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高曉松談知識產權

高曉松談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1-08-04 21:23:13

㈠ 如何看待高曉松的跨界能力

非常喜歡高曉松的一句話:路走了44年,方向卻不止一邊,行裝偏愛黑色,內心卻仍是此間少年,護照48頁,但每個終點都值得贊頌千篇,旅程左右萬里,時差卻最多一天,世事上下千年,卻偏要說出瞬間。

高曉松給我個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人深不見底,也不知道他看了多少書,反正就是覺得這個人特別博學多才,無論從事哪個領域都有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在那支撐著,拍電影,寫書,音樂人,也唱過歌,主持人,脫口秀,這些都不在話下,他就是一個瀟灑的性情中人,總是喜歡隨遇而安,卻到哪兒都能綻放光彩。

㈡ 高曉松說碩士在他家基本等同於文盲,這是為何

高曉松之所以說碩士在他家基本等同於文盲,並不是調侃,也不是自傲,而是真真實實的事實。我們可以從高曉松的家人所任職的職位中看到他們的學歷層次。高曉松的外公不僅是力學的專家,更是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外婆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者之一;爺爺是清華大學校長;父親是美國洛城攝影學會會長;母親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從高曉松這幾個親近親屬的成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高曉松說碩士在他家基本等同於文盲一點都不誇張。

人到中年的高曉松,近幾年因為主持《奇葩說》及《曉說》,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他博學多才的一面。無論是知識面、還是口才、或是思想,都讓很多很多年輕人崇拜不已。

㈢ 高曉松說的美國劇本在哪個網站申請專利和版權所有

你可以這曉松奇談阿甘正傳(上)中的前幾分鍾看到

㈣ 曾經火遍全國的高曉松,從萬眾追捧到人人喊打的「洋垃圾」,他經歷了什麼

高曉松之所以變成人人喊打的洋垃圾,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公共場合說的話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甚至崇洋媚外。每當自己國家出了什麼事情的時候,他總是喜歡當理中客,說別的國家就做的很好,這樣的話,對我們沒有任何幫助,還會顯得他高人一等,所以,他被人討厭不是沒有理由的。

和外表的憨厚不同,私下的高曉松是一個比較自傲的人。他覺得自己的文化水平很高,總喜歡發表觀點,而且有些觀點,不是基於事實,而是基於喜好,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他也喜歡侃侃而談,大放厥詞。

比如說,他曾經說世界盃上的比賽都是假的,球員都在踢假球,這樣的言論,很難讓人相信他是一個清華出來的高材生。一個人無知沒有問題,問題在於無知的情況下還有表現自己,這就讓人很搞不懂的。現在的高曉松,早就已經沒有了之前那麼信任他的觀眾,可以說,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沒的。

知識產權保護可笑 你的知識都是古人給的

知識即是古人言又如何,知產即文化發展結果。
爾不尊重他人知識結晶,與他人搶劫掠奪相等。
不想談你想法簡單幼稚,且說你知識淺薄無知。
若有不懂自行網路去罷,莫不要在此自取嘲笑。

㈥ 高曉松在《曉說》和《曉松奇談》中講的東西有哪些是錯誤的

也許我曉松奇談看得少,我總覺得高曉松很片面,很主觀,當然了,脫口秀嘛,主觀為主。但是知識面有傾向與主觀態度的偏頗疊加在一起,就容易誤導。所以我看曉說的時候就經常聽他說,卻和我知道的內容相悖,我還得自己去查證。這種情況越多,就越覺得他主觀,我一邊聽就得一邊辨認,累。所以說他直男癌痞。典型北京大嘴爺們兒的感覺。不像看紀錄片,事事有依據,客觀多,主觀少,聽著輕松。不過小松說得有趣,紀錄片有的很無趣。我感覺高曉松是個任性的人,他只看他想看到的,只吸收他想吸收的,所以他的觀點不是學術型客觀的。這讓我這個觀眾有點難受。可能我還不能完全放鬆,把他這種似聊天的單向知識或者觀點的傳達看成一個有趣的脫口秀娛樂吧。

