獲得了大部分的利潤。美國現行的版權法是1976年通過197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隨經數十次修改,卻依然承襲了注意版權的「商業性」和「登記注冊」制度的傳統。
雖然英美法系的代表國家英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在20世紀中後期將「修改權」與「保護作品完整權」這兩項精神權利,增加為版權法的兩項重要內容,但作為英美法系的主要國家的美國的聯邦版權法中,仍沒有保護精神權利的內容。在美國的強烈要求下締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中也沒有對作者的精神權利予以保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主要是知識產權中的經濟權利便不足為怪了。
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制度產生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對於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知識產權的立法問題,通過法律的形式授予知識產權所有者以專有權,促使知識產權進入商品貿易中,知識產權制度已經成為各項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也已成為某個或某些經濟大國保護本國利益的重要手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出現了重大意義的突破和發展。就著作權而言,我國現行的著作權起草於1979年,由於牽涉面較為廣泛,起草時間長達11年之久。直到1990年9月7日,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於1991年6月1日起實施。著作權法實施之前,又頒布了由國務院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隨著我國加入了陸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日內瓦公約》等,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締結Trips協議,我國先後於2001年及2010年對著作權法進行了兩次修訂工作,體現了中國對WTO規則的遵守,也表明了對著作權的保護態度更加明確、意識更加強化。

② 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現在互聯網技術那麼發達,信息傳播速度飛快,雖然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也為一些不法行為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網路抄襲案件也頻頻發生。對於著作權訴訟是有時間上的規定的。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對於著作權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提起訴訟的有效期間。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訴訟時效期間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計算。依最高人民法院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的解釋,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訴訟時效制度的核心是權利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被侵犯之日起,兩年期間向人民法院提起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即,權利人應當主動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超過兩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提起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在規定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時,又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其實似乎實質上並沒有真正體現兩年訴訟時效的限制。因為按照民法一般規定的訴訟時效來看,自著作權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其著作權被侵犯之日起兩年內不提起訴訟,則法院將不予受理;此解釋第二款卻規定侵權行為於起訴時仍在繼續的,在著作權保護期內(50年)法院應作出判決,甚至規定了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知道,法律規定的版權糾紛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並且是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的那天開始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

③ 騰訊和44573的版權糾紛傳已結案,賠款3.7億,是不是真有其事

完全是這個所謂44573的虛假宣傳吧- -。騰訊雖然惡心,但是某些漫天槍手的小作坊實在討厭。

④ 那些年的影視版權糾紛案,你怎麼看。

版權是對影視作品的法律保護,近年來很多影視作品都有抄襲、跟風的嫌疑,所以版權糾紛案,也是對行業一種警示,尊重版權,尊重原創。

⑤ 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我國對於文學創作是想持鼓勵的態度的,對於版權我國也有相關的法律保護,但是還是時有發生版權糾紛,處理版權糾紛可以通關訴訟來解決,那麼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一、版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提起訴訟的有效期間。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訴訟時效期間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計算。依最高人民法院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的解釋,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訴訟時效制度的核心是權利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被侵犯之日起,兩年期間向人民法院提起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即,權利人應當主動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超過兩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提起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在規定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時,又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二、著作權糾紛案件如何聘請律師如果當事人決定打著作權官司,最好是聘請著作權領域的專業律師為自己提供法律服務。當事人需要從從業時間、以往成績、行業口碑、收費標准等各方面進行考查,選擇認真、高效、專業的律師。當事人需要向律師說明欲委託的事項,並盡量提供相關的證據材料,如實陳述與委託事項有關的事實,同時表明自己的具體要求。律師也會詢問有關情況,對有關材料進行初步審閱,並審查是否屬於律師業務范圍,然後決定是否受理。如果決定受理,律師應向其介紹如何辦理委託手續。雙方同意辦理聘請手續的,律師事務所通常提供固定格式的委託代理協議。當事人需要審定協議的內容,並將自己的具體情況填寫在協議的空白部分。一份完備的委託代理協議通常必須包括:委託事項、律師工作方式、委託人對律師的授權范圍和內容、付費和方式、違約責任、解除合同的條件和後果承擔、爭議處理等方面。當事人應當注意避免在任何實質問題上出現原則上、盡可能全權委託等含糊的措辭。委託代理協議之外,還要簽署一份給律師的授權委託書,詳細表明對律師授權的事件、期限、范圍。聘請律師的手續辦理完畢後,律師代理即告成立,律師便可以根據聘請合同的授權委託書確定的委託事項參加當事人的著作權訴訟活動。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知道,法律規定的版權糾紛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並且是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的那天開始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

