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己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內建房算不算違建
算。土地都是國家的,新的土地使用權是70年不動,但是只有對土地的使用權和支配權,沒有所有權,所以在上面想建什麼建築,都必須要到當地建管部門提出申請,待批准了才能建,因此,私自建房不屬違法行為,但屬於違章建築。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1)違建房屋使用權擴展閱讀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二、社員建房用地,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山區、丘陵、平原、牧區、城效、集鎮等不同情況,分別規定用地限額,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用地限額,結合當地的人均耕地、家庭副業、民族習俗、計劃生育等情況,規定宅基地面積標准。
Ⅱ 違建房屋同時建在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一半合法一半不合法,會被怎麼處罰
建在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及構築物,沒有經有關部門批準的,屬於違法建築。有關政府部門可以責令你自行拆除,如果到期限沒有自行拆除,可經政府批准,組織強拆,或申請人民法院強拆。
Ⅲ 我在自己購買的工業土地(40年使用權)上建廠房自用,算是違章建築嗎
1、私人之間購買國有土地,在轉讓的時候應該要把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土地出讓合內同等原始手續一並拿過來,容如果交易時沒有取得,可以到國土資源局去查詢與你擁有的土地使用權相關的地籍資料,因為這些資料上記載了,你取得的這塊土地的相關建築指標、規劃指標。
2、取得這些指標後,在到國土局、規劃局等相關單位,分別辦理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在辦理完成這些手續之後,在依據這些指標進行房屋建設。不然你自行修建的房屋有可能不符合規范要求、達不到建築標准等,這樣就不能取得合法的房屋產權,也就有可能是違法建築或違章建築。
Ⅳ 違建拆遷有糾紛應該怎麼辦
可以去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找他們家的拆 遷律師來幫你打官司,他們家的律師比較專業,對客戶也很負責的。
Ⅳ 我想在一片空地上蓋個活動板房.不知道算不算違建我應該如何正當的獲得(去什麼相關單位)這塊土地的使用權
建設臨時建築需要拿著相關證件,到國土資源部門申請批准 。如果沒有則屬於違章建築,違法了《土地管理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正式報批,按下列程序辦理:
1、市、縣土地管理部門根據出讓計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出讓地塊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土地使用條件、《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草案)》,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核。
2、按照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許可權,經上級土地管理部門審查後,報人民政府批准。
3、經政府批准後,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與國有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正式簽訂《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手續,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
(5)違建房屋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七條:「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並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
根據《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規定,臨時建築不是以建築物構築結構、建築材料等物理屬性界定,而是從用地性質、期限的角度進行界定。
從上述法律規定中可以看出,原則上臨時用地都必須申請用地許可及臨建許可,且土地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意即臨時建築系2年內合法使用的構築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四十四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的,應當經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准。臨時建設影響建設規劃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臨時建設應當在批準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
臨建違反上述規劃項目的為禁止性批准項目,已經取得用地使用權的臨建項目,若位於城市規劃區內還須申請規劃許可。
Ⅵ 買房一樓帶院(購房合同沒有明確院子有使用權)放置涼亭算違建么
一樓帶院應該具有使用權,在院內放置可移動涼亭不算違建,如果是固定的土建就可以算違建了。
Ⅶ 違建拆除有賠償合理嗎
法律意義上的違章建築可作兩種理解:一是狹義上的違章建築,即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所建造的建築物。二是廣義上的違章建築,是指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所建造的建築物。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如果存在以下兩種情況應當按照國家或者地方的標准補償違章建築人:
(一)不可抗力阻礙臨時建築在批准期限內拆除的;
(二)臨時建築不被拆除是為了保護另外一個更大的利益,致使超過批准期限仍未拆除的。
違建拆除應注意的:
1、在拆遷補償中,要注意區分違章建築和建築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
違章建築按照有無土地適用權的標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違章建築,一類是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違章建築。如果違章建築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即使在拆遷時不就拆除違章建築本身補償違章建築人,也必須考慮土地使用權對違章建築人的財產利益。
如果土地使用權是通過劃撥方式得來的,拆遷人可以不補償使用該土地的違章建築人;但是如果土地使用權是通過出讓方式得來,違法建築人繳足了土地出讓金但出讓年限還未到期時,拆遷人應當就拆除違章建築給違章建築人造成的土地使用收益的損失予以適當補償。
2、在拆遷補償中,要注意區分違章建築和建築內的財產。違章建築內的財產可以獨立於違章建築存在,系違章建築人的合法財產,依法應當受到保護。拆遷人在拆除違章建築的過程中,不得侵犯違章建築人的違章建築內的合法財產權益,否則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3、在拆遷補償中,要注意區分拆遷補償款和拆遷補助費。
雖然我國《城市拆遷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拆除違章建築不予補償,但是這只能說明違章建築人不能獲得拆遷補償款,拆遷人仍要依法向違章建築人支付拆遷補助費。拆遷補助費包括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等其它費用。拆遷人不得因違章建築拒絕向違章建築人支付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等費拆遷補助費的請求。
4、在拆遷補償中,要注意轉化的違章建築的特殊情況。
所謂轉化的違章建築,主要是指因為超過批准期限,由臨時建築轉化成的違章建築。轉化的違章建築和批准期限內的臨時建築的區分點就是批准期末,批准期初至批准期末為合法建築,超過批准期末,仍未拆除的,為違章建築。並非所有的轉化的違章建築,在拆除時,都不予補償。
Ⅷ 什麼是違建,以前蓋的房子,現在由於要拆遷,城管說是違建,是否合法
2008年建造、翻建、擴建的房屋,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這里的土地使用回權可能是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答使用權或國有土地工業住宅商業使用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首先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及完整的土地使用權證書,或相應的職能職權部門為您確定的房屋使用權,或鄉鎮企業一次性買斷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或者通過招拍掛取得的國有工業用地使用權,並且建築是在2008年之前首次建造或改擴建,原因在於我國的《城鄉規劃法》是在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對於城市和鄉村最終確定是否為違章建築也是《城鄉規劃法》所規定的,2008年之前的《城市規劃法》也是有所規定的,但是現在《城市規劃法》已經廢止掉了,所有都依據《城鄉規劃法》,這樣就有法律溯及力和法律適用的問題。實踐中我所主張,建築是在2008年之前,並且是擁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要警醒自己的房屋是否適用《城鄉規劃法》,是否滿足了當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都要進行考量,也就是講是否是違章建築,如果滿足了上述這些情況,是否是違章建築是不可以隨意確定的。
Ⅸ 違建房屋一半是集體土地一半是國有土地,
土地上的房產抵押後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了,不能再次抵押。 《擔保法專》第三十六條規定:屬「以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 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抵押時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時抵押。 鄉(鎮)、村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 所以,國有劃撥土地上的房產可以抵押。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 集體土地(宅基地)不可以抵押。
Ⅹ 除了房產證上的面積在有土地使用權的其他房子都算違建嗎
房產證上所有的面積是合法的,後來自己隨意搭建的建築都是違建吧。查到就要拆除的。