㈦ 高曉松為何連續四期講述一本銷量驚人的書

因為這本書非常有意義,它可以幫助很多人找到自己應該找到的方法。

㈧ 如何評價高曉松的知識結構

從去年開始看曉說,到現在每周跟曉松奇談,基本上他的每一期節目都有看,很喜歡他這種散漫的胡侃,講一些奇聞軼事。

題主問高曉松的知識結構,這個我們只能通過他的節目的選題來進行一些窺測。我認為他所講的內容主要就是三大類。
第一類話題是歷史,政治,地理,軍事。愛好歷史的都知道,這些知識向來是相輔相成,要雜糅在一起來講的。這一部分可以歸類為高曉松的興趣愛好,這一類佔了節目絕大部分。可以從節目中看出高曉松在這些方面涉獵很廣,是讀過很多的書,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是他雖然了解的很多,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淺嘗輒止,並沒有多少深入的了解,與做學術的相差甚遠。之所以在他了解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可以侃得這么風生水起,主要是這幾個原因。首先,他有一個背後團隊幫他提供大量的素材。其次是他的選題比較獨特,新奇,都是一些我們接觸的主流歷史所忽略的角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由於他的家庭出身,他從小到大所接觸的信息以及他看事情的方式會有別於從小被主流媒體宣傳之下的我們。所以同樣的事情從他口中說出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味道。我想這也是他節目的核心競爭力吧。
第二類話題是音樂,娛樂,電影。這一類屬於他的專業知識吧。作為一個圈內人,給外人普及一些行業知識,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第三類話題是他的個人見聞。其實這個不能單算一類話題,它實際上是將他自己的見聞雜糅在其他的話題中去講的。出身的差距,決定了他的人生必定要比絕大多數人要就精彩的多,也使得他有料可爆,有話可說。再加上北京人特有的「侃」才,使節目變得有趣。不過個人的故事是有限的,所以他很多時候不得不把話題轉移到歷史政治等一些可以提前准備的內容上了。這一點在他講台灣系列的時候尤為明顯,實際上他在台灣並沒有待過多長時間,對台灣的文化,現狀認識著實有限,為了藏拙,只能把話題扯到國共內戰上。
至於題主提到了經濟和體育等方面。經濟方面他基本上沒提過,只是在講各個國家的時候提了一些人盡皆知的事實,所以我認為他這方面基本上小白。體育印象中只有曉說講了一期世界盃賭球,看完之後我細思了一下,漏洞百出,估計他的消息基本來自道聽途所,全篇扯淡。另外一個他不懂體育,至少是不懂足球的旁證是在巴西世界盃期間全然迴避有關足球,只講南美的解放史。作為一個真球迷,在如此盛會面前全然不提足球,他也真忍得住。即使他忍得了,為了收視率,節目組難道就認為在那個時間歷史會比足球話題收視更多。綜上推斷,他也不懂體育。

㈨ 高曉松說:碩士在我家基本是文盲,是不是開玩笑

高曉松一家人的學歷都是很高的,他所說的碩士在他們家基本算是文盲,這並不是他在跟大家開玩笑的。

因為清華是很多人羨慕的高等學府,但在高曉松家裡,卻是很平常的了,因此高曉松說碩士在他們家就是文盲,也就不足為怪了。

㈩ 高曉松說明朝是「三無朝代」後,為何被專家批為「嘩眾取寵」

因為明朝並非像高曉松說的那樣糟,在明朝還是可以舉例出很多值得稱贊的明君、名將、名士。高曉松曾經在一檔節目當中稱明朝是“三無朝代”,既:無明君、無將士、無名士,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這遭到了很多專家的嘲諷,為此還說高曉松是在“嘩眾取寵”,而專家之所以這樣評價他是因為高曉松所知道的只是片面而已,而且有很多都是後朝代杜撰出來的,並非是歷史上的事實之事。

還有就是說無名士,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朱元璋是個“文盲”的原因,才會導致高曉松有這種想法,雖然朱元璋沒文化,但不代表,明朝就沒名士,要知道在明朝最不缺的就是明士,比如:王明陽、楊慎、解元、徐渭、劉伯溫等,這幾位哪一位不是有才之人,影響著後世,而且在這里我們要著重的說明一點,那就是在我國四大名著裡面有三大名著都來自明朝,分別是:《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單從這方面來說明朝還缺“名士”嗎?

所以我覺得高曉松純粹就是在胡說八道,如果非要說他說的是真話,那麼我可以理解為:他心裡的明君、名將、名士都非同一般人,或者說明朝的這些明君、名將、名士只是達到他的期望值。

閱讀全文

與高曉松談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