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宅基地該如何有償退出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農村到城裡買房的農民越來越多,農村越來越多房屋被閑置,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針對農村宅基地閑置的情況,國家出台了“宅基地有償退出”政策。但從效果來看,很多農民並沒選擇退出宅基地,分析原因,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三)審核:鎮政府(街道辦)應自簽訂《宅基地退出協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宅基地退出協議》等有關資料報縣國土資源局審核,國土資源局在10個工作日內對申報資料進行審核,並對擬退出的宅基地進行現場勘驗。經審核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國土資源局報縣政府審批。
(四)批准:經縣政府批准後,由豐縣土地整理中心與鎮政府(街道辦)簽訂《宅基地退出補償協議》。
(五)備案:縣政府批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鎮政府(街道辦)應當制定《復墾方案》,明確復墾的地類、規模、工程設計及資金預算等,到縣國土資源局備案。
(六)實施:《復墾方案》經縣國土資源局備案後,各鎮政府(街道辦)組織拆遷和復墾工作。經鎮政府(街道辦)初驗合格的,向縣國土資源局報送復墾項目驗收書面申請。
(七)驗收:收到鎮政府(街道辦)復墾項目驗收書面申請後,縣國土資源局對復墾項目進行初驗,初驗合格的,豐縣土地整理中心7日內向鎮政府(街道辦)支付全額補償資金,國土資源局注銷退出宅基地的集體土地使用證書;鎮政府(街道辦)應自收到補償金7個工作日內支付給退出人。
❷ 農村宅基地將探索自願有償退出機制什麼意思
農村閑置宅基地實行自願有償退出。集體經濟組織可以根據有穩定的其他居住條件的宅基地使用權人申請,採取置換、獎勵、補助或者城鎮購房補貼等方式協商收回空閑或者多餘的宅基地。 草案同時也對農村閑置宅基地退出後的用途做了部分規定。草案二十八條提出,退出的農村宅基地依法優先用於滿足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符合規定申請宅基地的需求,或者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整理、復墾和利用。
❸ 進城買房落戶農民農村宅基地土地有償退出
針對農村宅基地閑置的情況,國家出台了「宅基地有償退出」政策。但從效果來看,很多農民並沒選擇退出宅基地,分析原因,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至於說現在退出農村宅基地合算嗎?看完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了。
❹ 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是什麼意思
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是指農民進城買房落戶之後,如果有想把宅基地退回給村集體的,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補償,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退出,這是農民的自由,並不是強制性的。
❺ 全國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怎麼退
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是指農民進城買房落戶之後,如果有想把宅基地退回給村集體的,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補償,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退出,這是農民的自由,並不是強制性的。
全國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怎麼退?以豐縣為例,宅基地退出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申請:使用權人持以下資料向鎮政府(街道辦)提出申請;
1.退出宅基地申請表;
2.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或權屬證明材料;
3.家庭戶口簿、身份證等證明材料;
4.現有居住場所的證明材料;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署的意見;
6.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二)初審:鎮政府(街道辦)對退出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初審,經初審符合條件的,由鎮政府(街道辦)組織國土資源所等有關單位在30日內對擬退出宅基地進行實測和現場調查,確定宅基地土地面積,計算補償資金,在所在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公示後,由申請人與鎮政府(街道辦)簽訂《宅基地退出協議》。
(三)審核:鎮政府(街道辦)應自簽訂《宅基地退出協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宅基地退出協議》等有關資料報縣國土資源局審核,國土資源局在10個工作日內對申報資料進行審核,並對擬退出的宅基地進行現場勘驗。經審核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國土資源局報縣政府審批。
(四)批准:經縣政府批准後,由豐縣土地整理中心與鎮政府(街道辦)簽訂《宅基地退出補償協議》。
(五)備案:縣政府批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鎮政府(街道辦)應當制定《復墾方案》,明確復墾的地類、規模、工程設計及資金預算等,到縣國土資源局備案。
(六)實施:《復墾方案》經縣國土資源局備案後,各鎮政府(街道辦)組織拆遷和復墾工作。經鎮政府(街道辦)初驗合格的,向縣國土資源局報送復墾項目驗收書面申請。
(七)驗收:收到鎮政府(街道辦)復墾項目驗收書面申請後,縣國土資源局對復墾項目進行初驗,初驗合格的,豐縣土地整理中心7日內向鎮政府(街道辦)支付全額補償資金,國土資源局注銷退出宅基地的集體土地使用證書;鎮政府(街道辦)應自收到補償金7個工作日內支付給退出人。
❻ 農村宅基地將探索自願有償退出機制或出方案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這是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的頂層設計,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的關鍵部署。
按照方案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農村改革要聚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和農村社會治理制度等5大領域。對這5大領域改革的核心問題,要明確大的方向、主要內容和重大方針對策,進一步理清改革思路。
產權制度改革 耕地延包辦法將出具體方案
開展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基本思路詳見制圖)
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抓緊修改有關法律,落實中央關於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的重大決策,適時就二輪承包期滿後耕地延包辦法、新的承包期限等內容提出具體方案。
解讀
明晰的產權是市場經濟的核心。當前,我國市場化改革向縱深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歸屬不清、權責不明、保護不嚴、流轉不暢等問題凸顯。如何讓農村「沉睡的資產」活起來,讓農民享有更多財產權利?成為下一步農村改革繞不開的問題。
「走市場經濟道路,明晰產權是個不可迴避的話題。農村集體產權越清晰,農村的市場活力就越強大。」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目前我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相對滯後,導致一方面農村各類要素潛能無法被激活,另一方面也不利於農民合法權利的保護。
這份方案對這一問題著重提及。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必須以保護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為核心,以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為重點……確保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本集體所有成員。