⑥ 版權糾紛,我們該這樣處理

目前我國版權法還不是特別完備,但關於作品版權的糾紛確時有發生。版權糾紛,我們該這樣處理??這主要有四種途徑,分別是自行協商,調解,仲裁和民事訴訟。版權糾紛,我們該這樣處理一、自行協商當雙方因為版權問題而產生糾紛時,首先應該考慮的解決方案自行協商。自行協商是解決版權糾紛的最為快捷的方法。自己協商能夠最快地為版權人維護權益,並且也能減少對侵權人的損失。如果雙方不願意協商或者是沒有達成協商,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訴訟。二、調解調解就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產生糾紛時,由第三人協助然後協商解決版權糾紛問題。第三方調解人的選擇范圍十分寬泛。雙方當事人可以選擇調解委員會,版權行政管理機構,律師或者是雙方都相信的機構、個人來進行調解。調解的基礎是雙方自願,如果有一方當事人不願意進行第三方調解,也可以不進行和解。調解並不是解決版權糾紛的必須程序,雙方當事人若不願意調解或調解協議沒有達成,又或者是調解後反悔的,都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訴訟。三、民事仲裁按照版權法的相關條例規定,雙方可以依據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庭申請仲裁。如果雙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也可以根據版權法規定的仲裁條例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但仲裁僅包括於因合同產生的糾紛,並且當事人提出仲裁申請時必須要有書面協議。一旦雙方當事人達成了有效的仲裁協議,法院就不再對此項糾紛有管轄權。仲裁庭所作出的裁決為一局裁決制度。也就是說一旦仲裁庭做出決議後,當事人因同一著作權的問題再次向仲裁庭提起申請或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時,法院或者是仲裁機構都不會再接收此案件。仲裁庭作出的仲裁決議同法院的判決一樣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該履行裁決。如果有一方當事人不執行仲裁裁定的,可以向執法機構請求強制執行。如果法院認為仲裁裁決有不合法的地方,此時糾紛雙方可不再執行裁決。四、訴訟訴訟是解決版權糾紛最為普遍的方式。當產生版權糾紛時如果雙方都不願意進行協商或者是不願意進行調解是,可以選擇民事訴訟。如果雙方沒有達成一致協議或者是認為仲裁機構的裁決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申請民事訴訟。在發生版權糾紛時訴訟雖然不是最為快捷的解決方式,但一直都是最為基礎的解決途徑。當侵權行為十分嚴重,並已經構成犯罪時,應向相關公檢法機關報告。最後提醒各位作者,版權登記非常重要,如果不想你的作品遭受他人的侵權,請依法到相關部門對自己的作品辦理登記。

⑦ 版權時代到來,吳青峰哽咽回應著作權糾紛,這個故事有哪些的前因後果

林暐哲的生命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人,那就是吳青峰,他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培養這一個人,才就是因為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所以在之後兩個人合作的越來越順手,賺的錢也越來越多,慾望也越來越膨脹,但是卻在這個時候,吳青峰提出了解約,林暐哲同意了,但心底卻打著一個小算盤,此時的吳青峰還處於一個懵懂無知的狀態,以為真的能夠和平解約。

所以即使是兩個人解約之後,吳青峰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林暐哲是一個很好的老闆,一路幫助自己成長,同時吳青峰也用自己的行動回報了林暐哲。

⑧ 版權糾紛類型有哪些通過哪些方式處理呢

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各種各樣的文化產品誕生,但是版權糾紛也日益增多,那麼版權糾紛類型有哪些?如果我們遇到了版權糾紛的案件要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呢?通過本文你可以知道以上所說的問題。版權糾紛類型版權糾紛類型有哪些?1、為他人撰寫的報告、講話稿等作品的著作權歸屬糾紛。由他人執筆,本人審閱定稿並以本人名義發表的報告、講話等作品,著作權歸報告人或講話人享有。但出於本職工作的報告、講話屬於政府工作或者公益性工作的,報告人或講話人不享有著作權。2、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與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權的糾紛。一部作品為其他人合法所有,而著作權人需要使用該作品,著作權人有權使用,作品所有人不得無理拒絕。但著作權人應當說明使用的理由。作品所有人可以著作權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如果著作權人在使用作品的過程中將作品毀壞或者滅失,著作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3、使用他人音樂作品的著作權糾紛。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音樂作品的,應當向作者支付報酬。去年,音樂著作權人向歌廳、酒吧等經營場所無償使用音樂作品的行為主張著作權是很好的例子。4、自傳體文學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糾紛。對於特定人物的自傳體文學作品,一般看該作品寫做人與該特定人物有無約定,如無書面約定,則應當由該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權。5、因廣告語引起的著作權糾紛。廣告語在具備作品的構成要件時,應當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只要該廣告語具有獨創性,已經構成作品。6、編輯作品中的著作權糾紛。編輯作品由編輯人享有著作權,但編輯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權。同時,編輯作品中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7、就同一題材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糾紛。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題材創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發著作權歸屬糾紛,或者一方可能主張另一方抄襲、剽竊。根據著作權法關於作品構成要件的規定,如果雙方作品的表現形式系各自獨立創作完成,具有獨創性,應當認定爭議雙方各自獨立享有著作權。版權糾紛的處理方式1、行政復議當事人對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處罰不服,可以向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2、行政訴訟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做復議決定的,當事人可以在復議期間屆滿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關於版權糾紛的問題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想要了解更多版權糾紛的相關信息,可以與我們聯系。

閱讀全文

與19世紀版權糾紛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