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送。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埋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法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轉讓須符合上述規定,否則即為非法轉讓。
在建工程: 正在建設尚未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設項目。 在建工程,指企業固定資產的新建、改建、擴建,或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在建工程通常有「自營」和「出包」兩種方式。自營在建工程指企業自行購買工程用料、自行施工並進行管理的工程;出包在建工程是指企業通過簽訂合同,由其它工程隊或單位承包建造的工程。
在建工程轉讓是由甲工程隊轉讓給乙工程隊,這種情況應該由甲終止合同,再進行招標,乙工程隊來招標得到這個在建工程。
B. 在建工程轉土地,應該入無形資產嗎
應該轉入固定資產,按照土地使用權年限計提折舊。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C. 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與固定資產的關系
我覺得應該這樣,如你所說,按照在建工程轉入無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轉入在建版工程,從哪裡體權現銀行存款減少了350萬???
① 支付400萬的土地款先入帳,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4000000
貸:銀行存款 4000000
②在土地上建造辦公樓,
借: 在建工程---房屋及建築物 3500000
貸:銀行存款 3500000
③房屋建成,記, 借: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 3500000
貸:在建工程---房屋及建築物 3500000
D. 土地使用權轉入在建工程後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轉入在建工程後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般有兩種:
①土地使用權在列示於在版建工程的期間權內不進行攤銷。但在轉入固定資產後,如果土地使用權的預計剩餘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的預計使用年限,則在預計該房屋、建築物的凈殘值時,應當考慮這一因素,並將其作為凈殘值預留。待該房屋、建築物報廢時,將凈殘值中相當於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的部分,轉入繼續建造的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如果不再繼續建造房屋、建築物,則將其價值轉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②土地使用權在列示於在建工程的期間內繼續攤銷,並將其記入「在建工程」賬戶的借方。在轉為固定資產時,仍應考慮土地使用權的預計剩餘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的預計使用年限的因素,並將其作為凈殘值預留。
E. 在建工程完工後,怎麼轉分錄
在建工程完工後,應計算分配待攤支出的分錄:
借:在建工程——×內×工程
貸:在建工程——待容攤支出
在結轉在建工程成本時的分錄:
借:固定資產等科目
貸:在建工程——××工
待攤支出是指在建設期間發生的,不能直接計入某項固定資產價值、而應由所建造固定資產共同負擔的相關費用。
包括為建造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征地費(最新會計准則將其刪除)、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公證費、監理費、應負擔的稅金、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建設期間發生的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凈損失(計入工程成本),以及負荷聯合試車費等。
其中,征地費是指企業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建設用地發生的青苗補償費、地上建築物、附著物補償費等。
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出讓金不計入在建工程成本,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F. 在建工程上的土地在購入時直接計入無形資產,還是先入在建工程,完工後再分開錄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
工業企業購買土地使用權用於自己建造使用,記入,借:無形資產內—土地使用權容,按使用年限直線法攤銷。土地使用權攤銷,按支付讓轉金後取得土地證時間,第1個月開始攤銷,攤銷計入,借:管理費用—土地使用權攤銷。投資性房地產購買土地,應計入開發成本—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
G. 在建工程完工轉固定資產如何做分錄
1>廠房完工後,結轉在建工程,並從下月開始計提折舊: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借:製造費回用或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答舊
2>你這里的土地使用權是可以分開核算的,不要轉入固定資產,按土地使用權合同上註明的使用年限平均攤銷,從當月開始:
借:管理費用等科目
貸:累計攤銷
H. 在建工程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權,沒有拿到土地證是否可以轉
嚴格上來說.
因為你沒有取得土地使用證,你的房子土地你都專入不了賬的.
因為你沒有土地使用屬權證,你的房產證你也辦不下來.
你就是入賬了,也是沒有權屬的.
等同於是個違章建築.
你的商店你們可以計入固定資產.
土地使用權最好還是先放在往來里,比如預付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