「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利於拓展農民財產性收入來源,有利於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葉興慶認為,進一步放活土地經營權、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推進集體資產確權到戶等都會成為今後改革的看點。
農業經營體系 扶持農民工返鄉辦家庭農場
培養職業農民隊伍。制定專門規劃和切實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造就高素質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扶持有技能和經營能力的農民工返鄉創辦家庭農場、領辦農民合作社,創立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解讀
糧食生產依賴「386199」部隊、務農老齡化、農業後繼乏人、生產效率低下……「誰來種地」「怎麼種地」制約我國農業做大做強。
對此方案提出,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造就高素質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提出加快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相比於小農戶,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具有一定的生產資金和規模,可以進行規模化經營,收益相對可觀,能解決『誰來種地』問題;而職業農民懂技術、善管理,還能解決『怎麼種地』問題,有利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說。
專家指出,方案傳遞出國家將大力扶持新型職業農民、新型經營主體的強烈信號,預計下一步財稅、金融等相關政策均會向這方面明顯傾斜。
支持保護制度 現行「三項農業補貼」將合並
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
開展農業補貼改革試點,將現行的「三項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合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優化補貼支持方向,突出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
解讀
一方面國家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一方面國際糧價保持低位,還要不要加大對三農投入?如何改革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這成為近期從學界到市場熱議的一大焦點話題。
「近年來,在國家糧食連年豐收、國際糧價持續走低的情況下,有人認為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可以減弱。而文件提出農業投入只增不減,農業支持保護力度繼續加大,體現出中央對三農工作不放鬆、確保農業重中之重地位的政策意圖。」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鳳田說。
方案明確提出,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
「文件體現出工業反哺農業、城鄉協同發展的共享發展新理念。」黨國英說。
方案還強調對財政支農支出結構加以優化,對此鄭鳳田認為,財政支農確實存在著效率不高、精準度不夠等問題,一些涉農專項資金呈現「小、散、亂」特徵。今後財政支農首先會向種糧大戶、主產區等傾斜,這也有利於農業轉方式。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0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❼ 自願退出宅基地你會選擇有償退出自己的宅基地嗎
目前,部分地區在試點宅基地有償退出政策,但很多人並不願退出,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農民為什麼不願退出?農村宅基地除了作為在農村生活的人們日常居住場所之外,還有哪些值得農民去好好的利用的呢?農民不願意退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農村宅基地的價值
1、農村宅基地可永久使用。在城市買的商品房的使用期只有70年,而宅基地的使用權是永久的(只要宅基上的房子不滅失,城市戶口的繼承人也可通過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
2、農村宅基地可以在村集體內部進行轉讓。國家明確規定:不允許城市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但如果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是可以轉讓的:(1)轉讓人與受讓人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2)轉讓行為徵得集體經濟組織同意;(3)宅基地使用權與合法建造的住房一並轉讓。(4)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3、退出宅基地可以獲得一次性補償。目前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國家鼓勵農民進城發展,也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在城市裡落戶定居。那麼,自願在城市裡落戶,並自願退出所擁有的農村宅基地的農民,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償金,補償具體金額與當地經濟水平有關。如安徽寧國就規定,自願退出宅基地且今後不再重新申請宅基地的,對於法定范圍內的面積,每畝補助4萬元至6萬元;超出部分,按照每畝2萬元至3萬元予以補助。
4、農村住房可以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目前我國已在部分地區試點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政策圖解: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怎麼貸? - 土流網
二、農民不願退出的原因
1、農民出於對農村的感情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在農村,從開始的土坯房子到後來的磚瓦房,大部分農民為了有個舒適的家可以說是奮鬥了大半輩子。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突然說讓退出宅基地,村民對於自己辛苦建起的家園會有非常濃厚的不舍之情。
2、一部分村民是考慮自己的後代。
只要戶口在農村,農民就能免費使用宅基地,農民的後代也是如此,只要不把戶口遷出農村就可使用宅基地。一旦退出後,自己的子孫後代就沒法再享受這份福利了。考慮到這一方面,村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3、宅基地的升值空間很大。
在農村,大家都知道,現在申請宅基地非常困難。目前國家也在部分地區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意味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同國有建設用地一樣直接進入土地市場進行市場化的有償使用。另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也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說明農村土地會越來越值錢。留著宅基地,以後不管是拆遷,還是農村社區改建,補償的費用可能比現在退出補償要高,所以村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4、村民是為自己老了考慮。
(1)進城買房的村民多半是為自己孩子買的,孩子沒結婚還好說,要是孩子結婚後,兩代或者三代人生活在一百平方左右的空間里,總歸是不方便。
(2)村民年齡大了無法外出打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又高,不如在農村生活。
(3)農村的空氣比較新鮮,陽光比較充足,想要曬衣服被子等幹啥也比較方便。
(4)農村地方比較寬敞,老了可以在家種種菜養養家禽之類的,純天然無添加的菜吃著也會比較安全。
(5)很多農民的親人朋友都住一起,沒事串串門,大家一起玩也比較自在。
(6)農民考慮到老了有地方落腳,所以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❽ 全國各地宅基地有償退出政策知多少
在2015年1月的時候,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有明確提出進城落戶的農民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可以選擇自願有償退出或者轉讓宅基地。
2019年新版《土地管理法》提出,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